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迷雾何时散开?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研发进展陷入滞缓 新产品或成为破局关键

1、我国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大,销量、装车量、出货量呈增长态势

当下锂电需求高景气,一方面,产线一体化和智能化、大圆柱等增量电池品类推动电池检测仪器的技术要求和价值量提升;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储能需求持续引领核心增量,动力电池市场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387.7GWh,截止2024年1-2月装车量达50.3GWh,同比增长32%;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达630GWh,同比增长31%。

当下锂电需求高景气,一方面,产线一体化和智能化、大圆柱等增量电池品类推动电池检测仪器的技术要求和价值量提升;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储能需求持续引领核心增量,动力电池市场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387.7GWh,截止2024年1-2月装车量达50.3GWh,同比增长32%;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达630GWh,同比增长3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头部、二三线和尾部动力电池厂商的众生相

从2023年整年来看,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头部与二三线电池厂商竞争仍然激烈。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只有52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此前淘汰5家,尾部动力电池厂商的市场占比更是大幅度降低至3.2%。二三线和头部动力电池厂商也进一步分出了胜负。

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行业双龙企业之一,其市场份额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达167.1GWh,市场份额同比下滑5.09个百分点至43.11%。而比亚迪凭借其自产自销的模式和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成功,顺利推动动力电池业务增长,装机量高达105.48GWh,市场份额增加3.76个百分点到27.21%。同时,二三线动力电池厂商中的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和正力能源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分别增加1.96、2.01、0.17和0.59个百分点,而国轩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和瑞浦兰钧市场份额却分别下降0.42、0.48、0.29和0.21个百分点。

20231-12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五名

序号

企业名称

装车量(GWh)

占比

占比变化/百分点

1

宁德时代

167.10

43.11%

0.19

2

比亚迪

105.48

27.21%

-0.60

3

中创新航

32.90

8.49%

-0.30

4

亿纬锂能

17.26

4.45%

0.01

5

国轩高科

15.91

4.10%

0.02

6

蜂巢能源

8.69

2.24%

0.13

7

LG新能源

8.34

2.15%

0.05

8

欣旺达

8.30

2.14%

0.01

9

孚能科技

5.94

1.53%

0.07

10

正力新能

5.39

1.39%

0.08

11

瑞浦兰钧

5.12

1.32%

0.15

12

多氟多

2.14

0.55%

0.08

13

捷威动力

0.91

0.24%

-0.03

14

卫蓝新能源

0.80

0.21%

0.07

15

安驰新能源

0.40

0.10%

0.0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新一代电池迟迟没有现身,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研发进展缓慢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动力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性能的关键,是企业提高市场份额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推动力。随着科技进步,动力电池技术正在经历快速的变革,以满足市场对于更高能量密度、更快充电速度、更长寿命和更低成本的需求。但是,从中国电池的发展周期来看,按照三十年一个周期计算,下一代电池的现身时间应在2020年左右,而到2024年,下一代电池还未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研发进展缓慢,其最主要原因是新材料发明漫长。电池的基本原理是用高活性的金属材料制作阳极,用较稳定的材料制作阴极,阳极材料由于库仑力的原因会发生还原反应(丢失电子),电子流向阴极发生氧化反应(获得电子),电池内部(电解液)则发生阴极的阴离子流向阳极与阳离子结合,由此形成回路,产生电能。不同种类的电池,主要是正负极和电解液材料不同,每一代电池的突破之处也在于此。

1980年,全球公认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分别是钴酸锂、磷酸铁锂和锰酸锂,但是1991年吉野彰开发出首款商用锂离子电池。随后,动力电池行业又发明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材料的电池。除了上述材料创新,越来越多动力电池企业尝试在物理层面“换新”。动力电池按照形状划分可分为方形、软包和圆柱三种,方形份额最高,约为60%。

不过,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企业希望用圆柱电池替代方形电池。圆柱电池可以分为小圆柱和大圆柱两类,其中小圆柱已是成熟产品,大圆柱是新材料。宁德时代、松下、LG等企业也布局大圆柱电池,宝马、通用、江淮等海内外车企均已公开宣布将使用或考虑使用大圆柱电池,。但大圆柱电池也没走到商业化阶段,4680电池已经难产。

特斯拉4680电池产能规划及批量生产进度情况

工厂

产能规划及批量生产进度

加州弗利蒙特工厂

20221月特斯拉加州工厂的4680电池累计产量突破100万颗,首批使用4680电池的Model Y丰型于2022Q1末交付,标志着4680电池正式开启规模化应用;同年124680电池周产量达到86.8万题,按照89.4Wh/颗电芯容量,折合年产能约4GWh

得州工厂

总产能规划100GWh,4条产线,20224月第一条已投产。2023616日,特斯拉得州工厂4680电池累计产量超1000万颗,对应约1.2万辆Model Y需求,仅117天后10114680电池累计产量突破2000万颗,期间平均每天生产约85470颗,折合年产能约2.8GWh

内华达州工厂

2023124日,特斯拉宣布将投资36亿美元,扩建内华达州超级工厂。新项目4680电池产能规划100GWh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截至20243月海内外车企及电池企业46系大圆柱最新进展

