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绝缘材料行业产业链:中游市场向中高端发展 下游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绝缘材料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绝缘材料又称为电介质,主要是指通过将带电的部分与不带电的部分或带不同电位的部分相互隔离开,使电流能够按指定的路线去流动,从而实现其基础的绝缘性能。绝缘材料是装备工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电机、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及军工等多个领域。

根据《电工术语绝缘固体、液体和气体》(GB/T 2900.5-2013/IEC 60050-212:2010),绝缘材料为低导电率的材料,用于隔离不同电位的导电部件或使导电部件与外界隔离,绝缘材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绝缘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在电气设备中将不同电位的带电导体隔离开来,使电流能按一定的路径流通,还可起机械支撑和固定,以及灭弧、散热、储能、防潮、防雷或改善电场的电位分布和保护导体的作用。因此绝缘材料除了要求有尽可能高的绝缘电阻、耐热性、耐潮性,还需要一定的机械强度。目前市场上的绝缘材料有绝缘板材、绝缘管材、塑料薄膜、橡胶、绝缘绳等。

绝缘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在电气设备中将不同电位的带电导体隔离开来,使电流能按一定的路径流通,还可起机械支撑和固定,以及灭弧、散热、储能、防潮、防雷或改善电场的电位分布和保护导体的作用。因此绝缘材料除了要求有尽可能高的绝缘电阻、耐热性、耐潮性,还需要一定的机械强度。目前市场上的绝缘材料有绝缘板材、绝缘管材、塑料薄膜、橡胶、绝缘绳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产业链分析

目前我国绝缘材料产业链较为完整。其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有机化合物(如苯酚、甲醛、苯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如环氧树脂、聚丙烯、聚酯等)以及无机物(如云母、石棉、碳酸钙、滑石粉、氢氧化铝等),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对绝缘材料的性能和生产成本具有重要影响。产业链中游为绝缘材料的制造和加工。产业链下游则是应用领域,包括电力、电器、电机、航空航天、电子和信息等行业。

1、上游情况

1)有机化合物(以苯酚为例)

苯酚(石炭酸)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一种弱酸,有腐蚀性,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

我国苯酚工业化生产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2022年以来,随着下游双酚A行业进入产能扩张高峰期,苯酚产能、产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数据显示,我国苯酚产能上升至635.8万吨,同比增长超过50%;产量上升至422万吨,同比增长22.34%。

我国苯酚工业化生产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2022年以来,随着下游双酚A行业进入产能扩张高峰期,苯酚产能、产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数据显示,我国苯酚产能上升至635.8万吨,同比增长超过50%;产量上升至422万吨,同比增长22.3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高分子聚合物(以聚丙烯为例)

聚丙烯简称PP,是一种热塑性树脂,由丙烯通过加聚反应而成的一种无毒、无臭、无味聚合物,具有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高强度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性能等,广泛应用于服装、毛毯等纤维制品、医疗器械、汽车、自行车、零件、输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生产,同时也用于食品、药品包装。

我国聚丙烯工业化开始发展于1971年,但初期主要是通过从欧美及日本等多家企业引进相关工艺装置。直到80年代后我国化工企业才采用国产技术及催化剂进行了一批小规模聚丙烯装置的建设。随后90年代后我国聚丙烯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目前我国当下仍处于聚丙烯行业快速扩张区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聚丙烯新投产装置总计约达500万吨/年以上,产能增速超过到20%,这也是继前年之后,再次迎来投产高峰期。而2024年,预计扩能规模在880万吨/年以上。届时我国聚丙烯年产能或将达到4857万吨/年,产能增速将连续创新高。

随着投产装置的不断增加,国内聚丙烯产量明显提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与2022年国内总产量2970万吨左右相比,2023年我国聚丙烯产量同比增长8.38%,达到了3219万吨左右。

随着投产装置的不断增加,国内聚丙烯产量明显提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与2022年国内总产量2970万吨左右相比,2023年我国聚丙烯产量同比增长8.38%,达到了3219万吨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无机物(以云母为例)

云母为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是云母族矿物的统称,是钾、铝、镁、铁、锂等金属的铝硅酸盐,都是层状结构,单斜晶系。晶体呈假六方片状或板状,偶见柱状。层状解理非常完全,有玻璃光泽,薄片具有弹性。云母的折射率随铁的含量增高而相应增高,可由低正突起至中正突起。不含铁的变种,薄片中无色,含铁愈高时,颜色愈深,同时多色性和吸收性增强。

云母制品拥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等特征。基于其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与绝缘性能,云母材料在绝缘材料领域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早期多运用于电气化改造起步较早的重点工业部门,如发电机、高压电机以及电热设备绝缘中,随着全社会电气化进程加速,云母耐高温绝缘材料逐渐在建筑、汽车、电力、工业、家用电器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云母材料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将促进云母耐高温绝缘制品下游应用领域持续拓宽。

