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链分析:上游高分子材料为用量最大原材料 下游需求日益旺盛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生物医用材料又称为生物材料,属于医疗器械范畴,是用来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是研究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的基础,涉及材料学、医学、生物学等多个交叉学科,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与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竞相进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生物医用材料的运用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使用棉花纤维、马鬃毛进行伤口缝合;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使用木片修补受伤的颅骨。但当时由于医疗水平差、人们观念等原因,并没有普及。直到1886年,临床上首例钢片和镀镍刚治疗骨折获得成功,生物医用材料行业的序幕正式拉开。近现代以来,生物医用材料主要经历了初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创新发展阶段三个发展历程。

目前生物医用材料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自21世纪以来,组织工程材料不断研发上市,成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代表材料有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原位组织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等。

目前生物医用材料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自21世纪以来,组织工程材料不断研发上市,成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代表材料有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原位组织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产业连分析

目前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其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金属材料、医用无机非材料、医用复合材料、生物再生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等;中游为生物医用材料制造领域,主要为药物释控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矫形与整形外科、五官医疗器械、牙科医药器械、一次性灭菌产品;下游则为应用领域,主要为医院、门诊、药店、医药器械代理商,以及最终流向患者。

目前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其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金属材料、医用无机非材料、医用复合材料、生物再生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等;中游为生物医用材料制造领域,主要为药物释控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矫形与整形外科、五官医疗器械、牙科医药器械、一次性灭菌产品;下游则为应用领域,主要为医院、门诊、药店、医药器械代理商,以及最终流向患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上游情况

目前在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上,常用的基体材料有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金属材料、医用无机非材料、医用复合材料、生物再生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等。其中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是医用材料中用量占比较高的材料。

目前在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上,常用的基体材料有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金属材料、医用无机非材料、医用复合材料、生物再生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等。其中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是医用材料中用量占比较高的材料。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1)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中用量最大、发展最早的材料之一,其具备良好的化学惰性、生物相容性和耐久性,并且具有减轻重量、减少应力屏蔽、射线透明性等优点。虽然我国医用高分子材料行业起步晚,整体集中度较低,且早期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等原料的市场需求较分散。但近年来,随着政策鼓励和人才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医用高分子材料市场需求越发旺盛,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 2020年以来,医疗耗材用高分子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带动医用高分子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7-2021 年我国医用高分子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从 824.84 亿元增长至 2.469.9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31.55%。

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中用量最大、发展最早的材料之一,其具备良好的化学惰性、生物相容性和耐久性,并且具有减轻重量、减少应力屏蔽、射线透明性等优点。虽然我国医用高分子材料行业起步晚,整体集中度较低,且早期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等原料的市场需求较分散。但近年来,随着政策鼓励和人才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医用高分子材料市场需求越发旺盛,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 2020年以来,医疗耗材用高分子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带动医用高分子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7-2021 年我国医用高分子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从 824.84 亿元增长至 2.469.9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31.55%。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从细分产品来看,由于医疗器械种类丰富,每种产品的用量均不大,使得每种医用材料细分市场规模较小。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包括医用聚烯烃、医用聚醚醚酮、医用硅橡胶、医用聚氨酯、医用聚碳酸酯、医用聚四氟乙烯等。其中医用聚烯烃是目前我国医用高分子材料市场规模最大的类别,但占比也没有超过50%。

另外目前国内生产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多用于低值耗材,而高附加值的介入耗材所需的高分子材料市场仍被进口材料所占有,这反映出当下国内企业在创新能力上的不足。

2)医用金属材料

医用金属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中用量第二大的材料。医用金属材料是指用于医疗器械、医疗设备、人工关节、牙科修复材料等医疗领域的金属材料。这些材料通常需要具有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可加工性等特点,以满足医疗领域的特殊需求。

目前常见的医用金属材料包括钛合金、不锈钢、铬钼合金、银、铂、金等。这些材料在医疗领域中应用广泛,如人工关节、牙科修复、心脏起搏器、手术器械等,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医用金属材料的主要应用情况

