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短视频+”跨界融合如火如荼 行业未来发展既需拓展增量更需深耕存量

一、行业相关概述

短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时长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短视频内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商业定制等主题。由于内容较短,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

短视频不同于微电影和直播,其制作并没有像微电影一样具有特定的表达形式和团队配置要求,具有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又比直播更具有传播价值,超短的制作周期和趣味化的内容对短视频制作团队的文案以及策划功底有着一定的挑战,优秀的短视频制作团队通常依托于成熟运营的自媒体或IP,除了高频稳定的内容输出外,也有强大的粉丝渠道。

短视频产品大体可分为综合类短视频、聚合类短视频和工具类短视频几类。其中综合类短视频一般指的是具有社交属性、视频拍摄、购物等多种功能的短视频平台,代表性产品有抖音、快手等;聚合类短视频主打特定领域的短视频平台,如梨视频、西瓜视频等;工具类短视频指的是以视频剪辑功能为主的短视频平台,如FaceU、剪萌等。

短视频产品大体可分为综合类短视频、聚合类短视频和工具类短视频几类。其中综合类短视频一般指的是具有社交属性、视频拍摄、购物等多种功能的短视频平台,代表性产品有抖音、快手等;聚合类短视频主打特定领域的短视频平台,如梨视频、西瓜视频等;工具类短视频指的是以视频剪辑功能为主的短视频平台,如FaceU、剪萌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发展迅速,短视频平台已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首要渠道

由于顺应了移动互联网碎片化、去中心化传播的特点,以其丰富的内容类型和逐渐增强的社交属性,满足了互联网用户多样化的内容和社交需求。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短视频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同比增长7770万,增长率为8.3%,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为94.8%。短视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68分钟,遥遥领先于其他应用。截至2023年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已达惊人的15.5亿个,职业主播达1508万人,可见短视频已成为全民基础应用,同时也是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首要渠道。

由于顺应了移动互联网碎片化、去中心化传播的特点,以其丰富的内容类型和逐渐增强的社交属性,满足了互联网用户多样化的内容和社交需求。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短视频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同比增长7770万,增长率为8.3%,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为94.8%。短视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68分钟,遥遥领先于其他应用。截至2023年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已达惊人的15.5亿个,职业主播达1508万人,可见短视频已成为全民基础应用,同时也是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首要渠道。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目前短视频已成网络视听产业中第一大细分市场,占比超四成

短视频是网络视听行业的新业态细分行业,近年以其娱乐性、参与性以及碎片化传播的优势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不断在商业模式上进行探索、开拓新的变现渠道,多维场景融入助推“短视频+”跨界发展,例如“短视频+直播”“短视频+政务”“短视频+媒体”等,推动市场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达到2928.3亿元,逼近3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4%。预计到2024年我国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达到3451.7亿元左右。

短视频是网络视听行业的新业态细分行业,近年以其娱乐性、参与性以及碎片化传播的优势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不断在商业模式上进行探索、开拓新的变现渠道,多维场景融入助推“短视频+”跨界发展,例如“短视频+直播”“短视频+政务”“短视频+媒体”等,推动市场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达到2928.3亿元,逼近3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4%。预计到2024年我国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达到3451.7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发展到目前,短视频成为了我国网络视听产业中第一大细分市场,占比超四成。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在我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占比中,短视频占比最大,占比比例达到了40.3%左右。

发展到目前,短视频成为了我国网络视听产业中第一大细分市场,占比超四成。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在我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占比中,短视频占比最大,占比比例达到了40.3%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短视频+”逐渐跨界融入各行各业消费场景中,当下微短剧成为流量密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近年随着“短视频+”逐渐跨界融入各行各业消费场景中,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尤其是微短剧作为当下的流量密码,不仅受到网民广泛关注,也吸引政府部门、广电媒体等机构纷纷入场。微短剧是剧集领域术语。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故事情节内容的网络影视剧。相较于传统长视频短则3个月、长则一两年的制作周期,微短剧成本更低,回款周期也更短。

