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助听器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助听器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助听器属于康复医疗器械中的认知言语视听障碍康复设备,是用于帮助听力障碍的人群改善听觉,提高其与他人会话交际能力的工具。
助听器的原理是一个小型扩音器,通过收集声音并经过精密处理加以扩大,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从而让听障患者能感觉到声音。助听器一般由传声器、放大器、受话器、电源和音量调控五部分组成,根据外形结构,助听器可以分为耳背式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盒式助听器等。
助听器产品类型
产品类型 |
产品介绍 |
耳背式助听器 |
又叫耳后式或耳挂式助听器,固定地佩戴在耳朵后,相较于盒式助听器,其体积和重量更小,隐蔽性较好;相对于耳内式助听器,其机身未置入耳道,长期佩戴的舒适感更强 |
耳内式助听器 |
器形同耳机,使用时直接放在耳内,麦克风、放大器和受话器全部放在助听器外壳内,外部不需要任何导线和软管。一般而言,其输出功率相较于耳背式助听器小,由于其体积较小,佩戴的隐蔽性更好 |
盒式助听器 |
器体积较大,一般而言,其输出功率相较于耳背式助听器大;使用方便,容易调节,多适用于重度及以上耳聋和手部活动欠灵活的老年人患者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听障患者群体数量较大,渗透率较低
听力问题在全球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根据WHO数据,听力损失目前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约有4.3亿人因听力损失需要康复服务,到2050年,预估超过7亿人可能经历中度或更严重的听力损失。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助听器是解决听力损失的有效辅助手段。但现阶段,全球能够受益于助听器的人群中仅有17%的人实际使用助听器。其中,英国和法国的助听器渗透率都超过40%,美国为约27%,而中国仅有10%左右。听损人群虽然基数庞大,但由市场规模受到实际产品渗透率的影响,未能充分反映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从三维角度分析国内助听器行业渗透率低
造成我国对于助听器渗透率较低的原因,梁琦博士表示:“不同的国家在听力损失教育及需求、听力服务渠道及保险支付体系上有所不同。这三个维度也不同,从而影响助听器的渗透率。这也是国内助听器渗透率远低于欧美国家的原因。”
具体分析来看:第一,用户的需求意识,即用户是否意识到听力损失、了解助听设备且是否愿意接受干预。与其他疾病相比,耳病和听力损失在国内重视程度较低,而且相应专业人员和服务缺乏,除了极少数以此闻名的医院外,耳鼻喉科在大部分医院属于一个不太受重视的学科,这就导致患者无法对疾病有足够了解和重视。
同时,助听器的主要佩戴人群是老年人,根据央广网援引《2022年爱耳日听力健康白皮书》(白皮书通过“H值”来表达测试者听力水平,H值越高听力健康情况越好,H≤8即听力异常),各年龄段平均听力水平以60岁为分水岭,在60岁以后,听力存在异常比重快速提升。而我国老年群体受成长环境和观念的限制,认为听力衰退属于自然现象,重视程度较低,影响助听器在我国的应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第二,听力服务渠道。不同于血压计这类常规器械用品,传统的助听器销售是以线下专卖店销售为主,由专业验配师根据听力障碍者的听力损失状态和自我需求,使用专业的助听器选配设备,帮助听障者选择适合个体的助听器,并为听障者后期使用助听器与康复提供解决方案。听障者在购买助听器后,还根据需要在线下专卖店进行助听器的维修和日常保养。
第三,支付体系方面,购买传统的助听器需要医生(听力师)验配并开具处方,以保证用户在使用助听器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这也意味着市场的封闭。像包括瑞士索诺瓦听力集团(峰力)、丹麦Demant集团(奥迪康)、丹麦瑞声达、美国斯达克和丹麦WSA(唯听、西嘉)五大集团在全球占据了超过90%的专业助听器市场份额,综合毛利率在55-75%上下,利润颇为夸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这在客观上造成助听器价格居高不下。根据《health》期刊数据显示,知名品牌如峰力、奥迪康等传统助听器价格可达6000~8000美金/副。
4、被卡脖子的命门,腾讯、小米、锦好医疗相继入局
也正因此,在上述因素的限制下,助听器也成了我国被卡脖子的领域之一,国内市场接近90%的份额被国际巨头所占据。
