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环境利好 我国再生铅行业正处于上升期 产量保持稳步增长

1.再生铅概述及产业链图解

再生铅是一种通过回收废旧铅制品或铅废料,并经过一系列加工和精炼过程后得到的铅产品。当前我国再生铅再生工艺主要有三种:火法冶金工艺、固相电解还原工艺和湿法冶炼工艺。其中火法冶金工艺又分为无预处理混炼,无预处理单独冶炼和预处理单独冶炼三种工艺。

从产业链看,再生铅上游为废铅回收;中游为再生铅生产与销售;下游为应用领域,其可以用于制作铅蓄电池、铅块、铅合金等,终端应用涉及汽车起动、电动车动力、通信、电力等行业。

从产业链看,再生铅上游为废铅回收;中游为再生铅生产与销售;下游为应用领域,其可以用于制作铅蓄电池、铅块、铅合金等,终端应用涉及汽车起动、电动车动力、通信、电力等行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再生铅行业优势显著,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其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再生铅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再生铅行业是循环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节约资源等优势,发展该行业意义重大。一方面,铅是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金属,各种铅废料若不加以合理回收,对环境和人体危害较大,发展再生铅行业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有益人体健康等。另一方面,与原生铅相比,再生铅能耗、成本较低,可以带来更多成本效益,减少碳排放和原生铅矿资源的消耗,有助于促进节能减排。

凭借着上述优势,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再生铅行业发展,并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如2022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就明确提出,鼓励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原生与再生、冶炼与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钢铁、铜、铝、铅、锌、镍、钴、锂、钨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钢铁、铜、铝、铅、锌、镍、钴、锂、钨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

我国再生铅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年7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到 2025 年,废纸利用量达到 6000 万吨,废钢利用量达到 3.2 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 2000 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 400 万吨、1150万吨、290 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 5 万亿元。
2021年10月 国务院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完善废弃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分选和加工网络,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量。
2022年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七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更加规范,交易规模明显提升。60个左右大中城市率先建成基本完善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2022年7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鼓励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原生与再生、冶炼与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钢铁、铜、铝、铅、锌、镍、钴、锂、钨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钢铁、铜、铝、铅、锌、镍、钴、锂、钨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
2022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 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发展再生金属产业。完善再生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引导在废旧金属产量大的地区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布局一批区域回收预处理配送中心。
2024年2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废铅资源较为丰富,回收量逐年增长

废铅是再生铅生产的主要原材料,85%以上的废铅来自废铅蓄电池。近年来,随着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逐渐完善和人们环保意识提升,废铅回收量逐年增长,由2016年的16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285万吨,为再生铅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铅蓄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废铅资源较为丰富,每年铅蓄电池的报废量超过10亿块,数量及其庞大。随着社会回收意识上升,废铅蓄电池回收量也将得到提升,进而带动废铅回收量上升。

废铅是再生铅生产的主要原材料,85%以上的废铅来自废铅蓄电池。近年来,随着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逐渐完善和人们环保意识提升,废铅回收量逐年增长,由2016年的16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285万吨,为再生铅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铅蓄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废铅资源较为丰富,每年铅蓄电池的报废量超过10亿块,数量及其庞大。随着社会回收意识上升,废铅蓄电池回收量也将得到提升,进而带动废铅回收量上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再生铅产量稳步上升,助力铅原料对外依存度下降

我国再生铅工业化生产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1990年,其产量依旧很小,才达到2.82万吨。90年代后,再生铅行业取得显著进展,产量迅速增长,1994年达到9.5万吨,到了2000年上升至30万吨左右。由于缺少规范和监管,2010年之前我国再生铅行业野蛮生长,很多企业盲目扩建产能,且存在生产和销售不规范,没有采用预处理的无污染再生铅工艺等问题,使得铅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对环境也造成一定污染。

2010年以后,我国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等多个文件,推动再生铅行业走向快速发展、规范发展道路,落后产能相继清出市场,生产企业数量也从三百多家淘汰至80余家。同时,随着落后产能陆续退出,为了填补市场空缺,符合再生铅生产资质的企业也在积极扩建产能。至2014年,我国再生铅产能和产量分别达到175.5万吨和15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8% 和10%。

近年来,我国再生铅行业仍处于上升期,在利好政策实施和废铅供应稳定等因素推动下,其产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由2016年的193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26.03万吨,且已形成安徽省、江苏省、河南省、江西省、河北省、山东省和湖北省七大再生铅主产区。随着再生铅产量上升,我国铅原料对外依存度得到进一步下降,2021年降至14%,远低于锌、铝、铜、锰等其他有色金属。

