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旅游演艺行业将进入智慧升级阶段 市场梯队化竞争格局明显

一、旅游演艺行业快速发展,成为演出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演出相比,旅游演艺有其独特的特点:游客是其主要依赖观众来源,进行长期的驻场演出,演出地点大多在室外或旅游地的剧院中,演出时间基本都是在晚间游客休闲时段,演出内容为旅游城市或景区的特色文化等。

旅游演出特点

特点 简介
旅游演艺主题明确,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独具特色的演艺主题和风格是旅游演出有效进行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无论是实景旅游演出、主题公园旅游演出,还是较普遍存在的剧场表演旅游演出,其旅游演艺产品都非常重视对本土文化资源和内涵的开发,力图将文化资源与演艺科技手段相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演艺大餐。比如,《印象·刘三姐》在创作初期广泛要求宗教、社会、演艺等多学科专家对当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情况、文化与演艺结合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最后把桂林的山水文化,侗、壮、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演出中,突出了桂林的地方文化特色。
注重娱乐性,强调旅游者欣赏性与参与性的结合 旅游演出是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娱乐的精神文化产品,所以在保证演艺产品艺术性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其易懂性和娱乐性。旅游演艺产品首先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如舞蹈、歌曲、杂技、武术等,使演出氛围欢快热闹、喜闻乐见,比如桂林的《梦幻漓江》中展示了漓江山水文化;其次充分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强化视听效果,激起观众兴趣,使其获得更多愉悦的体验;最后通过台上与台下的互动,增强观众的参与性。
商业特性明显,能产生巨大溢出效益 旅游演出的开展能吸引旅游者,延长其在旅游地或景区的逗留时间,从而产生住宿、餐饮、交通等多方面的溢出效益,带来高额商业利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的旅游演艺形式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主要代表是陕西省歌舞剧院古典艺术剧团于1982年9月在西安推出的《仿唐乐舞》,它的出现让到西安参观秦兵马俑的国内外游客不再“白天看庙,晚上睡觉”。随着华侨城旗下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于1995年7月推出的《中国百艺晚会》、世界之窗于1995年12月推出的《欧洲之夜》以及宋城景区于1997年3月推出的《宋城千古情》等旅游文化演艺节目陆续开始公演,我国旅游文化演艺行业逐渐步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近年来,旅游实景演出和主题公园特色演出真正掀起旅游演艺的热潮。2004年由著名导演梅帅元总策划制作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推出的,仅在2009年就演出了497场,观众达130万人,演出收入逾2.6亿元,成为国内文化产业成功运作的典范,也由此引发了国内大型实景演出以及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的热潮。近年来,旅游演艺已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和旅游发展,演艺形式更加多元,场景更加丰富,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日益受到人们欢迎和市场青睐。

中国的旅游演艺形式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主要代表是陕西省歌舞剧院古典艺术剧团于1982年9月在西安推出的《仿唐乐舞》,它的出现让到西安参观秦兵马俑的国内外游客不再“白天看庙,晚上睡觉”。随着华侨城旗下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于1995年7月推出的《中国百艺晚会》、世界之窗于1995年12月推出的《欧洲之夜》以及宋城景区于1997年3月推出的《宋城千古情》等旅游文化演艺节目陆续开始公演,我国旅游文化演艺行业逐渐步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近年来,旅游实景演出和主题公园特色演出真正掀起旅游演艺的热潮。2004年由著名导演梅帅元总策划制作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推出的,仅在2009年就演出了497场,观众达130万人,演出收入逾2.6亿元,成为国内文化产业成功运作的典范,也由此引发了国内大型实景演出以及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的热潮。近年来,旅游演艺已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和旅游发展,演艺形式更加多元,场景更加丰富,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日益受到人们欢迎和市场青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3年全国旅游演艺场次为15.07万场,与2019年相比增长72.61%;占全部演出场次的34%,构成全国演出市场的中坚力量。

2023年全国旅游演艺场次为15.07万场,与2019年相比增长72.61%;占全部演出场次的34%,构成全国演出市场的中坚力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3年全国旅游演艺票房收入为166.36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125.45%;旅游演艺观演人数为8055.13万人次,与2019年相比增长54.14%,占总观演人次的47.1%。

2023年全国旅游演艺票房收入为166.36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125.45%;旅游演艺观演人数为8055.13万人次,与2019年相比增长54.14%,占总观演人次的47.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旅游演艺行业将进入智慧升级阶段,实现演艺内容多元化变现