我国云母矿产分布不均匀,绝大部分集中在新疆、云南、甘肃和四川。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云母储量为3877.62吨;其中新疆的云母储量为3449.97吨,所占比重为89.0%,云南、甘肃和四川则分别占全国储量的6.9%、2.3%、1.8%。

2、中游请情况

虽然我国的绝缘材料行业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绝缘材料行业重视程度不断加速,以及电力、光伏及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市场快速发展,我国绝缘材料行业不断发展,国内生产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产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绝缘材料产量达到约254.51万吨。预计2024年我国绝缘材料产量将达到265.10万吨。

虽然我国的绝缘材料行业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绝缘材料行业重视程度不断加速,以及电力、光伏及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市场快速发展,我国绝缘材料行业不断发展,国内生产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产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绝缘材料产量达到约254.51万吨。预计2024年我国绝缘材料产量将达到265.10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绝缘材料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部分产品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同时受到下游机电工业及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影响,绝缘材料行业内企业逐步将研发方向集中于耐高压、耐高温、耐电晕、高导热、无卤阴燃型和环保型绝缘材料等中高端绝缘材。近年来我国新型绝缘材料产销量逐年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型绝缘材产量和需求量分别达24.98万吨和22.85万吨。

预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绝缘材料行业将不断引入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量子点材料等,以显著提高绝缘性能。同时工艺技术的提升,如高温固化、光交联等,也将有效提高绝缘材料的性能。这些新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应用将推动绝缘材料行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高端产品领域,我国绝缘材料行业与国外领先企业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国产产品仍有较大的替代空间。一是高端产品技术壁垒较高,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二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外品牌凭借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三是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绝缘材料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二是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三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3、下游情况

绝缘材料行业的发展与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近年随着行业内企业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内绝缘材料产品的性能不断提升,在耐高压、耐高温、耐腐蚀、耐辐照、耐冲击、阻燃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其应用领域已从基础电气领域更多拓展到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航天军工、核电水电等领域,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见下游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绝缘材料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行业内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1电线电缆

电线电缆是绝缘材料主要应用。电线电缆是指由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组成,并在其上具有传导电流功能的材料。电线电缆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传输等领域,用于传输电能、信号等。电线电缆原材料主要为铜、铝、光纤、绝缘塑料、橡胶等,这些原材料占总成本的比重在80%以上。

电线电缆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型行业之一,是各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带动电力、石油、化工、城市轨道交通等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智能输配电网建设与特高压网架建设投资不断加大,使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近些年发展十分迅速。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线电缆制造国,电线电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二大配套产业,行业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线电缆产量约为6203万千米,同比增长4.7%。预计2024年我国电线电缆产量有望达6531万千米。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线电缆制造国,电线电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二大配套产业,行业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线电缆产量约为6203万千米,同比增长4.7%。预计2024年我国电线电缆产量有望达6531万千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新能源汽车

绝缘材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金属化聚丙烯薄膜中应用,是薄膜电容器核心原材料。近年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多、技术推进和产业链建设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产品性能明显提升,产销规模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用薄膜电容器及其原材料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的市场需求广阔,绝缘材料行业发展空间大。

绝缘材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金属化聚丙烯薄膜中应用,是薄膜电容器核心原材料。近年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多、技术推进和产业链建设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产品性能明显提升,产销规模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用薄膜电容器及其原材料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的市场需求广阔,绝缘材料行业发展空间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水力发电

绝缘材料在水电领域,主要应用的水轮发电机领域。绝缘结构及其组成材料作为水轮发电机制造的关键技术,随着水轮机组单机容量的提升、发电机组额定电压等级的提高,绝缘材料性能及工艺提升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目前行业内对高性能的硅钢片漆和真空压力浸渍(VPI)工艺用少胶云母带等材料的需求较为迫切,未来随着该等高端绝缘材料产品的推广及应用,有助于提升绝缘材料行业整体市场空间。

21 世纪以来,在我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战略背景下,国内水电行业实现飞速发展,行业内企业在规划、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运行维护等水电工程技术上也逐步进入世界领先行列。2021 年 6 月,国际能源署发布《水力发电市场报告》指出,水电是低碳发电的支柱,为全球提供了六分之一的发电量、近一半的清洁电量。报告预测全球水力发电量将在 2021 年到 2030 年之间增长 17%,并将主要由中国、印度、土耳其与埃塞俄比亚来带动。预计到 2030 年我国仍将保持全球最大的水电市场地位,占到全球水力发电增长的 40%。

在政策支持的环境下,我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Q1我国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23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71亿千瓦,抽水蓄能5254万千瓦;新增水电并网容量181万千瓦,其中常规水电21万千瓦,抽水蓄能160万千瓦。

