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概述
液态奶是日常百姓所说的消毒牛奶、灭菌牛奶,又叫液态乳,是由健康奶牛所产的鲜乳汁,经有效的加热杀菌方处理后,分装出售的饮用牛乳。根据国际乳业联合会(IDF)的定义,液体奶(液态奶)是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酸乳三类乳制品的总称。按脱脂程度划分,液态乳可分为全脂和脱脂产品;按照杀菌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生鲜奶、消毒奶和灭菌奶;按杀菌方式划分,可以分为巴氏杀菌乳、ESL乳以及UHI乳。
液态乳分类
相关品类 |
相关概述 |
|
按脱脂程度划分 |
全脂产品 |
全脂乳非脂乳固体不得低于8.1%,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脂肪含量不低于3.1% |
脱脂产品 |
半脱脂奶(低脂奶)的脂肪含量为1.0%~2.0%全脱脂牛乳的脂肪含量在 0.5%左右,蛋白质标准仍为不低于2.9% |
|
按杀菌程度划分 |
生鲜奶 |
生鲜奶在我国市场还未普及,它未经过消毒和灭菌,完全保留牛奶的天然状态 |
消毒奶 |
消毒奶经过巴氏杀菌处理,但其中的细菌芽并未失活,只能在0~4℃下运输和保存 |
|
灭菌奶 |
灭菌奶包括超高温灭菌乳和保持灭菌乳(UHT)。前者先经超高温杀菌,然后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灌装;后者则是在灌装密闭后,经连续15~40min的110℃以上灭菌处理,达到商业无菌水平,可在室温下保存6个月以上。目前国内多采用前者。消毒处理对牛奶营养价值的影响不大,其中蛋白质、乳糖、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基本上与原料乳相同,仅B族维生素有少量损失,但保存率仍在90%以上。 |
|
按杀菌方式划分 |
巴氏杀菌乳 |
巴氏杀菌乳较好的保留鲜奶原本的风味,但是其保质期时间较短 |
ESL乳 |
ESL乳口感介于巴氏杀菌及UHI杀菌之间,接近于巴氏杀菌,保质期在15-45天 |
|
UHI乳 |
UHI常温乳其口感有所改变,但是其保质期时间较长,为1-8个月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液态奶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目前我国液态奶产业链较为完整,其上游环节包括牧草、饲料、奶牛养殖、牛奶等,中游环节主要是指液态奶的制作,下游行业主要包括电商平台、线下门店、商超卖场、自动贩卖机、便利店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上游情况
1、奶牛养殖
近年在《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不断提高。2021年国内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70%,较上年提高了约3个百分点;规模化牧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95%配备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从参测泌乳牛群规模来看,2021年泌乳牛群规模在200-499头的参测场占参测场数总数的30.6%,其参测泌乳牛数占总参测牛数的9.2%,排第四位;泌乳牛群规模大于等于3000头的奶牛厂占9.0%,而其参测泌乳牛数占总参测牛数的40.6%,排名第一。
规模养殖奶牛单牛产奶量明显提升。据中国奶业协会养殖业发展部统计,在平均日产奶量方面,2021年规模大于3000头的奶牛场平均日产奶量高达34.8千克,并且其平均体细胞数控制在20.9万个/ml,控制情况最好,其平均乳蛋白率达到3.36%,保持在较高水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不断提升,我国奶牛单产量取得突破。根据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2022年我国奶牛平均单产从8.3吨增长到9.2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牛奶
牛奶是液态奶主要的原材料。近几年得益于规模化养殖方式的普及以及奶牛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牛奶产量稳步提高。尤其是2023年我国牛奶产量实现了显著增长,同比增长6.7%,总产量达到了4197万吨,相比2018年提升超1000万吨,且是首次突破4000万吨。可见这为我国液态奶行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源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饲料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饲料(Feed)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饲料添加剂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
近年随着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善,居民对肉、蛋、奶等动物食品的需求相应增长,推动了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经过 40 年左右的发展,我国饲料行业经历了萌芽、起步、快速发展、扩张和整合等多个阶段,饲料产量持续增长,已处于向成熟阶段过渡的整合后期。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2162.7万吨,比2022年增长6.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中游情况
1、乳制品市场
液态奶是乳制品行业的主要产品,占乳制品行业的比重超过90%以上。乳是理想的蛋白质供应食物,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0%以上,同时也是膳食中钙的最佳来源。每天一斤奶可提供每日钙需求量的75%,因此乳制品也是重要的营养来源。近年随着国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人们对乳制品益处的认知大大加强,同时受益于城镇化不断推进、冷链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使得我国乳制品制造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产量增长明显。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乳制品产量一直为增长趋势。但到2023年产量出现轻微下降,产量为3054.6万吨,同比下降2.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乳制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之一。到2021年我国乳制品销量3035万吨,同比增长9.1%。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已从20年前的不足6公斤提高至36公斤,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人均饮奶量达到了50公斤。尽管如此,但目前我国居民奶制品的摄入量仍然偏低,人均饮奶量仍不足世界人均消费量的1/3,不足亚洲人均消费量的1/2,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导的每日300克的摄入量,在2020年仍有超过20%的孩子没有科学食用乳制品。
2、液态奶市场
作为乳制品行业的主要产品,近年液态奶也随着乳制品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液态奶的产量情况来看,在2018-2022年间,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居民消费需求的转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液态奶产量保持有利的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液态奶产量为2,925万吨,占乳制品产量比重为93.8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市场销售来看,近年我国液态奶销售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白奶作为日常饮食和居民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液态奶市场中最主流的产品。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常温白奶销售量达83亿升,占整体液态奶消费量的83%;销售额达1198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现阶段国内液体乳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较小,我国对于国外液体乳产品仍保持较高的需求。为此,我国持续加大对液体乳行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各企业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推出高质量的新产品,稳步提高国内液体乳的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液体乳行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品牌正强势崛起,实现部分细分领域进口替代,液态奶进口量持续下滑。2023年我国共计进口液态奶83.52万吨,同比减少16.5%,进口额16.39亿美元,同比下降2.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