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协作机器人市场向好 政策加持下将迎来更大发展契机 且行业国产化率高

、协作机器人技术水平提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协作机器人指在共享空间中与人类互动或在附近安全工作的机器人。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在作业时需与人类保持安全距离,协作机器人因融合表面力感知能力、关节力矩传感器、电流估算力反馈模型、3D视觉等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易操作、易维护、部署灵活等特点。协作机器人近年来对于创新技术的应用更为积极,从而使得协作机器人在结构和功能上不断实现创新,强化了工艺特性和优势,得到了更多应用,如3C、汽车、医疗等场景。

协作机器人相关技术

技术 简介
智能感知技术 是协作机器人与人类、环境以及其他机器人进行有效交互的基础。这项技术的发展不仅包括多传感信息融合,还涉及到与脑神经科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网络大数据技术等的深度交叉融合。未来的研究方向将聚焦于主动感知与自然交互理论及方法,通过加入更多传感器,使协作机器人能够理解和响应人类的指令(如声音、手势、图形等),并在复杂动态环境下进行主动获取、学习与推理,实现与人的自然和谐交互。
自主认知技术 是实现协作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灵巧作业的关键。随着协作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机器人在复杂作业能力、自适应可重构装配能力、非结构化环境感知能力以及人协作能力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先进的认知算法是实现协作机器人高度智能的主要手段,未来的研究将深入面向复杂环境与任务的自主控制,辨识机器人的动力学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机器人的灵巧作业与自主控制。
人机交互技术 协作机器人的操作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现代的人机交互系统不再仅限于传统的设备输入,而是包括语音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多种方式。手势理解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连续的手势识别来操作机器人,简化了示教过程与操作流程。研究方法包括基于手套的识别和基于视觉的识别,后者通过相机获取手势图像进行算法处理以识别手势。
碰撞检测技术 是确保协作机器人安全运行的关键。这项技术包括基于传感器的碰撞检测(如电子皮肤、关节扭矩传感器、六维传感器等)和基于无传感器的碰撞检测。自适应柔顺控制技术则通过电机电流检测和动力学模型来辨识软接触或碰撞接触,确保人与机器人接触后的安全性。
可靠性技术 包括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认证和SEMIS2认证等;MTBF认证是衡量机器人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参考,而SEMI S2认证则对设备的机殊设计安全、电气安全、人体工学等方面有严格的测试标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2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2.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33%;2023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3.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96%。

2022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2.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33%;2023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3.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9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利好政策加持下作机器人行业迎来更大发展契机

协作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重要的细分领域之一。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明确了制造升级的发展方向,其中工业机器人是重中之重。2021年3月,“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列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八项重大专项技术之一。2023年1月,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出台《“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工信部联通装〔2022〕187号),强调聚焦制造、能源、商贸物流等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促进下游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多重利好政策加持下,协作机器人行业迎来更大的发展契机。

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2024.03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工信部等七部门 以推动工业炸药、工业电子雷管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为重点,以危险作业岗位无人化为目标,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机器人替人”工程,加大安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力度。
2024.01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工信部等七部门 突破机器人高转矩密度同服电机、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仿生感知与认知、智能灵巧手、电子皮肤等核心技术,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产品的研制及应用。
2023.10 《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工信部 加快人形机器人在特种环境应用,面向恶劣条件、危险场景作业等需求,强化复杂环境下本体控制、快速移动、精确感知等能力,打造特种应用场景下高可靠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面向要地警戒守卫场景,强化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地形高机动鲁棒行走能力、态势感知与智能决策能力。
2023.01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工信部 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2022.04 《关于开展2022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 优先试点已发布、研制中的国家标准,配套应用相关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形成一批推动智能制造有效实施应用的“标准群”。
2021.12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5个部门 “十四五”期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2021.12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工信部等八部门 大力推广面向工序的专用制造装备和专用机器人;研发智能焊接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半导体(洁净)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
2021.07 《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 2023年)》 党中央、国务院 推进5C与智慧家居融合,深化应用感应控制、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发展基于5C技术的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设备、机器人等,不断丰富5G应用载体。
202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国务院 重点研制分散式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工业控制装备,突破先进控制器、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减速器等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
2021.04 《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工信部、邮政局 支持制造企业联合快递企业研发智能物流机器人等技术装备,加快推进制造业物流技术装备智慧化。
2020.01 《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 推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后发赶超,启动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推广工程,实施智慧老龄化技术推广应用工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预计2024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5.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63%;2029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3.0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03%。

