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殖规模化加速或推动非瘟疫苗行业扩容
自2018年我国爆发非瘟疫情之后,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进入规模化加速期。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养猪大国,占据全球生猪总养殖量57%左右,行业产值超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农业总产值约1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量达72662万头,同比增长3.8%。母猪存栏同样可观,达到4142万头,同比下降5.7%,产能去化趋缓。而随着养殖规模化程度提升,可以通过提升动保产品渗透率以及提升头均医药防疫费两条路径推动非瘟疫苗行业扩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2022年3月2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2022-2025年)》,要求全面推进“先打后补”工作,在2025年年底前逐步全面停止政府招标采购强制免疫疫苗。通常情况下,市场苗较政采苗品质更好、采购单价较高,政采苗退出或为市场苗规模扩大打开增量空间。
2、非瘟疫苗行业研发稳步推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非瘟疫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自2018年非瘟病毒传入我国后,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积极推动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工作,同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开展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工作,基本明确了疫苗研发的主要技术路线。例如,2021年12月20日,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重点专项2021年度揭榜挂帅项目中,包括分别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牵头的非洲猪瘟基因缺失疫苗研发、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研发和非洲猪瘟活载体疫苗研发等项目。根据文献以及草根调研,目前国内非瘟疫苗研发路线主要包括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亚单位疫苗和活载体疫苗已提交应急评价申请。
非瘟疫苗主要研发路径情况
研发路径 |
主导研发机构 |
合作研发单位 |
研发进展 |
基因缺失活疫苗 |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 |
临床试验 |
基因缺失灭活疫苗 |
军事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
/ |
临床试验 |
亚单位疫苗 |
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普莱柯、中农威特等 |
已提交应急评价申请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生物股份、中牧股份、国药动保 |
已提交应急评价申请 |
|
科前生物 |
/ |
实验室研究 |
|
活载体疫苗 |
科前生物 |
/ |
已提交应急评价申请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 |
实验室研究 |
|
mRNA疫苗 |
生物股份 |
/ |
实验室研究 |
申联生物 |
/ |
实验室研究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兽用生物制品实行行政审批制,从研发到上市前通常需要经过基础性研究、实验室研究、中试研究、临床研究、新兽药注册、批准文号审批和生产应用等阶段。根据2021年4月15日开始施行的《兽药注册评审工作程序》,新兽药注册评审方式分为一般评审、优先评审和应急评价三种方式。对于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所需的兽药,农业农村部可启动应急评价,重点把握兽药产品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非关键资料可暂不提供。对于活载体疫苗而言,在进入临床研究之前还需要申请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新兽药研发与注册流程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非瘟疫苗行业商业化或将稳步推进
根据《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2022-2025年)》,要求在2025年年底前逐步全面停止政府招标采购强制免疫疫苗,预计非瘟疫苗上市后通过市场化形式销售的可能性较大,参考口蹄疫、圆环等疫苗的市场化定价,预计销售价格为10元/头份;假设每头生猪免疫2次,母猪免疫3次;假设我国年生猪出栏6.75亿头、能繁母猪存栏4300万头。预计商业化之后,非瘟疫苗渗透率或达到80%的较高水平,所以非瘟疫苗商业化或将为行业带来近118亿元的市场规模。
非瘟疫苗市场空间敏感性分析
市场空间(亿元) |
单价(元头份) |
|||
渗透率 |
5 |
10 |
15 |
20 |
20% |
15 |
30 |
44 |
59 |
40% |
30 |
59 |
89 |
118 |
60% |
44 |
89 |
133 |
177 |
80% |
59 |
118 |
177 |
237 |
100% |
74 |
148 |
222 |
296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