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面条行业:地域分布特征正逐渐减淡 市场规模呈稳步扩大态势

一、行业发展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面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面条是一种用谷物或豆类通过研磨成粉状加水和成面团,之后或者压或擀制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揉、拉、捏、挤等手法,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大小片状,最后经蒸、煮、炒、拌、烩、炸而成的一种食品。

面条起源于中国,目前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面条是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既可作为主食又可作为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与喜爱。目前北方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以其为主食。

面条可分为干面、干拌面和湿面。其中干面分为挂面和意面;湿面分为冷藏面、冷冬面、保鲜湿面。目前我国的零售面条消费以挂面和方便面为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面条产业链较为完整。其产业链的上游是主要是面粉行业和小麦种植业;中游为面条生产制造;下游则主要是经销商和消费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呈现稳步扩大态势

近年来随着面条行业及中国社会的发展,快节奏生活使得人民对意面、方便面等面食需求上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冷冻面行业需求量约为178.3万吨,方便面需求量约为432.6亿包,挂面需求量约为460.1万吨。

与此同时,面条行业种类逐渐衍生,面向更多的群体,比如对于青少年衍生出的干脆面、对婴幼儿衍生出的婴幼儿面条、具有时尚生活的意大利面等等,共同带动了中国面条行业市场规模的上涨。根据数据显示,2015-2022年我国面条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步上涨态势。到2022年我国面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580.4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消费地区来看,北方由于历史原因,其人均面条消费量相比南方明显更高。但随着各地区饮食文化的深入交流,现在面条消费的地域分布特征正在逐渐减淡。目前华东地区占比仍是最重,占比为28.40%,其次为华北地区,占比为23.30%

2、方便面市场占比最大

从市场结构来看,方便面是我国面条市场上最大的细分种类。以2022年的数据为例:2022年在我国面条市场上,方便面占比最大,达到了43.49%,其次为挂面,占比为39.0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方便面又称快餐面、泡面、杯面、快熟面、速食面、即食面,是通过对切丝出来的面条进行蒸煮、油炸,让面条形状固定(一般为方形或圆形),食用前以开水冲泡,溶解调味料,并将面条加热冲泡开,在短时间(一般在3分钟内)内便可食用的面制食品。南方一般称为碗面,香港则称之为公仔面。

方便面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简易食品之一。近年来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白象、日清等企业推出多价格带、多口味、多规格的方便面产品,并在消费场景、面品营养属性、非油炸单品等诸多方面发力推新,使得我国方便面行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方便面市场规模从1039.1亿元增长至145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8%。预计2023年国内方便面市场规模将达到1584.3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需求方面,方便面食品由于其便捷、廉价、可长期保存的特点,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宅经济”的崛起,人们对于快速简便的方便面食品的需求进一步上升,使得方便面销售迎来了一波反弹。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方便面消费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方便面消费量达到450.7亿份,较2021年增长2.5%,全年需求量已接近2020年的“高峰值”。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上游市场发展情况

我国面条行业上游是主要是面粉行业和小麦种植业。其中面粉原材料成本大概占面条生产成本的75%

1、面粉市场情况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食品加工业尤其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的方便面、挂面、焙烤食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餐饮业和食品工业对于面粉的消费需求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区间。近年来我国面粉产量呈现上升的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面粉产量达到8498.6万吨。估计2023年我国面粉产量将达到9070.6万吨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价格来看,受小麦价格的上涨以及面粉市场去库存加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面粉零售价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面粉零售均价为6.6/千克,较2020年的6.45/千克,同比增长2.33%。估计2022年我国面粉零售价格将超过6.7/千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小麦种植市场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小麦种植逐渐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为小麦粉行业提供了稳定且高质量的原料供应,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播种情况来看,近年随着生产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呈稳中略降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达23518.5千公顷,较2021年减少了48.56千公顷,同比减少了0.21%2023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23627千公顷(3.54亿亩),比上年增加163.2万亩,增长0.5%,占全国谷物播种面积的23.6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来看,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种植技术的提高,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基本上呈现逐渐上涨的走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855.82公斤/公顷,较2021年增加了44.98公斤/公顷,同比增长了0.77%2023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为5781公斤/公顷,较下降了74.82公斤。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量情况来看,近年虽然种植面积有所下滑,但得益于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升,使得我国小麦产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到2022年我国小麦产量达13772万吨,较2021年增加了77.55万吨,同比增长0.56%2023年受自然灾害影响,种植面积和于单位面积产量均出现下降,也使得产量有所下滑。2023年我国小麦产量2731.8亿斤(13659万吨),比上年减少22.7亿斤,下降0.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饮用纯净水行业新一轮营销战开启 短期内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我国饮用纯净水行业新一轮营销战开启 短期内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水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约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4.7%。预计2028年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将达到1798亿元。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菊花茶市场小而美 行业正处快速成长阶段 华润饮料优势明显

我国菊花茶市场小而美 行业正处快速成长阶段 华润饮料优势明显

进入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消退叠加库存消化,产量有所下滑。但由于2024年9月以来,部分产地新货已经应市。因此近期产区正常来货,市场库存较为稳定,为菊花茶提供了稳定供应。根据中康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菊花产量为17872吨,较2022年同比下降了6.76%;而用量则为16306吨。可见目前,我国菊花生产供给基本能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瓶装水行业:千亿市场下大战持续升温 布局优质水源地已成水饮企业共识

我国瓶装水行业:千亿市场下大战持续升温 布局优质水源地已成水饮企业共识

瓶装水是我国软饮行业第一大子赛道。按零售额计,2023年我国软饮料市场规模达到9092亿元。其中,瓶装水是最大的品类,市场规模 2266 亿,占比23.6%,对应 19-23 年 CAGR 为 3.6%(高于软饮料行业整体的 2.9%)。根据预测分析,我国未来瓶装水市场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放缓,预计到2027年,我国瓶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 相关企业主要聚集于四川、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

中国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 相关企业主要聚集于四川、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猪油重新被重视,不再一味追求植物油饮食习惯,人们重新审视动物油的价值,使得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2024年食用猪油市场规模约为194.24亿元,维持平稳的规模。

2025年03月27日
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分析我国代餐行业市场机遇

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分析我国代餐行业市场机遇

肥胖隐藏着大量的健康和经济问题,每年导致的直接医疗支出规模超千亿,是社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国家也开始关注肥胖问题的核心原因。在此背景下,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而预防肥胖问题增加,是节省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体重管理上每投入1元

2025年03月27日
先“苦”后“香”? 我国咖啡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市场教育加速

先“苦”后“香”? 我国咖啡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市场教育加速

近年来,虽然我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是价格战却逐渐常态化,尤其是原材料咖啡豆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成本增加,推动着行业竞争升维。不过,咖啡市场的价格战虽然导致行业利润降低,但是也加速市场教育。随着越来越多跨界品牌入局咖啡赛道,我国咖啡行业虽然会有点“苦”,但从行业内外的实际行动来看,未来市场或将变“香”。

2025年03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