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生素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抗生素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抗生素是一种基础用药,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阿莫西林、甲硝唑、头孢等药物都属于抗生素。抗生素主要是指由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在内的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具有杀菌作用。而抗生素产生杀菌作用主要有4种机制。
抗生素产生杀菌作用的4种机制
名称 |
简介 |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多糖、蛋白质和类脂类构成,具有维持形态、抵抗渗透压变化的重要功能。因此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会导致细菌细胞破裂死亡;而哺乳动物的细胞因为没有细胞壁,所以不受这些药物的影响。这一作用的达成依赖于细菌细胞壁的一种蛋白,通常称为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β内酰胺类抗生素能和这种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所以PBPs也是这类药物的作用靶点。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但是频繁的使用会导致细菌的抗药性增强。 |
与细胞膜相互作用 |
一些抗菌素与细胞的细胞膜相互作用而影响膜的渗透性,使菌体内盐类离子、蛋白质、核酸和氨基酸等重要物质外漏,这对细胞具有致命的作用。但细菌细胞膜与人体细胞膜基本结构有若干相似之处,因此该类抗生素对人有一定的毒性。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杆菌素。 |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意味着细胞存活所必需的酶不能被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福霉素(放线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其核糖体由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其中,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作用于30S亚基,而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主要作用于5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反应、肽链延长过程和终止反应。 |
抑制核酸复制和转录 |
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可以抑制细菌核酸的功能,进而阻止细胞分裂和/或所需酶的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萘啶酸和二氯基吖啶,利福平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抗生素按照其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喹诺酮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按照其用途,可以分为抗细菌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抗病毒抗生素、畜用抗生素、农用抗生素及其他微生物药物(如麦角菌产生的具有药理活性的麦角碱类,有收缩子宫的作用)等。
2、抗生素刚性需求,市场规模庞大并持续增长
抗感染药物是基础性用药,在细菌感染以及其他疾病或创伤、手术带来的感染性并发症治疗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为临床用药中最主要的类别之一,抗生素占整个抗感染药物的90%左右。根据相关资料可知,从终端市场来看,我国抗生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约1945亿元,整体仍将维持较大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抗生素品种繁多,头孢菌素应用广泛
抗生素主要分为ß-内酰胺类和非ß-内酰胺类。其中,ß-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人类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之一,又因其具有抑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的特点,而成为应用时间最长的、应用范围最广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强,是一类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细菌药物,成为我国抗细菌用药的最大类别,占比约60%。
抗细菌类药物分类及代表产品
大类 |
细类 |
代表品种 |
ß-内酰胺类 |
青霉素 |
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替卡西林、磺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青霉素V钾等 |
头孢菌素类 |
头孢克肟、头孢克洛、头孢拉定、头孢硫脒、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美唑等 |
|
单环ß-内酰胺类 |
氨曲南 |
|
ß-内酰胺酶抑制剂 |
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 |
|
氧头孢烯类 |
拉氧头孢、氟氧头孢 |
|
碳青霉烯类 |
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洛培南等 |
|
非ß-内酰胺类 |
氨基糖苷类 |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小诺米星等 |
四环素类 |
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
|
大环内脂类 |
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等 |
|
氯霉素类 |
氯霉素、琥珀氯毒素等 |
|
林可霉素 |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
|
其他 |
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卷曲霉素、利福平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占比最高,临床使用最为广泛
而近几年,头孢菌素类药物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已经开发出一至四代药物。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我国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量占头孢菌素类药物整体市场份额分别为30.49%、55.46%,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头孢菌素类药物。
头孢菌素类药物特点
代数 |
开发时间 |
主要代表品种 |
药品主要特点 |
中间体 |
一代 |
1962-1970 |
头孢噻啶、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硫脒、头孢唑林等 |
抗革兰阳性菌作用强于二三代 |
7-ADCA、7-ACA、GCLE等 |
二代 |
1970-1976 |
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头孢克洛、头孢美唑、头孢丙烯 |
抗酶性能较强 |
7-ACA |
三代 |
1977-1984 |
头孢克肟、头孢他啶、头孢唑肟、拉氧头孢、头孢布烯等 |
抗菌谱扩大、耐酶性能强 |
7-ADCA、7-ACA、GCLE等 |
四代 |
1985-now |
头孢匹罗、头孢唑南等 |
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更强 |
GCLE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