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聚酰亚胺行业应用前景巨大 国内厂商正强力推动国产化进程

一、聚酰亚胺被誉为高分子材料金字塔顶端材料有着巨大应用前景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酰亚胺‌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聚酰亚胺简称PI,是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化的特殊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CO-NR-CO-)的一类聚合物。聚酰亚胺因具有优越的物理机械综合性能、优良的电气与化学稳定性,可以制成薄膜、模塑粉、涂料、复合材料、泡沫塑料、纤维、分离膜、中空管等,在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根据重复单元的化学结构,聚酰亚胺可以分为脂肪族、半芳香族和芳香族聚酰亚胺三种。根据链间相互作用力,可分为交联型和非交联型。

聚酰亚胺简称PI,是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化的特殊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CO-NR-CO-)的一类聚合物。聚酰亚胺因具有优越的物理机械综合性能、优良的电气与化学稳定性,可以制成薄膜、模塑粉、涂料、复合材料、泡沫塑料、纤维、分离膜、中空管等,在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根据重复单元的化学结构,聚酰亚胺可以分为脂肪族、半芳香族和芳香族聚酰亚胺三种。根据链间相互作用力,可分为交联型和非交联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聚酰亚胺是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其处于材料金字塔顶端,被誉为高分子材料金字塔的顶端材料,也被称为"解决问题的能手",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没有聚酰亚胺就不会有今天的微电子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各国都在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 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从前景来看,聚酰亚胺(PI)因其在性能和合成方面的突出特点,不论是作为结构材料或是作为功能性材料,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聚酰亚胺是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其处于材料金字塔顶端,被誉为高分子材料金字塔的顶端材料,也被称为"解决问题的能手",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没有聚酰亚胺就不会有今天的微电子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各国都在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 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从前景来看,聚酰亚胺(PI)因其在性能和合成方面的突出特点,不论是作为结构材料或是作为功能性材料,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大数据,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二、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我国聚酰亚胺材料研究及产业化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经过数十年发展,目前中国先进聚酰亚胺材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从产品端分析,中低端 PI 薄膜、PI 纤维领域实现大规模生产,并在电工级 PI 薄膜领域获得全球竞争力;少数PI品种如人工石墨散热膜用聚酰亚胺薄膜、PI浆料等已经实现商业化量产。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端 PI 薄膜以及其他高端 PI 产品仍面临“卡脖子”或产能不足的问题,导致明显的结构性供需失衡。例如TPI、COF用PI等部分高性能先进聚酰亚胺材料仍处于开发布局、送样测试及少量供货阶段。

从应用端来看,聚酰亚胺在绝缘材料中和结构材料方面的应用正不断扩大;在功能材料方面正崭露头角,其潜力仍在发掘中。当前聚酰亚胺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半导体、电子工业、纳米材料、柔性显示、激光等领域。

近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由90.3亿元增长至14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9%。这一增长率表明,当前国内聚酰亚胺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近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由90.3亿元增长至14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9%。这一增长率表明,当前国内聚酰亚胺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三、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成新机会点,带动相关领域PI材料市场需求

聚酰亚胺为新能源汽车安全护航。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领域PI材料市场需求,并成为产业新的机会点,发展潜力巨大。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市场化高速发展阶段,产销规模已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公安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也已高达35.2%。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现在新能源车大部分使用锂电,而锂电是一个高能量密度材料,如果能用聚酰亚胺基的复合集流体给锂电做一个保护,那将更加安全;同时,在隔绝乘车人和锂电的板中也使用一些聚酰亚胺的材料,那在发生意外的时候,也可以为乘车人赢取足够的时间离开汽车,从而保护生命。可见聚酰亚胺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电机的性能和安全性,还满足了高压平台对材料的高要求,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扩大,其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多家本土企业扩产,国产化进程加快

虽然近年我国聚酰亚胺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行业技术人才壁垒较高,尤其是生产高性能 PI 膜对设备定制、制作工艺、技术人才等方面要求苛刻,且产品具备定制化、差异化的特征,生产商需要丰富的经验积 累和充足的研发投入才能产出高性能 PI 膜,同时发达国家行业寡头对 PI 薄膜生产技术、生产工艺进行严格保护,使得我国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巨头存在差距。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聚酰亚胺产能仍呈现着巨头垄断局面,尤其是高端应用市场,主要由美日韩少数企业占据。有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美国杜邦、日本宇部兴产、日本钟渊化学和韩国SKPI等厂商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国产企业虽然在传统电工绝缘领域形成了较强的产业能力,但在高端电工绝缘、电子等其他应用领域的产业化能力较弱,存在新产品种类不足、产品性能不稳定等情形,使得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巨头存在差距,且规模普遍较小,在高性能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以PI 薄膜市场为例:PI 薄膜是最主要的聚酰亚胺产品,目前这一领域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90%以上的市场份额掌握在美国、日本、韩国生产商的手中。具体来看,杜邦(Dupont)、日本宇部兴产(Ube)、钟渊化学(Kaneka)、 日本三菱瓦斯 MGC、韩国PI尖端素材(原 SKPI)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达迈科技(Taimide)是当前全球聚酰亚胺薄膜的主要生产商。