近年来微短剧由于时长短、节奏快、爽点多,可迅速吸引观众眼球,极大满足了当下观众碎片化的观看习惯,成为“流量新贵”,并火到海外。尤其是2023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趋势,例如4月在横店同时开拍的短剧达100多部,但场外还有200个剧等待开拍。2023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了373.9亿元,增速达到267.65%。预计2024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目前微短剧因其制作成本低、内容轻量化、传播分众化等特征,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艺术形式、业务模式、传播方式的新兴网络文艺样态。

近年来微短剧由于时长短、节奏快、爽点多,可迅速吸引观众眼球,极大满足了当下观众碎片化的观看习惯,成为“流量新贵”,并火到海外。尤其是2023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趋势,例如4月在横店同时开拍的短剧达100多部,但场外还有200个剧等待开拍。2023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了373.9亿元,增速达到267.65%。预计2024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目前微短剧因其制作成本低、内容轻量化、传播分众化等特征,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艺术形式、业务模式、传播方式的新兴网络文艺样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五、市场弊端日显,需强化担当,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不可否认当下短视频已成为人们交流沟通、内容消费、商业经营的重要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是其发展的短板也日益凸显,令人担忧。例如短视频内容创作同质化严重,版权保护缺位,低俗内容和创意抄袭大行其道;短视频沉迷从早期的年轻化延伸至“上到九十九,下到小朋友”,成为“时间黑洞”的代名词;短视频平台利益与流量优先,技术应用“跑偏”,导致传播规范失序,丧失商业伦理;短视频造假等违规违法乱象频发,冲击公序良俗,影响社会稳定。这些消极负面影响最终要社会和受众埋单,是时候正视短视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了。

短视频行业发展弊端

发展弊端 具体情况
内容创作同质化严重 从记录生活、才艺展示,到经验分享、情绪表达,再到搞笑段子、花式科普,可以说短视频生动呈现着世界的千姿百态,也折射出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这也导致各方资本加速投向短视频行业,各个平台为了抢用户可谓是“手段”尽出。但细看不难发现,各家平台上的爆火视频都如出一辙,并无太多创新。
短视频沉迷,成为“时间黑洞”代名词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151分钟。刷视频猛烈吞噬我们的时间,会让人忽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导致在家庭、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失控;也容易让人陷入“信息茧房”,过度依赖虚拟世界,只看“偏好”内容,逐渐失去对丰富世界的感知。一些短视频的表演性看似引人入胜,实则效果边际递减,无需费脑的快乐要靠不断加强刺激强度或延长时间来维持,于不觉间消磨人的专注力、创造力,会使个人的思维变得浅薄和僵化。另外短视频中普遍使用的美化和滤镜效果,侵蚀人们的审美观念;长时间高频次的广告洗脑,削弱人们理性消费的定力;鱼龙混杂的生态、良莠不齐的内容、泛娱乐化的倾向,联手冲击着人们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潜在危害尤其不容忽视。
违规违法乱象频发 一些平台,对短视频的内容导向、传播价值、社会影响等重视不足,对社交平台账号作品的把关意识不强,甚至对不良的、刺激性的内容持半推半就的态度,其后果是会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运营过度商业化,内容颇为同质化,原则底线模糊化,短视频行业“亚健康”式竞争被越来越多网友诟病。
传播规范失序 短视频平台虽然有自动内容审查系统,但此类系统往往不够完善,可能会被熟悉游戏规则者绕过审查。自动审查系统能否及时升级,人工审查有没有跟上,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平台对“花头”性的内容是否“欲拒还迎”。内容分发机制同样存在弊端,在“流量为王”这根指挥棒下,一些平台的流量分配更多遵循是否“吸睛”,致使一些质量不高、单纯博眼球的短视频大行其道,造就了制造传播虚假信息、内容低俗、炫富攀比、无底线骗流量等问题。算法推荐这把“双刃剑”更值得推敲,持续向用户推送“偏好”内容,令用户选择面变窄,形成“信息茧房”,诱使用户长时间刷视频,平台倒是获得了用户黏性,可网络沉迷问题不容小觑。凡此种种,平台还需反躬自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溯其根源,造成短视频领域乱象滋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娱乐至死”的无度与泛化,另一方面是平台利益与流量优先,技术应用“跑偏”,导致传播规范失序,丧失商业伦理。

