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发展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偏光片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偏光片全称是偏振光片,是一种复合膜,其基本结构通常包括两面三醋酸纤维素膜(TAC)夹一层能产生偏振光线的聚乙烯醇膜(PVA)。这种薄膜由具有高度定向分子聚合物制成,具有线形分子,自然地平行于膜面排列。在制作过程中,分子通常会被沿同一个轴线拉伸并固定,使得这些分子能够平行于彼此和与表面垂直。这样的结构使得偏光片在特定方向上只能通过振动在一个特定平面内振荡的光。根据使用场景,偏光片大致可以分为线性偏振片和环形偏振片。
偏光片行业产业链较为完整,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偏光片生产以及下游显示终端产品。具体来看,偏光片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主要包括聚乙烯醇(PVA)膜、三醋酸纤维素(TAC)膜、PET离型膜、压敏胶(PSA)等,这些原材料是偏光片生产的基础;中游为偏光片生产制造;下游则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液晶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汽车电子等显示终端产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二、创新升级赋能偏光片赛道,目前市场正不断向大尺寸、高端化迈进
近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以及在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新兴市场的拓展,偏光片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市场产需不断增加。到2022我国偏光片供应量为4.51亿平方米,需求量为4.3亿平方米。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对显示产品要求的提高以及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质量、大尺寸、高端化的偏光片产品将成为消费趋势。在此背景下,国内偏光片龙头厂商紧抓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加速新产能释放和新技术布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总体来看,创新升级赋能偏光片赛道,目前行业正不断向大尺寸、高端化迈进。
大尺寸方面:“超宽幅”成市场焦点,我国偏光片行业正不断向更大尺寸迈进。随着消费者对显示产品大尺寸化的需求增加,大尺寸偏光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使得“超宽幅”成市场焦点。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2023年全球电视出货的平均尺寸达到49.3英寸,较2022年增加1.6英寸。2024年上半年,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118.4M片,同比上涨1.5%;出货面积达87.2M平方米,同比上涨8.6%。
同时2023年我国线上电视出货平均尺寸达63.3寸,线下电视出货的平均尺寸达64.5寸。其中65寸的销量占比达到21.7%,成为第一大尺寸;75寸的销量占比为19.8%,为第二大尺寸。可见随着65英寸以上的大尺寸电视需求不断增加,适合大型商显、电视等产品的超宽幅偏光片产能开始短缺,意味着显示产品大尺寸化发展趋势带动偏光片超宽幅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根据相关预测分析,2022—2026年,全球65英寸及以上偏光片需求面积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左右。预计到2027年,65英寸以上大尺寸面板需求量将增长至0.96亿平方米,对应超宽幅偏光片需求约2亿平方米。
目前我国偏光片行业正不断向更大尺寸迈进。近一年来,国内三家行业领军企业——杉金光电、恒美光电、三利谱相继加码新产能,且产能增加的方向明显围绕“超宽幅(指偏光片产线的横向宽度在2000mm以上)”。
例如2023年5月,三利谱投资100亿元在湖北建设两条宽幅1720mm和两条2520mm超宽幅偏光片生产线项目,设计产能为1.4亿平方米/年;2024年1月,总投资超55亿元的恒美光电(二期)全球首条3000mm超宽幅偏光片项目在昆山开发区开工建设,将于3年内建成投产,全部达产后可新增年产值超65亿元。
2023年以来相关企业关于偏光片产能增加的方向明显围绕“超宽幅
时间 | 企业名称 | 产能布局情况 |
2023年5月 | 三利谱 | 三利谱投资100亿元在湖北建设两条宽幅1720mm和两条2520mm超宽幅偏光片生产线项目,设计产能为1.4亿平方米/年 |
2023年5月 | 杉金光电 | 杉金光电继2022在广州新增2条2250mm的超宽幅前工程偏光片卷材生产线后 |
2023年6月 | 杉金光电 | 总投资30亿元的超宽幅偏光片产线于张家港投产,项目达产后将年产偏光片5000万平方米 |
2024年1月 | 恒美光电 | 总投资超55亿元的恒美光电(二期)全球首条3000mm超宽幅偏光片项目在昆山开发区开工建设,将于3年内建成投产,全部达产后可新增年产值超65亿元 |
/ | 深纺织A | 目前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 2,500mm 超宽幅偏光片生产线之一,满足全球 8.5/8.6 代、10.5/11 代等高世代面板产线的需求,特别是匹配10.5/11代线具有最佳的经济生产效率,在超大尺寸、大尺寸产品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方面具有业界领先的优势。 |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我国多条超宽幅偏光片产线陆续量产,以及后续多条产线投资计划落实之后,全球偏光片产业供给将加速向我国集中。截至2024年2月,全球已建成的2.3米及以上的超宽幅产线共12条,我国占据其中的11条。这说明目前我国在超宽幅偏光片方面无论从产能还是技术来看都走在行业前列。
