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扩容 机器人领域应用规模增长迅速 国产化未来可期

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扩容,机器人领域应用规模增长迅速

六维力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应变计和电荷放大器将机械力矩转化为电信号。通常包含一个弹性体和多个应变计。当传感器受到力或力矩时,弹性体的形状会发生微小变化,导致应变计电阻值的微小变化。这些变化被电荷放大器放大并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在计算机上处理和记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六维力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及对传感性能要求更高的协作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通过将六维力传感器安装在机器人的末端,可以实现3D打磨、汽车装配及复合材料铣削等操作。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帮助机器人实现3C装配、拖动示教、双臂协作等操作。

六维力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及对传感性能要求更高的协作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通过将六维力传感器安装在机器人的末端,可以实现3D打磨、汽车装配及复合材料铣削等操作。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帮助机器人实现3C装配、拖动示教、双臂协作等操作。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高增,机器人领域占比已超50%。2022年我国市场六维力传感器总销量为8360套,较上年同比增长58%,其中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销量达4840套,较上年同比增长63%,占六维力传感器总销量的比重为57.89%。

根据数据,我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高增,机器人领域占比已超50%。2022年我国市场六维力传感器总销量为8360套,较上年同比增长58%,其中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销量达4840套,较上年同比增长63%,占六维力传感器总销量的比重为57.8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2年我国市场六维力传感器总市场规模为2.3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2%,其中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5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4%,占六维力传感器总市场规模的比重为65.27%。

2022年我国市场六维力传感器总市场规模为2.3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2%,其中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5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4%,占六维力传感器总市场规模的比重为65.2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协作机器人为六维力传感器发展重要动力,人形机器人将成行业新增长点

协作机器人是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扩大的重要动力。从出货量来看,2022年我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为1.95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4.84%,2023年我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约为2.45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5.64%。预计2024年我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达2.98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1.63%。

协作机器人是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扩大的重要动力。从出货量来看,2022年我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为1.95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4.84%,2023年我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约为2.45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5.64%。预计2024年我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出货量达2.98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1.6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六维力传感器新增百亿元市场空间。人形机器人单机体使用4个六维力传感器,分布于腕部和踝部,随着人形机器人发展,六维力传感器将迎来增长机遇。保守/中性/乐观假设下,2030年人形机器人产量分别约为72万/103万/146万台,人形机器人所需的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分别约为72/103/146亿元。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六维力传感器新增百亿元市场空间。人形机器人单机体使用4个六维力传感器,分布于腕部和踝部,随着人形机器人发展,六维力传感器将迎来增长机遇。保守/中性/乐观假设下,2030年人形机器人产量分别约为72万/103万/146万台,人形机器人所需的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分别约为72/103/146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日韩品牌、欧美品牌领先发展国产品牌成本优势显著

全球六维力传感器主要分为日韩品牌、欧美品牌和国产品牌三大阵营。1970s初期,美国、日本等国家率先研发出六维力传感器,目前国际龙头ATI的产品准度可达0.5%。受高技术壁垒的影响,国产六维力传感器在灵敏度、串扰、抗过载能力及维间耦合误差等方面仍和国际头部企业存在差距,竞争力较弱。

全球六维力传感器厂商分类

类别 简介
日韩品牌 主要配套当地机器人本体厂商,其中,韩国企业 Robotous、Aidin Robotics 主要合作厂商包括 DoosanRobotics、Neuromeka 和 Rainbow Robotics;日本企业 Sintokogio 和WACOH-TECH 主要合作厂商包括发那科、电装、三菱、那智不二越、安川等。
欧美品牌 一类是传统的传感器生产商,包括 ATI、Bota Systems、ME-Meßsysteme、AMTl、Kistler 等;另一类是全球知 名 的 机 器 人末 端 工具 生 产 商 , 主要 有 SCHUNK、OnRobot、Robotiq 等,欧美地区厂商合作企业以协作机器人本体厂商为主,主要包括优傲机器人、达明机器人和欧姆龙等。
国产品牌 坤维科技、宇立、鑫精诚、海伯森、蓝点触控、神源生智能、瑞尔特测控等国内企业均已有相关的产品落地并进入产业化应用。但受高技术壁垒的影响,国产六维力传感器在灵敏度、串扰、抗过载能力及维间耦合误差等方面仍和国际头部企业存在差距。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内外主要厂商六维力传感器准度对比

