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草种行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各类草种进口依存度仍很高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草种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草种是指用于动物饲养、生态建设、绿化美化等用途的草本植物及饲用灌木的籽粒、果实、根、茎、苗、叶、芽等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

依据利用目标和应用场景的不同,我国草种主要分为生态草和饲草两大类。其中生态草主要包括披碱草、羊草、冰草、野牛草、黑麦草(生态、坪用)、羊茅(生态、坪用)、早熟禾(生态、坪用)、狗牙根等禾本科生态修复用草,以及三叶草等豆科生态修复用草;饲草则主要包括饲用燕麦、黑麦草(饲用)、高丹草、苏丹草、小黑麦等禾本科植物,以及紫花苜蓿、红豆草等豆科植物。

我国草种分类

类型

主要种类

生态草

豆科生态修复用草

碱草

羊草

野牛草

黑麦草(生态、坪用)

羊茅(生态、坪用)

早熟禾(生态、坪用)

狗牙根等

三叶草等豆科生态修复用草

饲草

禾本科植物

燕麦

黑麦草(饲用)

高丹草

苏丹草

小黑麦

豆科植物

紫花苜蓿

红豆草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草种生产能力达到了每年3万吨左右

草种是发展现代畜牧业、修复退化草原生态系统、调整种植业结构、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美丽中国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材料,在保证食物安全、维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草种业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草种行业在基地建设、科技支撑、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形成近60万亩草种繁育基地,达到了每年3万吨左右的草种生产能力,其中生态修复用草种产量每年1.69万吨。到2021 年国内草种收获面积约 65 万亩,草种生产总量 3.48 万吨。

2022 年受极端干旱天气、新冠疫情因素,以及 2020 年 9 月 10 日《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 〔2020〕24 号)和 2020 年 11 月 4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 “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 号)等国家政策影响,草种种植面积减少,且亩产量有所下降。数据显示, 2022 年我国主要草种生产区种子收获面积约为 43.44 万亩,草种收获总产量为 1.68 万吨。

进入2023年随着新冠疫情、天气、政策等因素影响减弱,草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回升。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8 月 20 日统计,我国主要草种生产区种子收获面积约为 49.97 万亩,种子总产量为 2.91 万吨。

进入2023年随着新冠疫情、天气、政策等因素影响减弱,草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回升。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8 月 20 日统计,我国主要草种生产区种子收获面积约为 49.97 万亩,种子总产量为 2.91 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林草局,观研天下整理

从各省市来看,2023年1-8月青海省收获面积最大,约为21.18 万亩,草种生产量达 1.28 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44%;甘肃省各类草种收获面积约为 5.38 万亩,草种产量 0.75 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26%。

从各省市来看,2023年1-8月青海省收获面积最大,约为21.18 万亩,草种生产量达 1.28 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44%;甘肃省各类草种收获面积约为 5.38 万亩,草种产量 0.75 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26%。

数据来源:国家林草局,观研天下整理

预计在“十四五”期间,随着种业振兴等国家各类政策进入逐步落实阶段,草种业相关重大项目接续启动实施,我国草种的种植面积将快速增加,短期内有望超过80万亩,优良草种特别是优质乡土草种选育、扩繁、储备和推广利用加速,草种自给率及良种覆盖率均明显上升。根据《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中明确指出未来几年我国将大力发展草种业,培育建设“育繁推”一体化草种市场;《林草种苗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的实施,将有力提升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种苗生产供应和市场监管等能力,为科学开展“三北”工程及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供品种对路、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良种。

三、草种需求量逐年增大,国产优良草种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近年随着大规模国土绿化和草牧业转型发展的推进,我国草种需求量逐年增大。预计随着《“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2022-2030 年)》、《林草种苗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等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推进,我国各类草种需求空间将进一步释放,预计草种需求量,特别是生态修复用草种需求量在未来几年内将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预计2024 年我国各类草种总需求量为 18-20 万吨,其中生态类草种的总需求量在 11-12万吨,包括生态修复用草种 7-8 万吨,草坪草约 4 万吨;饲草草种需求量约 6-8 万吨。

