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强力支持 我国微生物蛋白行业处于发展早期 精密发酵溢价高

1、微生物蛋白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微生物蛋白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微生物蛋白利用细菌、酵母、微藻等微生物,将葡萄糖、淀粉、农业废料、二氧化碳等转化为蛋白质,微生物蛋白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 (占干燥生物质的75%),包含所有必需氨基酸,并且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其他各种营养物质。相较于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微生物蛋白具备生产周期短、降低能耗、易于消化吸收成本低等优势。

植物蛋白与微生物蛋白对比

类别

植物蛋白

微生物蛋白

优点

质地和风味:植物基食品在质地、营养、风味和形态上与动物性食品相似。环境友好:植物基食品的工业化生产能显著减少动物性食品的消费,碳排放是肉类的1/250。多样性:植物基食品包括植物基肉制品、植物基乳制品和植物基蛋制品等,既具有类似动物性食品的品质特征,又显著不同于传统素食食品。优化膳食结构:植物基食品不仅满足口味需求,还能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营养价值:植物基食品可以通过成分设计,优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提升其营养价值,从而提高食品品质。

生产效率高:微生物蛋白可以在密闭系统中高效生产,发酵生产蛋白的速度是植物的500倍,是动物的2000倍。环境影响小: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或抗生素,对环境更友好,且碳排放更少。可编辑性强:微生物作为载体,具有比植物载体更好的基因编辑性,可培育能够生产更多功能性蛋白的特定微生物载体进行生产。蛋白质含量高:微生物蛋白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干燥生物质的75%。营养全面:包含所有必需氨基酸,并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持续性强:可以在边际土地和城市地区生产,实现“城市微生物养殖”。

缺点

营养价值受限:植物蛋白中人体需要的含硫氨基酸、赖氨酸含量均低于动物蛋白。而而蛋白质在高温高压环境之中的化学反应会进一步降低该类营养物质含量。营养利用难度大: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通常低于动物蛋白,而且容易受加工方式等多重因营养因素影响。

市场接受度:微生物蛋白以微生物为生产载体,市场接受度和公众认知度还有待提高。技术挑战:微生物蛋白的生产技术仍需进一步优化,以降低成本并提高产量。政策要求:研发周期和前期投入较大,政策端获批周期较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产业链方面,微生物蛋白行业上游看包括葡萄糖、淀粉、合成气、二氧化碳等材料以及生物反应器;下游应用范围广阔,包括食品、饲料,未来应用领域将包括化妆品、生物制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微生物蛋白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微生物蛋白行业产业链图解</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端强力支持,微生物蛋白行业发展将提速

蛋白短缺的压力愈发急迫,我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替代蛋白产业发展。尤其是自2021年开始,国家大力支持和规范合成生物、人造蛋白、功能重组蛋白领域的发展,如2024年两会上,合成生物、微生物蛋白等词条多次被提起,进一步明确点出合成蛋白以及微生物蛋白的重要性。地方层面,上海、杭州、常州、合肥、深圳等地密集出台促进合成生物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

我国微生物蛋白相关的政策

部门

政策名称

发布时间

相关内容

国家发展改革委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2022.5.10

提出包括合成生物学在内的生物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动力。

发改委、工信部

《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1.11.12

加快合成生物技术、连续流反应、连续结晶控制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重点发展合成生物技术、酶催化等先进技术。

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06.09

生物育种方面,重点围绕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植物基医学、动物基因学、生态基因组学等领域展开关键技术攻关。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06.23

基因编辑、拼装、重组技术以及人工组织器官构建等合成生物技术与列为重点发展先导产业,以推动合成生物学工业应用。

北京市发改委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实施方案》

2021.01.19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临床研究优势,终点为肉细胞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重大产业平台和重点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四部门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2020.09.11

支持包括建设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在内的各项原则,促进生物技术大力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微生物蛋白行业投融资增加,精密发酵溢价高

由于微生物蛋白具备多重优势,应用市场广泛,食品、饲料、化工、医药、化妆品等下游增长速度及扩展广度将带动行业快速渗透。并且,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降,以及市场尚处于未完全开发阶段,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进而吸引众多投资机构进行投资。以微生物蛋白的细分领域中精密发酵为例,截止2023年海内外共有60家公司,包括Perfect Day、Shiru、nourish、Motif Foodworks等,其中Perfect Day、MotifFoodworks、The EVERY Company三家公司的融资总额达到7.5亿美元,占发酵领域年度融资总额的44%。

而我国微生物蛋白行业处于发展早期,截止2022年5月,国内公开可查询精密发酵公司数量仅4家,包括元育生物、蓝佳、昌进生物、德默特生物,占发酵类总公司的31%。

中国13家新蛋白发酵企业投融资(截止到20225月)