以PI 薄膜市场为例:PI 薄膜是最主要的聚酰亚胺产品,目前这一领域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90%以上的市场份额掌握在美国、日本、韩国生产商的手中。具体来看,杜邦(Dupont)、日本宇部兴产(Ube)、钟渊化学(Kaneka)、 日本三菱瓦斯 MGC、韩国PI尖端素材(原 SKPI)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达迈科技(Taimide)是当前全球聚酰亚胺薄膜的主要生产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但这不并意味着退缩与放弃,随着柔性屏手机的爆发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大量应用功能,聚酰亚胺有望成为新材料中的“新贵”。而且突破高端聚酰亚胺产品的大规模量产对我国制造业升级、军备升级换代、自主可控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聚酰亚胺作为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国内厂商正强力推动国产化进程,瑞华泰、时代华鑫、国风新材、鼎龙股份、中天电子等多家本土企业相继扩产。

国内部分聚酰亚胺代表企业相关进展

企业名称 聚酰亚胺相关业务进展
瑞华泰 瑞华泰2010年完成了国家发改委“1000mm幅宽连续双向拉伸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2021年登录科创板。公司2010年在深圳投建生产基地,2020年开始在嘉兴建设生产基地。深圳基地已建设完成9条高度自动化生产线,嘉兴基地4条热法主生产线和配套工厂系统安装工作已完成,并进行了设备调试,剩下2条全化法主生产线的设备安装工作已完成,嘉兴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新增产能1600吨。
时代华鑫 时代华鑫2017年投资3.5亿建成1#450吨制膜生产线,突破高功率散热聚酰亚胺原膜材料设计技术和超厚大宽幅薄膜化学亚胺化法制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行业空白;为满足市场需求,2019年扩大产能,投资4.5亿元,建设2#800吨制膜生产线,高性能、多功能的聚酰亚胺薄膜产业规模位居国内领先地位。同年,时代华鑫启动PI薄膜在轨道车辆电机绝缘系统上的应用导入工作,并开始进行二期产线扩产工程建设,年产能达2000吨。目前时代华鑫PI薄膜产品先后进入华为、Vivo、OPPO、Google、三星、LG和亚马逊等国内外公司供应链。未来,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株洲时代华鑫将持续扩大产能,将PI薄膜的年产能提升到3000吨,实现规模效应的同时,积极向下游渗透,以满足国内外高尖端技术产业PI薄膜需求。
国风新材 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合肥市属国有上市新材料企业,成立于1998年9月23日。公司的PI薄膜有高性能PI膜、黑色PI薄膜和导热型PI膜。2023年,国风新材建成和在建的PI膜产线有12条。其中位于合肥市高新区4条热法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年产能350吨;位于合肥市新站高新区聚酰亚胺生产线在建8条,其中热法生产线7条,化学法生产线1条,年产能1165吨,目前2条热法产线已经陆续投产,公司合计已投产PI薄膜生产线6条。据了解,国风新材正在研发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等多个新产品。其中新产品芯片封装用聚酰亚胺薄膜(COF 封装用高强高模 PI 薄膜)经下游客户试用反馈,产品综合性能优秀;半导体封装用光敏聚酰亚胺(PSPI)光刻胶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处于实验室送样检测阶段;热塑性聚酰亚胺(TPI)复合膜研发按计划顺利推进,目前已进入小试阶段。
鼎龙股份 鼎龙股份PSPI在2022年3季度实现批量出货。关于产能,武汉本部年产200吨OLED用光敏聚酰亚胺,在2023年11月,千吨级半导体OLED面板光刻胶PSPI在鼎龙(仙桃)半导体材料产业园正式投产,鼎龙(仙桃)半导体材料产业园还是目前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家拥有千吨级半导体显示光刻胶PSPI产线的产业园。据悉,仙桃产业园PSPI二期扩产项目年产1000吨。目前,鼎龙股份YPI、PSPI产品销售稳定增长,现均已成为国内部分主流面板客户的第一供应商,确立鼎龙股份在YPI、PSPI产品国产供应领先地位。
中天电子 中天电子是国内化学法PI薄膜制造领先企业之一,专注于高端PI薄膜制造。据了解,中天电子拥有一条化学法PI薄膜生产线,目前主要产品为人工石墨散热膜用PI薄膜和FCCL用PI薄膜。中天电子开发出的多款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工绝缘、挠性覆铜板、热管理等领域。目前公司产品以电子级ZI-H和导热方案用ZI-C两个产品系列为主,产品厚度涵盖12.5μm-100μm。据了解,中天电子表示,预计2024年其电子级PI总销售量会翻倍,到200吨以上。此外,2024年中天电子计划推动第二条生产线的投资建设,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更倾向于实现设备国产化。
顺铉新材 无锡顺铉新材料有限公司已开发新能源动力电池绝缘用聚酰亚胺薄膜项目、柔性线路板补强用PI膜已经量化生产。OLED及5G用聚酰亚胺薄膜项目先后获得的无锡市、江苏省科技项目支持。2023年10月,顺铉新材总投资10亿元的功能性聚酰亚胺薄膜等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开工。分两期建设,包括生产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16条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4条立式涂布生产线、4条卧式涂布生产线、2条PTFE(聚四氟乙烯)纵拉生产线以及1套横拉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1200万平方米PI薄膜、3214万平方米PTFE薄膜,200万平方米PI薄膜复合、涂布的生产能力,预计实现年应税销售超10亿元。
博雅聚力 宁波博雅聚力于2020年7月成立,公司专注于高分子材料聚酰亚胺(简称PI)的研发,其核心技术在于特种单体的设计合成和通过理论计算辅助聚合配方及工艺的优化,并基于该底层技术,得到一系列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和相关工艺技术。2018年,项目团队在北京完成前期的技术积累,实现从实验室到小试生产的放量。2020年,随着技术的成熟,落地宁波成立宁波博雅聚力,着手新材料的中试放大。博雅聚力目前已推出显示领域的CPI浆料、新能源领域扁线绕组漆等产品,并推进CPI薄膜的研发,未来产品会涵盖PI浆料与薄膜两大类产品。
欧亚新材 山东欧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现已建成全国最大种类最全的聚酰亚胺单体研发生产基地,实现聚酰亚胺单体全部国产化;现已建成聚酰亚胺薄膜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突破国外技术垄断,为聚酰亚胺薄膜发展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欧亚新材料总经理张全国说:“目前,聚酰亚胺单体的生产规模达到2000吨/年,聚酰亚胺薄膜年产500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8%。”计划在今年建设45000吨/年的聚酰亚胺单体生产区。山东欧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形成了以聚酰亚胺多种单体板块为基础,聚酰亚胺薄膜板块为重点发展培育方向的产业体系。未来业务布局规划从PI单体研发生产、PI薄膜研发生产、PI薄膜高端设备研发生产三位一体全面发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分析:产能及产量大幅增长 进口替代效应显著

