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肉牛行业已形成四大优势产区 下游牛肉人均消费量提升且进口依赖度提高

肉牛,是指以生产牛肉为主的牛。近年来,围绕肉牛养殖、屠宰和牛肉生产的产业版图逐渐形成,国内牛存栏量、出栏量、产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根据数据,2018-2023年我国牛存栏量由6618.4万头增长至10509万头,牛出栏量由4397万头增长至5023万头,牛肉产量由644万吨增长至753万吨。从地区发展情况看,我国肉牛养殖已经形成中原、东北、西南、西北四大优势产区。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食物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牛肉需求增多,带动市场规模增长。预计2024年我国鲜牛肉市场规模将超650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5%。而随着牛肉需求缺口逐步扩大,我国牛肉进口量也逐年增长,进口依赖度逐年提高。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牛肉进口量由106万吨增长至273.74万吨,我国牛肉进口依赖度由13.9%快速增长至31.5%。

牛存栏量、出栏量产量呈增长趋势,国内形成四大优势肉牛产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肉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肉牛,是指以生产牛肉为主的牛,具有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等特点。

近年来,围绕肉牛养殖、屠宰和牛肉生产的产业版图逐渐形成,国内牛存栏量、出栏量、产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根据数据,2018-2023年我国牛存栏量由6618.4万头增长至10509万头,牛出栏量由4397万头增长至5023万头,牛肉产量由644万吨增长至753万吨。

根据数据,2018-2023年我国牛存栏量由6618.4万头增长至10509万头,牛出栏量由4397万头增长至5023万头,牛肉产量由644万吨增长至753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地区发展情况看,我国肉牛已经形成中原、东北、西南、西北四大优势肉牛产区。目前肉牛养殖主要集中在以云贵川为代表的西南地区,以新疆、甘肃、青海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和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为代表的东北地区。

我国肉牛四大核心产区

产区 地理位置 优势条件 主要品种
中原产区 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份。 该区域是粮食主产区,饲料充足;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原产区成为肉牛养殖和牛肉生产的重要基地。 拥有南阳牛、鲁西牛等优质地方品种,并进行了品种改良,提高了肉牛的产肉性能和品质。
东北产区 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等地区。 东北地区拥有广袤的草原和丰富的饲料资源,为肉牛养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该地区还有较强的畜牧业基础和丰富的养殖经验。 通辽肉牛是东北产区的代表品种之一,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肉质好等特点。此外,该地区还培育了科尔沁牛等优质品种。
西南产区 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份。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多种牧草和饲料的生长。同时,该地区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拥有适应山区和丘陵地带饲养的优质肉牛品种,如云南的独龙牛等。
西北产区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区。 西北地区拥有广阔的草原和丰富的天然饲料资源,为肉牛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时,该地区还有较强的畜牧业基础和丰富的养殖经验。 新疆褐牛、陕西秦川牛等是西北产区的代表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肉质好等特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牛肉需求增多带动鲜牛肉市场规模扩大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食物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牛肉需求增多,带动市场规模扩大。根据数据,2015-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牛肉消费量由1.6千克/人增长至2.5千克/人。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食物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牛肉需求增多,带动市场规模扩大。根据数据,2015-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牛肉消费量由1.6千克/人增长至2.5千克/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9-2023年我国鲜牛肉市场规模由不足5000亿元增长至6000亿元以上,预计2024年我国鲜牛肉市场规模将超650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5%。

2019-2023年我国鲜牛肉市场规模由不足5000亿元增长至6000亿元以上,预计2024年我国鲜牛肉市场规模将超650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牛肉进口量逐年增长,进口依赖度逐年提高

由于国内肉牛养殖成本高、出栏周期长,农户养殖的积极性较差,国内牛肉产量供应不足,随着牛肉市场需求不断增多,牛肉需求缺口呈逐步扩大趋势。

根据数据,2020-2022年我国散养肉牛平均总成本由12641.35元增长至13726.27元。

根据数据,2020-2022年我国散养肉牛平均总成本由12641.35元增长至13726.27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为满足国内旺盛的牛肉需求,我国牛肉进口量逐年增长,进口依赖度逐年提高。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牛肉进口量由106万吨增长至273.74万吨,我国牛肉进口依赖度由13.9%快速增长至31.5%。