我国旅游演艺行业将进入智慧升级阶段。在5G、大数据、VR/AR、云计算等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演艺行业呈现“演艺+科技”融合趋势。“虚拟现实+演艺”项目逐步常态化,拓展了舞台的艺术形式和观看渠道,给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多元化的体验。歌舞、话剧、戏曲、喜剧、影视片段、相声、杂技、魔术、动漫、非遗技艺等表现形式,也推动旅游演艺向新发展。此外,通过IP实现品牌营销、周边衍生、影视转化、综艺输出、商综合作、虚拟偶像开发等更多赛道探索,也在逐步拓宽受众,实现演艺内容多元化变现。

旅游演艺内容多元化

内容 简介
山水实景演艺 依托景区山水资源+光影+演员+互动沉浸式、行浸式、车船观演、车船演出
大型音乐会、演唱会(体育场广场) 大型音乐会、演唱会(体育场广场)
无人光影演艺 光影秀、投影秀、水秀、无人机、焰火从景区到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
大型主题巡演(主题公园+街区+城市) 童话快闪舞蹈、动漫嘉年华、人偶巡游、狂欢游、彩车游、汽模游、化妆游、面具游
大中型剧场本地特色演艺 从一二三线城市蔓延到四五线城市和景区舞台创新、互动创新、数字多媒体创新本土化题材、本土化演艺特色、创新手法与包装
演艺主题景区(旅游景区的重要方向) 演艺主题公园+演艺夜游景区+演艺室内景区+演艺聚集区
微型互动演艺空间+创意演艺新空间 从景区、文化场馆,到商业街区和商业综合体等消费空间以二消方式、集合方式、轻餐饮方式、公共文化结合方式呈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旅游演艺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宋城演艺企业处于市场领先位置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旅游演艺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我国旅游演艺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第一梯队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而处于领先位置,代表包括宋城演艺、山水盛典和三湘印象等;第二梯队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代表包括华夏文旅集团、华侨城集团、长隆集团和迪士尼等;第三梯队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代表包括国旅联合、曲江文旅、丽江玉龙旅游股份、尚峰传媒等。

我国旅游演艺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第一梯队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而处于领先位置,代表包括宋城演艺、山水盛典和三湘印象等;第二梯队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代表包括华夏文旅集团、华侨城集团、长隆集团和迪士尼等;第三梯队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代表包括国旅联合、曲江文旅、丽江玉龙旅游股份、尚峰传媒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旅游演艺项目呈现高投资、大场面、大制作特点,运营方占据举足轻重地位

旅游演艺项目由于面向C端收费,知名度、号召力、品牌效应是企业核心竞争要素,近年来旅游演艺项目呈现高投资、大场面、大制作的特点,投资额普遍超过1000万元,超过亿元的占比60%以上,资金优势成为重要考量因素。此外,大型旅游演艺项目相对而言能获得各地政府资源支持,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也降低了市场引流推广的难度,叠加优质IP内容支持,有助于顺利度过早期高昂的成本开支阶段,相比中小文旅演艺项目,能更快打开市场。随行业竞争加剧,具备资金、品牌优势的公司更可能脱颖而出。

国内著名旅游演艺项目情况一览

类别 《又见五台山》 《印象·刘三姐》 《重庆·1949》 《无界长安》
演出地点 山西忻州 广西阳朔 重庆市沙坪坝区 陕西西安
导演 王潮歌 张艺谋、王潮歌、梅帅元 闫兵 张艺谋、沙晓岚
建筑面积 0.98万平方米 100多亩 2.5万平方米 歌剧院14.39万平方米
总投资 4.96亿元 1亿左右 8亿元以上 -
主要内容 向世人展开佛教典故、佛教文化为背景的故事宏图 将刘三姐的歌、少数民族的情、漓江上的渔火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融入桂林山水之中,完美地阐释了相生相融的人与自然。 围绕1949年发生在重庆的革命故事创作,将炫酷的舞台科技与红色故事进行融合创作 基于长安浓厚的历史文化,通过提取皮影、木偶、秦腔等属于陕西的原生态艺术元素,结合先进的科技展示手段,推动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出创意的火花
容纳人数 每场1600人左右 座位3600人 每场1500人左右 2049座
年游客量 每年约50万人次 截至2024年5月,接待观众2000万人次 21天接待观众约20万人次 2024年春节7天接待观众15000+
票价 199-588元/人 278-888元/人 298-888元/人 288-688元/人开演1个月营收达1000万元
演员人数 约180位演员 约600位演员 百余位演员 -
演出时间 2014年9月首演 2004年3月20日公演 2021年7月1日首演 2023年11月9日首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大型旅游演艺项目合作模式包括租赁式、部分委托模式、全委托模式、剧目委托+租赁式、承包合作式、自营+外聘执行导演式等模式,不同模式区别主要在于演出运营方的职责分工及分成比例。由于较少业主方具备成熟的演出后运营能力,因此往往呈现演出运营方负责内容设计、制作及后期运营工作,票务收入两方分成的模式。