目前我国LCD偏光片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4%,其中LCD TV偏光片的市场份额达到61%。预计2026年这一比例有望达到70%,产业优势地位逐渐显露。并预计在未来的大型电视用偏光片市场上,杉金光电、恒美光电等本土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高端化方面:除了大尺寸化,偏光片行业还朝着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受益于5G通信、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核心技术的快速发展,显示面板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医疗及汽车智能化等多元场景的应用得到蓬勃发展,OLED、车载等精细化、高端化的偏光片产品迎来良好的市场机遇,这也是目前国内偏光片企业正齐头并进的方向与研发重心。
从OLED显示方面来看,OLED已逐步快速发展为TFT-LCD外的第二大主流显示技术,OLED产品已成为手机产品显示屏主流,并正加速向中大尺寸渗透。OLED手机渗透率已达整体市场需求的50%,预计未来几年将进一步达到70%,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同时OLED显示技术在IT类产品的应用也有重大突破,全球最大科技公司苹果公司将在其笔电、平板等产品系列搭载OLED显示面板,计划在2024年为其iPad Pro,以及在2026年为MacBook Pro从目前的Mini LED背光LCD转向OLED显示面板。随着苹果公司的加入,IT用OLED面板的渗透率将大幅增长,市场对OLED显示技术的加速应用愈发期待,OLED偏光片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将为具备OLED偏光片生产能力的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目前深纺织A目前已成功实现55、65吋高透OLED电视偏光片的新产品开发及量产,并完成高耐碱性固曲OLED手机偏光片的开发,并已实现量产。
从车载显示方面来看,车载显示偏光片作为车载显示屏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状复杂、定制化生产、高耐候性要求等特点,技术门槛及产品附加值较高,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预测分析,预计车载显示屏市场每年将保持平均6.5%的增长率,2025年出货量达1.8亿片,2030年达2.38亿片。
据悉恒美光电方面表示,“在大尺寸偏光片产品初具规模后,恒美光电将会利用现有1500mm产线来开发OLED及车载高端偏光片产品,预计将在2024年给客户送样。”
深纺织A正在与下游面板厂商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目前处于产品验证阶段。
三利谱的车载染料系产品已有小批量供货,车载碘系产品正在下游客户端做认证,产品认证通过后将逐步在莆田新生产线生产。
从VR/AR显示方面来看,2024年1月,苹果Vision Pro在美发售。苹果Vision Pro预计将年产100万台,Vision Pro的出现为整个VR/AR产业打了一剂强心针。相关研究报告指出,预计至2026年全球仅VR光学市场规模就将达145亿元,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100.4%。XR产业的逐步发展,对于具备膜材处理和贴合特长的偏光片企业来说无疑是新的成长空间。
据悉,深纺织A旗下盛波光电已掌握VR/AR用偏光片产品的生产技术并曾小规模供货,产品可用于主流的VR/AR显示终端产品。三利谱公司AR/VR头显折叠光路用偏光片产品已实现量产出货,并仍在持续迭代,在VR方面,三利谱的产品已进入谷歌、三星、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的终端供应链中。
三、国产面板厂商份额提升带动偏光片产业国产替代提速,未来替代空间广阔
偏光片是液晶面板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液晶面板总成本的 10%左右。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后两片偏振光片紧贴在液晶玻璃,组成总厚度1mm左右的液晶片。如果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液晶片都是不能显示图像的。3D眼镜就是运用了这种原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三利谱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进入2024年显示产业回暖趋势明显。截至2024年8月底,我国显示厂商陆续发布2024年上半年财报,得益于显示产业呈现回暖趋势,LCD电视面板价格温和上涨,京东方、TCL华星、维信诺、彩虹等企业基本实现营收增长,部分厂商利润得到明显改善。
2024年上半年我国显示厂商业绩情况
企业名称 | 营收 | 增速(%) | 实现净利润 | 增速(%) |
京东方 | 933.86亿元 | 16.47 | 22.84亿元 | 210.41% |
TCL华星 | 498.77亿元 | 40.39 | 26.96亿元 | / |
天马微电子 | 158.97亿元 | 0.66 | / | / |
营业收入 | 60.7亿元 | 15.91 | 9.1亿元 | / |
维信诺 | 39.33亿元 | 46.05 | / | / |
营业收入 | 23.95亿元 | 74.36 | / | / |
资料来源:公司半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面板产能不断向大陆转移。2023 年大陆面板产能(按面板片数)已经占全球产能53.4%,同比增长2.5%,预计到 2024 年大陆面板产能(按面板片数)占全球产能比重将进一步提升到56.0%,同比增长2.6%。按面板面积口径统计,2023年大陆面板产能(按面板面积)达到全球产能67.8%,同比增长2.3pct,预计到2024 年大陆按面积计算的面板产能将达到全球产能的69.4%,继续同比增长1.7pct。