类别

企业名称

成立时间

产品准度

国内企业

坤维科技

2018

0.5%

鑫精诚

2009

1-3%

宇立仪器

2007

1-5%

蓝点触控

2019

1-2%

海伯森

2015

1-2%

国外企业

ATI

1989

0.5-2%

SCHUNK

1945

2%

Robotiq

2008

3%

Sintokogio

1934

1-3%

WACOH-TECH

2007

1-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产品牌成本优势显著,国产化未来可期。目前六维力传感器价格昂贵,国产六维力传感器价格大概在1-6万元/个,而海外老牌厂商生产的六维力传感器售价显著高于国内,如ATI的六维力传感器产品单价可达10万元/个。

2020-2023年六维力传感器内资品牌占比由19.1%提升至32.1%,外资品牌占比由80.9%下降至67.9%。预计2024年六维力传感器内资品牌占比将达34.70%,外资品牌占比为65.30%;2030年六维力传感器内资品牌占比将达81.7%,外资品牌占比为18.3%。

2020-2023年六维力传感器内资品牌占比由19.1%提升至32.1%,外资品牌占比由80.9%下降至67.9%。预计2024年六维力传感器内资品牌占比将达34.70%,外资品牌占比为65.30%;2030年六维力传感器内资品牌占比将达81.7%,外资品牌占比为18.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关节轴承行业空间广阔 人形机器人等带来新增点 龙溪股份国际竞争力较强

中国关节轴承行业空间广阔 人形机器人等带来新增点 龙溪股份国际竞争力较强

得益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工业生产的扩张,关节轴承整体需求稳健,全球市场空间为100亿元左右。中国关节轴承市场空间约为 10-15 亿元,其中,航空航天领域对关节轴承的需求最大,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关节轴承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如机械设备、人形机器人等,将为关节轴承市场需求带来新增长点。目前,关节轴承在国内轴承市场中占比仍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单列圆锥滚子轴承(TRB)行业分析: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需求规模超万只

我国单列圆锥滚子轴承(TRB)行业分析: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需求规模超万只

2025年作为“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大基地、海风项目的集中并网,并且风电产业链“内卷”缓解,单列圆锥滚子轴承(TRB)市场有望量价齐升。此外,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明显,TRB主轴需求爆发,预计2025年有望超过一万只。

2025年04月17日
晶圆级封装(WLCSP)行业分析:全球供给有限 车规CIS成市场需求扩张新引擎

晶圆级封装(WLCSP)行业分析:全球供给有限 车规CIS成市场需求扩张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L3及以上乘用车实施政策和法规,智能驾驶加速渗透,对车用影像传感芯片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所以车规CIS成WLCSP行业需求扩张新引擎。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汽车CIS出货量为354百万颗,同比增长10,预计2029年出货量将达到755百万颗,同比增长约为16%。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但国产化率较低 晶圆厂自建厂占主要市场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但国产化率较低 晶圆厂自建厂占主要市场

半导体掩膜版为掩膜版最大细分市场,占比远高于LCD、OLED、PCB掩膜版。掩膜版是半导体晶圆制造的关键的材料,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芯片制程微型化、特色工艺多样化、晶圆厂扩产催生半导体掩模版需求,国内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已快于全球。

2025年04月15日
智能手机电子硬件代工行业:IDH和ODM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市场呈三强争霸格局

智能手机电子硬件代工行业:IDH和ODM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市场呈三强争霸格局

在发展初期,我国电子硬件代工以IDH 模式为主,随着IDH领域竞争愈发激烈以及品牌厂商要求提高,一些同时具备研发设计能力、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的产品设计生产服务商逐渐从 IDH 模式转型为 ODM 模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应用拉动全球NOR Flash行业复苏 产品趋向大容量 市场被寡头垄断并向中国企业倾斜

新型应用拉动全球NOR Flash行业复苏 产品趋向大容量 市场被寡头垄断并向中国企业倾斜

随着智能手机持续取代功能机,其更多使用容量更大、成本更具优势的NAND Flash,导致2006-2016年全球NOR Flash市场规模持续萎缩。2017 年以来,TWS耳机、AMOLED、物联网等新型应用逐渐拉动市场需求,NOR Flash行业复苏。随着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以及工业4.0的快速发展,大容量存储已成

2025年04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