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酱作为日常烹饪的必需品,其市场需求量及产量表现出高度稳定性。2015-2023年,我国调味酱产量由361.49万吨增长至444.38万吨,我国调味酱需求量由225万吨增长至313.35万吨。目前国内调味酱市场以辣椒酱为主,产量和需求量分别占比37.6%、42.0%。随着消费者对餐饮口味需求逐渐多样化以及调味酱市场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国内调味酱市场持续扩容,2023年已超900亿元。由于各地口味有所差异,调味酱行业区域化、单品天花板特征显著。从竞争情况看,伴随调味酱行业向好,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整体市场高度分散。
一、我国调味酱需求量及产量表现出高度稳定性,其中辣椒酱为市场主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调味酱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调味酱是以豆类、小麦粉、水果、肉类或鱼虾等食物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加工而成的液体或半固体状,具有特殊色、香、味的调味品。
调味酱作为日常烹饪的必需品,其市场需求量及产量表现出高度稳定性。2015-2023年,我国调味酱产量由361.49万吨增长至444.38万吨,我国调味酱需求量由225万吨增长至313.3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调味酱主要分为酱油、食醋、豆瓣酱、西红柿酱、蚝油、咖喱等。目前国内调味酱市场以辣椒酱为主。从产量看,2022年我国辣椒酱产量占调味酱总产量的比重为37.6%;从需求量看,2022年我国辣椒酱需求量占调味酱总需求量的比重为42.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我国调味酱规模持续增长,行业区域化、单品天花板特征显著
随着经济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消费者对餐饮口味需求逐渐多样化,带动了调味酱市场扩大。同时健康饮食潮流驱动调味酱市场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调味酱企业随之不断推出纯天然、无添加产品,推动市场进一步扩容。
根据数据,2022 年我国调味酱市场规模达到 868.68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4.96%;2023年我国调味酱市场规模达到912.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由于各地口味有所差异,我国调味酱行业区域化特征显著:华中地区以剁椒酱(湖南、湖北)、香菇酱(河南)、豆豉酱为主;华南以广式叉烧酱、海鲜酱、XO 酱以及沙茶酱为主;西南较为流行贵州油辣椒、风味豆豉、四川香辣酱、豆瓣酱等;华北地区黄豆酱、甜面酱及芝麻酱较为主流。
我国调味酱行业区域化特征
地区 | 调味酱特征 |
东北地区 | 熟豆酱 |
华北地区 | 黄豆酱、甜面酱、芝麻酱 |
华东地区 | 豆瓣酱、海鲜酱、沙茶酱 |
华中地区 | 剁椒酱、香菇酱、豆豉酱等 |
华南地区 | 广式叉烧酱、海鲜酱、XO 酱、沙茶酱 |
西南地区 | 贵州油辣椒、风味豆豉酱、四川香辣酱、豆瓣酱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受口味的地域性限制,调味酱存在单品天花板现象:老干妈作为细分品类的超级大单品,2022 年收入规模逾 50 亿;海天黄豆酱的收入规模在 10-15 亿区间,仲景香菇酱作为品类开创者,2022 年实现销售收入 3.24 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我国调味酱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整体市场高度分散
调味酱的研发、生产工艺以及配方对产品口感、香味、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拥有先进生产工艺和优秀的配方能使企业产品更具竞争优势。目前海天味业、老干妈、李锦记等龙头企业处于市场领先位置,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
调味酱行业第一梯队代表公司为海天味业,其调味酱产品品类全面,总营收规模超过250亿元;第二梯队代表企业包括中炬高新、李锦记和老干妈等,总营收在30-150亿元之间;第三梯队代表企业包括加加食品、东古、虎邦等其他中小型调味酱生产公司。此外,部分新兴调味酱品牌也在不断涌现,通过创新产品和市场营销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调味酱行业参与者不断增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高度分散。海天味业、仲景食品等调味酱行业内龙头企业通常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生产能力,优势突出,但由于竞争者众多,其市占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数据,2022年海天味业市场占有率仅为6%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