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分析:产能及产量大幅增长 进口替代效应显著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能达到12.35万吨,同比增长6.93%。同时,PVDF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2023年PVDF产能CR4达到60.62%,浙江孚诺林、东岳集团、内蒙三爱富、阿科玛氟化工产能分别达到2.8万吨、2.5万吨、2万吨、1.45万吨。

2024年11月21日
终端新能源汽车+储能拉动我国碳酸乙烯酯行业发展 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终端新能源汽车+储能拉动我国碳酸乙烯酯行业发展 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我国碳酸乙烯酯下游消费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应用终端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碳酸乙烯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产能产量也大幅上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碳酸乙烯酯消费国和生产国。此外,我国碳酸乙烯酯产能分布较为集中,2022年CR6接近80%,其中浙江石化以26.06%的占比位居国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现状:市场不断扩容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进行

我国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现状:市场不断扩容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进行

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不断发展,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从25亿元增长到72.4亿元。估计2023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在80亿元左右。

2024年11月16日
我国聚丙烯行业正处于扩能期 产量、表观消费量上升且对外依存度下滑

我国聚丙烯行业正处于扩能期 产量、表观消费量上升且对外依存度下滑

近年来,为了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要,我国聚丙烯生产企业积极扩产,使得行业处在持续的扩能当中,产能不断扩张,由2018年的231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97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4%。

2024年11月15日
我国丁腈橡胶行业发展现状:产需整体上升 兰州石化产能居市场首位

我国丁腈橡胶行业发展现状:产需整体上升 兰州石化产能居市场首位

截至2023年底,我国仅有6家丁腈橡胶生产企业,产能格局集中。其中,兰州石化的丁腈橡胶产能居国内市场首位,达到10万吨,占比30.49%;其次为宁波顺泽和镇江南帝,分别达到6.5万吨和6万吨,占比分别为19.82%和18.29%。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聚醚改性硅油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强劲 直锁型聚醚改性硅油是最主要细分产品

我国聚醚改性硅油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强劲 直锁型聚醚改性硅油是最主要细分产品

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升级生产设备,我国硅油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硅油产能107万吨,同比增长26.3%;产量62万吨,同比增长6.2%。预计2024年我国硅油产能将达到129万吨,产量将达到70万吨左右。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聚酰亚胺行业应用前景巨大 国内厂商正强力推动国产化进程

我国聚酰亚胺行业应用前景巨大 国内厂商正强力推动国产化进程

近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由90.3亿元增长至14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9%。这一增长率表明,当前国内聚酰亚胺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现状: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日用塑料制品成产量增长最快产品

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现状: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日用塑料制品成产量增长最快产品

但进入2023年,随着市场需求回升,产量得有增长,累计约为5577.5万吨,同比增长0.7%。2024年以来各月增幅虽有一定起伏,但行业整体呈现向好势头‌。2024年1-9月,我国塑料制品产量累计约为5577.5万吨,同比增长0.7%。其中9月塑料制品产量达749.3万吨,同比增长3.1%。

2024年11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