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疾病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的主要分类标准包括失常时心率(快速性、缓慢性)与起源位置(室上性、室性)。快速性指心率大于100次/分,而缓慢性指心率小于60次/分。在快速性心率失常中,较常见的类型包括心房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其中,心房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别占快速性心率失常病症的58.6%和21.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心房出现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导致心脏失去了规则有序的电活动,并丧失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功能。这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引发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有时也可能并发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房颤会增加患者患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阿尔茨海默症等症状。
2、我国心房颤动患病人数持续上升,但手术量渗透率较低
近几年来,我国心房颤动患病人数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房颤患者数量约为2025.47万人。但是,由于疾病早期筛查不普及、电生理手术难度大等原因,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较低。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每百万人中只有128.5例接受心脏电生理手术治疗,而美国则达到1302.3例,是中国的10倍,中国在心脏电生理手术治疗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2024年的房颤和室上速患者数量为例,中国房颤患者达21.98百万人,但接受房颤电生理手术的仅有28.54万例,渗透率仅为1.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导管消融术在治疗房颤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较高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房颤脉冲电场消融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随着临床研究结果的不断印证,导管消融术在心房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地位逐渐上升。根据《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21年版)》,针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和持续性房颤患者(经至少一种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使用导管消融术的推荐级别均达到了I级推荐,证据级别为A。这一推荐级别的提升,说明了导管消融术在治疗房颤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同样,在《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中也将导管消融术作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这表明了导管消融术在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中的地位逐渐受到认可,并为患者提供了更广泛的治疗选择。这些最新的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更新反映了导管消融术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也为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了更加权威和具体的指导。
4、房颤脉冲电场消融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房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消融手术难度较大,所以房颤治疗中通常需要配备三维标测系统进行更为精确的心脏建模,以便于医生进行精准治疗。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比例逐年增加,2015-2018年,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占总射频消融手术的比例由21.0%提升至31.9%。受三维标测技术的发展、房颤中心推广等因素驱动,预计到2024年房颤导管消融手术量将达到25.2万例,其中冷冻消融手术量逐年提升,预计到2024年达到4万例,占比房颤消融总手术量将达15.8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我国房颤脉冲电场消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房颤脉冲电场消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2.87亿元,并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3.15亿元,2025-2032年CAGR为43.7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