在政策支持的环境下,我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Q1我国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23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71亿千瓦,抽水蓄能5254万千瓦;新增水电并网容量181万千瓦,其中常规水电21万千瓦,抽水蓄能160万千瓦。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展望前景,未来我国水电还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的中国水电发展远景划,到 2030 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约为 5.2 亿 kW,其中常规水电 4.2亿 kW、抽水蓄能 1 亿 kW,水电开发程度约 60%;到 2060年,水电装机约为 7.0 亿 kW,其中常规水电 5.0 亿 kW、新增扩机和抽水蓄能 2.0 亿 kW,水电开发程度 73%,届时基本达到西方国家的开发水平。

4)风力发电

绝缘材料主要应用在风力发电领域的风力发电机里面,在绝缘、防腐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风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近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生产消费也呈现新常态特征,电力供应结构持续优化,风电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国。

风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近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生产消费也呈现新常态特征,电力供应结构持续优化,风电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国。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因此随着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持续增长,整个行业对风电用绝缘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加,适用于不同风资源环境的产品定制化生产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具备更高绝缘、防腐等性能的绝缘材料产品将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此外预计随着我国风电行业风机单机容量逐渐向大型化发展,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的推广与应用也为风电用绝缘材料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适配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的绝缘材料也成为了行业企业的主要研发方向。(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投影仪市场增长引擎熄火 “出海”和“上车”能否打开百亿新空间?

我国投影仪市场增长引擎熄火 “出海”和“上车”能否打开百亿新空间?

中国投影仪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调整周期。一方面,电视厂商大屏化与价格下探的“降维打击”持续挤压其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行业自身也面临技术路线抉择与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出货量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危机之中亦蕴藏着转机。头部品牌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开启了一场全方位的“突围战”:或扬帆出海,将成熟的智能产品与商业

2025年09月18日
我国智能水表头部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行业未来增长动力足、潜力显著

我国智能水表头部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行业未来增长动力足、潜力显著

在持续的政策与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智能水表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0亿元迅速增长至2024年的166.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85%。行业渗透率也显著提升,由2019年的33.4%上升至2024年的约53%,反映出智能水表在水务系统中正不断普及。

2025年09月18日
我国IC设计行业需求增多 长三角和珠三角引领发展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仍有待增强

我国IC设计行业需求增多 长三角和珠三角引领发展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仍有待增强

IC设计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了芯片的性能、功耗、成本和可靠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IC设计需求激增。根据数据,2020-2024年我国IC设计销售收入由3819.2亿元增长至6460.4亿元,CAGR达14.0%;预计2025年我国IC设计销售收入达

2025年09月17日
突破硅基极限 我国氮化镓(GaN)行业需求爆发 数据中心、机器人、汽车接力成长

突破硅基极限 我国氮化镓(GaN)行业需求爆发 数据中心、机器人、汽车接力成长

随着传统硅基半导体技术逐渐逼近物理极限,GaN不仅在消费电子快充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更在AI数据中心、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工业能源等高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该行业仍面临成本控制、可靠性验证与人才短缺等挑战。未来,具备核心技术、规模化生产能力及生态合作优势的企业,将更有机会在全球第三代半导体竞争中占据主导

2025年09月16日
破局算力瓶颈 我国光路交换机(OCS)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破局算力瓶颈 我国光路交换机(OCS)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随着“东数西算”国家工程的全面启动和人工智能驱动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长,传统数据中心网络在带宽、功耗和成本上面临严峻瓶颈。光路交换机(Optical Circuit Switch, OCS)作为一种在物理光层直接实现信号切换的革命性技术,以其超低延迟、极高带宽和绿色低耗的显著优势,正成为破局的关键。

2025年09月15日
新能源、数据中心赋能超级电容器行业 锂离子超级电容成焦点 国内龙头向顶端冲刺

新能源、数据中心赋能超级电容器行业 锂离子超级电容成焦点 国内龙头向顶端冲刺

超级电容器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轨道交通、工业、电网和消费电子等领域。2023 年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规模达 38.25 亿元,其中交通运输领域占比38.2%,工业领域占比30.8%,新能源领域占比21.8%,装备等其他领域占比9.2%。基于对我国新能源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预计2029年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

2025年09月14日
AI浪潮下高端PCB铜箔行业需求激增 日韩垄断市场 中国企业有望引领新潮流

AI浪潮下高端PCB铜箔行业需求激增 日韩垄断市场 中国企业有望引领新潮流

AI服务器与分布式算力集群推动PCB产业高端化进程,高端PCB铜箔迎来发展机遇。在AI服务器领域,AI服务器对HVLP铜箔需求激增(单台用量为传统服务器的8倍),英伟达新一代Rubin平台明确采用HVLP5代铜箔配套PTFE基板,推动价值量提升。在高端封装与HD领域,极薄可剥离铜箔用于芯片封装载板,支撑先进封装技术(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抗溢胶特种膜行业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新广益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我国抗溢胶特种膜行业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新广益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电子科技时代,电子产品正朝着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以及多功能的方向不断演进。在这一进程中,柔性电路板(FPC)作为一项关键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FPC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和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09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