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医美市场持续扩容 轻医美成主力 相关政策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一、医美渗透率提升空间大,用户规模呈增长态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医美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医疗美容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的美容方式。最早起源于古埃及时期,是使容貌美丽的一门艺术。

随着颜值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医美用户规模进入长期稳定增长阶段。2018-2022年我国医美用户规模由740万人增长至2093万人。2023年我国医美用户规模约为2354万人,较上年同比增长12.47%;预计2024年我国医美用户规模约为2570万人,较上年同比增长9.18%。

随着颜值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医美用户规模进入长期稳定增长阶段。2018-2022年我国医美用户规模由740万人增长至2093万人。2023年我国医美用户规模约为2354万人,较上年同比增长12.47%;预计2024年我国医美用户规模约为2570万人,较上年同比增长9.1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医美渗透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医美用户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多。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每千人接受医美治疗次数为20次,巴西、美国、韩国每千人接受医美治疗次数均为我国3倍及以上。

医美渗透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医美用户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多。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每千人接受医美治疗次数为20次,巴西、美国、韩国每千人接受医美治疗次数均为我国3倍及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医美消费意愿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医美消费认知与消费意愿提升,推动我国医美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医美年均消费大于5万元的占比达10.7%,较2021年提升3个百分点。

医美消费认知与消费意愿提升,推动我国医美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医美年均消费大于5万元的占比达10.7%,较2021年提升3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8-2022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由1217亿元增长至2268亿元,2023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约为266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7.55%;预计2024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约为288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03%。

2018-2022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由1217亿元增长至2268亿元,2023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约为266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7.55%;预计2024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约为288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0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轻医美逐渐成为医美市场主力,其中紧致抗衰等项目需求较大

医美分为非手术类的轻医疗美容和手术类的重医疗美容。相比手术类项目,轻医美项目创伤小、恢复期短、风险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从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轻医美占比已超过重医美,达53.2%。未来轻医美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将成为中国医美市场的主力。

医美分为非手术类的轻医疗美容和手术类的重医疗美容。相比手术类项目,轻医美项目创伤小、恢复期短、风险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从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轻医美占比已超过重医美,达53.2%。未来轻医美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将成为中国医美市场的主力。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细分项目看,手术类项目TOP5为吸脂、鼻综合、眼综合、面部提升、隆胸,分别占比17.07%、8.64%、8.10%、8%、6.11%;非手术类项目TOP5为紧致抗衰、除皱瘦脸、玻尿酸、美白嫩肤、祛斑去色素,分别占比25.07%、20.22%、16.43%、10.11%、5.82%。

从细分项目看,手术类项目TOP5为吸脂、鼻综合、眼综合、面部提升、隆胸,分别占比17.07%、8.64%、8.10%、8%、6.11%;非手术类项目TOP5为紧致抗衰、除皱瘦脸、玻尿酸、美白嫩肤、祛斑去色素,分别占比25.07%、20.22%、16.43%、10.11%、5.8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医美市场乱象频出,政策出台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医疗美容行业蓬勃兴起,但非法行医、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也随之而来,致使医美行业乱象频出。从中消协发布的消费提示看,证照不齐全、超范围经营、无证上岗、操作不规范、医疗产品渠道不明、效果难以评估、服务质量与消费者预期有较大差距等问题,正成为医美行业投诉重点。

医疗美容行业蓬勃兴起,但非法行医、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也随之而来,致使医美行业乱象频出。从中消协发布的消费提示看,证照不齐全、超范围经营、无证上岗、操作不规范、医疗产品渠道不明、效果难以评估、服务质量与消费者预期有较大差距等问题,正成为医美行业投诉重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维护医疗美容诊疗秩序和市场秩序,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如《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美容机构评价标准》《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引导行业发展。

相关政策的出台,将有效推动医疗美容行业常态化、综合性监管,有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形成以有效监管促进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持续激发医疗美容行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医疗美容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制度支撑。

