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再生铜行业政策环境利好且产量整体增长 但废铜原材料仍长期依赖进口

1.再生铜概述

再生铜是一种回收的废铜经过再次冶炼得到的产品。废铜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铜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也称为新废铜,包括铜屑、铜丝、铜管、铜板等;二是旧废铜,指各类工业产品、设备、备件中的报废铜制品,如拆卸的电线电缆等。从产业链看,我国再生铜上游主要为废铜回收,有国内废铜回收和国外废铜进口两种回收渠道;中游为再生铜冶炼与加工;下游为应用领域,其被广泛用于建筑、机械、交通、电力等。

再生铜是一种回收的废铜经过再次冶炼得到的产品。废铜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铜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也称为新废铜,包括铜屑、铜丝、铜管、铜板等;二是旧废铜,指各类工业产品、设备、备件中的报废铜制品,如拆卸的电线电缆等。从产业链看,我国再生铜上游主要为废铜回收,有国内废铜回收和国外废铜进口两种回收渠道;中游为再生铜冶炼与加工;下游为应用领域,其被广泛用于建筑、机械、交通、电力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国内铜资源供给不足,再生铜成为重要补充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但国内铜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需求,高度依赖进口补充。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铜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达83%,远高于铅、锌、铝等有色金属。发展再生铜行业能够极大的缓解我国铜资源自给率低,长期依赖大量进口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再生铜成为我国铜资源的重要补充,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但国内铜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需求,高度依赖进口补充。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铜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达83%,远高于铅、锌、铝等有色金属。发展再生铜行业能够极大的缓解我国铜资源自给率低,长期依赖大量进口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再生铜成为我国铜资源的重要补充,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再生铜行业发展目标清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再生铜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再生铜行业是循环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节约资源等优势。发展再生铜行业对于补充铜原材料供给,提高铜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我国再生铜行业一直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政策相继出台,对于再生铜行业未来发展作出了清晰、明确的规划。如2022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发展再生金属产业。完善再生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引导在废旧金属产量大的地区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布局一批区域回收预处理配送中心。到2025年再生铜、再生铝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1150万吨,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24%以上。

我国再生铜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年7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到 2025 年,废纸利用量达到 6000 万吨,废钢利用量达到 3.2 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 2000 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 400 万吨、1150万吨、290 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 5 万亿元。
2021年10月 国务院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到2030年达到5.1亿吨。
2021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学技术部 自然资源部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开发“城市矿山”资源,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大型废钢及再生铝、铜、锂、镍、钴、钨、钼等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推进再生金属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大幅提高铁金属国内自给率,废钢比达到30%以上,再生铜、铝产量比例分别达到35%、20%。
2022年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等7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到2025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
2022年7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钢铁、铜、铝、铅、锌、镍、钴、锂、钨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到2025年,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再生铜、再生铝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1150万吨,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24%以上。
2022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 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发展再生金属产业。完善再生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引导在废旧金属产量大的地区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布局一批区域回收预处理配送中心。到2025年再生铜、再生铝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1150万吨,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24%以上。
2024年2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国内废铜回收量保持稳定,但不能满足再生铜市场需要

废铜是再生铜冶炼和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对于再生铜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保的重视度逐年提升和利好政策相继实施和推进,国内废铜回收量整体保持稳定,维持在200-240万吨左右。然而,由于国内废铜回收体系不够完善、回收利用率低,目前其回收量尚不能满足再生铜市场需要,依旧大量依赖进口废铜。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铜废碎料进口量长期处于高位,超过90万吨,且自2021年起逐年增长,2023年上升至198.58万吨,同比增长12.1%。

废铜是再生铜冶炼和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对于再生铜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保的重视度逐年提升和利好政策相继实施和推进,国内废铜回收量整体保持稳定,维持在200-240万吨左右。然而,由于国内废铜回收体系不够完善、回收利用率低,目前其回收量尚不能满足再生铜市场需要,依旧大量依赖进口废铜。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铜废碎料进口量长期处于高位,超过90万吨,且自2021年起逐年增长,2023年上升至198.58万吨,同比增长12.1%。

