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挖掘机行业结构呈“两头强中间弱”特征 企业正积极开辟海外新空间

、2024-2025我国挖掘机有望进入新一轮更新周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挖掘机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挖掘机又称挖掘机械、挖土机,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

挖掘机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之一 。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第二轮下行周期的磨底阶段。本轮工程机械周期起于2016年,于2021年4月触顶后下行。国内挖掘机销量随之下行,2023年内销9万台,已从2020年销量高点29万台下滑70%。

挖掘机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之一 。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第二轮下行周期的磨底阶段。本轮工程机械周期起于2016年,于2021年4月触顶后下行。国内挖掘机销量随之下行,2023年内销9万台,已从2020年销量高点29万台下滑7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住建部于2024年3月27日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重点任务,第9条提出“更新淘汰使用超过10年以上、高污染、能耗高、老化磨损严重、技术落后的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4月28日,上海市率先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上海市鼓励国二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明确了上海地区国二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补贴的产品类型、支持范围和具体的补贴标准。其中微型/中小型/大型/特大型挖掘机分别补贴2/3.6/13.8/36万元,2025年12月31日以后补贴退坡20%。根据统计,2023年八年挖掘机保有量约170万台,其中国二及以下的保有量占比约22%,对应37万台报废或更新需求。随着更新换代政策落地,此部分老旧设备有望迎来更新换代。

住建部于2024年3月27日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重点任务,第9条提出“更新淘汰使用超过10年以上、高污染、能耗高、老化磨损严重、技术落后的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4月28日,上海市率先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上海市鼓励国二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明确了上海地区国二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补贴的产品类型、支持范围和具体的补贴标准。其中微型/中小型/大型/特大型挖掘机分别补贴2/3.6/13.8/36万元,2025年12月31日以后补贴退坡20%。根据统计,2023年八年挖掘机保有量约170万台,其中国二及以下的保有量占比约22%,对应37万台报废或更新需求。随着更新换代政策落地,此部分老旧设备有望迎来更新换代。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挖掘机市场销量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2024年3月挖掘机国内销量1.52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9%,超出市场预期,实现近3年来数据首次在上半年的旺季转正。新一轮更新周期有望启动,根据我们测算,2023年、2024年、2025年我国挖掘机理论自然更新需求为8.6万台、10.3万台、14.6万台,2024-2025年有望进入新一轮更新周期。

随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挖掘机市场销量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2024年3月挖掘机国内销量1.52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9%,超出市场预期,实现近3年来数据首次在上半年的旺季转正。新一轮更新周期有望启动,根据我们测算,2023年、2024年、2025年我国挖掘机理论自然更新需求为8.6万台、10.3万台、14.6万台,2024-2025年有望进入新一轮更新周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挖掘机市场结构呈现“两头强中间弱”特征

按照吨位和需求,挖掘机可分为超大挖、大挖中挖、小挖和迷你挖等,超大挖主要用于矿山开采和岩石破碎领域,应用领域较为集中,周期性波动较强,中大挖主要用于城市、道路桥梁等大型基建领域,受整体基建需求影响较大,小挖和迷你挖主要用于农林、绿化等小型项目,应用领域广泛。

按照吨位和需求,挖掘机可分为超大挖、大挖中挖、小挖和迷你挖等,超大挖主要用于矿山开采和岩石破碎领域,应用领域较为集中,周期性波动较强,中大挖主要用于城市、道路桥梁等大型基建领域,受整体基建需求影响较大,小挖和迷你挖主要用于农林、绿化等小型项目,应用领域广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挖掘机市场结构呈现“两头强中间弱”特征,小微挖和大挖销量占比增长,中挖占比下降。小微挖对应农田水利、市政建设等场景,随着2023年万亿国债下发地方,相关项目需求旺盛;中挖对应基建和地产需求,2024年基建投资增速,房地产新开工面积。2024年第一季度,挖掘机仍以小挖市场为主,小挖销量占总销量的62%,中挖占24%,大挖占14%。

挖掘机市场结构呈现“两头强中间弱”特征,小微挖和大挖销量占比增长,中挖占比下降。小微挖对应农田水利、市政建设等场景,随着2023年万亿国债下发地方,相关项目需求旺盛;中挖对应基建和地产需求,2024年基建投资增速,房地产新开工面积。2024年第一季度,挖掘机仍以小挖市场为主,小挖销量占总销量的62%,中挖占24%,大挖占1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挖掘机企业积极开辟海外新空间

内需的强劲复苏为挖掘机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增长基础,而海外市场的拓展则为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国际上疫情反复叠加国内挖掘机厂商出货意愿强烈,我国挖掘机出口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挖掘机出口量达10.95万辆,占国内挖掘机整体销量的41.9%,2023年一季度,我国挖掘机出口量进一步增长,达2.86万辆,占国内挖掘机整体销量的49.8%。

国际上疫情反复叠加国内挖掘机厂商出货意愿强烈,我国挖掘机出口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挖掘机出口量达10.95万辆,占国内挖掘机整体销量的41.9%,2023年一季度,我国挖掘机出口量进一步增长,达2.86万辆,占国内挖掘机整体销量的49.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转子压缩机产销总体上升 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

我国转子压缩机产销总体上升 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

随着马太效应凸显,我国转子压缩机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转子压缩机CR3、CR5分别达到47.3%和66.8%,至2020年分别上升至73.6%和87.2%;到2023年分别进一步提升至78.2%和88.3%。从企业来看,美芝凭借着在成本控制和产品议价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领跑国内转子

2024年11月21日
2030年全球生命科学仪器规模将超1000亿美元 中国为亚太主要增长动力 国产化率将提高

2030年全球生命科学仪器规模将超1000亿美元 中国为亚太主要增长动力 国产化率将提高

根据数据,2021 年全球生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达 608.5 亿美元。未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癌症、肾脏和甲状腺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创新疗法的发展,生命科学仪器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1063.9 亿美元,2021 -2030 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5.4%。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随车起重机行业总销量回升且出口市场向好 竞争格局呈现“一家独大”

我国随车起重机行业总销量回升且出口市场向好 竞争格局呈现“一家独大”

随车起重机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复杂度高,同时其还存在较高的人才、资金、资质和品牌等壁垒,行业整体门槛高,新入局者少。因此,我国随车起重机市场份额主要掌握在徐工、三一等少数头部企业手中,2023年CR2达到74.1%,CR5达到88.9%,行业集中度高,且市场呈现徐工“一家独大”竞争格局。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涡旋压缩机行业发展现状:总销量波动上升 竞争格局由外资企业主导

我国涡旋压缩机行业发展现状:总销量波动上升 竞争格局由外资企业主导

涡旋压缩机行业技术壁垒高,产品设计难度大且生产加工工艺复杂,艾默生、江森日立、大金、丹佛斯、松下电器五大外资企业入局时间早,凭借着多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再加上先发优势,长期在我国涡旋压缩机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快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快

随着企业对于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增多,智能制造装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2022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由1.51万亿元增长至2.6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4%。2023-2024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延续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分别为3.2万亿元、3.4万亿元,增速分别为19.4%、6.3%。

2024年11月15日
机器狗应用向民用领域拓展 销量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已形成初步竞争格局

机器狗应用向民用领域拓展 销量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已形成初步竞争格局

随着应用领域拓展,近年来我国机器狗销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机器狗市场销量突破1万台,2023年我国机器狗市场销量进一步增长至1.8万台,增速超70%。

2024年11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