旅游演艺项目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

业主方职责

演出运营方职责

常见场景

租赁式

出租演出场地

向业主方支付剧场租金及一定票房分成

巡演式剧目

部分委托模式

每年或一次性给演出运营公司支付委托费

只负责内容运营,不对票房负责

全委托模式

每年或一次给演出运营公司支付委托费+票房分成

负责内容及票房营销

剧目委托+租赁式

付费委托内容公司创制作剧目内容

负责剧目内容及票房营销,内容公司每年给业主方支付场地费及票房分成

承包合作式

获得固定收益

承包演出运营,自负盈亏,每年给业主方支付一定的承包费用或票房分成

自营+外聘执行导演式

首演交付后,业主方自主运营

每年负责演员的训练和内容的提升,业主方支付内容公司服务费

需要业主方具备成熟运营能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形式新颖、节奏明快,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时间利用习惯,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目前已有超七成用户已经养成了看微短剧的习惯。其中,36.19%的用户每天都看微短剧,38.15%的用户每周要看好几次。可见,观看微短剧已成为大部分用户文娱生活的重要一环。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2024年我国网络剧生产保持提质减量,备案量与新上线数量仍在不断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剧备案量为509部‌,相比2023年的561部减少了9.3%‌;备案集数为12378集,相比2023年的17035集减少了27%;新上线数量为166部,相比2023年的196部减少了15.31%。

2025年03月01日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2025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延续 2024 年国补政策力度,并新增补贴品类。2025年,国内智能投影消费需求将有所回升,预计销售量达633.1万台,同比增长4.8%;销售额达110.8亿元,同比增长10.7%。

2025年02月27日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动画电影产量呈波动发展态势,票房收入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哪吒2》的爆火,让更多资本看到市场的可能,也凸显出我国动画电影市场迈向全球化的趋势,更是在其背后也展现出行业流程协作、技术升级等方面的突破,为电影产业发展及相关机构带来启示。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电视行业分析:出货量创新低 技术迭代、AI大模型等助力国产企业崛起

我国电视行业分析:出货量创新低 技术迭代、AI大模型等助力国产企业崛起

近几年,我国电视行业出货量持续创新低,开机率更是断崖式下跌。不过,外资电视品牌在国内市场持续承压,松下逐渐退出市场,而国产品牌在技术迭代、AI大模型等加持下,悄悄做大,海信成为行业领头羊。

2025年02月12日
内容供给不足致电影市场票房回落  "女性"、下沉市场等成行业新增量

内容供给不足致电影市场票房回落 "女性"、下沉市场等成行业新增量

2024年,由于内容供给严重不足、短剧、抖音等娱乐方式崛起,导致我国电影总票房缩水超百亿,观影人次下降至10.09亿,春节档则成为“全村最后的希望”。不过,我国电影市场也出现女性力量爆发、舞剧、演唱会等新的现象与趋势。因此,我国电影市场在内容端可以融合“二次元”、“演唱会电影”等形式,在宣发端可以深耕衍生品和仪式感,同

2025年01月18日
我国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 内容生态不断丰富

我国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 内容生态不断丰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娱乐和社交方式。各大平台纷纷推出网络直播功能,使得内容生态不断丰富,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直播行业进行规范管理,使得行业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2025年01月17日
从小红书成TikTok用户“新宠”浅析全球社交媒体市场现状 中国已成全球重要市场

从小红书成TikTok用户“新宠”浅析全球社交媒体市场现状 中国已成全球重要市场

近日,在美国TikTok禁令的阴影下,国内社交平台小红书突然迎来了超过70万的"TikTok难民",成TikTok用户“新宠”。随着TikTok美国用户涌入,小红书迅速登上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第一。截止2024年1月15日下午16点,“tiktokrefugee”话题浏览量已达3.8亿次,讨论超800万,且该数据还在增长

2025年01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