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造石墨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人造石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人造石墨是用人工方法制成的石墨。与天然石墨相比,其在循环性能、高温性能、电解液匹配性等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多用于动力电池、中高端消费锂电等领域,应用终端涉及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储能等行业。
人工石墨与天然石墨对比
类型 | 天然石墨 | 人造石墨 |
原材料 | 天然鳞片晶质石墨,原料较为单一 | 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焦等,来源广泛 |
理论容量 | 340-370 mAh/g | 310-360 mAh/g |
循环性能 | 大于1000次 | 大于1500次 |
成本 | 较低 | 较高 |
高温性能 | 与电解液兼容性差,其高温性能较差 | 与电解液兼容性好,高温性能好 |
电解液匹配性 | 电解液相容性差,不可逆容量高,首效低 | 与电解液相容性好,不可逆容量低,首效高 |
倍率性能 | 天然石墨倍率性能较差 | 人造石墨化度低,OI值低,有利于锂离子扩散,倍率性能好 |
应用领域 | 一般消费电池等领域 | 动力电池、中高端消费锂电等领域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人造石墨下游需求旺盛,市场规模和出货量不断攀升
目前,我国主流的负极材料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者合计占比90%以上。由于下游终端新能源汽车对于续航要求不断提高,而人造石墨产品性能更优、使用效果更佳,比天然石墨产品更能满足下游企业需求。因此人造石墨备受青睐,在负极材料中市场份额已超过80%。同时,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产量和销量持续攀升,为人造石墨行业带来了持续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3年其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3%和37.8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下,叠加储能领域装机规模的上升,我国人造石墨下游市场需求旺盛,推动其市场规模和出货量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2年其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00.99%;出货量则上升至115万吨,同比增长88.98%。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发展,预计未来人造石墨行业规模将继续扩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人造石墨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持续增长,贸易顺差额呈现扩大态势
目前,我国人造石墨行业正处于供过于求状态,产品对外出口规模较大且始终大于进口规模。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人造石墨进口量整体呈现下降态势,2023年降至1.55万吨,同比下降19.27%;进口额则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降至11.54亿元,同比下降14.2%。出口方面,自2019年起,海外市场人造石墨替代天然石墨需求不断增长,驱动我国人造石墨出口规模持续扩张,2023年其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上升至56.1万吨和89.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2%和15.6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近年来我国人造石墨净出口量也在不断增长,由2019年的23.81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54.55万吨;贸易顺差额则呈现扩大态势,由2018年的12.77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78.27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 集中度提升,市场逐渐形成“三大多小”多寡头垄断竞争格局
当前,我国人造石墨行业集中度较高。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人造石墨新进入者持续增加,使得其CR4呈现下滑态势,2021年降至63%。但伴随着头部企业新建产能陆续释放和下游客户对人造石墨要求提高,2022年其CR4上升至75%。从竞争格局来看,近年来我国人造石墨市场逐渐形成“三大多小”的多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尚未走出绝对龙头。“三大”分别是璞泰来、凯金和杉杉,三家企业无绝对差距,2022年市场份额分别占比23%、21%和20%。“多小”指贝特瑞、翔丰华、尚太等公司,2022年市场份额均在12%以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