我国草种需求量将逐年增大

需求领域 相关政策支持
草原保护修复方面 2021 年 3 月 30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到 2035 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草畜平衡,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 60%左右。2021 年 8 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我国将每年实施 4600 万亩左右的草原保护与种草改良生态修复。
国土绿化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方面 2022 年 9 月13 日全国绿化委员会编制印发《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2022-2030年)》,纲要中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是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3%,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 32%,规划完成造林种草等国土绿化面积 5 亿亩;2022 年 5 月,国家林草局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三北工程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到 2025 年,要初步建立三北工程科学绿化技术体系,显著提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2023 年 6 月 5 日至 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提出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坚持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大力发展节水林草。要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及防风固沙沙漠锁边林草带等。2023 年 8 月 17 日,国家林草局印发《林草种苗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方案中提出未来三年,建设 50 万亩草种繁育基地,形成全国主要生态修复用草种的集中生产区,年新增供种能力 2.48 万吨,其中,仅“三北”地区将新增乡土草种为主的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草种 2.2 万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得益于需求量的日益旺盛,我国草种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态。虽然虽然预计随着我国草种生产能力将逐渐提高,用于草原生态修复、国土绿化、“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草种供需矛盾虽然能够得到缓解,但国产优良草种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四、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各类草种进口依存度仍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草种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各类草种进口依存度都很高,特别是适用于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的优良乡土草种严重缺乏。2023年我国草种子进口5.06万吨。其中黑麦草种子进口量最大,达到3.43万吨;羊茅种子进口0.50万吨,草地早熟禾种子进口0.59万吨,苜蓿种子进口0.48万吨,三叶草种子进口0.07万吨,燕麦种子进口0.84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草种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各类草种进口依存度都很高,特别是适用于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的优良乡土草种严重缺乏。2023年我国草种子进口5.06万吨。其中黑麦草种子进口量最大,达到3.43万吨;羊茅种子进口0.50万吨,草地早熟禾种子进口0.59万吨,苜蓿种子进口0.48万吨,三叶草种子进口0.07万吨,燕麦种子进口0.84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林草局,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林草局,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林草局,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稳步提高,成海洋经济和传统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域辽阔,超300万平方公里,能够提供大量富营养的海洋产品,我国海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随着国内开始设立休渔期、禁渔期制度,启动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措施,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下降,海水养殖面积持续扩大。未来,政策将推动远洋渔业发展,海水养殖发展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21世纪以来,各国加快智慧农业布局,我国智慧农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快速成长,但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我国智慧农业产业链主要由农业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技术等六部分组成,目前数字平台服务和智慧种植为市场主流。智慧农业企业可分为互联网与科技巨头、垂直领域头部企业、农业创新型企业、传统农业企业四类,多维度

2025年03月26日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目前林业商业模式较多,源于该行业公益属性更强,经济性并不明显,当前国内案例中主要有以下代表性商业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资源条件,通过创新和优化管理,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025年03月22日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近年来,我国生活用纸市场规模连年攀升,厕用卫生纸占比超过50%,消费量稳健,但大部分企业价格与利润却未跟上,其主要原因是供给上的“卡脖子”导致纸企成本上涨。因此,越来越多的生活用纸厂商开始纷纷选择竹纤维和秸秆草,尤其是针对主打中低端市场的纸巾原料,大多数为二次回收原材料。此外,作为刚需品有价格优势,作为快消品,各大生活

2025年03月21日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供需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供需规模持续增长

从产量变化来看,全球玉米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年度间可能存在波动。2022/2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115960万吨,同比下降4.65%,USDA预计2023/2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大增,总供应量相较于上一年度增长显著。

2025年03月14日
我国肉鸡行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 平均养殖成本和出栏价格均下跌

我国肉鸡行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 平均养殖成本和出栏价格均下跌

近年来,我国肉鸡出栏量整体上升,同时其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养殖的肉鸡主要包括白羽肉鸡、黄羽肉鸡与小型白羽肉鸡。其中,白羽肉鸡是我国肉鸡养殖第一大品种,近年来其出栏量和出栏量在肉鸡市场中的占比均呈现整体上升态势;而黄羽肉鸡出栏量和出栏量占比持续下滑。值得一提的是,受玉米和豆粕平均价格下跌影响,我国肉鸡饲料平均价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玉米行业发展现状:播种面积、产量上升 但收购价、市场价震荡下行

我国玉米行业发展现状:播种面积、产量上升 但收购价、市场价震荡下行

目前,玉米已发展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和种业市值最大的粮食作物和农作物,且已形成北方春播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西南山地玉米主产区等6个主产区。近年来,受政策和国内玉米种植意愿提升等因素推动,其播种面积整体上升。同时得益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其产量持续增加。受玉米供需格局总体相对宽松、种植成本下降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生猪养殖市场分析:数智化成行业转型升级趋势 牧原股份等猪企纷纷布局

我国生猪养殖市场分析:数智化成行业转型升级趋势 牧原股份等猪企纷纷布局

近几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陆续出台文件,大力推动和扶持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向集约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在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中提到“力争到2030年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