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再生涤纶行业现状:政策助力发展 终端市场需求恢复带动产量回升

‌再生涤纶‌(RPET)是一种环保型纺织材料,属于 PET 聚酯的循环利用,主要通过回收废旧聚酯(如PET瓶片、泡料、废丝、废浆、废旧纺织品等)再加工制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具有环保性、耐用性、实用性和时尚性特点。相比原生涤纶,再生涤纶能为下游纺织品带来绿色“加分”项,提升终端纺织品牌的形象和附加值。近年随着全球资源短缺和环保问题的日益严峻,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任务也日趋紧迫,涤纶纤维及下游行业积极响应资源循环利用,大力推进再生纤维发展,国际知名品牌陆续要求使用 100.00%取得 GRS 认证的再生涤纶纤维。

‌再生涤纶‌(RPET)是一种环保型纺织材料,属于 PET 聚酯的循环利用,主要通过回收废旧聚酯(如PET瓶片、泡料、废丝、废浆、废旧纺织品等)再加工制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具有环保性、耐用性、实用性和时尚性特点。相比原生涤纶,再生涤纶能为下游纺织品带来绿色“加分”项,提升终端纺织品牌的形象和附加值。近年随着全球资源短缺和环保问题的日益严峻,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任务也日趋紧迫,涤纶纤维及下游行业积极响应资源循环利用,大力推进再生纤维发展,国际知名品牌陆续要求使用 100.00%取得 GRS 认证的再生涤纶纤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一、我国是涤纶产品产销大国,为再生涤纶纤维生产提供充足原材料

原生涤纶纤维作为石油化工产业的下游产业,其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工材料,石油冶炼过程中也将产生大量的碳排放。而再生涤纶纤维使用废旧纺织品、废旧瓶片及塑料等为原料进行生产,其碳足迹将远低于使用原生 PET 生产。在美国聚酯行业中,从石油加工到 PET 聚酯,每生产 1 吨 PET 聚酯产生 1.871 吨二氧化碳,而回收利用 1 吨再生 PET 聚酯制造成涤纶,则可以避免该部分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以物理法生产的再生涤纶的碳足迹仅为原生涤纶的 20%-30%。因此,发展再生涤纶纤维能够推动行业践行低碳经济,有利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实现。

我国是涤纶纤维及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废旧涤纶纺织品数量巨大,为再生涤纶纤维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原料基础。2022 年我国涤纶在全球涤纶产量中占比达到 78.16%。近年来,我国涤纶产量规模在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我国涤纶产量整体增长至 5702万吨,同比增长6.72%;销量为5343万吨‌。

我国是涤纶纤维及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废旧涤纶纺织品数量巨大,为再生涤纶纤维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原料基础。2022 年我国涤纶在全球涤纶产量中占比达到 78.16%。近年来,我国涤纶产量规模在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我国涤纶产量整体增长至 5702万吨,同比增长6.72%;销量为5343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二、受终端市场需求恢复推动,再生涤纶产量有所回升

目前再生涤纶是我国循环再利用化纤行业的主要产品。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再生涤纶生产国,也是国际品牌在全球最大的再生涤纶采购基地。2018-2023年我国再生涤纶产量呈现波动上行态势。2018-2020年产量持续下降,到2020年下降至最低位(429 万吨)。进入2021 年以来,由于终端市场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下游应用领域逐步寻求循环利用的再生纤维替代原生纤维,使得产量有所回升。到2023年,我国再生涤纶产量增长到565 万吨,同比增长15.3%;其中再生涤纶短纤维市场产量规模为 470 万吨,高品质再生涤纶长丝产量为50万吨-60万吨。

目前再生涤纶是我国循环再利用化纤行业的主要产品。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再生涤纶生产国,也是国际品牌在全球最大的再生涤纶采购基地。2018-2023年我国再生涤纶产量呈现波动上行态势。2018-2020年产量持续下降,到2020年下降至最低位(429 万吨)。进入2021 年以来,由于终端市场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下游应用领域逐步寻求循环利用的再生纤维替代原生纤维,使得产量有所回升。到2023年,我国再生涤纶产量增长到565 万吨,同比增长15.3%;其中再生涤纶短纤维市场产量规模为 470 万吨,高品质再生涤纶长丝产量为50万吨-60万吨。

数据来源:化纤信息网,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三、目前再生涤纶技术主要包括聚酯再生技术和再生聚酯熔体品质提升技术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再生涤纶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目前废弃涤纶回收原料的再生循环技术主要包括聚酯再生技术和再生聚酯熔体品质提升技术两种。

