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原盐行业供需分析:产能产量整体上升 下游消费以烧碱和纯碱为主

1.原盐产业链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原盐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原盐指只经初步晒制或熬制的盐,即盐场(厂)生产的盐尚未经盐业运销单位或国家指定的收购单位收购分配销售的盐,或盐业生产单位未出场(厂)供应销售的盐。其产业链上游为天然卤水、湖盐、海盐、岩盐等原材料;中游为原盐生产与供应;下游为应用领域,其既是人民生活必需品,又可以作为化工原料,被广泛用于生产烧碱、纯碱和食用盐等产品。

原盐指只经初步晒制或熬制的盐,即盐场(厂)生产的盐尚未经盐业运销单位或国家指定的收购单位收购分配销售的盐,或盐业生产单位未出场(厂)供应销售的盐。其产业链上游为天然卤水、湖盐、海盐、岩盐等原材料;中游为原盐生产与供应;下游为应用领域,其既是人民生活必需品,又可以作为化工原料,被广泛用于生产烧碱、纯碱和食用盐等产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原盐产能整体上升,以井矿盐为主

从20世纪70年代起,钻井技术的发展使井矿盐得到广泛推广,带动原盐产能随即飙升,至2000年达到近4000万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氯碱和纯碱工业发展壮大,我国原盐产能也随之不断上升,2006年达到6900万吨,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盐国,其后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至2011年其产能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10170万吨,同比增长3.2%;其后,我国原盐产能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12425万吨,同比增长3.01%。

从20世纪70年代起,钻井技术的发展使井矿盐得到广泛推广,带动原盐产能随即飙升,至2000年达到近4000万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氯碱和纯碱工业发展壮大,我国原盐产能也随之不断上升,2006年达到6900万吨,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盐国,其后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至2011年其产能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10170万吨,同比增长3.2%;其后,我国原盐产能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12425万吨,同比增长3.01%。

数据来源:中国盐业年鉴2021、中国盐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按照来源不同,原盐可以分为井矿盐、海盐和湖盐。其中,井矿盐产能占比最大,2023年达到57.99%;其次是海盐,占比27.69%。

按照来源不同,原盐可以分为井矿盐、海盐和湖盐。其中,井矿盐产能占比最大,2023年达到57.99%;其次是海盐,占比27.69%。

数据来源:中国盐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3.原盐产量稳步上升,山东省占比最大

中国盐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原盐产量稳中有升,2023年突破1亿大关,达到10330万吨,同比增长5.68%。目前,我国原盐生产较为集中,主要聚集在沿海、湖泊、盐矿分布较为密集或临近几个省份及地区。其中,山东省产量占比最大,2023年达到24.69%;其次是江苏省和青海省,分别占比15.81%和10.65%。

中国盐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原盐产量稳中有升,2023年突破1亿大关,达到10330万吨,同比增长5.68%。目前,我国原盐生产较为集中,主要聚集在在沿海、湖泊、盐矿分布较为密集或临近几个省份及地区。其中,山东省产量占比最大,2023年达到24.69%;其次是江苏省和青海省,分别占比15.81%和10.65%。

数据来源:中国盐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盐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盐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4.原盐下游消费以烧碱和纯碱为主

从下游来看,我国原盐下游消费主要集中在烧碱和纯碱行业,2022年合计占比超过85%。具体来看,烧碱为原盐下游最大消费市场,占比达到51.86%;纯碱为第二大消费市场,占比36.85%;而食用盐及其他领域占比仅为11.29%。

从下游来看,我国原盐下游消费主要集中在烧碱和纯碱行业,2022年合计占比超过85%。具体来看,烧碱为原盐下游最大消费市场,占比达到51.86%;纯碱为第二大消费市场,占比36.85%;而食用盐及其他领域占比仅为11.2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烧碱

烧碱即氢氧化钠,也称为苛性钠、火碱,具有强碱性,腐蚀性极强。其可以用作酸中和剂、配合掩蔽剂、沉淀剂、显色剂、皂化剂、去皮剂、洗涤剂等使用,被广泛应用于‌氧化铝、化工、造纸、印染/化纤、水处理、锂电等领域。近年来,在氧化铝、造纸等下游市场带动下,我国烧碱(折100%)产量整体保持增长态势,2023年达到4101.4万吨,同比增长3.04%。据悉,每生产1吨烧碱约需要消耗1.4-1.6吨原盐,随着烧碱产量上升,也将带动原盐需求量增长。