不过,尽管如此,在夹缝中生存的国内企业没有放弃打破巨头垄断的机会。例如,以代工为主的锦好医疗,2022年其子公司芯海聆自主研发芯片成功量产,并已收到代工厂交付的首批量产芯片;联影医疗凭借着芯片优势,切入这一领域,其通用类芯片具有较强的拓展性,能够应用于听力、生理信号检测等领域。
与此同时,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入局助听器赛道,如腾讯、小米、科大讯飞等,其优势则在于算法。例如,2023年初,科大讯飞推出了讯飞智能助听器尊享版,新上市的尊享版进行40dB增益升级,面向中重度听损人群。
我国助听器行业内部分上市企业业务布局情况
企业名称 |
简介 |
听力业务 |
听力产品布局 |
自有品牌产品 |
锦好医疗 |
成立于2011年,2021年11月在北交所上市。是国内首家助听器上市企业。 |
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助听器产品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是公司核心主营业务。 |
主营非验配的模拟机型,定位低端市场;近年来数字机占比提升,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
JH-A610助听器、JH-A32E耳内式数字助听器、JH-A39H耳内式数字助听器等系列产品 |
可孚医疗 |
2018年公司成立子公司湖南健耳听力助听器有限公司。 |
致力于提供综合性的听力解决方案,以助听器验配服务及听力康复为主业。 |
以助听器验配为主业,主要面向中高端助听器需求人群,专注于为听障人士提供定制化验配服务。 |
主要销售中高端助听器,包括定制机型以及通用机型 |
乐心医疗 |
成立于2002年,专注于智能健康,目前主攻“智能穿戴”与“移动医疗”两大方向。 |
成立了辅听事业部,将在蓝牙助听耳机方向继续投入研发。 |
已推出0TC助听器产品 |
LINNERNOVA助听器 |
天健股份 |
成立于2004年,主营微型电声元器件、消费类、工业和车载类电声产品、健康声学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
在健康声学领域,正大力推进自主品牌的助听器产品。 |
助听器产品已经量产,包括自主品牌的专业验配级助听器、具备蓝牙功能的TWS形态辅听器、个性化定制HIFI耳机等 |
自主品牌妙音music |
科大讯飞 |
成立于1999年,是亚太地区知名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上市企业 |
布局智慧医疗业务 |
布局助听器等C端健康硬件产品 |
讯飞智能助听器优享版、悦享版、尊享版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当然这并不难理解,从市场现状来看,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存在两大明确的增长逻辑。
首先,是国内市场渗透率提升的逻辑。根据上述内容也可以知道,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助听器行业渗透率偏低,但是2018-2020年渗透率从不足的5%已经上升到10%,可见提升速度较快,这或许能够带来不错的增量。
其次,是国产替代的逻辑。也同样根据上文提及,国内助听器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所占据,虽然国产企业积极研发,但市场份额占比仍然较小,不过正所谓差距也是进步的动力。
最后,随着OTC助听器的问世,市场增长率将会明显加速,这是一片尚待挖掘的“蓝海”。OTC助听器即无需通过医生(听力师)验配并开具处方,能够通过线上渠道或药店直接购买的助听器产品。相较传统的医用级助听器,OTC助听器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够用较低的价格适配轻至中度听损人群。这对消费品牌而言无疑是一次极好的契机。郭卿曾经表示:“从市场而言,OTC无需处方,消费电子品牌有天然的渠道优势可以快速铺开市场;从技术角度来看,消费电子巨头其实无需自己投入巨大研发,借助专业的OTC助听/辅听算法方案商,便能够快速推出满足要求的产品进入市场。”
OTC助听器VS传统助听器
类别 |
传统助听器 |
OTC助听器 |
适合人群 |
适合所有年龄段,听力损失程度不限 |
适用于18岁以上,且听力损失轻至中度的成年人 |
价格 |
万元级 |
百元-千元级 |
购买方式 |
一般需线下验配 |
线上线下渠道均可 |
是否需要执业听力医师看诊&验配 |
需要 |
不需要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或许,在未来,国内也会涌现助听器巨头。(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