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特种电缆行业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带来广阔空间

一、行业相关概述

特种电缆是指可以在特定场合使用的有特定用途的电缆,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较严格使用条件、批量较小、较高附加值的特点。相对于量大面广的普通电线电缆而言,特种电缆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其特殊性:

特种电缆是指可以在特定场合使用的有特定用途的电缆,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较严格使用条件、批量较小、较高附加值的特点。相对于量大面广的普通电线电缆而言,特种电缆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其特殊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特种电缆产品类型丰富,应用领域广阔,可以用于电力传输、通信、控制、仪表、航空航天、军事等多个领域。根据具体应用领域及型号规格不同,特种电缆可分为矿山、新能源专用耐候型特软电缆、轨道交通及高速机车用电缆、高阻燃耐火电缆、航空航天及武器装备用电缆、特种工程机械电缆、数据通信电缆等产品系列。

特种电缆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产品系列

主要产品

应用领域

矿山、新能源专用耐候型特软电缆

矿用电缆

用于煤矿井下固定或移动设备、装置的电力、信号传输

风机电缆

用于风机叶片、塔筒等电力、信号的传输

光伏电缆

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力传输

轨道交通及高速机车用电缆

轨道交通电缆

用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

高阻燃耐火电缆

高阻燃耐火电缆

用于人口密集的写字楼、高层建筑等阻燃、耐火要求高的场所

柔性矿物绝缘电缆

用于人口密集的写字楼、高层建筑等阻燃、耐火要求高的重要场合,尤其是应急照明、消防线路、火灾报警等

航空航天及武器装备用电缆

航空航天及武器装备用电缆

用于航空、航天及武器装备各种设备和相关仪器仪表的内部及外部的电源、信号等的传输

特种工程装备电缆

盾构机、铲运机、牙轮钻等拖曳电缆

用于盾构机、舰船、港口码头、露天矿场、造船厂和海洋平台等,用于电力输送、信号传输和监视监测等

船用电缆

用于港口码头、船舶、舰船和海洋平台等

硅橡胶耐高温电缆

耐热、耐寒、耐酸碱及腐蚀性气体,广泛用于冶金、电力、石化、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

电机引接线

用于各种电机的接出线

变频器用电缆

用于变频器电力、信号传输

数据通信电缆

计算机电缆

用于电子计算机系统、监控回路、自动化控制、仪表连接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1、电线电缆市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特种电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特种线缆归属于电线电缆产业,是其重要的一个细分分支。电线电缆是电能输送、信息传递以及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必要配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领域,是现代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性配套产业,被誉为国民经济的“神经”和“血管”,同时也是未来电气化和信息化的必备产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线电缆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并到2011年产业规模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电线电缆行业第一大市场。近年得益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新能源、军工等领域的投入翻倍,特别是电网改造加快、特高压工程相继投入建设,为电线电缆行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因此该行业的发展势头较猛。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电线电缆市场规模从0.99万亿元上升至1.2万亿元,产量由4532万千米上升至6203万千米。而特种电缆作为电线电缆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的增长也受益于整个行业的增长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线电缆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并到2011年产业规模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电线电缆行业第一大市场。近年得益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新能源、军工等领域的投入翻倍,特别是电网改造加快、特高压工程相继投入建设,为电线电缆行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因此该行业的发展势头较猛。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电线电缆市场规模从0.99万亿元上升至1.2万亿元,产量由4532万千米上升至6203万千米。而特种电缆作为电线电缆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的增长也受益于整个行业的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2、特种电缆市场

我国特种电缆行业开始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但当时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限制,特种电缆行业的发展较为缓慢。直到进入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特种电缆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随后21世纪以来,得益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特种电缆行业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特种电缆市场规模达到了630亿元,其增长率为12.5%;产量达到了3,457.45万芯千米,比2021年增长了6.6%。估计2023年我国特种电缆市场规模在692亿元左右。

我国特种电缆行业开始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但当时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限制,特种电缆行业的发展较为缓慢。直到进入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特种电缆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随后21世纪以来,得益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特种电缆行业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特种电缆市场规模达到了630亿元,其增长率为12.5%;产量达到了3,457.45万芯千米,比2021年增长了6.6%。估计2023年我国特种电缆市场规模在692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特种电缆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随着国家在电力、‌5G、‌新能源、‌轨道交通、‌特高压等新基建领域的投入增加,‌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对电线电缆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特种电缆作为技术含量高、‌准入资质高的产品,‌其产能缺乏的问题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源消费电力化的趋势、‌以及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大势所趋,‌都为特种电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行业趋势下,‌驱动电机的升级和线缆的更新迭代成为必要条件,‌推动了扁线电机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广泛应用。

此外‌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光伏、‌风力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推高了特种线缆产品的需求。