企业名称

最新进展

松下

计划将于2024财年为特斯拉生产4680电池,目前其和歌山工厂年产量仅为10GWh,只能满足约15万辆汽车的电池需求。202111月,松下电池4680电芯的良品率在80-90%左右,预计2023年已突破90%。规划美国堪萨斯圆柱电池工厂,有望于2024-2025年投产。

三星SDI

46系大圆柱2023年初已完成天安产线建设,Q3产线已全面投运,Q4为客户提供样品。主要客户包含现代、宝马。

LG新能源

亚利桑那工厂将转换为46系大圆柱工厂,产能规划从27GWh扩至36GWh2025SOP);韩国Ochang工厂将建立46系列试生产线(2024H2SOP)。

宁德时代

20229月,宁德时代与宝马集团达成长期协议,预计从2025年开始将为其“新世代”车型供应直径为46毫米新型圆柱电池,产地为欧洲和中国,每座工厂供应宝马的年产能为20GWh

亿纬锂能

与以色列StoreDot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合作生产4680电池;拟于匈牙利建立动力电池制造厂生产新型圆柱形动力电池;于湖北荆门投建大圆柱电池20GWh产能,2022年末建成首条中试产线,预计2023H2 4680电池正式量产下线,配套国内某新势力车企。

比克电池

与江淮汽车联合开发4680电池,预计于2024年量产;2022年下半年郑州生产线会正式进厂投产,其中首批量产线将在郑州二工厂,整体产能15Gwh,跟车厂的合作进行到平台定点阶段的话,单平台产能估计为10Gwh以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固态电池炙手可热,却无法承载动力电池行业的未来

而固态电池炙手可热,一度承载着动力电池行业下一代重任。固态电池的电解质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能让动力电池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正负极材料,进而大幅度提高车辆的续航,这也让其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香饽饽。

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分为聚合物、氧化物与硫化物三种路线。其中,性能较好的是硫化物,离子电导率最高且质地较为柔软,是丰田、三星、松下等日韩企业所采用的路线。不过,由于硫化物路线技术难度太高,容易与正负极材料发生副反应且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释放有毒的硫化氢气体,严重阻碍其生产进度。

而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展是当前动力电池行业研发比较快的。根据蔚来创始人李斌关于半固态电池续航测试可知,半固态电池(容量为150度)由蔚来汽车和卫蓝新能源合作开发,单电芯能量密度为360Wh/kg,整包能量密度260Wh/kg,采用了原位固化的固液电解质,无机预锂化的硅碳负极,纳米级包覆的超高镍正极,经过李斌实测,搭载150度半固态电池的ET7的续航超过1044km(剩余36km),平均百公里能耗为13.2千瓦时。不过,李斌表示:“目前,150度电池包非常难量产,产量比较低,良率也很有挑战。”由此可见,固态电池也面临生产成本问题,短时间内也难以成为动力电池行业未来。

5、那么钠电池能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未来吗?

如果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不是动力电池行业下一代电池,那么钠电池能成为吗?新能源汽车在冬季和高寒地区,续航会大大打折扣,而钠离子具有非常优秀的电低温性能。根据相关资料可知,锂离子电池工作温度区间为-20℃-60℃,在-20℃环境下的容量保持率近90%,在-40℃低温下可以放出70%的容量,并且在高温 80℃时仍然可以正常循环充放电使用。

因此,多个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开始布局钠电池业务,并且已经走到商业化阶段。2024年1月,搭载钠离子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江淮钇为“花仙子钠电版”正式向用户批量交付,钠电版花仙子为A00级车型,采用的钠离子电芯为中科海钠ME12圆柱电芯,其能量密度大于等于140Wh/kg,续航里程为252公里。

不过,钠离子电池也受到多家车企吐槽,其主要原因还是成本太高。根据之前浙江青钠董事长王子煊表示,当碳酸锂价格下探到10万元/吨时,钠离子电池的边际成本约12%左右;如果碳酸锂价格回归到5万元/吨,钠离子电池的边际成本仅约5%。简而言之,当钠电池在成本上领先磷酸铁锂电池时,市场推广动力就变得更强。

中国钠离子电池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应用情况

主机厂

产品

车型级别

电池供应商

电池型号

性能参数

量产进度

奇瑞汽车

QQ冰淇淋

A00

宁德时代

第一代钠离子电池

电芯能量密度160Wh/kg

2023/06工信部公告

江铃汽车

羿驰玉兔/易至EV3

A00

呆能科技

第一代软包钠离子电池

电芯能量密度155Wh/kg

2023/06工信部公告

江淮汽车

思皓EX10花仙子

A00

中科海纳

-

电芯能量密度140Wh/kg,电池容量25KWh,3C~4C快充

2023/02推出试验样车

钇为3

A00

中科海纳

-

-

产品验证阶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6、总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钠电池,动力电池行业仍然一直寻找新材料的可能性,但从现阶段进展来看,还未发现适合替代锂电池的选项。长期来看,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将长期处于研发热潮,谁能找到更优的新材料,谁就能快在市场上拔的头筹。(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