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缓慢回升 教材教辅类占比提高 短视频电商渠道销售增长快速

图书产业链包含出版、印刷、发行、物资贸易四大环节,其中出版、发行、印刷处于主要地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增加,图书市场需求随之快速增多。2018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已超1000亿元;2019年以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以及阅读方式的转变,图书零售市场表现乏力;而近几年看,市场则逐渐呈现缓慢回升迹象。从中下游发展情况看,我国图书中教材教辅类书籍占比和短视频电商渠道销售提升幅度较大……

图书产业链包含四个环节,其中出版、发行、印刷占据主导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图书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图书是以文字或图像的形式记录信息的媒介,通常由许多页(由纸莎草、羊皮纸、牛皮纸或纸制成)装订在一起并用封面保护。国内图书产业链包含“编、印、发、供”四个环节,即出版、印刷、发行、物资贸易。其中出版环节处于产业链的核心位置,带动印刷、发行和物资贸易三个环节的发展。

出版、发行、印刷占据图书主要地位。根据数据,2021 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18564.7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7%,利润总额 1085.5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5.9%。

出版、发行、印刷占据图书主要地位。根据数据,2021 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18564.7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7%,利润总额 1085.5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5.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占比来看,在收入端,图书出版营业收入 1082.18 亿元,收入占比 5.83%,印刷复印营业收入 13301.38 亿元,收入占比 71.65%,出版物发行收入 3239.21 亿元,收入占比 17.45%。

从占比来看,在收入端,图书出版营业收入 1082.18 亿元,收入占比 5.83%,印刷复印营业收入 13301.38 亿元,收入占比 71.65%,出版物发行收入 3239.21 亿元,收入占比 17.4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利润端,图书出版利润 190.1 亿元,利润占比 17.51%,印刷复印利润 545.17 亿元,利润占比 50.22%,出版物发行利润 234.99 亿元,利润占比 21.65%。

在利润端,图书出版利润 190.1 亿元,利润占比 17.51%,印刷复印利润 545.17 亿元,利润占比 50.22%,出版物发行利润 234.99 亿元,利润占比 21.6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图书零售市场表现乏力,短视频电商渠道及教材教辅类书籍提升幅度较大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增加,图书市场需求随之快速增多。2018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已超1000亿元。2019年以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以及阅读方式的转变,图书零售市场表现乏力。根据数据,2023 年国内图书零售市场码洋 912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4.7%,但整体的码洋规模仍然低于 2019-2021 年。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增加,图书市场需求随之快速增多。2018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已超1000亿元。2019年以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以及阅读方式的转变,图书零售市场表现乏力。根据数据,2023 年国内图书零售市场码洋 912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4.7%,但整体的码洋规模仍然低于 2019-2021 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销售渠道看,2023 年实体店销售码洋同比减少18.24%,平台电商同比减少 3.68%,垂直及其他电商同比减少10.08%,短视频电商同比大幅增长70.1%。2024年前三季度实体书店同比减少 6.26%;平台电商和垂直及其他电商同比分别减少 11.96%和 7.46%,短视频电商同比增长 30.16%。

从销售渠道看,2023 年实体店销售码洋同比减少18.24%,平台电商同比减少 3.68%,垂直及其他电商同比减少10.08%,短视频电商同比大幅增长70.1%。2024年前三季度实体书店同比减少 6.26%;平台电商和垂直及其他电商同比分别减少 11.96%和 7.46%,短视频电商同比增长 30.1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细分品类看,2023 年我国图书码洋占比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少儿、教辅、文学、学术文化、经济管理,分别为 27.21%、17.05%、11.96%、9.91%、4.51%。2024 年前三季度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少儿、教辅、文学、学术文化、语言,码洋占比分别为 27.87%、26.47%、9.03%、7.56%、3.52%,作为学生群体的刚需类图书,教材教辅类书籍的码洋占比提升幅度较大。

从细分品类看,2023 年我国图书码洋占比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少儿、教辅、文学、学术文化、经济管理,分别为 27.21%、17.05%、11.96%、9.91%、4.51%。2024 年前三季度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少儿、教辅、文学、学术文化、语言,码洋占比分别为 27.87%、26.47%、9.03%、7.56%、3.52%,作为学生群体的刚需类图书,教材教辅类书籍的码洋占比提升幅度较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对于出版物监管严格,公有制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由于出版物涉及意识形态问题,因此我国对于出版物的出版、发行、进口等环节均采取较为严格的监管措施。根据《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明确规定,非公有资本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出版社,因此目前公有制占据我国图书行业主导地位。

我国出版物相关监管政策

政策 主要内容
《出版管理条例》 规定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应当由出版单位出版,设立出版单位需要向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出版单位收到批准决定后登记领取出版许可证,同时根据《出版管理条例》《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和《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出版单位对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不同类别的出版物及从事网络出版服务的,应取得相应的出版许可证,未经许可并办理相关手续的,不得印刷报纸、期刊、图书,不得复制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明确规定非公有资本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出版社,但可以投资参股出版物印刷、发行等国有文化企业,但该类文化企业国有资本必须控股 51%以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国内 A 股市场中,中信三级行业分类下出版板块共有 31 家上市公司,其中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境内国有法人或国家的公司共计 23 家,占比 74.19%,背后实际控制人为国家中央机关或地方政府、地方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大股东性质为境内自然人或境内非国有法人的公司 8 家。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来看,基本都处于绝对控股状态,持股比例较高,5 家公司持股比例高于 70%,8 家公司持股比例高于 60%。

