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抗抑郁药物获批数量超过60款,行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抗抑郁药物是众多精神药物的一个大类,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各种抑郁状态。自上世纪50年代全球第一个抗抑郁药物异丙肼问世以来,经过几十年研发, 目前全球抗抑郁药物获批数量已超过60款,主要可以分为第一代抗抑郁药物、第二代抗抑郁药物和新型抗抑郁药物等。其中,第二代抗抑郁药物中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抗抑郁药物,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服用方便等优点,主要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
全球抗抑郁药物分类情况
分类 | 代表药物 |
第一代抗抑郁药物 |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主要包括苯乙肼,吗氯贝胺等;2.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主要包括阿米替林、多塞平,氯米帕明等。 |
第二代抗抑郁药物 | 1.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抗抑郁药物,主要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等;2. 特异性NE能和5-HT能抑制剂(NaSSA)类药物,主要包括米氨平片等;3. NA及DA重复摄取抑制剂(NDRIs)类药物,主要包括诺米芬辛、安非他酮、哌醋甲酯等。 |
新型抗抑郁药物 | 1.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包括氯胺酮、艾氯胺酮等;2.5-HT1A受体部分激动和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包括维拉佐酮、盐酸羟哌吡酮、坦度螺酮、丁螺环酮以及吉哌隆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抑郁症是全球第四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为18%。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庞大的治疗人群为全球抗抑郁药物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空间,推动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数据显示,2022年其市场规模已突破1200亿元。未来,预计随着抑郁症就诊人数上升和抗抑郁药物相继获批,其市场规模还将迎来进一步增长,到2028年,有望突破1700亿元,行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市场还存在较大可挖掘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压力增大,近年来我国抑郁症患者数量也在不断上升。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高达9500万,同时,抑郁症复发率高达50%-85%,抑郁症治疗需求强劲。在市场需求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2年上升至150亿元,同比增长17.1%。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虽然具有庞大的抑郁症患者群体,但抑郁症就诊率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占比不足10%,充分治疗率更是仅有0.5%,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由此可见,我国抑郁症就诊率还有很大上升空间,抗抑郁药物潜在需求尚未得到完全释放,市场可挖掘空间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为此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多项政策,利好抑郁症就诊率提高,进而助力抗抑郁症药物行业发展。未来,在国家政策推动和抑郁症知识教育不断普及等因素驱动下,预计未来我国抑郁症就诊率将得到持续上升。根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我国抗抑郁药物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19年7月 |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 |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 到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30%;失眠现患率、焦虑障碍患病率、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抑郁症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80%。发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作用,对各类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普及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提高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孤独症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的筛查、识别、处置能力。 |
2020年8月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 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 | 对发现疑似抑郁症患者,建议其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就诊。精神专科医院结合各类主题日、传统节日宣传活动等,组织开展抑郁症筛查。 |
2021年9月 | 国务院 |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 | 妇女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妇女焦虑障碍、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 |
2021年12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 | 加强对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孤独症等主要致残性精神疾病的筛查识别和治疗。 |
2022年4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 加强抑郁症、焦虑障碍、睡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老年痴呆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干预。 |
2024年1月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门 | 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对各类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抑郁、焦虑、多动症、孤独症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的筛查识别和处置能力。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全国等级医院抗抑郁药物销售额恢复增长,艾司西酞普兰位列首位
目前,我国已获批的抗抑郁症药物主要以“原研+仿制”药物为主,主要包括SSRI(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和SNRI(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等。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在临床治疗需求推动下,我国抗抑郁药物在等级医院的销售额逐年增长,由2017年的43.81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58.05亿元;其后,受集采影响, 一些抗抑郁药物价格下降,使得其在等级医院的销售额出现下滑,2022年降至47.14亿元;2023年,其销售额恢复增长,上升至49.63亿元,同比增长5.2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SSRI类药物和SNRI药物是我国抗抑郁药物市场前两大类别,合计约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艾司西酞普兰凭借着显效时间早、临床治愈率相对较高、不良反应少而轻等优势,备受医生和患者青睐,销售额长期稳居国内抗抑郁药物市场榜首。数据显示,2023年其在等级医院的销售额达到8.72亿元,生产企业数量达到11家。
2023年我国等级医院抗抑郁药物TOP6情况
药品名称 | 原研公司 | 生产企业数量(家) | 销售额(亿元) |
艾司西酞普兰 | 灵北制药 | 11 | 8.72 |
阿戈美拉汀 | 施维雅 | 2 | 8.11 |
舍曲林 | 辉瑞制药 | 7 | 5.09 |
文拉法辛 | 惠氏制药 | 12 | 4.66 |
曲唑酮 | Angelini Pharma | 4 | 4.4 |
氟伏沙明 | 雅培制药 | 2 | 3.91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抗抑郁药物行业迎来洗牌,市场竞争格局正被重塑
长期以来,我国抗抑郁药物市场份额主要被灵北制药、辉瑞、雅培制药等外资企业占据。但随着原研药专利陆续到期,我国抗抑郁仿制药物相继获批上市,外资企业市场份额正被豪森药业、科伦药业、华海药业等本土企业抢占。同时,集采也在助力推动抗抑郁药物国产化进程。在我国1-9批国家集采中,共有27家本土企业的抗抑郁药物中选。随着集采推进,中选本土企业可以加速渗透,利好市场份额提升。
在仿制药陆续获批和集采实施等因素作用下,近年来我国抗抑郁药物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行业迎来洗牌,市场竞争格局正被重塑。以医院渠道为例, 2022年全国医院抗抑郁药物市场份额TOP2企业均为本土企业,分别是豪森药业和科伦药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到20.3%,而在2019年其市场份额排名均未进入前六。此外,2022年全国医院抗抑郁药物市场份额TOP10企业中,外资企业仅占2席。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目前我国抗抑郁创新药物市场还是由外资企业垄断。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共有22款抗抑郁创新药物获批上市,其中21款为进口药物。唯一一款国产抗抑郁创新药物是来自绿叶制药的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于2022年11月获批上市。为了推出更快速、高效、方便的抗抑郁药物,近年来,国内各大药企正加紧布局研发抗抑郁创新药物,华海药业、东阳光药业、恩华药业、信立泰等多家公司目前已有20余款抗抑郁创新药在研。其中东阳光药业的磷酸嘧替佐酮片和吉贝尔药业的JJH201501片已进入Ⅲ期临床阶段,国产第二款抗抑郁创新药物或将在其中诞生。(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