应用领域 具体情况
人工关节 医用金属材料是制造人工关节的主要材料之一,如钛合金、不锈钢等。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关节疾病的不断增加,人工关节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牙科修复 医用金属材料在牙科修复中应用广泛,如不锈钢、钛合金等。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和口腔修复技术的不断进步,牙科修复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心脏起搏器 医用金属材料在心脏起搏器中应用广泛,如铂、钛合金等。随着心脏疾病的不断增加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心脏起搏器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手术器械 医用金属材料在手术器械中应用广泛,如不锈钢、铬钼合金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器械的不断创新,手术器械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二、中游情况

虽然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起步时间较晚,开始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但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已初具规模。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医用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尤其是在人工关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式医疗器械等领域,市场需求较为旺盛。过去五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 2023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达到6640亿元左右。

虽然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起步时间较晚,开始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但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已初具规模。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医用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尤其是在人工关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式医疗器械等领域,市场需求较为旺盛。过去五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 2023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达到6640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医用高分子材料生产企业分为本土企业、外资企业两类。其中本土企业有山东威高、康德莱、三鑫医疗等,以医用耗材和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为主;外资企业包括路博润、北欧化工、美国杜邦等。近年受益于国家政策鼓励与引导,本土医用高分子生产企业快速发展,市场占比超过65%,外资企业市场占比约为35%。

随着跨学科技术的融合,目前我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正迈向一个革命性的新时代。但从应用层级来看,中低端医用高分子材料逐渐实现国产化,但国产高端医用高分子材料仍有待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医用高分子材料市场潜力巨大、充满发展机遇。一方面,国家政策推动, 《“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强调要大幅提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的新材料应用水平;另一方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人均医疗器械费用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叠加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城镇化、老龄化、以及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医疗保险、农村医疗保险(新农合)广覆盖的发展趋势刺激,必将产生巨大的医疗保健需求市场,所需高分子材料水涨船高。

三、下游情况

1)应用领域

生物医用材料主要应用在医院、门诊、药店等领域。

近年我国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医院数量、医疗机构床位数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7.1万个,其中医院3.9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1.6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4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万个,门诊部(所)36.2万个,村卫生室58.3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2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791个。由此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机构,使得中成药需求不断扩大。

近年我国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医院数量、医疗机构床位数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7.1万个,其中医院3.9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1.6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4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万个,门诊部(所)36.2万个,村卫生室58.3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2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791个。由此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机构,使得中成药需求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药店市场方面。近年来我国药店数量增长稳定,药店连锁化率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药店数量达到62.33万家,比2021年总数的58.96万家,增加了近3.37万家,连锁率由57.2%提升至57.8%。截至2023年底,‌全国药店数量为66.7万家;其中连锁企业数量6725家,连锁门店的数量38.6万家,单体门店数量28.14万家,连锁率为57.8%。‌

药店市场方面。近年来我国药店数量增长稳定,药店连锁化率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药店数量达到62.33万家,比2021年总数的58.96万家,增加了近3.37万家,连锁率由57.2%提升至57.8%。截至2023年底,‌全国药店数量为66.7万家;其中连锁企业数量6725家,连锁门店的数量38.6万家,单体门店数量28.14万家,连锁率为57.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2)应用终端领域

目前生物医用材料下游应用领域可以分为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两大类,其中骨科医疗器械及心血管医疗器械占据生物医用材料下游应用主要份额。预计未来在老龄化背景下,心血管及骨科疾病患者持续增加,将同步提升生物医用材料需求。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大幅加,到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已进入“快车道”。而老龄人口的增加,年老体迈不断引发身体组织和器官病变,治疗需求催生大量的生物医用材料制品。数据显示,2023 年末全国 65岁及以上人口达 21,676 万人,占总人口的 15.4%。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人。另外国家卫健委的数据预计,到2035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会突破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大幅加,到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已进入“快车道”。而老龄人口的增加,年老体迈不断引发身体组织和器官病变,治疗需求催生大量的生物医用材料制品。数据显示,2023 年末全国 65岁及以上人口达 21,676 万人,占总人口的 15.4%。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人。另外国家卫健委的数据预计,到2035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会突破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另一方面我国的心血管健康状况令人关注,心血管疾病正日益凸显。近年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持续加速,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日趋明显,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从而也催生大量的生物医用材料制品。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为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人、冠心病1139万人、心力衰竭890万人、心房颤动487万人、肺源性心脏病500万人、风湿性心脏病250万人、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人、外周动脉疾病4530万人、高血压2.45亿人。这一数据表明,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隐患。(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P-CAB抑制剂行业分析:多款研发药物相继上市 市场空间有望超百亿