数据来源: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5.再生铜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我国再生铜行业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但受技术水平落后等因素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行业发展较为缓慢,整体规模也都比较小,且再生铜的冶炼和加工主要以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力、建筑、汽车等行业不断发展,我国对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再生铜行业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相继涌入,行业规模得到不断扩大;经过多年发展,至今其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规范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近年来,在政策和下游需求推动下,我国再生铜产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17年的320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410万吨。未来,随着我国废铜回收体系不断完善和国家相关政策持续推动,再加上电力、交通、机械等下游市场需求推动下,预计未来再生铜行业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我国再生铜行业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但受技术水平落后等因素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行业发展较为缓慢,整体规模也都比较小,且再生铜的冶炼和加工主要以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力、建筑、汽车等行业不断发展,我国对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再生铜行业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相继涌入,行业规模得到不断扩大;经过多年发展,至今其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规范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近年来,在政策和下游需求推动下,我国再生铜产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17年的320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410万吨。未来,随着我国废铜回收体系不断完善和国家相关政策持续推动,再加上电力、交通、机械等下游市场需求推动下,预计未来再生铜行业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正处于发展调整阶段,不断向高端方向转型发展。近年来,我国钛材消费量逐年递增,但自2021年起其增长速度增速逐渐放缓。同时我国钛材产量持续增长,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西、江浙、珠三角等地区。从竞争来看,我国钛材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市场呈现以宝钛股份为领头羊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注意的是,

2025年04月10日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全球钨资源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中国为最大钨储藏国。中国钨矿储量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由于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全球钨供给面临压力;我国受钨精矿总量控制指标影响,钨产量增长乏力。钨矿供应紧张,推动钨价持续高位运行。钨应用广泛,消费结构稳定,为满足市场需求,近年国内钨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激增,且钨

2025年04月09日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重大项目开工延后,房屋新开工和施工均疲软影响,我国不锈钢焊管需求量及价格均呈现下降趋势。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钢厂有所亏损,生产积极性下降,不锈钢焊管产量也明显下降。国内不锈钢焊管供需两弱,国外购买力较强,推动不锈钢焊管出口步伐加快。国内不锈钢焊管生产企业日益增多,但大型企业较少,目前友发集团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扩张速度,产能过剩现象严峻。在国家政策调控下,我国电解铝逐渐形成产能天花板,供应弹性有限。电解铝下游以建筑、交通、电力为主,受益于房地产回暖及光伏、汽车产业发展,我国电解铝总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下游需求结构较为单一,以变压器为主,2020年占比在88%左右。近年来,我国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从产品结构来看,磁感取向电工钢是我国取向电工钢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近年来其产量不断攀升,2024年同比增长28.11%。此外,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同时还有部分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产量增速已高于国内粗钢,在国际供给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300系不锈钢产量占比超50%,为我国不锈钢最大细分品类。不锈钢环保、性能优势突出,应用由建筑、汽车、家电拓展至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表观消费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我国不锈钢行业运行呈现强供给、弱需求的特点,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出口持续走强。

2025年03月21日
优特钢产能扩大 我国特钢行业质变潜力广阔 市场集中度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待提高

优特钢产能扩大 我国特钢行业质变潜力广阔 市场集中度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待提高

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刺激国内特钢产量增长及优特钢产能扩大。国内特钢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偏低,促使大型企业积极出海,特钢出口金额已远超过进口金额。但国内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导致特钢进口平均单价几乎倍于出口平均单价。整体来看,我国特钢行业具备“由弱走强”潜力。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无取向电工钢行业:高牌号产量占比提升 进口量减少但均价上涨

我国无取向电工钢行业:高牌号产量占比提升 进口量减少但均价上涨

近年来,我国无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不断上升,同时其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目前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仍是我国无取向电工钢市场中的主流品种,但近几年来,其产量占比逐渐缩减;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占比则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为无取向电工钢行业发展带来了新增量。受此驱动,新能源

2025年03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