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市场持续扩容 民营医院市占率逐渐提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肿瘤医疗服务行业是指针对肿瘤患者提供的诊断、治疗、康复以及支持服务等各种医疗服务的行业。一般来讲肿瘤医疗服务包括肿瘤诊断、肿瘤治疗和姑息治疗三个阶段。其中,肿瘤治疗又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药物治疗三部分。目前由于我国医疗体制和医疗水平的限制,药物治疗仍占据较大份额。

一、癌症患者数量日益增长,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肿瘤疾病高发催生了肿瘤医院广阔的需求空间。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身体中的局部组织细胞失去控制,发生无限制的生长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表现为肿块。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对人体影响小;恶性肿瘤一般称为癌症,往往增长迅速,并且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润)及转移性,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医疗卫生问题,也是最恶性的人类疾病。

目前肿瘤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生活环境污染加剧,叠加人口趋向老龄化,肿瘤发病率日渐提升,我国癌症发病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癌症发病数达到约481万人,新增确诊癌症患者及癌症相关死亡病例分别约占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23.8%及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26.9%。估计2023年我国癌症发病数将在495.1万人。而在所有癌症类型中,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脑癌和胰腺癌是2022年发病率排名前十的癌症,其中前五名占癌症新发发病率的50%以上。

目前肿瘤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生活环境污染加剧,叠加人口趋向老龄化,肿瘤发病率日渐提升,我国癌症发病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癌症发病数达到约481万人,新增确诊癌症患者及癌症相关死亡病例分别约占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23.8%及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26.9%。估计2023年我国癌症发病数将在495.1万人。而在所有癌症类型中,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脑癌和胰腺癌是2022年发病率排名前十的癌症,其中前五名占癌症新发发病率的50%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国民癌症发病率的提升,我国肿瘤医疗需求高速增长,从而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肿瘤医疗服务包括筛查、诊断和治疗,多家肿瘤医疗机构也提供治疗后的健康管理服务,协助患者康复。癌症筛查和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生化检测、基因检测、影像诊断和病理诊断。肿瘤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其中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肿瘤治疗方式对比

治疗方式 特点 适应症 费用
手术 针对位置固定、外围清晰的实体瘤或者早期肿瘤,医生利用工具将肿瘤从肿瘤患者体内摘除 不适用与肿瘤已发生扩散或系统性转移的患者 10000-50000元/次
治疗 利用高能量杀死恶性癌细胞或其他良性肿瘤细胞 适用于多种癌症包括实体瘤及血液肿瘤,约有70%的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放疗,可以和手术、化疗结合使用;也可以用于治疗良性肿瘤以及部分脑血管、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 10000-30000元/疗程
普通化疗 通过一种或者多种药物杀死癌细胞并控制癌细胞增长的治疗手段,其可单独使用或结合其他治疗方案 / 50-300元/天
靶向治疗 通过针对促成癌细胞增值及扩散的特定基因、蛋白质或组织环境,利用小分子药物或单克隆抗体防止癌细胞增值及扩散 各种有可检测靶点的癌症 400-800元/天
免疫治疗 通过诱导、提升或限制肿瘤患者的免疫反应,利用生物制剂治疗癌症 各类癌症,包括实体瘤及血液癌症 500-1500元/天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目前市场正处于迅猛发展之中,规模呈现持续扩大态势

近年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处于迅猛发展之中,规模呈现持续扩大态势。以收入计算,2016-2022年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656亿元增长至4,95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9%。与此同时,2022年我国肿瘤新发肿瘤确诊病例已经达到全球的23.8%。而高发的肿瘤患病率与当前并不能匹配的医疗资源形成鲜明对比。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患者对于肿瘤医疗治疗服务需求或许会更加旺盛。预计到2030年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1214亿元左右。

近年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处于迅猛发展之中,规模呈现持续扩大态势。以收入计算,2016-2022年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656亿元增长至4,95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9%。与此同时,2022年我国肿瘤新发肿瘤确诊病例已经达到全球的23.8%。而高发的肿瘤患病率与当前并不能匹配的医疗资源形成鲜明对比。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患者对于肿瘤医疗治疗服务需求或许会更加旺盛。预计到2030年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1214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公立医疗占据主导地位,民营肿瘤专科医院数量高速增长

我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中医疗机构数量多且分散,行业集中度低,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设有肿瘤科的公立和民营综合医院以及公立和民营肿瘤专科医院。其中公立肿瘤医院占据主导市场,而民营肿瘤专科医院受到政策推动建设加速,市占率逐渐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肿瘤医院数量约为162个。其中公立肿瘤医院数量约为82个,占比50.62%:非公立肿瘤医院数量为80个,其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49.38%。

我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中医疗机构数量多且分散,行业集中度低,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设有肿瘤科的公立和民营综合医院以及公立和民营肿瘤专科医院。其中公立肿瘤医院占据主导市场,而民营肿瘤专科医院受到政策推动建设加速,市占率逐渐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肿瘤医院数量约为162个。其中公立肿瘤医院数量约为82个,占比50.62%:非公立肿瘤医院数量为80个,其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49.3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肿瘤民营医疗机构正在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该市场有望成为行业重要增长点。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体系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民营医疗机构是公立医疗体系外的有效补充。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中国医疗服务供需关系将面临较大错配,公立医疗体系的运转相对复杂,扩张受限,民营医疗的灵活性可以提供更多支持。

