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物馆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博物馆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博物馆是文化机构,它们致力于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各种类型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以供公众教育和娱乐之用。博物馆的主要职责包括收藏、保存和展示艺术品、历史文物、自然标本、科学展品等,以便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自然界和科学知识。
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
机构 |
定义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
英国博物馆协会 |
博物馆促使人们通过探索藏品获得灵感、进行学习和娱乐。它们是受社会所托收藏、保管人工制品和标本并向公众开放的机构。 |
美国博物馆联盟 |
博物馆通过收藏、保管和诠释这个世界上的事物为公众做出其特有的贡献,虽然宗旨有所差别,但非营利性的组织形式和为公众服务的义务是相同的。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中心整理
中国博物馆在1988年前都是被划分为专门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三类,国家统计局也是按照这三类博物馆来分别统计公布发展数字的。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主管部门和专家们认为,在现阶段,参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分类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这四种类型是适合的。博物馆是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注重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
博物馆开发内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博物馆体系日益完善,其数量呈稳定增长,接待观众创历史新高
1979年,国家文物局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座谈会讨论拟定了《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管理文物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完善助力博物馆蓬勃发展,进入新时代,全国博物馆数量增长了近十六倍,并且随着中国国家版本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等陆续开放,我国博物馆数量以平均每年约300家的速度持续增长,总量居世界前列。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数量从1978年的349座增长到2023年的6833座。同时,博物馆体系日益完善,多种类型博物馆竞相辉映,非国有博物馆从无到有,数量已达1989座,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我国博物馆行业参观人数受疫情影响而出现波动式。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2024年“五一”假期,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故宫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受人们欢迎程度较高
中博热搜指数包括“四大维度、20项指数”,由常设展指数、新展指数、参观量指数、平台指数、文创指数、教育指数、百度指数、微信指数、微博指数、头条全平台指数、短视频指数、新榜指数、评论指数、全网阅读(收录)指数、评论指数、荣誉指数、舆情指数、热搜成长指数、周报全收录指数和媒体关注指数等指数构成。
“中博热搜榜”被誉为“热门博物馆风向标,优质展览大众指南”,是国内博物馆行业唯一长期稳定发布的热度榜单,全国6565家备案博物馆纳入监测统计,持续关注全国博物馆的受欢迎程度,着力为公众提供最新最全的博物馆和展览热门推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博物馆文创产品不断突破,带来经济热潮
而随着博物馆行业快速发展,文博+旅游、博物馆+联名等方式也逐渐兴起,各地博物馆看到巨大的商机,纷纷推出颇具创意和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并且在是社交媒体的传播助力下,火速出圈。
例如,作为先行者的故宫博物馆在借助文创火热后,进军彩妆界,如故宫口红,精细地还原紫禁城的一砖一瓦,而用宫墙和白雪等元素打造的高光腮红盘,也美得如同一件精致的工艺品,因此备受游客喜爱,部分文创产品常年卖到脱销,供不应求。
其他地方博物馆也看到商机,近几年纷纷推出属于自己特色的文创产品,并且在产品设计、用途、性能等方面进行创新,并且不断丰富推广渠道,如线下实体店、网上旗舰店以及直播电商等,让人们清晰感受产品与文化融合的魅力,这也导致行业内卷程度越来越高。例如,三星堆博物馆旗舰店推出盲盒手办,向人们展现和各种川蜀元素,不仅有麻将,还有长牌、变脸、茶文化等特色地方文化;敦煌研究院就根据莫高窟中的九色鹿、飞天等作品原图,精心复刻出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像书签、茶杯、木梳等等。
在各大博物馆不断努力下,其旗下的文创产品销量持续上升,这不仅让博物馆赚取更多收益,也让其文化资源得到广泛的传播。
5、“情绪生意”爆发,同质化、价格过高成为博物馆行业发展阻碍
在以前,很多人都将博物馆作为冷清的存在,尤其是年轻人很少走进博物馆。而当下,随着“情绪生意”爆发,越来越多的当代消费者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的旅游爱好者,因为它不仅能治愈游客们观光旅游时因拥挤和疲惫而产生的焦虑,还能满足大家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通过购买文创产品或体验特色文化,可以让游客收获精神上的愉悦,这也让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对价格敏感度较低。
也正是这个原因,各大博物馆都在千方百计地开发文创产品,朝更萌、更潮、更有趣或更适用的思路打造文创IP。例如,河南博物院文创办的“考古”盲盒,就深度挖掘年轻人的好奇心,不但深度还原考古学者找寻文物的场景,还能让普通人体验拿起“考古神器”洛阳铲,层层挖土,再细细地扫去浮尘,才能“文物”的看到本来面目的经历。
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期间,文创消费同比增长90.24%,其中国图、三星堆周边GMV同比增长55.39%、52.96%,再创新高;来自故宫博物院的脊兽星空笔记本、赚钱龙挂件、镂空书签等文创产品订单同比增长52.78%。但是,并不是所有文创产品受到消费者喜爱。在各大博物馆内卷文创产品的提升,产品同质化严重,并且部分价格较高,这也成为消费者购买的阻碍。
长远来看,深度探索文物价值、适宜的市场价格、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借助社会各相关行业的力量等成为各大博物馆发展思路。只有最终达到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平衡,既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又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