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威士忌酒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年轻化吸引多家传统酒企入局

威士忌酒是以谷物为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陈酿、经或不经调配而成的蒸馏酒。

1.我国威士忌酒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国家,我国威士忌酒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还比较小。数据显示,我国威士忌酒市场规模近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2023年达到55亿元,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国家,我国威士忌酒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还比较小。数据显示,我国威士忌酒市场规模近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2023年达到55亿元,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国内威士忌酒产量持续增长,但仍依赖进口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威士忌酒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其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正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威士忌酒产量已增长至5000万升,同比增长127%,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表观消费量则由2017年的2569万升增长至2022年的4448万升。但由于我国威士忌酒行业起步较晚,且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其对外进口依赖度较高,自给率较低。2017年-2022年,我国威士忌酒自给率均未超过50%,主要依赖进口。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威士忌酒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其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正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威士忌酒产量已增长至5000万升,同比增长127%,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表观消费量则由2017年的2569万升增长至2022年的4448万升。但由于我国威士忌酒行业起步较晚,且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其对外进口依赖度较高,自给率较低。2017年-2022年,我国威士忌酒自给率均未超过50%,主要依赖进口。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按原料酿造方法不同,我国威士忌酒可分为麦芽威士忌酒、谷物威士忌酒、调和威士忌酒。其中,麦芽威士忌酒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产量占比65%,同比增长35%;谷物威士忌酒产量占比23%,同比下降43%;调和威士忌酒产量占比12%,同比增长9%。

按原料酿造方法不同,我国威士忌酒可分为麦芽威士忌酒、谷物威士忌酒、调和威士忌酒。其中,麦芽威士忌酒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产量占比65%,同比增长35%;谷物威士忌酒产量占比23%,同比下降43%;调和威士忌酒产量占比12%,同比增长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威士忌酒进口量波动增长,进口额保持稳步增长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威士忌酒进口规模远远大于出口规模,以进口为主。具体来看,我国威士忌酒进口量呈现波动变化的态势,其在2020年和2023年均出现些许下降。2023年,我国威士忌酒进口量达到3262万升,同比下降0.6%。出口量近4年则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3年增长至715.97万升,同比增长75.43%。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威士忌酒进口规模远远大于出口规模,以进口为主。具体来看,我国威士忌酒进口量呈现波动变化的态势,其在2020年和2023年均出现些许下降。2023年,我国威士忌酒进口量达到3262万升,同比下降0.6%。出口量近4年则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3年增长至715.97万升,同比增长75.4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近年来我国威士忌酒进出口金额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威士忌酒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达到41.26亿元和4.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5%和70.11%。

此外,近年来我国威士忌酒进出口金额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威士忌酒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达到41.26亿元和4.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5%和70.1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威士忌酒逐渐受到年轻人青睐,传统酒企争相入局

从消费人群来看,年轻人正逐渐成为威士忌酒市场的重要增长力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威士忌酒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占比超过70%。其中18-29岁的年轻消费者占比达到39%。

从消费人群来看,年轻人正逐渐成为威士忌酒市场的重要增长力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威士忌酒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占比超过70%。其中18-29岁的年轻消费者占比达到3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威士忌酒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4-2031)》显示,威士忌市场的年轻化和国际化正吸引着多家传统酒企入局。2024年1月,天佑德酒在电商平台上架旗下威士忌产品;同月,古越龙山表示,其2023年11月联手香港凤凰集团发布的首款糯米威士忌“穿岩十九”已进入整桶生产阶段;2023年郎酒和古井贡酒等传统酒企通过投资建设威士忌酒厂等方式相继入局威士忌酒赛道。此外,在2023年之前,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等传统酒企也在威士忌领域有所布局。

目前,我国约有40余家威士忌生产企业,市场份额主要被麦卡伦、三得利、尊尼获加等外资品牌占据,但没有形成绝对龙头。这也意味着,新入局的企业还有较大的机会,在威士忌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传统酒企不断涌入,威士忌市场竞争也将愈发激烈。(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雪茄行业产业链:上游烟叶产量止跌回升 中游国产雪茄正成为市场中坚力量

我国雪茄行业产业链:上游烟叶产量止跌回升 中游国产雪茄正成为市场中坚力量

目前全球范围内美国是最大的雪茄销售市场,2020年美国销量为141.8亿支,占全球总销量比重为45%。而中国在全球雪茄市场中的排名已提升至第8位,显示出中国雪茄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全球影响力的提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雪茄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9.7亿元,同比增长12.0%。

2024年06月22日
我国白酒行业: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 头部酒企仍具有垄断性规模与市场优势

我国白酒行业: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 头部酒企仍具有垄断性规模与市场优势

白酒作为我国独特的传统酒品,一直在饮品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白酒市场规模增长趋于平稳。2018-2022年中国白酒市场规模从5369亿元提升到621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72%。

2024年05月18日
全球电子烟市场增量空间较大 中国出口保持高景气 行业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全球电子烟市场增量空间较大 中国出口保持高景气 行业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2022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已达236.5亿美元,其中开放式电子烟及可加注烟液销售额为87.2亿美元,占比36.87%;封闭式电子烟销售额为149.3亿美元,占比63.13%。封闭式电子烟中换烟弹式电子烟和一次性电子烟分别占比82.9%和17.1%。

2024年05月07日
我国黄酒行业:高端化年轻化探寻“破圈”之路 市场正从三强鼎立向两强争霸转变

我国黄酒行业:高端化年轻化探寻“破圈”之路 市场正从三强鼎立向两强争霸转变

其中龙头企业增速更显强劲。根据古越龙山、会稽山近日发布的业绩报告,2023年古越龙山实现营业收入17.84亿元,同比增长10.11%;实现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96.47%。会稽山实现营业收入14.11亿元,同比增长15.01%;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15.11%。

2024年04月17日
我国威士忌酒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年轻化吸引多家传统酒企入局

我国威士忌酒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年轻化吸引多家传统酒企入局

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国家,我国威士忌酒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还比较小。数据显示,我国威士忌酒市场规模近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2023年达到55亿元,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2024年04月08日
我国葡萄酒行业:整体呈现低迷态势 产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我国葡萄酒行业:整体呈现低迷态势 产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2022年我国葡萄产量突破1500万吨,达到1537.79万吨。其中新疆地区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通透性好等优势成为我国葡萄最大生产地,占全国总量的20%以上。

2024年01月09日
我国啤酒行业:产销量重回增长主线  加速向高质量发展  精酿成全新创富机遇

我国啤酒行业:产销量重回增长主线 加速向高质量发展 精酿成全新创富机遇

从销量来看,2016-2020年我国啤酒表观消费量整体下降,到2020年表观消费量下降至3430.84万千升。随后2021年我国啤酒表观消费量有小幅回升,达3572.45万千升,同比增长4.1%;2022年我国啤酒表观消费量为3568.98万千升,同比下降0.1%。到目前我国啤酒行业消费规模逐渐回暖至疫情前规模。

2024年01月08日
我国卷烟配套原纸行业集中化显现 具有技术及工艺优势企业竞争力明显(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我国卷烟配套原纸行业集中化显现 具有技术及工艺优势企业竞争力明显(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卷烟配套原纸下游终端应用为卷烟生产。我国拥有庞大烟民基数,作为全球第一大卷烟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生产卷烟24182亿支,较2020年增加319亿支,卷烟产量保持稳中有升。2022年全年我国卷烟累计产量达到24321.5亿支,累计增长0.6%。

2023年08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