日韩产能退出,大陆厂商份额及主导权强化。2024年8月1日,LG Display和TCL先后发布告透露,TCL科技旗下子公司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被确定为LGD广州8.5代液晶面板和模组生产工厂股权竞买的优先竞买方。如果LGD广州LCD面板生产线被TCL华星收购,这将意味着从2025年开始LGD将彻底退出LCD TV面板供应,至此韩系面板厂商将全面退出LCD TV面板市场供应。
来源:TCL科技公告
据悉,2024年年中TCL华星就基本完成了对三星苏州8.5代线的收购,如果在今年顺利拿下LGD的8.5代线,那么TCL华星就拥有了4条满产8.5代线、以及两条11代线。技术层面上看,8.5代线可以切32、43+21.5、48/49、55、65+32英寸面板,而4条8.5代线,意味着TCL华星会有更强的“基本盘”,也会成为全球LCD面板出货量第一位次的有力竞争者。
另外有消息称,夏普10 代线关闭、LG 广州8.5 代线寻求出售。 统计显示,2024 年SDP 的TFT 产能为 887 万平米,约占专用于生产大尺寸 FPD 的全球TFT 总产能的 2.6%。若夏普永久关停该部分产能,将是行业整合迈出的重要一步。 根据行业跟踪,目前LGD 已收到京东方、华星光电等 4-5 家公司意向书。LGD 广州 G8.5LCD 工厂计划在 24Q2 选定收购对象,出售价格预计在 1 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54 亿。
随着日韩产能的退出,大陆厂商份额优势进一步强化。2023 年我国工厂生产的7 代及更大尺寸基板占全球产量的77%,若闭SDP 和广州G8.5LCD 工厂,此类基板的生产将更多地集中在中国,逼近全球供应量的85%。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等中国大陆电视面板供应商的大尺寸面板定价权和LCD 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024年上半年,OLED智能手机面板全球出货量份额为京东方16.1%、维信诺11.3%、华星光电9.7%、天马9%。并预计025年京东方和TCL华星在全球5代及以上LCD 面板产能面积中合计占比超过50%,达到52.6%;加上惠科,中国前三大LCD面板厂商在全球LCD产能中占比为65%;整体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LCD面板供应份额达到72.7%。
综上来看,面板行业受到需求端回暖以及供给侧加快出清影响,价格波动趋于稳定,而在日韩厂商加速退出的背景下,国产面板厂商份额及话语权稳步提升,从而将带动了偏光片国产替代需求提升。一方面,偏光片上游材料的国产化能有效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大陆面板厂对偏光片国产化倾向强烈;另一方面,在更高端的OLED偏光片领域,国产厂商产能及良率有望取得突破。此外中国市场独特的环境为LCD显示技术提供了更为适宜的“生长土壤”。随着外资企业的退出,国内LCD产业达到了巅峰,对于中国偏光片企业而言这是利好的外部环境。
虽然近年我国大陆企业在偏光片技术方面不断突破,已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偏光片产业已逐步实现国产覆盖。但目前我国偏光片国产替代尚处初级阶段,未来替代空间广阔。预计在当下我国偏光片市场迈入全新竞争阶段下,拥有领先技术及产能优势的企业将会脱颖而出。
四、国产企业奋起直追,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随着我国大陆显示面板和终端产品的快速发展和扩张,偏光片需求正逐步转移至中国大陆,曾经高度依赖进口的偏光片,国产化势不可挡。2022年我国大陆地区偏光片市场需求约为3.72亿平方米,占全球偏光片市场需求的比例为67%。预计到2026年这一需求占比将达到80%左右。
偏光片是制造液晶面板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过往全球主要偏光片供应商集中于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我国大陆曾主要依赖于进口。近年来我国大陆全面推动和引领偏光片产业产能规模、工艺技术、产品应用,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创新升级,产业的全球地位不断提升。国产企业如杉杉股份、三利谱等,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数据显示,目前在全球市场上,住友化工市场份额占比最高,达22.1%。其次本土企业杉金光电积极建设全球领先的偏光片产线,市场份额占比达17.7%。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大陆地区的偏光片厂商产能占比将超过整体偏光片市场的50%。其中杉杉股份(600884.SH)旗下的杉金光电产能占比约30%;恒美光电产能跃居全球第四,占比约15%;深纺织A(000045.SZ)旗下盛波光电及三利谱(002876.SZ)也将超过5%。据悉,深纺织A已经披露计划收购恒美光电,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集中。
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面板产能不断向我国转移,我国本土企业积极建设偏光片产线,市场份额也开始逐渐增长,比如杉杉股份,其市场份额占比为11%,位于第四。但上游核心原材料 PVA 膜和 TAC 膜供应地和供应商依然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目前我国国内偏光片市场份额占比前三的企业仍为日韩企业,其中最高的是住友化学,占比为26%;其次为日东电工,市场份额占比为18%;第三是LG化学,市场份额占比为12%,而我国本土企业市场份额占相对较低。可见,偏光片市场国产替代空间仍广阔。考虑到日韩企业在国内产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加之偏光片上游材料的国产化能有效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大陆面板厂对偏光片国产化需求强烈,替代动能充沛。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