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长坡厚雪的优质赛道 我国锂离子电池结构件行业市场规模超百亿

1、锂离子电池结构件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结构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锂离子电池结构件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外壳(铝/钢壳)和盖板(顶盖)以及连接片等,对锂电池的安全性、密闭性、能源使用效率等具有直接影响,能有效降低锂电池爆炸危害性,同时起到传输能量、承载电解液、固定支承电池等作用。

封装形式是指单体锂电池的形态结构,不同的封装形式对应不同的工艺制程,也对应需要不同形态的精密结构件;按照封装形式来划分,锂电池可以分为方形、圆柱与软包三种形态,锂离子电池结构件需要针对不同封装方式进行定向配套。

主流锂电池封装路线性质特点及相关企业

类别

圆柱形电池

方形电池

软包电池

应用领域

电动汽车、电动轻型车、电动工具、消费电子、新型储能等

电动汽车、电动轻型车、新型储能等

电动汽车、消费电子等

主要特点

1)小尺寸、成组灵活、成本低2)工艺成熟、一致性较好3)成组后散热性能较差;质量较大,比能量低

1)散热性能好、成组易设计2)可靠性较好、更安全、含防爆阀、硬度高3)尺寸较为固定、成本高、型号多

1)尺寸变化灵活、重量轻、内阻小、比能量高2)机械强度较差、封口工艺难、成组结构复杂3)无防爆装置、易漏液、散热设计困难、成本高

主要锂电池企业

LG化学、松下、三星SDI、力神电池、亿纬锂能

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SDI、国轩高科

孚能科技、国能电池、万向A123、卡耐新能源

主要终端企业

特斯拉、现代、大众、通用、奥迪、保时捷、捷豹等

特斯拉、蔚来、小鹏、宇通、理想、上汽、长城、北汽、吉利、奔驰、宝马、大众、本田、现代等

别克VELITE5、日产轩逸、北汽EU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为锂离子电池结构件行业带来基础需求支撑

在终端需求方面,近年来,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车市火热依旧,这也成为支撑锂电池配套产品需求的重要保障,为锂离子电池结构件行业带来基础需求支撑。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达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市场渗透率35.2%。而相比之下,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则实现了约1465.3万销量,同样实现较高的增速。

在终端需求方面,近年来,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车市火热依旧,这也成为支撑锂电池配套产品需求的重要保障,为锂离子电池结构件行业带来基础需求支撑。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达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市场渗透率35.2%。而相比之下,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则实现了约1465.3万销量,同样实现较高的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光伏装机规模扩张及政策支持储能发展,助力锂离子电池结构件行业壮大

同时,近年来,全球及中国光伏产业仍然处于强建设周期,其装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390GW,预计2030年乐观估计装机规模将达587GW;其中,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217GW,预计2030年乐观估计装机规模将达317GW。

同时,近年来,全球及中国光伏产业仍然处于强建设周期,其装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390GW,预计2030年乐观估计装机规模将达587GW;其中,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217GW,预计2030年乐观估计装机规模将达317GW。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国家相继出台多项利好储能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提出新型储能十四五规划,并且加快电价改革进度。同时,发电侧与电网侧配储同步发力,各省市地区也根据指引相继发布配储指引,例如浙江按不低于光伏装机容量10%的要求总体配套建设光伏储能设施容量,而江苏在长江以南地按照功率8%及以上比例配建调峰能力,长江以北地区原则上按照功率10%及以上比例配建调峰能力,时长均为两个小时,河南鼓励已并网的存量新能源项目按照不低于装机功率的10%、时长不少于2小时的要求配置新型储能设施。因此,在光伏装机规模持续扩张以及政策对储能产业积极支持下,锂离子电池结构件行业也将持续壮大。

4、全球球锂离子电池结构件市场规模稳定扩大,中国市场占据近七成份额

未来,锂电池应用于终端的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而当前这些主要终端产业仍然处于高速发展周期,所以对配套的锂离子电池结构件带动使行业成为长坡厚雪的优质赛道。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结构件市场规模达到255.0亿元,中国以181.3亿的规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1.1%。并且,未来在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类电池需求量快速增长背景下,预计202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结构件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68.1亿元。

未来,锂电池应用于终端的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而当前这些主要终端产业仍然处于高速发展周期,所以对配套的锂离子电池结构件带动使行业成为长坡厚雪的优质赛道。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结构件市场规模达到255.0亿元,中国以181.3亿的规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1.1%。并且,未来在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类电池需求量快速增长背景下,预计202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结构件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68.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半导体检测行业发展迎产业国产化机遇 高精度与可靠性将是未来方向

我国半导体检测行业发展迎产业国产化机遇 高精度与可靠性将是未来方向

数据显示,2015-2023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从3588.7亿美元增长到了5197.2亿美元,其间复合增速为4.74%。而未来若保持8%的增速,意味着未来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从而也将助推半导体检测分析需求爆发。

2024年11月23日
我国空心杯电机行业现状分析:政策助力国产化加快 市场竞争激烈

我国空心杯电机行业现状分析:政策助力国产化加快 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我国空心杯电机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2-2023年中国空心杯电机市场规模由2.6亿美元增长至2.9亿美元,占全球空心杯电机市场规模的比重由34.67%提升至35.80%;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4.7亿美元,占全球空心杯电机市场规模的比重为39.50%。

2024年11月22日
我国PLC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欧美品牌占据较大份额

我国PLC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欧美品牌占据较大份额

我国PLC国产化率低,市场竞争格局主要被西门子、三菱、欧姆龙等外资品牌垄断。数据显示,2023年欧美和日系品牌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5%和24%,主导我国PLC市场。

2024年11月22日
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趋势下 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行业迎发展机遇

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趋势下 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行业迎发展机遇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1552亿美元,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达80亿元。预计到 2024 年,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将超过 100 亿元。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电子测量测试仪器行业分析:新机遇下市场规模扩容 国产替代化加速

我国电子测量测试仪器行业分析:新机遇下市场规模扩容 国产替代化加速

由于半导体工艺、单功能模块技术、系统架构技术等限制,国际巨头凭借着技术优势及经验积累,占据我国电子测量测试仪器市场前四的份额。其中,头部企业德科技市占率达25.9%,稳居行业第一。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增长空间大 政策鼓励下国产企业积极投入研发 相关专利数增多

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增长空间大 政策鼓励下国产企业积极投入研发 相关专利数增多

与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相比,薄膜电容器市场占比较小,行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数据,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占比分别达54.12%、31.93%,薄膜电容器仅占比8.15%。

2024年11月19日
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及市场规模显著增长 AR眼镜为下一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及市场规模显著增长 AR眼镜为下一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根据数据,2014-2023 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从 1.35 亿美元增至 34.16亿美元, CAGR 为 49.71%;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从 19.38 万台增长至 675.53 万台, CAGR 为 55.87%。其中,2021 年为行业规模峰值,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达到50.31 亿美元,出货量突破千万台。

2024年11月18日
我国空中成像行业现状分析:汽车智能化助力市场发展 东超科技实现量产

我国空中成像行业现状分析:汽车智能化助力市场发展 东超科技实现量产

而在汽车领域,2024年4月24日,华为在北京举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现场发布了智能驾驶为核心的全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华为乾崑。针对用户对汽车产品的多元需求,东超科技结合自身“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优势,创新推出“空中成像·智能车载解决方案”,全面提升传统车企座驾空间科技感。

2024年11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