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限塑令”背景下 我国聚乳酸行业发展潜力大 产能、消费量持续上升

1.全球聚乳酸产能逐年增长,Natureworks占比最大

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也称为聚丙交酯,简称PLA。这种材料来源于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木薯等,通过制糖、发酵生产乳酸,再聚合为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能够在自然界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下实现无污染的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对于解决全球“白色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近年来欧洲、北美、亚洲等地区积极推动聚乳酸生产和应用,全球产能持续扩张,由2018年的21.73万吨上升至2021年的48.75万吨,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从生产企业来看,Natureworks是全球最大聚乳酸供应商,2021年产能占比达到30%;其次是TCP和来自中国的丰原生物,占比均为20%。

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也称为聚丙交酯,简称PLA。这种材料来源于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木薯等,通过制糖、发酵生产乳酸,再聚合为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能够在自然界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下实现无污染的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对于解决全球“白色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近年来欧洲、北美、亚洲等地区积极推动聚乳酸生产和应用,全球产能持续扩张,由2018年的21.73万吨上升至2021年的48.75万吨,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从生产企业来看,Natureworks是全球最大聚乳酸供应商,2021年产能占比达到30%;其次是TCP和来自中国的丰原生物,占比均为2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聚乳酸行业产能持续上升,但产量偏低

我国聚乳酸行业起步较晚,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对聚乳酸进行研究。但由于合成聚乳酸的中间体——丙交酯工艺流程长、技术壁垒高,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国内聚乳酸行业发展较为缓慢。2019年底,海正生物率先打破技术垄断,掌握丙交酯的生产技术;其后,丰原生物、金丹科技等多家公司陆续在丙交酯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聚乳酸行业迎来较快发展,产能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乳酸产能已上升至26万吨,同比增长18.18%。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聚乳酸行业在建产能达到120万吨,预计到2025年底,其产能将突破100万吨。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丙交酯生产水平仍然较低,需要依赖进口,加工成本高,已成为制约我国聚乳酸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这也使得我国聚乳酸产量始终偏低,尚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

我国聚乳酸行业起步较晚,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对聚乳酸进行研究。但由于合成聚乳酸的中间体——丙交酯工艺流程长、技术壁垒高,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国内聚乳酸行业发展较为缓慢。2019年底,海正生物率先打破技术垄断,掌握丙交酯的生产技术;其后,丰原生物、金丹科技等多家公司陆续在丙交酯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聚乳酸行业迎来较快发展,产能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乳酸产能已上升至26万吨,同比增长18.18%。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聚乳酸行业在建产能达到120万吨,预计到2025年底,其产能将突破100万吨。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丙交酯生产水平仍然较低,需要依赖进口,加工成本高,已成为制约我国聚乳酸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这也使得我国聚乳酸产量始终偏低,低于10万吨,尚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限塑令”背景下,聚乳酸迎来广阔的替代需求,消费量逐年增长

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07年12月就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2020 年 1 月,国内“史上最严限塑令”——《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出台,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明确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分阶段的任务目标;其后国家商务部、 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出台相关法案,全力支持限塑政策。随着“限塑令”政策实施和推行,以聚乳酸为代表的可降解塑料迎来广阔的替代需求,行业发展潜力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乳酸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同时,《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多项行业相关政策陆续发布,也为聚乳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我国聚乳酸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年8月 国务院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在条件成熟的区域内,探索实施有关支持政策,推广使用聚乳酸等可降解塑料制品。
2021年3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十部门 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 不断拓宽秸秆原料化利用途径,鼓励利用秸秆生产环保板材、炭基产品、聚乳酸、纸浆等,推动秸秆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
2022年4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展环境友好产品。提高天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木浆、聚乳酸、低(无)VOCs含量胶粘剂的应用比例,推广可降解一次性卫生用品和可重复使用产品。开展可生物降解非织造布及制品认证工作,加强环境友好产品推广。
2022年4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加快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发展。提升莱赛尔纤维、聚乳酸纤维、生物基聚酰胺纤维、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海藻纤维、壳聚糖纤维等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
2022年10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 将二元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聚乳酸(PLA,以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等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引导社会加大投资力度,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2023年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 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围绕聚乳酸、聚酰胺、聚羟基脂肪酸酯等重点生物基材料,加快构建产品物理化学性能、不同工艺加工性能、不同条件下降解性能等标准,完善生物医用领域相关产品生物相容性、抑菌性等标准。
2023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鼓励纺织行业采用绿色、环保工艺与装备开发、生产可降解纤维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内酯(PCL)、聚3—羟基烷酸酯(PHA)、聚乳酸纤维(PLA)等〕、莱赛尔短纤(单线5万吨以上)及莱赛尔纤维长丝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上述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聚乳酸消费量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8万吨,约占全球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主要消费领域以吸管、餐具、3D打印、淋膜、包装袋、地膜、纤维等领域为主。不过,目前我国聚乳酸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行业规模还比较小,聚乳酸产品的售价较传统塑料仍然偏高,导致下游行业使用聚乳酸产品替代传统塑料的动力较低。未来,随着“限塑令”等政策持续推动和聚乳酸生产能力提高以及下游应用拓展,我国聚乳酸行业规模有望得到扩大。

