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原料指应用于化妆品中的具有保湿、滋润、抗衰老、抗氧化、美白等功能的天然、合成或者提取的各种物质。
根据化妆品的原料性能和用途,化妆品的原料大体上可分为基质原料和辅助原料两大类。前者是化妆品的一类主体原料,在化妆品配方中占有较大比例,是化妆品中起到主要功能作用的物质。后者则是对化妆品的成形、稳定或赋予色、香以及其它特性起作用,这些物质在化妆品配方中用量不大,但却极其重要。
根据在化妆品中的不同作用可分为基质原料和辅助原料。化妆品通用基质原料包括油性原料、表面活性剂、保湿剂、粘结剂、粉料、颜料、染料、防腐剂、抗氧剂等。其中油性原料是化妆品应用最广的原料,在护肤产品中起保护、润湿和柔软皮肤作用,在发用产品中起定型、美发作用。油质原料包括天然油质原料和合成油质原料两大类,主要指油脂、蜡类原料、烃类、脂肪酸、脂肪醇和酯类等。
一、化妆品高速发展带动市场需求增长,2023年行业规模将达到122.38亿元
近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国民素质的提高、人口结构变化和“颜值经济”崛起,加之以80后、90后为主的消费群体年轻化等叠加效应,为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增长空间。目前我国化妆品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消费持续攀升,市场规模已经上升为全球第二,市场规模增速超越其他国家,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化妆品零售额达4142亿元,同比增长5.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原料是化妆品行业的芯片,化妆品的质量、功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原料。因此近年随着化妆品消费市场的不断增长,也带动了化妆品原料需求的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化妆品原料产量和需求量分别达92万吨和90.15万吨,市场规模达110.74亿元。预计到2023年我国化妆品原料需求总量将达到99.38万吨,市场规模将达到122.38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新型原料备案进入快车道,化妆品市场逐渐从“重营销”向“重研发”转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化妆品原料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近年随着化妆品行业不断发展,市场整体呈现出明显的技术风潮,品牌和产品科学属性成为主流叙事。与此同时,在信息平权时代,用户也更乐意研究产品的功效成分、作用机理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化妆品新原料成为了美妆行业发展的核“芯”之一。原料创新已成为构筑品牌护城河、打造差异化优势的重要发力点。
自2021年5月1日《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后,国内化妆品市场逐渐从“重营销”向“重研发”转舵,步入全新的原料与科技时代。2023年我国化妆品新型原料备案进入快车道,研发投入加大,美妆巨头们纷纷加码布局科研领域。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总数达117个。其中2023年度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数量69个,比2022年与2021年备案数的总和还要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国产新原料备案数量“后来居上”,开启原料角逐
我国化妆品原料企业受政策利好和技术进步影响,新原料备案数量稳步增长,甚至可以说是“后来居上”,开启原料角逐数据显示,2022-2023年我国国产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数量由28个上升到53个,占比由71.4%上升至78.3%。而进口原料近两年新原料备案数量增速放缓,2022年为14个,2023年为16个。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国产新原料备案人分布省份分析,目前国产新原料分布在我国的18个省(区、市)。其中,广东省最活跃,备案数量达23个;其次是上海市,备案13个;江苏省位列第三,备案11个。2023年12月18日,陕西省诞生首个新原料海参肽,填补了陕西省新原料备案的空白,可见内陆地区也和珠三角、长三角等美妆发达地区一起入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国产新原料备案企业来看,贝泰妮、丸美、珀莱雅、华熙生物、水羊股份等头部企业均有分布。其中贝泰妮申请新款原料备案的数量最多,包括水龙提取物、蜂生假丝酵母、葡萄糖等原料在内。
四、“NMN”热度最盛,肽类等热门品类异军突起
目前“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热度最盛,成为了化妆品企业的“原料宠儿”。在117个备案新原料中,NMN备案多达8次,数量位居第一,主要作为皮肤保护剂、保湿剂、抗氧化剂、抗皱剂在化妆品中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NMN虽已在国外应用于化妆品中,但在国内目前仍属于新原料,处于3年检测期,其在化妆品中的安全性是限制应用的关键一步。最近有学者指出许多类型的癌细胞靠NAD+来维持其快速生长,摄入作为NAD+前体NMN可能会促成更多癌变发生。对此有分析认为,如果NMN在皮肤上的作用途径是通过影响细胞中NAD+水平,那么其在皮肤上应用或许也存在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同样的潜在安全问题。综上NMN在日化产品中应用尚不成熟,其在皮肤上的作用途径及潜在的安全性仍需更多的研究。
肽类等热门品类异军突起。有相关数据显示,3年时间,“肽类”新原料备案累计达12个。其中2022年备案4个,2023年8个。这主要是是因为“成分党”已进阶为功效护肤研究型消费者,具备明显科技属性和功效体验的活性物更容易被用户认可。此外,诸多国际品牌和国内新锐品牌的勇于尝试和积极应用,更是为“肽类”原料的普及添油助力。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五、原料使用目的类别逐步增多,基础功效性新原料仍是备案重点
随着新原料备案数量不断增多,原料使用目的类别也逐步增多,由原来的保湿剂、清洁剂增加至增稠剂、成膜剂、抗氧化剂、抗皱剂等。但目前基础功效性新原料仍然是企业的备案重点,技术性能成分尚有很大的挖掘空间。由相关数据显示,在117个备案新原料中,新原料使用目的前三的分别是皮肤保护剂53个、保湿剂44个、抗氧化剂23个。
原料类型以化学原料为主。根据数据显示,在117个备案新原料中,来源最多的是化学原料,共62个,其中聚合物有27个。另外生物技术原料23个、植物原料13个、动物原料5个、水解原料1个,13个未公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六、特色植物原料热度不减,未来将成为各大企业竞逐焦点
在消费观念转变以及政策扶持的背景下,植物原料热度不减。截至2023年12月底,共有13种新原料被明确标记为“植物原料”。其中2023年就包含了平卧菊三七提取物、大叶冬青叶提取物、香露兜叶提取物等14款植物提取原料,相较于2022年,翻了4倍不止。从备案结果来看,越来越多企业似乎认识到,依托本土特色植物进行原料创新,是国妆崛起的重要支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千亿市场规模驱动下,特色植物原料成为各大企业竞逐的焦点。在国际市场,国际原料商对植物原料的投入在加大,IFF、Mibelle、Integrity Ingredients等国际原料商推出大量植物成分,替代传统的原料和配方。
而国内方面,我国在植物原料的开拓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特色植物资源,植物种类占全球植物种类的十分之一。根据2023版《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国本土有135061个物种,其中植物就高达39539种,多样性和丰富度不言而喻,拥有无限开发与应用空间。
因此总体来看,目前在欣欣向荣的化妆品市场,国产原料的份额仍然偏低,存在较大缺口。特色发酵和合成生物学的技术进步,有望成为科技出圈的机会点。未来在植物原料和科学技术的助力下,我国化妆品新原料将会越来越有表现力和主导权。在当下国产化妆品原料正努力突围“原料卡脖子”的困境。(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