我国医美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02年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 依据《执业医师法》等,首次规定了医疗美容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美容医师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且对执业机构提出明确监督管理。
2011年 关于征求《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2011版征求意见稿)》意见通知 要求美容医院加强对医疗人员配置及医疗信息化设置,医疗美容门诊部、诊所及医疗美容科对床位设置、医护人员配置和学历要求提升。
2012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管理工作的通知》 重申对医疗机构、美容项目、从业人员、广告宣传、信息化五个方面的管理要求。
2014年 《医疗美容机构评价标准》 在全国 7 省、直辖市共 17 家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开展《医疗美容机构评价标准》评价试点工作,并计划于 3 年对全国民营医 疗美容机构作出评价认证。
2015年 《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试行)》 规定了各机构床位数、科室设置、从业人员、医疗用房、基本设备情况。
2017年 《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的通知》 七部联合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吊销医疗机构诊疗科目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8 家,贵令 47 家医疗美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改正。
2019年 《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卫健委要求各地对非法医疗美容等突出问题开展“回头看”,将医疗美容纳入国家监督抽查以及 8 部门联合开展的医疗乱象专项整治。
2020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 提出强化自我管理主体责任,积极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着力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2021年 《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 特别措施的意见:支持海南高端医美产业发展。鼓励知名美容医疗机构落户乐城先行区,在乐城先行区的美容医疗机构可批量使用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上市的医美产品。
2021年 《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2021 年 6~12 月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主要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活动、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行为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严格规范医疗美容服务等方面。
2023年 《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优化医疗美容市场主体准入管理,强化医疗美容机构资质审核,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化跨部门综合监管,健全适应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特点的常态化监管体系,形成以监管促发展的良好态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P-CAB抑制剂行业分析:多款研发药物相继上市 市场空间有望超百亿

我国P-CAB抑制剂行业分析:多款研发药物相继上市 市场空间有望超百亿

针对与酸相关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抑酸,所以抑酸药物被推向历史舞台,目前最新一代的药物是P-CAB抑制剂,正在快速发展。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类药物(P-CAB)抑制酸分泌的作用机制为竞争性结合壁细胞内H+/K+-ATP酶(质子泵)的钾离子结合部位。与质子泵抑制剂(PPI)不同,P-CAB可直接抑制H+/K+-ATP酶,而无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中成药产量、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下滑 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中成药产量、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下滑 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中成药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自2018年起,在医保控费、DRG/DIP付费改革、重点监控合理用药、“限输令”等因素推动下,我国中成药行业进入调整期,产量逐渐下滑。同时在2024年,我国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纷纷下滑。在政策层面,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多项政策,聚焦中成药产品质量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大 集采量多致市场降价幅度较大

我国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大 集采量多致市场降价幅度较大

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根据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研究成果,我国18至64岁成年人中,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感染率分别约为10.5%、5.4%、2.5%、4.5%和41.5%。另外,我国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高达58.6%和61.1%。

2025年04月01日
过敏季来袭!我国过敏药行业需求空间不断释放 生物药新玩家入场

过敏季来袭!我国过敏药行业需求空间不断释放 生物药新玩家入场

我国过敏性疾病种类繁多,2023年国内大约有2.5亿人饱受过敏性鼻炎的摧残,其中重症患者有8千万到1亿人。在此背景下,近几年,我国多款产品市场销售表现出色,如氯雷他定近5年在全国零售市场上的氯雷他定销售总额已突破76亿元,这也吸引多家企业也纷纷入场,其中国内首次批准一款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IL-4Rα生物药上市,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GLP-1行业产业链竞争分析:上下游企业可供应链绑定 创新药市场处蓝海

我国GLP-1行业产业链竞争分析:上下游企业可供应链绑定 创新药市场处蓝海

我国庞大的糖尿病和肥胖人群对于安全、有效的降血糖和减肥药物有着迫切的需求,这为国内GLP-1药物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空间。数据显示,2022年其市场规模已上升至60.5亿元,同比增长95.79%,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未来随着GLP-1药物陆续获批,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2025年03月27日
医疗资源缺口推动AI医学影像行业发展 投融资市场火热 竞争呈多元化特征

医疗资源缺口推动AI医学影像行业发展 投融资市场火热 竞争呈多元化特征

我国医疗资源缺口大,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AI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渗透速度加快,目前已覆盖全链条。AI医学影像获新政策支持,行业前景广阔,投融资市场火热。AI医学影像的落地应用需多方参与,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特征。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中药行业有望迎来多重因素共振 看好拥有配方、原材料、品牌优势龙头企业

我国中药行业有望迎来多重因素共振 看好拥有配方、原材料、品牌优势龙头企业

数据显示,2024年我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25298.5亿元,与2023年一致,无变化;营业成本为14729.6亿元,比2023年增长2.0%;利润为3420.7亿元,比2023年下降1.1%。不过,虽然2024年我医药制造业企业利润仍处下降区间,但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及时出台后,行业效益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中药贴膏市场超百亿 骨科止痛药需求最大 奇正集团拿下“一哥”宝座

我国中药贴膏市场超百亿 骨科止痛药需求最大 奇正集团拿下“一哥”宝座

中药贴膏是膏药行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超百亿。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速、慢病年轻化以及消费升级驱动,我国中药贴膏剂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有数据显示,2023年在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中成药贴膏剂销售额超过130亿元,同比增长6.5%。

2025年03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