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各类平台如雨后春笋,但不容野蛮生长。因此面对短视频领域乱象频发、某些人竭泽而渔、技术应用剑走偏锋,治理当“该出手时就出手”,助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正视短视频成瘾对社会发展、个体成长的影响,不能单靠机制保驾护航、网民集体努力,掌握着海量数据、先进算法的互联网公司,理应有更多担当、更多追求、更多作为。总体来看,未来短视频行业要稳居可持续发展“快车道”,既需拓展增量,更要深耕存量。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新闻纸行业供需两弱 新媒体及进口量冲击下产量、消费量双双下降

我国新闻纸行业供需两弱 新媒体及进口量冲击下产量、消费量双双下降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萎缩影响,我国新闻纸产量整体呈现下降态势,而这一趋势与数字化、电子媒体的发展紧密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闻纸产量为75.5万吨,同比下降15.5%。而长期趋势来看,2014年到2023年我国新闻纸生产量年均增长率约-14.42%。

2024年06月27日
我国网络直播行业步入转型期 内容为王的“下半场” 技术迭代或将成为较大变量

我国网络直播行业步入转型期 内容为王的“下半场” 技术迭代或将成为较大变量

数据显示,2023年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5.9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4.7%;游戏直播用户规模为2.9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7.2%;真人秀直播用户规模为2亿人,占网民整体的18.3%;演唱会直播用户规模为2.2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0.4%。

2024年06月07日
“短视频+”跨界融合如火如荼  行业未来发展既需拓展增量更需深耕存量

“短视频+”跨界融合如火如荼 行业未来发展既需拓展增量更需深耕存量

发展到目前,短视频成为了我国网络视听产业中第一大细分市场,占比超四成。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在我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占比中,短视频占比最大,占比比例达到了40.3%左右。

2024年06月06日
我国网络视听行业:“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地位愈加稳固 市场规模首次破万亿

我国网络视听行业:“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地位愈加稳固 市场规模首次破万亿

网络视听成为了大众“文娱大餐”的重要供给。近年来我国网络视听内容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主要长视频平台作品存量达12万余部,网络音频、网络音乐总作品量超过2.7亿个。2023年度上线作品量达1.7万余部。

2024年06月05日
“耳朵经济”进入全场景时代 多因素推动我国网络音频行业保持稳健增长

“耳朵经济”进入全场景时代 多因素推动我国网络音频行业保持稳健增长

目前随着相关技术不断革新,我国网络音频行业正挣脱时空限制,跨越式步入全场景体验时代。近年来我国网络音频行业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市场总量保持稳健较快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音频市场规模达到250亿元,预计2024年这一规模将增至287亿元,到2028年将达到428亿元左右。

2024年06月04日
文旅+影视、AI、出海等成为我国长视频行业新增量 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文旅+影视、AI、出海等成为我国长视频行业新增量 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2021-2022年,监管政策趋严叠加疫情影响,我国电视剧备案数出现了锐减;进入2023年,得益于疫情后剧集拍摄制作逐步重归正常节奏,推动长视频行业供给迈入修复通道,播放呈底部回升,2023年正片总播放指数达到3861.2万,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剧目共538部,比2022年增加67部。

2024年05月09日
国潮风吹响文玩文化 我国文玩电商行业市场潜力释放 综合电商崭露头角

国潮风吹响文玩文化 我国文玩电商行业市场潜力释放 综合电商崭露头角

目前,我国文玩电商产业链逐步完善,行业上游主要为原材料产地供应商及原材料加工商,并由名家/匠人、产品工艺制作商、文玩品牌商进原料进行成品制作;中游为文玩电商平台,吸引大型经销商/批发商、小型实体店、拍卖行等入驻,并由品控鉴定师、支付平台、物流方等提供服务支持;下游为对文玩产品感兴趣的消费者。

2024年05月02日
我国在线音频行业现状分析:用户规模过亿 AI赋能将激化市场竞争

我国在线音频行业现状分析:用户规模过亿 AI赋能将激化市场竞争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喜马拉雅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3.02亿,移动端平均日活跃用户达3026万人,领先其他企业,但是喜马拉雅的用户付费率、广告收入以及所占总收入的比重均表现不容乐观,2023年分别为11.9%、23.1%。有不少人表示在线音频行业市场虽然大,但是盈利有点吃力。

2024年04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