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陶瓷基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应用领域景气度上行 国内市场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

一、陶瓷基复合材料具备独特优势,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陶瓷基复合材料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Composites, CMCs)是战略性高温热结构材料。相比其他高温热结构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耐高温、抗氧化性能优越,具有较高比强度和比刚度,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汽车等领域。

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Composites, CMCs)是战略性高温热结构材料。相比其他高温热结构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耐高温、抗氧化性能优越,具有较高比强度和比刚度,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汽车等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应用情况
航空 SiCf/SiC 可实现耐高温、抗氧化、轻量化、长寿命,是航空发动机的热端理想材料,已批量应用于热端静止件,转动件的应用正在探索中。
核能 SiCf/SiC 复合材料以其高熔点、高热导率、高温稳定性、较小的中子吸收截面、优良的中子辐照稳定性等优异性能,成为反应堆包层第一壁、流道插件、控制杆和分流器等的理想候选材料。
刹车 Cf/SiC 具有良好的摩擦性和抗氧化性,而且摩擦性能对外界环境介质不敏感,有望成为传统粉末冶金和C/C 复合材料刹车材料的良好替代品。碳陶刹车盘已批量应用于汽车和飞机,在高铁上也已得到应用。
航天 Cf/SiC 抗氧化能力弱于SiCf/SiC,但耐高温能力优于SiCf/SiC,可有效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防热需求和减重需求,还可用于火 箭发动机和卫星反射镜,在航天领域已实现成熟应用。
导弹天线罩 导弹天线罩需要具备承载、耐温、透波、耐蚀等多功能于一体,陶瓷基透波复合材料是天线罩透波材料的发展趋势。连续Si3N4 纤维有望替代石英纤维,制备新一代高马赫数导弹天线罩。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发展较快,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航空航天领域在陶瓷基复合材料市场占比达到37%,随着航空航天景气度上行,预计未来几年航空航天仍将处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主导地位。

目前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发展较快,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航空航天领域在陶瓷基复合材料市场占比达到37%,随着航空航天景气度上行,预计未来几年航空航天仍将处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碳化硅纤维增强、氧化物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市场空间广阔

陶瓷基复合材料可分为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氧化物纤维增强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四条技术路线。

碳化硅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氧化物纤维增强氧化物复合材料分别具备性能优势、成本优势,市场空间广阔。碳化硅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较好,且相较于Cf/SiC,抗氧化性有大幅提升,目前技术成熟,应用范围广泛,可应用于高温高载部件;氧化物纤维增强氧化物复合材料中Al2O3材料易获取,制成纤维生产成本低,Al2O3/Al2O3 生产成本仅为SiCf/SiC复合材料的1/2;并且氧化物具有优秀的高温环境抗氧化性。

陶瓷基复合材料技术路线对比

类别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台材料 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 (氧化物)纤维增强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
材料 Cf/SiC SiCf/SiC Cf/ZrB2-SiC, Cf /HfB2-SiC, Cf /ZrC, Cf /HfC等 Al203f/A1203, A1203f/mullite,mullite/mullite等
特点 耐高温(<1800℃) 耐高温(<1650℃)、抗氧化性好 耐超高温(>=2000℃)、抗氧化性、良好抗震性、抗氧化、耐烧蚀 成本低、优异的高温抗氧化和抗水汽腐蚀性能
技术难点 氧化问题,低温抗氧化能力弱;碳纤维预制体编织技术落后 SiCf/SiC在水氧环境下不稳定、氧化脆化现象明显;连接技术限制 实现重复长时间使用,避免Zr02相变破坏结构稳定性 层间剪切强度弱;热导率偏低形成较大的热应力;受氧化铝晶粒生长限制,服役温度受到很大限制
解决方法 热膨胀自愈合、玻璃相封填愈合 采用环境障碍涂层(EBCs)、新型的RE3Si2C2涂层;玻璃陶瓷连接、陶瓷先驱体连接、瞬态共晶相连接以及MAX相连接等 添加稀土元素 重点发展三维纤维织物增韧复合材料;研制更高耐温能力的纤维;采用FGI层能提升材料的服役温度;发展适用于P-Al203/A1203的热障涂层提升部件的服役温度
应用部位 组合襟翼、尾喷管调节器、飞机面板、刹车材料 喷管调节器、密封片、燃烧室火焰筒/内衬、涡轮转子叶片(高温高载部件)、商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 - 喷嘴及中心部件、燃烧室衬套排气部件、密封片、发动机混合器、中心锥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政策支持下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分为纤维制备、预制体编织、纤维界面层制备、基体制备和增密、机加工成型几步。对于工作环境恶劣的CMC 组件,如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还需制备环境障涂层。

CMC 工艺壁垒高,且外国对我国长期实施技术封锁,导致初期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市场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国家针对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性能陶瓷/纤维材料等新材料出台多项措施,推动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并对陶瓷基复合材料标准进行规范,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碳化硅纤维方面,早期SiC 纤维是我国CMC 产业的瓶颈环节,目前我国第二代碳化硅纤维已发布国家标准,标志着相关产业已经成熟,第三代SiC 纤维已实现技术突破,实验室研发的产品与日本同类型产品水平相近。氮化硅纤维方面,国内连续Si3N4 纤维已经实现批产,我国基本与美、日、德、法并跑。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方面,我国CVI 工艺已实现工业化生产,PIP工艺较为成熟,MI 工艺也有相关单位及企业布局。

陶瓷基复合材料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11年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对新材料产业发展做出规划,提出大力提升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
2017年 《“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提出以陶瓷基复合材料等为重点,突破结构与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的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先进结构材料的国际竞争力。
2020年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指出加快新材料产业强弱项,加快在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等领域形成突破。
2021年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指出提升纤维新材料、复合材料等综合竞争力,攻克先进陶瓷材料。
202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聚焦高端新材料,推动高性能陶瓷、无机非金属材料取得突破,加强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
2021年 《2021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 提出持续开展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推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标准研制。
2022年 《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研发第三代连续碳化硅纤维制备技术,突破氧化铝纤维、硅硼氮纤维、氧化错纤维等制备关键技术。
2022年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 将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列在鼓励类中,鼓励外商投资。
2024年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包含多项先进陶瓷相关技术、产品及相关设备入选鼓励类目录,其中包含航空航天高性能陶瓷、碳化硅纤维等。
2024年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 对三类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室温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韧性等)进行了规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球现有设施的锂电池回收产能约为160万吨/年,就地区来看,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受益于政策支持推动,回收产能遥遥领先。国内锂电池退役量保持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同时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原料、运输端等成本优势,以及日韩逐渐退出普通BOPET薄膜市场,近年来我国 BOPET 薄膜出口量增长显著。但由于BOPET薄膜行业还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的挑战,BOPET薄膜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众资本涌入核聚变领域,主要核聚变企业融资规模加速扩大,如复鑫力、聚变新能、瀚海聚能、翌曦科技、星光玄能及安徽曦融兆波科技等企业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至亿元不等,投资方涵盖产业资本、财务投资机构及地方政府基金,行业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2025年04月15日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