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处成熟期 下游旺盛需求将持续推动市场规模扩大

1.电线电缆产业链概述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处成熟期 下游旺盛需求将持续推动市场规模扩大》显示,电线电缆是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主要分为导线(裸电线)、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通信电缆、绕组线等五大类。从产业链看,其上游包括铜、铝及金属合金等原材料;中游为电线电缆制造;下游为应用领域,其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轨道交通、建筑等行业。

电线电缆是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主要分为导线(裸电线)、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通信电缆、绕组线等五大类。从产业链看,其上游包括铜、铝及金属合金等原材料;中游为电线电缆制造;下游为应用领域,其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轨道交通、建筑等行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目前处于成熟期

1939年7月,我国第一家电缆厂——昆明电线电缆厂正式投产,拉开了电线电缆行业发展的序幕;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才迈入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我国电线电缆产业规模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线电缆市场;其后,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成熟发展期,行业增长趋于稳定。

1939年7月,我国第一家电缆厂——昆明电线电缆厂正式投产,拉开了电线电缆行业发展的序幕;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才迈入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我国电线电缆产业规模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线电缆市场;其后,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成熟发展期,行业增长趋于稳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电线电缆产量和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目前,电力行业仍是我国电线电缆下游主要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逐年递增,由2018年的68449亿千瓦时上升至2023年的92241亿千瓦时,不断带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高,进而推动电线电缆市场需求增加。同时,我国持续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也使得通信电缆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此外,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也在不断增长,2023年突破1万公里,同比增长6.07%。电线电缆被誉为轨道交通的大动脉和生命线,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长,其需求量也将上升。

目前,电力行业仍是我国电线电缆下游主要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逐年递增,由2018年的68449亿千瓦时上升至2023年的92241亿千瓦时,不断带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高,进而推动电线电缆市场需求增加。同时,我国持续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也使得通信电缆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此外,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也在不断增长,2023年突破1万公里,同比增长6.07%。电线电缆被誉为轨道交通的大动脉和生命线,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长,其需求量也将上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电力、通信、轨道交通等下游市场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电线电缆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带动其产量和市场规模稳步上升。数据显示,其产量由2018年的4532万千米上升至2023年的6203万千米;市场规模则由2018年的0.99万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1.17万亿元。目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面临着“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但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产能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需要加大对高端电线电缆产品的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提升行业利润水平和满足下游市场需要。

在电力、通信、轨道交通等下游市场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电信电缆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带动其产量和市场规模稳步上升。数据显示,其产量由2018年的4532万千米上升至2023年的6203万千米;市场规模则由2018年的0.99万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1.17万亿元。目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面临着“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但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产能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需要加大对高端电线电缆产品的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提升行业利润水平和满足下游市场需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电线电缆行业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未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一是城镇化进程长期推动电线电缆行业发展。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持续上升,由2018年的59.58%上升至2023年的66.16%,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其将分别达到68%和72%。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将持续带动城镇电力设施、建筑、轨道交通和通信设施建设,为电线电缆行业带来长期的需求。

未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一是城镇化进程长期推动电线电缆行业发展。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持续上升,由2018年的59.58%上升至2023年的66.16%,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其将分别达到68%和72%。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将持续带动城镇电力设施、建筑、轨道交通和通信设施建设,为电线电缆行业带来长期的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是随着“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不断推进,新能源行业发展将持续向好,将为电线电缆行业带来更多市场需求和机遇。一方面,电线电缆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用于传输电力和信号。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向好发展,对电线电缆的需求量也将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光电、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加快建设,也将进一步带动电线电缆需求增长。

三是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码,利好电力电缆市场需求增长。近年来,我国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持续推进,截至2023年底,我国5G基站总数已上升至337.7万个。目前,我国 5G网络建设还不完善,预计未来几年,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仍将呈持续推进趋势,预计到2025年5G基站总数将突破500万个。此外,我国还在不断完善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和推动电网建设改造,这也将助力电线电缆行业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快速增长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成发展重点

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快速增长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成发展重点

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呈现出持续扩张、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由727.6亿元增长至111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19%。估计在2024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188.2亿元。

2025年03月29日
充电模块为新能源车直流充电设备“心脏” 行业技术正向大功率、高转换率方向发展

充电模块为新能源车直流充电设备“心脏” 行业技术正向大功率、高转换率方向发展

在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保有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进入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行业发展驱动力由政策端转移至市场端,渗透率水平突破10%临界点并加速增长,年产销增速连续4年超过30%。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行业发展快速 充电桩、换电站等保有量不断增长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行业发展快速 充电桩、换电站等保有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基于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考虑,同时为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和升级,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保有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已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 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市场发展主要方向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已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 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市场发展主要方向

随着光伏发电行业快速发展、产业技术不断革新、核心部件的研发能力、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我国光伏发电已逐渐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装机容量得到大幅增长,不断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277.17GW‌‌,同比增长28%;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85.7 GW,同比增长45.32%。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换电站行业发展现状:保有量不断上升 多方企业积极布局 蔚来数量领先

我国换电站行业发展现状:保有量不断上升 多方企业积极布局 蔚来数量领先

按企业性质不同,目前我国换电站市场参与者主要分为四类:一是以蔚来、吉利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二是以奥动、伯坦科技等为代表的第三方运营商;三是以中石化、协鑫能科等为代表的能源企业;四是电池制造商,主要以宁德时代为代表。其中,蔚来凭借着换电技术和丰厚的经验积累等优势,换电站数量遥遥领先其他企业,领跑我国换电站市场。数据

2025年01月06日
特高压建设推进给电力铁塔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角钢塔占比最高 市场格局两极分化

特高压建设推进给电力铁塔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角钢塔占比最高 市场格局两极分化

近年来,我国输配电线路建设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这一增长趋势带动了电力铁塔(输电线路铁塔)市场的持续繁荣。特高压放量为电力铁塔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我国特高压投资额不断扩大,特高压进入建设高峰期,拉动输电线路长度快速增长,使得电力铁塔需求高增。

2025年0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