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电力自动化是指通过电力二次设备实现发电、变电、配电、用电等过长的自动化控制管理,相对于的主要包括发电站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调度自动化、运维自动化等。
电力自动化是基于先进的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微机继电保护技术以及可靠产品,为用户提供现代化的设备监视控制管理和远程在线监测,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供应以及最优化的电力负荷管理的系统结构,具有高效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特点,是现代电力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电力自动化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其产业链上游为电力自动化设备制造的原材料和组件供应,涉及钢铁行业、软件制造业、机械加工制造业以及电子元件制造业,目前由于我国电网建设时间较早,行业上游原材料和组件供给基本实现国产化,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
产业链中游为电力自动化设备制造,目前该市场业集中度高,且主要的参与者为具有国资背景企。
产业链下游则为电力自动化的应用领域,包括石油化工领域、矿山开采领域、水利水电领域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态势,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
我国电力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以单机自动装置为主,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简单控制。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自动化系统逐渐实现了从单机到网络、从简单控制到复杂优化的转变。
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自动化设备相继开发成功,电力自动化行业从此进入国产化时代。尤其在电网自动化领域,国产高压线路保护、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装置和系统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同时随着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概念的提出和实践,电力自动化系统在技术、应用领域和市场规模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电力自动化行业已经渗透到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虽然2020 年由于疫情的因素,各个企业的电力自动化环节设备和相关技术产出都承受了明显的降低,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增速受到了影响。但2021 年随着疫情的好转,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也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态势。
整体来看,2016-2022年期间我国电力自动化市场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根据初步统计,2021年我国电力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突破 1100 亿元。到2022年我国电网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743.9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电网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42.8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电力自动化包括配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发电自动化(含火电、水电、新能源等)、电网调度自动化等细分领域。其中配网自动化是较热门的领域,2021年市场容量占比达65%左右;其次为变电站自动化、发电自动化。
另外根据市场分析,近年推动我国电力自动化市场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下游应用需求稳定增长,也在不断助推电力自动化行业快速发展。发电控制自动化设备为发电系统设备和系统运行提供保障,发电装机容量保持稳定增长,对相应的运用保护测控装置、安全自动装置和自动化系统、工控电源等发电控制自动化产品提出更多的需求,助推电力自动化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二是电网工程投资方面对电网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也较为稳定。虽然2019-2020年电网工程投资规模有所下降,但根据据对《关于加强和规范电网规划投资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的分析,电网工程投资规模的下降是由于电网投资监管的强化,其本质上是电网建设将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信号。而电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也意味着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建设要求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将促进对电网自动化产品的需求。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网完成投资金额 5006亿元,同比增长1.8%,在2013-2022 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2.94%。其中完成配电网投资 2,754 亿元,占总投资额的 55.01%,在2013-2022 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5.3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是政策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电力自动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例如在国家层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电力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包括《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提出了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先进电力装备产业创新发展、优化相关产业链布局等目标,同时也强调了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根据对《关于加强和规范电网规划投资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的分析,电网工程投资规模的下降是由于电网投资监管的强化,其本质上是电网建设将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信号。而电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也意味着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建设要求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将促进对电网自动化产品的需求。
地方层面: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省市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电力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建设智能化电网系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新型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纳入发展规划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电力自动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有助于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
四、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企业主要分为三梯队
我国发电自动化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市场企业主要分为三梯队。第一梯队是以国电南瑞、南瑞继保、国电南自、许继电气、北京四方等国产企业为主,这类企业全面布局电力自动化四大环节,打破区域、业务环节壁垒,且自动化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兼顾。
第二梯队是以银河科技、东方电子、万力达为代表的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数采用专注化战略,主攻细分市场。例如东方电子在调度自动化领域具有很强的市场影响力,金智科技业务集中在自动化软件系统,且在发电厂用电自动化市场取得了较大份额。
第三梯队则是其他电力自动化相关企业,这类企业在区域、业务环节壁垒均较为明显。但同时由于基本避开第一、二梯队自动化业务,第三梯队企业选择新兴赛道切入,而新兴赛道一般具有体量小,增速快的特点,因此第三梯队公司虽然体量较小,但是增速快,业绩弹性大。
我国发电自动化市场企业主要分为三梯队
梯队 | 代表企业 | 相关情况 |
第一梯队 | 国电南瑞、南瑞继保、国电南自、许继电气、北京四方等 | 这类企业全面布局电力自动化四大环节,打破区域、业务环节壁垒,且自动化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兼顾。 |
第二梯队 | 银河科技、东方电子、万力达 | 这类企业大多数采用专注化战略,主攻细分市场。例如东方电子在调度自动化领域具有很强的市场影响力,金智科技业务集中在自动化软件系统,且在发电厂用电自动化市场取得了较大份额。 |
第三梯队 | 其他电力自动化相关企业 | 这类企业在区域、业务环节壁垒均较为明显。但同时由于基本避开第一、二梯队自动化业务,第三梯队企业选择新兴赛道切入,而新兴赛道一般具有体量小,增速快的特点,因此第三梯队公司虽然体量较小,但是增速快,业绩弹性大。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五、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
目前我国电力自动化行业的技术水平较高,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电力自动化是技术导向型行业,技术难度大且综合程度高,产品和服务专业性强,行业产品替代性不强。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技术更新换代主要是元器件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技术进步。
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一直以来,由于进入门槛较低,企业数量众多,我国本土企业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并形成了以国内企业为主的激烈竞争格局,而在中高端市场,国外厂商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资金优势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尤其是在大功率发电厂自动化设备方面。例如长期以来,国外厂商在 600MW 及以上机组占据较大份额,但近年随着国内大功率发电机组自动化关键技术逐渐突破,国内厂商在水电 700MW 和火电 1,000MW 机组等高端市场上逐步突破,设备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