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感器行业:日系大厂占据主要市场 产品趋向小型化、高频化、高功率化、集成化

、电感器简介

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主要功能是对交流信号进行隔离、滤波或与电容器、电阻器等组成谐振电路。

、全球电感器市场规模及下游市场结构

最原始的电感器是1831年英国M.法拉第用以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铁芯线圈。1832年美国的J.亨利发表关于自感应现象的论文,因此人们把电感量的单位称为亨利,简称亨。19世纪中期,电感器在电报、电话等装置中得到实际应用。

近年来全球电感器件受益于终端市场发展,市场规模总体保持增长。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电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50亿元。移动通讯为电感最大下游市场,占比达55%;其次是电脑,占比25%。随着5G通讯、汽车电子、物联网等产业迅速发展,预计全球电感市场有望迎来稳步增长,2024年将超600亿元。

近年来全球电感器件受益于终端市场发展,市场规模总体保持增长。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电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50亿元。移动通讯为电感最大下游市场,占比达55%;其次是电脑,占比25%。随着5G通讯、汽车电子、物联网等产业迅速发展,预计全球电感市场有望迎来稳步增长,2024年将超6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电感器发展历程及市场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感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我国电感器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起步相对落后,但随着生产技术逐渐进步,近年来我国电感器件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电感器行业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发展情况
第一阶段 1960s-1980s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倡导发展高新电子技术,作为三大被动电子元器件迅速发展起来,这期间我国电感器行业内厂商尚处于萌芽阶段,制造方式以手工制造为主,生产效率低下。
第二阶段 1980s-1990s 彩电行业呈现出本土化制造趋势,不少企业积极引进生产设备与技术,带动了我国电感器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感器厂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这一阶段电感器制造商摆脱了传统的手工制造模式,采取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的绕线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三阶段 1990s至今 我国电感器行业格局发生了巨大改革。这一阶段,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初期发展红利消失,各厂商相继通过降价提高市场占有率,电感器行业整体利润压缩,部分电感器厂商开始寻求技术上的突破,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实现技术红利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显示,2014-2021年我国电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由101.4亿元增长至356.4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电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超400亿元。

数据显示,2014-2021年我国电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由101.4亿元增长至356.4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电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超4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电感器市场竞争

电感器市场分布集中,其中村田、太阳诱电、TDK等日系电感器大厂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近年来中国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但多数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竞争力较弱。未来随着日系电感器大厂将电感业务重心转移向工业、医疗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我国本土企业将迎来发展良机。

电感器市场分布集中,其中村田、太阳诱电、TDK等日系电感器大厂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近年来中国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但多数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竞争力较弱。未来随着日系电感器大厂将电感业务重心转移向工业、医疗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我国本土企业将迎来发展良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电感器行业发展趋势

电感器行业向小型化、高频化、高功率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

1.小型化

超小型一体成型电感其因其优良的电气特性、屏蔽性在高端手机领域得到较快发展,在 5G 手机领域增长将更为迅速,匹配电子产品轻薄短小、功能集成诉求。

2.高频化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部署和应用,物联网、消费电、GPS+北斗等应用需求快速增长,通讯产品已朝向高频化、宽频化及高传输量发展。

3.高功率化

芯片低压大电流化以及低功耗产品的环保需求,必然要求周边元器件具有较低的直流电阻和较高的耐受电流能力。

4.集成化

当电感器的体积减小至物理极,集成化成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可以同时达到减小体积与降低成本要求,LTCC技术是目前市场认可的无源器件集成模块化主要解决方案。

当电感器的体积减小至物理极,集成化成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可以同时达到减小体积与降低成本要求,LTCC技术是目前市场认可的无源器件集成模块化主要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起步晚、发展快 下游智能化需求+端侧AI提速带来巨大增长潜力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起步晚、发展快 下游智能化需求+端侧AI提速带来巨大增长潜力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浪潮兴起,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智能控制器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物件,开始渗透进入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推动市场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约3.42万亿元,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3%。估计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在3.87万亿元。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射频 SoC 芯片行业应用终端需求强劲 未来市场增量大 低功耗与高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我国射频 SoC 芯片行业应用终端需求强劲 未来市场增量大 低功耗与高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随着AI、5G连接和边缘计算时代逐渐来临,SoC继续演变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和处理要求。AI技术成为SoC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边缘设备提供了更强大的智能处理能力。当下AI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工具,正与各行各业深度结合,赋能产业发展,在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新兴行业中,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是行业智能化的重要推手。而

2025年04月0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IGBT市场带来广阔的应用空间。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34.4%和35.5%。另外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动智能化趋势不断加深,IGBT作为汽车电控气筒的核心部件,将随着新能源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5G卫星手机等带来新增量机遇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5G卫星手机等带来新增量机遇

随着通信制式不断演进,智能手机需同时兼容2G、3G、4G和5G,手机需要支持的通信频段增多,可同时通信的信道增多,带宽变大,手机射频器件用量大幅提升。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177亿美元,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到247亿美元,2022-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

2025年03月31日
AI快速发展加速液冷时代来临 我国液冷服务器拥有强大增长势能与巨大发展前景

AI快速发展加速液冷时代来临 我国液冷服务器拥有强大增长势能与巨大发展前景

液冷技术的爆发,还带动了液冷服务器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同比大增52.6%,市场规模达到15.5亿美元,预计2023-2028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5.8%,到2028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美元。多位行业人士认为,2024年可谓液冷元年,2025年有望成为液冷散热正式起

2025年03月31日
AI算力规模扩大带动我国AI芯片行业高增  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

AI算力规模扩大带动我国AI芯片行业高增 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

AI浪潮下互联网和智算中心算力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国内AI 芯片市场快速增长。AI芯片中GPU的高效并行处理能力使其成为AI芯片首选,但随着计算繁重化及特定化,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加码推动AI芯片国产化进程,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从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住友化学以26%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首位,日东电工以24%的份额位居第二,这两家公司均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确立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我国偏光片生产企业正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和开始跻身第一梯队,杉杉股份以1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5年03月28日
5G等新兴领域有望成电极箔行业需求增长主推动力 当前市场规模以化成箔为主体

5G等新兴领域有望成电极箔行业需求增长主推动力 当前市场规模以化成箔为主体

铝电解电容器是一种采用铝箔作为正负极板的电容器,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是电子电路中最常用的被动元件之一。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规划部署,能源结构加速演变,我国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带动了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铝电解电容

2025年03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