三、市场需求情况

近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特种电缆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在新能源、‌轨道交通、‌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对特种电缆的性能要求更高,‌为特种电缆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电力行业仍是我国特种电缆下游主要需求领域,占比约为58%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逐年递增,由2018年的68449亿千瓦时上升至2023年的92241亿千瓦时,不断带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高,进而推动电线电缆市场需求增加。

<strong>目前电力行业仍是我国特种电缆下游主要需求领域,占比约为</strong><strong>58%</strong><strong>。</strong>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逐年递增,由2018年的68449亿千瓦时上升至2023年的92241亿千瓦时,不断带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高,进而推动电线电缆市场需求增加。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也带来广阔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也在不断增长,2023年突破1万公里,达到了10165.7公里,同比增长6.07%。而电线电缆被誉为轨道交通的大动脉和生命线,因此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长,其需求量也将上升。

<strong>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也带来广阔市场需求。</strong>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也在不断增长,2023年突破1万公里,达到了10165.7公里,同比增长6.07%。而电线电缆被誉为轨道交通的大动脉和生命线,因此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长,其需求量也将上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新能源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特种电线电缆行业带来更多市场需求和机遇。一方面,特种电缆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充电系统、高压电池连接系统以及驱动系统等方面。相比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电缆,新能源汽车用电缆有着更高的要求和特殊的设计。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向好发展,对特种电缆的需求量也将增加。

<strong>此外新能源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特种电线电缆行业带来更多市场需求和机遇。</strong>一方面,特种电缆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充电系统、高压电池连接系统以及驱动系统等方面。相比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电缆,新能源汽车用电缆有着更高的要求和特殊的设计。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向好发展,对特种电缆的需求量也将增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另一方面,随着光电、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加快建设,也将进一步带动特种电缆需求增长。以风电为例,风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战略目标持续推进,风电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累计装机容量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17-2023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16367万千瓦上升至44134万千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22%。

另一方面,随着光电、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加快建设,也将进一步带动特种电缆需求增长。以风电为例,风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战略目标持续推进,风电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累计装机容量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17-2023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16367万千瓦上升至44134万千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22%。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正当时 中国持续引领全球 未来深远海将成市场开发主战场

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正当时 中国持续引领全球 未来深远海将成市场开发主战场

得益于“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稳步增长,已形成能够支撑每年新增千万千瓦的海上风电产业链体系。虽然2021年在经历抢装潮后陷入低谷,海上风电项目延期现象普遍,招标量与装机量呈现明显的背离。但进入2024年以来,受益于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技术快速进步带动经济性不断提升,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持续迅猛发展。尤其是下半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回温 行业正告别“跑马圈地” 步入高效运营和成本优化阶段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回温 行业正告别“跑马圈地” 步入高效运营和成本优化阶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垃圾焚烧处理成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创造清洁电力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2020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2021年以来,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随着相关政策出台,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将逐渐回温。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风电狂飙”席卷全球 海上风电成新蓝海 行业迎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关键期

我国“风电狂飙”席卷全球 海上风电成新蓝海 行业迎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关键期

当下,碳中和、碳达峰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加快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加速,全球风电产业正驶入发展“快车道”,需求迎高景气周期,装机量保持较快增长。

2025年04月10日
智能电网建设推进带动智能用电行业扩容 技术演进及商业模式创新下应用场景将拓展

智能电网建设推进带动智能用电行业扩容 技术演进及商业模式创新下应用场景将拓展

近年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我国智能用电市场持续扩容。智能用电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设备层由智能电表与专变终端/采集器和集采器共同构成。智能用电可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和可靠的用电服务,实现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工业负荷优化、商业建筑节能、居民智能家居。

2025年04月05日
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快速增长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成发展重点

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快速增长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成发展重点

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市场呈现出持续扩张、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由727.6亿元增长至111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19%。估计在2024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188.2亿元。

2025年03月29日
充电模块为新能源车直流充电设备“心脏” 行业技术正向大功率、高转换率方向发展

充电模块为新能源车直流充电设备“心脏” 行业技术正向大功率、高转换率方向发展

在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保有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进入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行业发展驱动力由政策端转移至市场端,渗透率水平突破10%临界点并加速增长,年产销增速连续4年超过30%。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行业发展快速 充电桩、换电站等保有量不断增长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行业发展快速 充电桩、换电站等保有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基于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考虑,同时为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和升级,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大陆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保有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已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 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市场发展主要方向

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已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 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市场发展主要方向

随着光伏发电行业快速发展、产业技术不断革新、核心部件的研发能力、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我国光伏发电已逐渐迈入平价上网新阶段,装机容量得到大幅增长,不断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277.17GW‌‌,同比增长28%;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85.7 GW,同比增长45.32%。

2025年02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