烧碱即氢氧化钠,也称为苛性钠、火碱,具有强碱性,腐蚀性极强。其可以用作酸中和剂、配合掩蔽剂、沉淀剂、显色剂、皂化剂、去皮剂、洗涤剂等使用,被广泛应用于‌氧化铝、化工、造纸、印染/化纤、水处理、锂电等领域。近年来,在氧化铝、造纸等下游市场带动下,我国烧碱(折100%)产量整体保持增长态势,2023年达到4101.4万吨,同比增长3.04%。据悉,每生产1吨烧碱约需要消耗1.4-1.6吨原盐,随着烧碱产量上升,也将带动原盐需求量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纯碱:

纯碱化学名为碳酸钠,是一种无机盐,又称苏打、碱灰、碳酸二钠盐、苏打灰。它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被誉为“工业之母,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纯碱产量也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3262.4万吨,同比增长11.72%。据悉,每生产1吨纯碱也约需要消耗1.4-1.6吨原盐,伴随着纯碱产量上升,也能为原盐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食用盐:

食用盐是人们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具有刚性需求的特点。在下游需求推动下,近年来我国食盐产量总体保持稳定,维持在1100万吨以上,能为原盐行业发展提供一定支撑。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原盐行业集中度低

我国原盐生产企业数量较多,市场呈现“多、小、散”格局。数据显示,我国原盐行业集中度低,2022年CR5和CR10分别为14.24%和23.39%,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包括金坛盐化、江苏井神、平煤神马、胜利盐业、金大地化工等。其中,金坛盐化市占率最高,2022年达到3.8%;其次是江苏井神,达到 2.8%。

我国原盐生产企业数量较多,市场呈现“多、小、散”格局。数据显示,我国原盐行业集中度低,2022年CR5和CR10分别为14.24%和23.39%,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包括金坛盐化、江苏井神、平煤神马、胜利盐业、金大地化工等。其中,金坛盐化市占率最高,2022年达到3.8%;其次是江苏井神,达到 2.8%。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中信建投期货、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润滑油行业:消费分化、出口繁荣 新国标驱动集中度提升

我国润滑油行业:消费分化、出口繁荣 新国标驱动集中度提升

我国润滑油行业已构建完整产业链,市场呈现消费分化特征:2024年行业消费小幅下滑,工业用润滑油逆势增长,交通用需求则有所收缩。近年来,随着国内技术持续进步、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行业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净进口量与贸易逆差额均呈收窄态势,出口端更实现“量额齐升”。2025年发布的汽油机油、柴油机油两项强制性新国标,将于20

2025年11月21日
我国甲酸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出口市场显著回暖 价格走出先抑后扬态势

我国甲酸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出口市场显著回暖 价格走出先抑后扬态势

前言: 甲酸作为应用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我国已稳居全球最大生产国地位,2024年产能占全球超五成,并呈现鲁西化工主导的寡头格局。行业已实现自给自足,出口成为重要发展支撑。2025年1-10月出口显著回暖、均价降幅收窄。价格走势呈现先抑后扬,2024年受供需与成本影响震荡下行,2025年因供应偏紧与出口回暖实现波动上涨

2025年11月21日
我国MDI行业已形成完整高效产业链 万华化学主导市场 产品价格短期或将阶段性上涨

我国MDI行业已形成完整高效产业链 万华化学主导市场 产品价格短期或将阶段性上涨

我国MDI行业已形成完整高效产业链,近年来其产能不断扩张,全球占比也随之提升。目前,我国MDI市场呈现万华化学主导的寡头垄断格局,2024年其产能占比超过70%。2025 年11-12月,多套核心装置集中检修叠加下游需求支撑,市场或将迎来短期价格上涨。此外,我国已稳居MDI净出口国地位,长期保持贸易顺差态势。不过,20

2025年11月20日
我国六氟化钨行业:产能快速扩张且集中 钨粉价格暴涨引致成本承压

我国六氟化钨行业:产能快速扩张且集中 钨粉价格暴涨引致成本承压

我国六氟化钨产能快速扩张,2020-2024年实现35.5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行业产能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其中中船派瑞2024年产能占比接近国内市场半壁江山。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5年以来,由于供应趋紧,钨矿及钨粉价格大幅上涨,使得六氟化钨行业成本压力凸显。目前,我国六氟化钨市场仍维持净进口格局,但贸易逆差额已

2025年11月18日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国产化成效显著 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国产化成效显著 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行业起步晚但发展快速,2019-2024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67%,国产化成效显著,部分品类实现反超。同时行业仍存短板,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领域与国外差距较大,国产替代空间依旧广阔。

2025年11月17日
电解液添加剂:供需错配驱动价格暴涨 头部企业凭借产能和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

电解液添加剂:供需错配驱动价格暴涨 头部企业凭借产能和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

目前行业内常用的电解液添加剂主要有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丙烷磺酸内酯(PS)等。其中VC和FEC凭借优异的性能表现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添加剂,二者合计占据添加剂市场65%的份额,应用占比位居行业前列。

2025年11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