出版板块上市公司实控人情况(截至 2024.10.31)

证券简称 省份 第一大股东名称 第一大股东性质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凤凰传媒 江苏省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62.80%
山东出版 山东省 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79.52%
山东出版 北京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74.40%
中文在线 北京 童之磊 境内自然人 74.40%
中南传媒 湖南省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 61.46%
中文传媒 江西省 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57.26%
浙版传媒 浙江省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76.95%
中国出版 北京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69.79%
浙数文化 浙江省 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48.89%
皖新传媒 安徽省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国家 71.66%
新华文轩 四川省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50.49%
南方传媒 广东省 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61.59%
龙版传媒 黑龙江省 黑龙江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57.62%
中原传媒 河南省 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70.34%
中原传媒 湖北省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56.31%
中信出版 北京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62.70%
内蒙新华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新华控股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66.46%
粤传媒 广东省 广州传媒控股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47.64%
时代出版 广东省 广州传媒控股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62.09%
城市传媒 广东省 青岛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55.75%
新华传媒 上海 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28.00%
读客文化 上海 华楠 境内自然人 41.02%
华闻集团 海南省 国广环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7.12%
世纪天鸿 山东省 新疆志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境内非国有法人 46.72%
出版传媒 辽宁省 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 67.52%
读者传媒 甘肃省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57.84%
盛通股份 北京 栗延秋 境内自然人 21.34%
新经典 天津 陈明俊 境内自然人 53.90%
果麦文化 浙江省 路金波 境内自然人 24.26%
天舟文化 湖南省 湖南佳创投资有限公司 境内非国有法人 11.84%
天舟文化 陕西省 王艺桦 境内自然人 11.84%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形式新颖、节奏明快,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时间利用习惯,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目前已有超七成用户已经养成了看微短剧的习惯。其中,36.19%的用户每天都看微短剧,38.15%的用户每周要看好几次。可见,观看微短剧已成为大部分用户文娱生活的重要一环。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2024年我国网络剧生产保持提质减量,备案量与新上线数量仍在不断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剧备案量为509部‌,相比2023年的561部减少了9.3%‌;备案集数为12378集,相比2023年的17035集减少了27%;新上线数量为166部,相比2023年的196部减少了15.31%。

2025年03月01日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2025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延续 2024 年国补政策力度,并新增补贴品类。2025年,国内智能投影消费需求将有所回升,预计销售量达633.1万台,同比增长4.8%;销售额达110.8亿元,同比增长10.7%。

2025年02月27日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动画电影产量呈波动发展态势,票房收入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哪吒2》的爆火,让更多资本看到市场的可能,也凸显出我国动画电影市场迈向全球化的趋势,更是在其背后也展现出行业流程协作、技术升级等方面的突破,为电影产业发展及相关机构带来启示。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电视行业分析:出货量创新低 技术迭代、AI大模型等助力国产企业崛起

我国电视行业分析:出货量创新低 技术迭代、AI大模型等助力国产企业崛起

近几年,我国电视行业出货量持续创新低,开机率更是断崖式下跌。不过,外资电视品牌在国内市场持续承压,松下逐渐退出市场,而国产品牌在技术迭代、AI大模型等加持下,悄悄做大,海信成为行业领头羊。

2025年02月12日
内容供给不足致电影市场票房回落  "女性"、下沉市场等成行业新增量

内容供给不足致电影市场票房回落 "女性"、下沉市场等成行业新增量

2024年,由于内容供给严重不足、短剧、抖音等娱乐方式崛起,导致我国电影总票房缩水超百亿,观影人次下降至10.09亿,春节档则成为“全村最后的希望”。不过,我国电影市场也出现女性力量爆发、舞剧、演唱会等新的现象与趋势。因此,我国电影市场在内容端可以融合“二次元”、“演唱会电影”等形式,在宣发端可以深耕衍生品和仪式感,同

2025年01月18日
我国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 内容生态不断丰富

我国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 内容生态不断丰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娱乐和社交方式。各大平台纷纷推出网络直播功能,使得内容生态不断丰富,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直播行业进行规范管理,使得行业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2025年01月17日
从小红书成TikTok用户“新宠”浅析全球社交媒体市场现状 中国已成全球重要市场

从小红书成TikTok用户“新宠”浅析全球社交媒体市场现状 中国已成全球重要市场

近日,在美国TikTok禁令的阴影下,国内社交平台小红书突然迎来了超过70万的"TikTok难民",成TikTok用户“新宠”。随着TikTok美国用户涌入,小红书迅速登上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第一。截止2024年1月15日下午16点,“tiktokrefugee”话题浏览量已达3.8亿次,讨论超800万,且该数据还在增长

2025年01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