公司名称

业务简介

发酵技术类型

创始人

投资机构

安琪酵母

主营酵母及其深加工产品,目前正在利用酵母蛋白开发植物肉产品

酵母生物质发酵

俞学锋

-

昌进生物

利用微生物和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可食用蛋白

精密发酵/合成生物学技术

骆滨

高领创投、青岛城投金控、食芯资本

德默特

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微藻基产品,产品包括功能脂质(如类胡萝卜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等

精密发酵/微藻合成生物学技术

韩丹翔

红杉中国种子基金

甲菌科技

致力于培育和发酵微藻,用于新蛋白的应用,产品包括无菌裸藻干生物质

微藻生物质发酵

张递琪

道夫子食品孵化器

劲创

主要从事食品和膳食补充剂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正在进行高蛋白菌丝体的开发

菌丝体生物质发酵

张孝友

-

蓝佳

利用发酵生产动物蛋白和菌丝蛋白,以配制新蛋白产品

菌丝体生物质发酵、精密发酵

吕陈峰、周巨川

力矩中国、道夫子食品孵化器、Better Bite Ventures

乐衡

基于菌丝体发酵蛋白,开发植物基功能性预制餐

菌丝体生物质发酵

庾伊娃(Eve Samyuktha)、黄华正道夫子食品孵化器、New Crop CapitalRock Investments Hong Kong

食补科技

以微藻和微生物资源研究并开发新蛋白

微藻生物质发酵

俞建中、张兵权、范刚

道夫子食品孵化器

小藻科技

专注于微藻产业技术研发、养殖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实现微藻EPA的规模生产

微藻生物质发酵

俞威

东方富海管理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深圳南山有限合伙)、清控银杏

新奇点

通过食用菌发酵平台生产新蛋白产品,包含人造乳制品

菌丝体生物质发酵

高丽

力矩中国

元育生物

建立微藻生物合成平台与模块化柔性生产平台

精密发酵/微藻合成生物学技术

肖奕博

经纬创投

藻能生物

开发微藻基发酵蛋白创新产品,包含人造乳制品

微藻生物质发酵

魏东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分析:产能及产量大幅增长 进口替代效应显著

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分析:产能及产量大幅增长 进口替代效应显著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能达到12.35万吨,同比增长6.93%。同时,PVDF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2023年PVDF产能CR4达到60.62%,浙江孚诺林、东岳集团、内蒙三爱富、阿科玛氟化工产能分别达到2.8万吨、2.5万吨、2万吨、1.45万吨。

2024年11月21日
终端新能源汽车+储能拉动我国碳酸乙烯酯行业发展 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终端新能源汽车+储能拉动我国碳酸乙烯酯行业发展 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我国碳酸乙烯酯下游消费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应用终端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碳酸乙烯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产能产量也大幅上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碳酸乙烯酯消费国和生产国。此外,我国碳酸乙烯酯产能分布较为集中,2022年CR6接近80%,其中浙江石化以26.06%的占比位居国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现状:市场不断扩容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进行

我国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现状:市场不断扩容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进行

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不断发展,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从25亿元增长到72.4亿元。估计2023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在80亿元左右。

2024年11月16日
我国聚丙烯行业正处于扩能期 产量、表观消费量上升且对外依存度下滑

我国聚丙烯行业正处于扩能期 产量、表观消费量上升且对外依存度下滑

近年来,为了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要,我国聚丙烯生产企业积极扩产,使得行业处在持续的扩能当中,产能不断扩张,由2018年的231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97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4%。

2024年11月15日
我国丁腈橡胶行业发展现状:产需整体上升 兰州石化产能居市场首位

我国丁腈橡胶行业发展现状:产需整体上升 兰州石化产能居市场首位

截至2023年底,我国仅有6家丁腈橡胶生产企业,产能格局集中。其中,兰州石化的丁腈橡胶产能居国内市场首位,达到10万吨,占比30.49%;其次为宁波顺泽和镇江南帝,分别达到6.5万吨和6万吨,占比分别为19.82%和18.29%。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聚醚改性硅油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强劲 直锁型聚醚改性硅油是最主要细分产品

我国聚醚改性硅油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强劲 直锁型聚醚改性硅油是最主要细分产品

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升级生产设备,我国硅油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硅油产能107万吨,同比增长26.3%;产量62万吨,同比增长6.2%。预计2024年我国硅油产能将达到129万吨,产量将达到70万吨左右。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聚酰亚胺行业应用前景巨大 国内厂商正强力推动国产化进程

我国聚酰亚胺行业应用前景巨大 国内厂商正强力推动国产化进程

近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由90.3亿元增长至14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9%。这一增长率表明,当前国内聚酰亚胺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现状: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日用塑料制品成产量增长最快产品

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现状: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日用塑料制品成产量增长最快产品

但进入2023年,随着市场需求回升,产量得有增长,累计约为5577.5万吨,同比增长0.7%。2024年以来各月增幅虽有一定起伏,但行业整体呈现向好势头‌。2024年1-9月,我国塑料制品产量累计约为5577.5万吨,同比增长0.7%。其中9月塑料制品产量达749.3万吨,同比增长3.1%。

2024年11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