再生涤纶生产技术

生产技术

基本情况

聚酯再生技术

物理法

物理法是指经分拣、清洗和干燥等工序后将废旧聚酯材料作为原料直接进行熔融纺丝的再生方法。其技术和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物理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是针对物理法本身局限性的改进升级,通过将回收的聚酯废料熔融后,进行液相或者固相增粘,这种方法以物理法为主,辅以化学法提高分子量,降低杂质含量,在增加成本较低的前提下,能有效提升再生制品的品质并实现差异化。

化学法

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废旧聚酯材料解聚为聚合单体或聚合中间体,经过提纯分离等步骤后进行再生聚合和熔融纺丝的过程。

再生聚酯熔体品质提升技术

化学扩链法

化学扩链法,通常是采用具有能与聚酯端基发生加成或缩合的高活性双官能团小分子化合物作为扩链剂,从而将聚酯分子进行连接,使分子量成倍增长。对于杂质较多的再生聚酯熔体来说,加成型扩链剂的增粘效果会好于缩合型,因为缩合型扩链剂在扩链的同时也会释放小分子产物,如果不能及时排除,也会造成熔体的劣化。

化学法能实现对废弃PET 聚酯的封闭式循环再生,适用于高杂质含量的废弃聚酯纺织品,但化学法的工艺流程相对复杂、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因此目前全球范围内成功商业化的案例还较少。

固相缩聚法

固相缩聚法是指将单体或分子量较低的预聚体加热至玻璃化温度以上,熔点以下进行聚合反应的过程,分子量相对于一般缩聚明显提高,反应过程中无需使用溶剂,反应产物不需要提纯,也没有溶剂的回收,工艺十分环保。但反应原料需要充分混合,固体粒子粒径要求达到一定细度,同样会产生不易脱除的小分子产物。

熔融缩聚法

熔融缩聚法是在原料单体和生成的聚合物均处于熔融状态下的聚合反应过程,熔融缩聚不用溶剂,因此反应物浓度高,引入杂质机会少,产品质量能保证;但熔融缩聚对缩聚反应材料间的配比、反应程度和温度控制要求严格,技术难度较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四、政策助力行业发展,未来市场有着很大发展潜力

发展再生涤纶纤维能够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价值,有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减少碳排放。近些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助力循环再生涤纶纤维在内的再利用纤维行业发展。例如2021年,工信部发布了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涤纶)行业规范条件。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200万吨。到2030年,我国建成较为完善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30%,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300万吨。

再生涤纶纤维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15 年7 月 工信部 《再生化学纤维(涤纶)行业规范条件》 规定了再生涤纶行业的准入门槛,新建及现有再生涤纶项目需要满足生产能力、工艺和装备要求、资源消耗指标、质量与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系列要求,否则将被依法淘汰
2018 年11 月 国家统计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将“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包含“涤纶纤维制造”的“有机纤维制造”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1 年6 月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纺织行业“十四 五 ” 发 展 纲要》及《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 进一步提升差别化、功能型水平,实现纤维高品质、高效生产和低成本。开发智能化、高仿真、高保形、舒适易护理、阻燃、抗静电、抗紫外、抗菌、相变储能、光致变色、原液着色、生物可降解等及复合多功能化学纤维。围绕高性能纤维及制品产业链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加强高性能纤维高效低成本化生产技术,提高已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的高性能技术成熟度,提升现有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满足下游应用需求。
2022年3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200万吨。到2030年,我国建成较为完善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30%,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300万吨。
2022 年4 月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 《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优化结构,开放合作。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国际合作,推进数字化转型,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巩固提升产业竞争力。绿色发展,循环低碳。坚持节能降碳优先,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加强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扩大绿色纤维生产,构建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2023 年12 月 国家发改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 导 目 录(2024 年本)》 鼓励差别化、功能性聚酯(PET)的连续共聚改性〔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CDP、ECDP)、碱 溶 性 聚 酯 (COPET)、 高 收 缩 聚 酯(HSPET)、阻燃聚酯、低熔点聚酯、非结晶聚酯、生物可降解聚酯、采用绿色催化剂生产的聚酯等〕等新型聚酯及纤维的开发、生产,阻燃、抗静电、抗菌、导电、相变储能、智能温控、光致变色、原液着色、吸附与分离、生物医用等差别化、功能性化学纤维的高效柔性化制备技术。鼓励利用聚酯回收材料生产涤纶工业丝、差别化和功能性涤纶长丝和短纤维、非织造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利用棉纺织品回收生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2024 年2 月 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完善再生材料推广应用机制。完善再生材料标准体系。研究建立再生材料认证制度,推动国际合作互认。开展重点再生材料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研究。建立政府绿色采购需求标准,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再生材料和产品纳入政府绿色采购范围。结合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开展再生材料应用升级行动,引导汽车、电器电子产品等生产企业提高再生材料使用比例。鼓励企业将再生材料应用情况纳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范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涤纶长丝行业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

