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硅氧烷概述及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硅氧烷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聚硅氧烷全称聚有机硅氧烷,是一种含有Si—O—Si键的化合物,属于硅氧烷的一种。它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能够耐受高温、低温、辐射和许多化学试剂的作用。其分子结构中的硅氧键(Si—O—Si)非常稳定,不易断裂,这使得聚硅氧烷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其性能。
聚硅氧烷产业链上游包括硅粉、一氯甲烷等原材料;中游为聚硅氧烷生产与供应;下游为应用领域,其主要用于生产硅油、有机硅环体、硅橡胶、硅树脂等产品,应用终端涉及电子电器、电力、新能源、建筑、纺织、医疗、交通运输等行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聚硅氧烷产能产量持续上升,但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目标持续推进和能源结构调整,我国新能源行业高度景气,再加上电子、电力等终端行业稳步发展,共同推动聚硅氧烷生产企业积极扩能扩产,带动其产能不断扩张。数据显示,我国聚硅氧烷产能由2018年的141.5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257.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69%。伴随着新增产能持续释放,我国聚硅氧烷产量也在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208.6万吨,同比增长8.42%。
数据来源:ACMI/SAGSI等、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ACMI/SAGSI等、观研天下整理
据悉,随着聚硅氧烷供给能力提升,我国于2015年一举扭转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成为聚硅氧烷净出口国,但高端产品仍然供给不足,依赖进口补充。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聚硅氧烷进口量始终维持在9-15万吨左右,2023年有所上升,达到10.27万吨,同比增长5.23%;出口量则保持在20万吨以上,2023年有所下降,达到40.64万吨,同比下降10.23%。同时,其进口均价始终大于出口均价,且两者价差整体呈现扩大态势,由2018年的1.81万元/吨增长至3.27万元/吨。这表明我国进口的聚硅氧烷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以高端产品为主。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3.硅橡胶产量增长推动聚硅氧烷消费量持续上升
从下游来看,目前我国聚硅氧烷主要用于生产硅橡胶,2022年占比达到70%,是拉动聚硅氧烷消费的主要力量。其中,室温硫化硅橡胶(RTV)、高温硫化硅橡胶(HTV)和加成型硫化液体硅橡胶(LSR)分别占比37%、29.4%和3.6%。
数据来源:ACMI/SAGSI、观研天下整理
硅橡胶是一种合成橡胶,具有耐高低温、耐氧化、耐臭氧和耐紫外线等特性,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新能源、汽车、医疗等领域。近年来,在下游市场推动下,我国硅橡胶产量不断上升,对聚硅氧烷的消费量也在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其产量达到256.8万吨,同比增长10.96%。其中,室温硫化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和加成型硫化液体硅橡胶产量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2023年分别达到142.8万吨、101万吨和13万吨。随着硅橡胶产量上升,我国聚硅氧烷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2023年达到185.1万吨,同比增长11.98%。
数据来源:ACMI/SAGSI等、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ACMI/SAGSI等、观研天下整理
4.合盛硅业聚硅氧烷产能产量均位居国内第一
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13家聚硅氧烷生产企业,市场集中度较高,2022年CR6超过75%。其中,合盛硅业为我国聚硅氧烷行业龙头企业,其供应能力最强,产能产量均位居国内第一,2022年分别达到62.1万吨和51.1万吨;山东东岳紧随其后,产能产量分别达到28.2万吨和24.9万吨。
数据来源:ACMI/SAGSI、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