在上述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聚乳酸消费量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8万吨,约占全球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主要消费领域以吸管、餐具、3D打印、淋膜、包装袋、地膜、纤维等领域为主。不过,目前我国聚乳酸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行业规模还比较小,聚乳酸产品的售价较传统塑料仍然偏高,导致下游行业使用聚乳酸产品替代传统塑料的动力较低。未来,随着“限塑令”等政策持续推动和聚乳酸生产能力提高以及下游应用拓展,我国聚乳酸行业规模有望得到扩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聚乳酸进口规模大于出口规模,出口量逐年增长

当前,我国聚乳酸市场供不应求,需要依赖进口补充。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聚乳酸进口量和进口额始终维持在1.5万吨和2亿元以上,2023年分别达到3.29万吨和6.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86%和39.85%;但随着国内聚乳酸产量上升和出口需求增加,其出口量和出口额自2019年起也呈现整体增长态势,2023年分别达到1.03万吨和2.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75%和7.81%。未来,随着聚乳酸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将逐渐改善我国聚乳酸市场供不应求局面,其出口量也有望超过进口量,届时,我国也将成为聚乳酸净出口国。

当前,我国聚乳酸市场供不应求,需要依赖进口补充。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聚乳酸进口量和进口额始终维持在1.5万吨和2亿元以上,2023年分别达到3.29万吨和6.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86%和39.85%;但随着国内聚乳酸产量上升和出口需求增加,其出口量和出口额自2019年起也呈现整体增长态势,2023年分别达到1.03万吨和2.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75%和7.81%。未来,随着聚乳酸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将逐渐改善我国聚乳酸市场供不应求局面,其出口量也有望超过进口量,届时,我国也将成为聚乳酸净出口国。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 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矛盾

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 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矛盾

自2023年起,我国聚甲醛行业进入新产能集中投放期,产能迎来快速扩张,2024年达到76万吨,预计未来几年产能将突破百万吨。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有13家聚甲醛生产企业。其中,云天化、南通宝理分别以9万吨产能并列国内第一,合计占比23.68%。近年来我国聚甲醛产能快速扩张,但新增产能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导致同质化竞争激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丁二烯行业:供应偏紧下进口量维持高位 国内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我国丁二烯行业:供应偏紧下进口量维持高位 国内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近年我国丁二烯产能不断扩张。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丁二烯产能为669.7万吨,较2023年的654.6万吨,增长了15万吨。2025年我国丁二烯产能计划新增约120万吨,按照这个数量计算2025年中国丁二烯产能预计达789万吨。目前国内丁二烯行业产能前三的企业分别是浙江石化、中海壳牌和镇海炼化,产能分别达到70万吨

2025年04月24日
合成橡胶行业:原料丁二烯成本高位运行下利润承压 下游轮胎业投资释放带来机遇

合成橡胶行业:原料丁二烯成本高位运行下利润承压 下游轮胎业投资释放带来机遇

合成橡胶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合成橡胶市场自195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已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等多种产品。目前在市场需求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合成橡胶生产大国,产量保持稳步上升态势。数据显示, 2024年全年,我国合成橡胶产量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BDO行业正处扩能周期 但市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低位震荡

我国BDO行业正处扩能周期 但市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低位震荡

受多重因素驱动,我国BDO行业自2022年起进入快速扩能周期,产能规模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3月底突破500万吨。同时其产能也在持续增长。不过,在BDO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叠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024年我国BDO行业面临着供需矛盾问题,市场价格低位震荡。

2025年04月22日
全球乙二醇供应重心正移至中国为核心东北亚区域 国内进口依赖降低 关税战影响有限

全球乙二醇供应重心正移至中国为核心东北亚区域 国内进口依赖降低 关税战影响有限

近年来,随着中国、沙特及美国等国家的新增乙二醇产能持续投入使用,全球乙二醇产能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乙二醇总产能预计将达到6190万吨,近五年其年复合增长率在8.64%。

2025年04月22日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覆铜板生产国。近年来随着全球覆铜板产能逐渐向国内转移,我国覆铜板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产量及消费量最高的国家。近年产量逐年稳步增长,且地位稳固。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陆PCB覆铜板产量占比全球的70%以上,全球核心地位凸显。2019-2023年我国覆铜板产量从6.83亿平方米增长至10.2亿平方米,年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逐年递增,但产量始终不能满足下游消费,进口量长期处于千万吨级,且对外依存度维持在10%以上。同时其产能整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值得一提的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随着煤制甲醇和天然气制甲醇新增产能受限,兼具低碳环保与能源替代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在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磷酸一铵新增产能有限,主要以装置淘汰与调整为主。同时随着产能调整,其产量整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酸一铵生产区域高度集中,2023年湖北省和云南省的磷酸一铵产量合计占比超过60%。值得一提的是,受磷酸铁等下游产业需求拉动,工业级磷酸一铵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2025年04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