近年来,我国再生铅行业仍处于上升期,在利好政策实施和废铅供应稳定等因素推动下,其产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由2016年的193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26.03万吨,且已形成安徽省、江苏省、河南省、江西省、河北省、山东省和湖北省七大再生铅主产区。随着再生铅产量上升,我国铅原料对外依存度得到进一步下降,2021年降至14%,远低于锌、铝、铜、锰等其他有色金属。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再生铅产量占比偏低,提升空间较大

虽然我国再生铝产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全球和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相比,其占铅总量的比例相对偏低。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再生铅占比达到65.4%,而我国2022年不足40%。此外,早在2019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再生铅产量占铅总产量的比例就已超过64%,而我国2023年才达到43.1%,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提升空间较大。同时,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再生铅行业也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未来,随着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政策的支持,再生铅也有望进一步替代原生铅市场。

虽然我国再生铝产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全球和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相比,其占铅总量的比例相对偏低。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再生铅占比达到65.4%,而我国2022年不足40%。此外,早在2019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再生铅产量占铅总产量的比例就已超过64%,而我国2023年才达到43.1%,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提升空间较大。同时,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再生铅行业也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未来,随着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政策的支持,再生铅也有望进一步替代原生铅市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铜矿行业分析 智利资源最为丰富 中国供给不足 进口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铜矿行业分析 智利资源最为丰富 中国供给不足 进口规模持续增长

产量方面,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全球铜矿产量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全球铜矿产量为2200万吨,2000-2022年CAGR为2.3%。铜矿主要产区产量维持在 1400 万吨附近,智利作为铜矿储量大国,产量占比最高,为24%。

2024年06月28日
政策环境利好 我国再生铅行业正处于上升期 产量保持稳步增长

政策环境利好 我国再生铅行业正处于上升期 产量保持稳步增长

近年来,我国再生铅行业仍处于上升期,在利好政策实施和废铅供应稳定等因素推动下,其产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由2016年的193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26.03万吨,且已形成安徽省、江苏省、河南省、江西省、河北省、山东省和湖北省七大再生铅主产区。随着再生铅产量上升,我国铅原料对外依存度得到进一步下降,2021年降至14%,

2024年06月21日
我国铜行业现状分析:供应量进一步紧张 多重因素推动市场需求增长

我国铜行业现状分析:供应量进一步紧张 多重因素推动市场需求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铜矿产量为170万吨,占全球铜矿产量的7.7%,铜矿库存约为669万吨。同时,我国矿山矿石相对世界主流矿山平均品位水平而言相对较低,且矿石品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铜矿品位下降至0.56左右,进一步加剧国内铜矿紧缺的程度、开采难度及其开采成本。

2024年06月15日
汽车等下游发展带动全球精密冲压特殊钢规模扩大 我国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

汽车等下游发展带动全球精密冲压特殊钢规模扩大 我国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

我国汽车产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分工和汽车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下,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产销量增长,对精冲钢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刺激精密冲压特殊钢产量提升。

2024年06月15日
我国覆铜板行业供需及对外贸易现状:产销量双双下滑 进口均价持续上涨

我国覆铜板行业供需及对外贸易现状:产销量双双下滑 进口均价持续上涨

虽然我国覆铜板出口量始终大于进口量,但其出口额却始终低于进口额。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覆铜板进口以高端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高,使得进口均价始终大于出口均价,且近年来呈现上涨态势,由2017年的8.71万元/吨上升至2023年的19.55万元/吨。

2024年06月07日
全球铸造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年产量维持在1.1亿吨左右 产能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

全球铸造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年产量维持在1.1亿吨左右 产能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

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近年来机械工业和其他工业如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使得全球铸件产量维持高位,在1.1亿吨左右。

2024年06月07日
海内外企业积极布局 我国玻璃基板行业规模恢复增长 市场仍存在诸多挑战

海内外企业积极布局 我国玻璃基板行业规模恢复增长 市场仍存在诸多挑战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普及和更新换代,液晶显示器件需求量不断增加,进而推动玻璃基板市场规模扩大及产量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玻璃基板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10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333亿元;2022年玻璃基板产量达到5468万平米,呈现小幅恢复增长。

2024年05月31日
我国不锈钢管行业现状分析:“大而不强”特征明显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分散化

我国不锈钢管行业现状分析:“大而不强”特征明显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分散化

随着下游市场需求增多,中国不锈钢管加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已成为不锈钢管主要生产国,2023年,国内年产不锈钢管约348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65%,约占不锈粗钢的9.5%。

2024年05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