目前肿瘤民营医疗机构正在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该市场有望成为行业重要增长点。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体系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民营医疗机构是公立医疗体系外的有效补充。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中国医疗服务供需关系将面临较大错配,公立医疗体系的运转相对复杂,扩张受限,民营医疗的灵活性可以提供更多支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头部企业基本保持稳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稳居第一

近年来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上头部企业基本保持稳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基本稳居前五强。声誉值排名方面:2022年在肿瘤医院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11.377排名第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均以9.053并列第二;

2022国肿瘤医院声誉排名TOP10情况

声誉值排名 医院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3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4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5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6 山东省肿瘤医院
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8 浙江省肿瘤医院
9 江苏省肿瘤医院
10 北京协和医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综合排名方面:2022年在肿瘤医院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19.794排名第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18.279、18.120分列二三名。其次北京协和和四川华西在综合医院排名分列一、二位,在肿瘤科排名居于第十、第七。

2022国肿瘤医院综合排名TOP10情况

综合排名 医院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3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4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5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6 山东省肿瘤医院
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8 浙江省肿瘤医院
9 江苏省肿瘤医院
10 北京协和医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P-CAB抑制剂行业分析:多款研发药物相继上市 市场空间有望超百亿

我国P-CAB抑制剂行业分析:多款研发药物相继上市 市场空间有望超百亿

针对与酸相关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抑酸,所以抑酸药物被推向历史舞台,目前最新一代的药物是P-CAB抑制剂,正在快速发展。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类药物(P-CAB)抑制酸分泌的作用机制为竞争性结合壁细胞内H+/K+-ATP酶(质子泵)的钾离子结合部位。与质子泵抑制剂(PPI)不同,P-CAB可直接抑制H+/K+-ATP酶,而无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中成药产量、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下滑 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中成药产量、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下滑 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中成药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自2018年起,在医保控费、DRG/DIP付费改革、重点监控合理用药、“限输令”等因素推动下,我国中成药行业进入调整期,产量逐渐下滑。同时在2024年,我国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纷纷下滑。在政策层面,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多项政策,聚焦中成药产品质量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大 集采量多致市场降价幅度较大

我国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大 集采量多致市场降价幅度较大

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根据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研究成果,我国18至64岁成年人中,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感染率分别约为10.5%、5.4%、2.5%、4.5%和41.5%。另外,我国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高达58.6%和61.1%。

2025年04月01日
过敏季来袭!我国过敏药行业需求空间不断释放 生物药新玩家入场

过敏季来袭!我国过敏药行业需求空间不断释放 生物药新玩家入场

我国过敏性疾病种类繁多,2023年国内大约有2.5亿人饱受过敏性鼻炎的摧残,其中重症患者有8千万到1亿人。在此背景下,近几年,我国多款产品市场销售表现出色,如氯雷他定近5年在全国零售市场上的氯雷他定销售总额已突破76亿元,这也吸引多家企业也纷纷入场,其中国内首次批准一款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IL-4Rα生物药上市,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GLP-1行业产业链竞争分析:上下游企业可供应链绑定 创新药市场处蓝海

我国GLP-1行业产业链竞争分析:上下游企业可供应链绑定 创新药市场处蓝海

我国庞大的糖尿病和肥胖人群对于安全、有效的降血糖和减肥药物有着迫切的需求,这为国内GLP-1药物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空间。数据显示,2022年其市场规模已上升至60.5亿元,同比增长95.79%,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未来随着GLP-1药物陆续获批,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2025年03月27日
医疗资源缺口推动AI医学影像行业发展 投融资市场火热 竞争呈多元化特征

医疗资源缺口推动AI医学影像行业发展 投融资市场火热 竞争呈多元化特征

我国医疗资源缺口大,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AI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渗透速度加快,目前已覆盖全链条。AI医学影像获新政策支持,行业前景广阔,投融资市场火热。AI医学影像的落地应用需多方参与,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特征。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中药行业有望迎来多重因素共振 看好拥有配方、原材料、品牌优势龙头企业

我国中药行业有望迎来多重因素共振 看好拥有配方、原材料、品牌优势龙头企业

数据显示,2024年我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25298.5亿元,与2023年一致,无变化;营业成本为14729.6亿元,比2023年增长2.0%;利润为3420.7亿元,比2023年下降1.1%。不过,虽然2024年我医药制造业企业利润仍处下降区间,但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及时出台后,行业效益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中药贴膏市场超百亿 骨科止痛药需求最大 奇正集团拿下“一哥”宝座

我国中药贴膏市场超百亿 骨科止痛药需求最大 奇正集团拿下“一哥”宝座

中药贴膏是膏药行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超百亿。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速、慢病年轻化以及消费升级驱动,我国中药贴膏剂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有数据显示,2023年在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中成药贴膏剂销售额超过130亿元,同比增长6.5%。

2025年03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