为满足国内旺盛的牛肉需求,我国牛肉进口量逐年增长,进口依赖度逐年提高。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牛肉进口量由106万吨增长至273.74万吨,我国牛肉进口依赖度由13.9%快速增长至3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粮食仓储行业:我国“大国粮仓”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

粮食仓储行业:我国“大国粮仓”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

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日益重视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粮食仓储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得到了大力推进。同时,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化仓储在粮食仓储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2023年,我国粮食仓储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45.6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422.

2025年02月05日
我国水产品市场供需与进出口分析:水产养殖仍是主要供应手段 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我国水产品市场供需与进出口分析:水产养殖仍是主要供应手段 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我国是全球渔业大国,水产品总产量、消费以及贸易规模均在全球占据着重要位置。从供给端看,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3年居世界第一,占到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其中水产养殖仍是增加我国水产品供应主要手段,其产量占据81.6%的市场份额。同时随着陆上养殖空间的饱和,我国正积极发展现代海洋牧场与深远海养殖,以提高食物供给能力。

2025年01月23日
我国深远海养殖加速推进 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但相关装备普遍“深而不远”

我国深远海养殖加速推进 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但相关装备普遍“深而不远”

近年来,受益于政策驱动,我国深远海养殖加速推进,深海网箱养殖面积与养殖产量增长快速,养殖设备迭代升级,养殖模式多元发展。但目前,我国使用的深远海养殖装备普遍存在“深而不远”的现象,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产业链的整合度还有待提高。

2025年01月23日
我国成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国 市场正从“量”向“质”转变 深远海养殖将成新热点

我国成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国 市场正从“量”向“质”转变 深远海养殖将成新热点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养捕比例达到82:18。近年来在全球水产行业大环境变化的同时,我国水产养殖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在从追求“量”的快速增长,迈入到更加重视提升“质”的阶段,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趋势。与此同时,深远海养殖业蓬勃发展,成为了新的行业热点。

2025年01月22日
我国食用菌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 出口总量持续上升

我国食用菌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 出口总量持续上升

我国食用菌种类丰富,产区分布广泛,遍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南省的食用菌产业发展领跑全国,产量和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此外,伴随着我国食用菌产品在海外市场获得认可和青睐,其出口总量也在持续上升,2023年同比增长4.37%。

2025年01月21日
我国狗粮行业分析:需求基数持续回增 高营养成分、鲜粮市场潜力较大

我国狗粮行业分析:需求基数持续回增 高营养成分、鲜粮市场潜力较大

此外,近年来,我国宠物主养宠理念升级,营养配比、配料组成、品牌知名度是宠主最为关注的决策因素,占比分别为59.30%、49.20%、29.00%;犬主人对烘焙粮、冻干粮偏好度上升,其中烘焙粮偏好度同比提升4.00个百分点;犬主人对鲜粮偏好度有提升,2024年提升3.70个百分点。

2025年01月13日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鹅养殖生产大国 行业迎来发展小高潮  出栏量回升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鹅养殖生产大国 行业迎来发展小高潮 出栏量回升

在经历了2020年产业低潮后,进入2023年我国鹅养殖行业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发展期,社会资本大量进入,鹅的出栏量出现回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张。预计2024年我国鹅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30.16亿元。目前山东、广东、四川和安徽是我国鹅养殖最集中的省份,这4省养殖量总和占全国的60%左右。

2025年01月10日
政策推动我国远洋渔业行业高质量发展 总产值整体上升 境外出售量持续下滑

政策推动我国远洋渔业行业高质量发展 总产值整体上升 境外出售量持续下滑

从外销来看,自2020年起,我国远洋渔业水产品境外出售量持续下滑,由2020年的74.31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47.78万吨;同时其占远洋渔业产量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2023年约为20.57%。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