预计2024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5.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63%;2029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3.0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0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占据市场主导

按结构形式,协作机器人分为单臂协作机器人、双臂协作机器人;按关节轴数,协作机器人分为7轴协作机器人、6轴协作机器人、<6轴协作机器人;按负载能力,协作机器人分为重载协作机器人、轻载协作机器人、桌面型协作机器人。

按结构形式,协作机器人分为单臂协作机器人、双臂协作机器人;按关节轴数,协作机器人分为7轴协作机器人、6轴协作机器人、<6轴协作机器人;按负载能力,协作机器人分为重载协作机器人、轻载协作机器人、桌面型协作机器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快速增多,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由0.82万台增长至2.45万台,预计2024年我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达2.98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1.63%。

近年来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快速增多,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由0.82万台增长至2.45万台,预计2024年我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达2.98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1.6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2年我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1.53亿元,占协作机器人总市场规模的比重高达94.85%。

2022年我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1.53亿元,占协作机器人总市场规模的比重高达94.8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本土厂商在协作机器人市场表现不俗,六轴及以上国产化率接近90%

由于协作机器人品类较新,结构相对变化较大,全球未形成固定的竞争格局,在市场竞争与技术专利等方面,卡脖子现象相对影响较小,从而让国产厂商凭借本土化优势在协作机器人市场表现不俗,其中遨博智能、优傲市场份额分别为33.3%、30%,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协作机器人本土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简介
遨博智能 遨博智能创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协作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全球领先的协作机器人提供商,遨博智能开发了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协作机器人产品,实现核心部件全部国产化,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自成立以来,遨博智能推出iS系列、iH系列、C系列、S系列、E系列协作机器人、海纳系列复合机器人、码垛工作站,产品负载范围覆盖3kg-35kg,可应用于3C、汽车、五金家电、厨卫洁具、医疗健康、科研教育、餐饮、新零售、日化、物流等行业。截至2024年,有效授权专利遨博智能213项,授权发明专利48项。遨博智能参与制定机器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8项,其中牵头制定国家标准3项。参与国家重点项目21项,其中牵头国家重点项目10项。遨博生产基地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年产能达到12000台。
节卡股份 节卡股份一家聚焦于新一代协作机器人本体与智慧工厂创新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从事包括集成设备及自动化产线在内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公司的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分为Zu系列、Pro系列、C系列、MiniCobo系列、Zus系列、All-in-one共融系列等多种标准化产品,负载从1kg至20kg不等。
越疆科技 越疆科技创立于2015年,开发出全球首款桌面协作机器人,是首家拥有0.5-20kg负载产品矩阵的机器人企业,拥有CRA、CR、CRS、MG400、M1Pro、Nova、Magician七大系列二十余款协作机器人,全球累计出货量达72,000台,广销10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3C、汽车、半导体、化工、医疗、金属加工、食品饮料、新零售等15大行业。越疆科技实力雄厚,服务网络覆盖100多个国家及地区,累计售出机器人超72000台,国产工业机器人出口量第一,累计代理商350个,知识产权超1300项,技术人员占比30%。
艾利特 苏州艾利特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新一代人机交互协作场景的制造商,主要从事协作机器人及其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艾利特机器人产品主要包括EC系列协作机器人、CS系列协作机器人及复合机器人,工作负载从3kg到25kg,可应用于医疗、汽车、3C电子、金属加工、家电、电力、新零售等行业。
珞石机器人 珞石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系列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平台化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基础,面向工业、商业和医疗等领域,快速为客户提供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的产品和自动化解决方案等服务。珞石机器人在中国山东拥有年产能超3万台的自有工厂,已建立起覆盖全球的销售、技术支持、自动化解决方案服务体系。公司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持续高强度投入研发,迄今为止已取得国内外研发专利及科技大奖600余项,得到业内多方认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协作机器人国产化率高。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厂商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本体销量市场份额89.04%,较上一年同比上升4.52个百分点。2023年外资厂商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本体销量市场份额10.96%,较上一年同比下降4.52个百分点。