我国涤纶长丝行业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

在服装、家纺等下游行业发展以及使用范围不断拓宽等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涤纶长丝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目前我国涤纶长丝行业基本实现自给自足,2024年对外依存度仅有0.15%,不依赖进口补充。同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涤纶长丝生产国,产量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有部分盈余用于出口。从产能来看,近年来我国涤纶长丝行

2025年04月02日
“谷子经济”市场火热 我国棉花娃娃行业百花齐放 企业仍有诸多发展机会

“谷子经济”市场火热 我国棉花娃娃行业百花齐放 企业仍有诸多发展机会

在“谷子经济”催化下,棉花娃娃、娃衣等成为潮玩市场中不断增长的热门品类。同时,随着棉花娃娃流行,明星粉丝会拼团定制棉花娃娃,以二次元、影视剧角色为原型的棉花娃娃备受消费者喜爱。因此,近年来,我国棉花娃娃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商家盈利仍然较为困难,好在对于热爱棉花娃娃的消费者来说,只要产品具备独特的创意、可靠的品质以及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风电纱行业分析:叶片大型化将提升市场需求量 新增产能短期影响有限

我国风电纱行业分析:叶片大型化将提升市场需求量 新增产能短期影响有限

最近几年来,我国陆上风机、海上风机逐渐大型化的趋势,风电叶片的叶轮直径也在不断增长,同时叶片的叶型、结构、材料也在随之不断进行迭代和更新。从技术上看,风电叶片尺寸越大,可增大风机的扫风面积,从而捕获更多的风能,提升风机机组的发电效率,同时增加机组的竞争力,降低风电度电成本。风机叶片自问世以来,风机叶片的尺寸在不断提升。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粘胶长丝行业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 供给格局高度集中态势或将延续

我国粘胶长丝行业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 供给格局高度集中态势或将延续

在政策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粘胶长丝行业不断整合洗牌,落后产能被逐渐清退,新增产能较少且集中在头部企业。受此影响,我国粘胶长丝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目前供给格局高度集中。其中,新乡化纤和吉林化纤的粘胶长丝产能均位居国内首位,2024年均为9万吨,占比36.73%。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莱赛尔纤维行业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不断上升 赛得利龙头地位稳固

我国莱赛尔纤维行业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不断上升 赛得利龙头地位稳固

随着技术进步和利好政策推动,近年来我国莱赛尔纤维行业发展快速,产能和产量迅速上升。同时,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其表观消费量也在快速上升。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之前,我国莱赛尔纤维大量依赖进口。但随着生产企业积极扩能扩产,其进口替代进程不断推进,对外依存度也不断下降,但仍维持净进口局面。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发展现状:产能接连下滑 集中度持续上升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发展现状:产能接连下滑 集中度持续上升

在政策推动下,国内老旧落后粘胶短纤产能相继被淘汰,再加上近3年来新增产能少,因此自20222年起其产能处于下降周期,产能逐渐减少。随着市场需求回暖,2023年我国粘胶短纤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双双回升。进入2024年,其价格整体先是呈现上涨态势,后价格平稳运行。此外,近年来我国粘胶短纤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不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氨纶行业产能集中度上升 产品价格不断下跌且短期内或将继续低位震荡

我国氨纶行业产能集中度上升 产品价格不断下跌且短期内或将继续低位震荡

近年来,我国氨纶行业仍处于扩能阶段,产能逐年递增,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则呈现整体上升态势。同时其产能占全球的比重及产能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进入2024年,由于氨纶供需过剩,加剧了市场竞争和内卷现象,进而也导致其价格不断下跌。2025 年我国氨纶产能预计将超过150万吨。短期内,新增产能的投入或将加重我国氨纶市场供需矛盾,预

2025年02月24日
防疫需求减少后无纺布行业产量持续下降 出口竞争力强劲 未来市场趋向集中

防疫需求减少后无纺布行业产量持续下降 出口竞争力强劲 未来市场趋向集中

在2020年疫情期间,无纺布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产量达878.8万吨。然而,进入2021年,随着疫情的好转和市场的逐渐稳定,无纺布产量及企业利润总额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

2025年02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