我国P-CAB抑制剂行业分析:多款研发药物相继上市 市场空间有望超百亿

针对与酸相关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抑酸,所以抑酸药物被推向历史舞台,目前最新一代的药物是P-CAB抑制剂,正在快速发展。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类药物(P-CAB)抑制酸分泌的作用机制为竞争性结合壁细胞内H+/K+-ATP酶(质子泵)的钾离子结合部位。与质子泵抑制剂(PPI)不同,P-CAB可直接抑制H+/K+-ATP酶,而无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中成药产量、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下滑 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中成药产量、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下滑 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中成药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自2018年起,在医保控费、DRG/DIP付费改革、重点监控合理用药、“限输令”等因素推动下,我国中成药行业进入调整期,产量逐渐下滑。同时在2024年,我国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纷纷下滑。在政策层面,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多项政策,聚焦中成药产品质量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大 集采量多致市场降价幅度较大

我国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大 集采量多致市场降价幅度较大

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根据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研究成果,我国18至64岁成年人中,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感染率分别约为10.5%、5.4%、2.5%、4.5%和41.5%。另外,我国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高达58.6%和61.1%。

2025年04月01日
过敏季来袭!我国过敏药行业需求空间不断释放 生物药新玩家入场

过敏季来袭!我国过敏药行业需求空间不断释放 生物药新玩家入场

我国过敏性疾病种类繁多,2023年国内大约有2.5亿人饱受过敏性鼻炎的摧残,其中重症患者有8千万到1亿人。在此背景下,近几年,我国多款产品市场销售表现出色,如氯雷他定近5年在全国零售市场上的氯雷他定销售总额已突破76亿元,这也吸引多家企业也纷纷入场,其中国内首次批准一款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IL-4Rα生物药上市,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GLP-1行业产业链竞争分析:上下游企业可供应链绑定 创新药市场处蓝海

我国GLP-1行业产业链竞争分析:上下游企业可供应链绑定 创新药市场处蓝海

我国庞大的糖尿病和肥胖人群对于安全、有效的降血糖和减肥药物有着迫切的需求,这为国内GLP-1药物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空间。数据显示,2022年其市场规模已上升至60.5亿元,同比增长95.79%,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未来随着GLP-1药物陆续获批,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2025年03月27日
医疗资源缺口推动AI医学影像行业发展 投融资市场火热 竞争呈多元化特征

医疗资源缺口推动AI医学影像行业发展 投融资市场火热 竞争呈多元化特征

我国医疗资源缺口大,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AI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渗透速度加快,目前已覆盖全链条。AI医学影像获新政策支持,行业前景广阔,投融资市场火热。AI医学影像的落地应用需多方参与,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特征。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中药行业有望迎来多重因素共振 看好拥有配方、原材料、品牌优势龙头企业

我国中药行业有望迎来多重因素共振 看好拥有配方、原材料、品牌优势龙头企业

数据显示,2024年我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25298.5亿元,与2023年一致,无变化;营业成本为14729.6亿元,比2023年增长2.0%;利润为3420.7亿元,比2023年下降1.1%。不过,虽然2024年我医药制造业企业利润仍处下降区间,但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及时出台后,行业效益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中药贴膏市场超百亿 骨科止痛药需求最大 奇正集团拿下“一哥”宝座

我国中药贴膏市场超百亿 骨科止痛药需求最大 奇正集团拿下“一哥”宝座

中药贴膏是膏药行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超百亿。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速、慢病年轻化以及消费升级驱动,我国中药贴膏剂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有数据显示,2023年在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中成药贴膏剂销售额超过130亿元,同比增长6.5%。

2025年03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