协作机器人国产化率高。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厂商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本体销量市场份额89.04%,较上一年同比上升4.52个百分点。2023年外资厂商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本体销量市场份额10.96%,较上一年同比下降4.5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MVR蒸汽机械行业分析:应用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国产企业相继后发破局

我国MVR蒸汽机械行业分析:应用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国产企业相继后发破局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MVR蒸汽压缩机市场规模约为242.6亿元,且市场空间未来在传统设备替换和应用场景的双重驱动下有望逐年增长,预计2026年将达到341.7亿元。

2024年06月29日
全球人形机器人丝杠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2030年市场规模或将超200亿

全球人形机器人丝杠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2030年市场规模或将超200亿

同时,近几年,我国出台多项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率先进行大量的前瞻性技术布局,为我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拓展应用领域,加快商业化进程。因此,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0亿元,对丝杠需求量巨大。

2024年06月28日
协作机器人市场向好 政策加持下将迎来更大发展契机 且行业国产化率高

协作机器人市场向好 政策加持下将迎来更大发展契机 且行业国产化率高

近年来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快速增多,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由0.82万台增长至2.45万台,预计2024年我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达2.98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1.63%。

2024年06月27日
我国3D打印行业:航空航天成第一大应用领域 未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亿元

我国3D打印行业:航空航天成第一大应用领域 未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亿元

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3D打印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2年已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52.42%。3D打印设备产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3年达到278.9万台,增长36.2%;2024年第一季度,其产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40.6%,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024年06月27日
我国BDO行业现状分析:新增规划产能偏多 表观消费量稳定上升

我国BDO行业现状分析:新增规划产能偏多 表观消费量稳定上升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BDO总产能约305万吨,主要集中在内蒙和新疆地区,其中电石炔醛法占比约81%。长期来看,未来几年,我国BDO新增产能较多,但受到原料端制约、行业景气度下行等因素影响,实际动工产能小于规划量。

2024年06月26日
我国植保无人机销量、保有量、市场规模均呈增长态势 行业呈双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植保无人机销量、保有量、市场规模均呈增长态势 行业呈双寡头垄断格局

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植保无人机销量达9.3万架,较上年同比增长10.71%,其中新疆、江西、湖北、湖南、浙江销量分别占比18%、15%、12%、11%、9%。预计2024年我国植保无人机销量达10.6万架,较上年同比增长13.98%。

2024年06月26日
大基建推动下我国隧道施工机械市场将持续扩大 行业正趋向绿色化、智能化

大基建推动下我国隧道施工机械市场将持续扩大 行业正趋向绿色化、智能化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隧道建设市场,隧道施工机械行业整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我国隧道总里程达48762公里,较2021年增长3008.1公里。2016-2022年我国隧道施工机械市场规模由177.32亿元增长至252.66亿元,预计2026年我国隧道施工机械市场规模达331.62亿元。

2024年06月26日
我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已形成较完整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拉动市场消费正逐步恢复

我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已形成较完整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拉动市场消费正逐步恢复

根据钢材加工温度不同,可以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当前,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国内制造业用钢需求上升,我国钢材产量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钢材累计产量达13.63亿吨,较上年增长1.67%。

2024年06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