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DCS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和国产化率稳增 中控技术龙头地位稳固

我国DCS下游应用以化工、石化和电力为主,2022年占比超过80%。近年来,在政策、老龄化率上升、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推动下,其市场规模稳步扩容,预计2024年突破百亿元。从竞争来看,随着自主研发水平提升和中控技术、和利时等本土企业崛起,我国DCS国产化率逐步提升,目前已超过50%。其中中控技术的市场份额连续十余年蝉联国内第一,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1.我国DCS下游应用较为集中,化工为第一大应用领域

DCS即集散控制系统,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工业过程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也是一个由过程控制级和过程监控级组成的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综合了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显示(CRT)和控制(Control)等4C技术。

DCS具有高度集成和模块化、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高可靠性和容错能力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易于监控和诊断等优点,可根据具体工业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通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凭借着这些优势,DCS在化工、石化、电力、造纸、冶金、建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2022年的数据来看,化工是我国DCS下游第一大应用领域,占比达到约43%;其次为电力和石化,分别占比19.4%和17.5%。

DCS具有高度集成和模块化、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高可靠性和容错能力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易于监控和诊断等优点,可根据具体工业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通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凭借着这些优势,DCS在化工、石化、电力、造纸、冶金、建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2022年的数据来看,化工是我国DCS下游第一大应用领域,占比达到约43%;其次为电力和石化,分别占比19.4%和17.5%。

数据来源:睿工业、观研天下整理

2.DCS政策环境利好,市场规模稳步扩容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DCS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自2015年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来,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产业升级。DCS是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也将受益于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等相关政策政策的推动。如《“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 500 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同时将“高端分布式控制系统”纳入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中。此外,我国还发布《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等政策,推动DCS研发和应用。

我国DCS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 500 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同时将“高端分布式控制系统”纳入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中。
2022年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态环境部 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到2025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
2022年3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到2025年,石化、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达到95%以上,建成30个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园区。
2022年4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到2025年,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化纤产量在全球占比基本稳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0%。提升三维设计与建模、数值分析、工艺仿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集散式控制(DCS)、制造执行(MES)、企业资源管理(ERP)、数据采集与视频监控(SCADA)等工业控制软件和系统水平。
2023年3月 国家能源局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加快火电、水电等传统电源数字化设计建造和智能化升级,推进智能分散控制系统发展和应用。加快实现核心装备控制系统安全可信、自主可控。
2023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
2024年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 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 推广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等工业控制系统,加强实验开发、制造执行、分析测试、采购销售等信息化系统部署。加快高端可编辑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等成熟技术“应用尽用”,实现全方位实时感知和数据采集。
2024年5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 1.水泥、玻璃、非金属矿等行业设备。加快生产线及配套设备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嵌入式软件等工业操作系统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工业软件更新换代。2.工业操作系统方面,重点更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安全仪表系统(SIS)、嵌入式软件等产品。到 2027 年,完成约200 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台套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任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除了政策推动外,老龄化上升、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也在促使越来越多的化工、石化等下游企业使用DCS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进一步推动了DCS行业的发展。在这些因素驱动下,近年来我国DCS行业稳步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由2019年的68.6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8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08%,预计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2025年上升至118.4亿元,2022-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99%。

除了政策推动外,老龄化上升、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也在促使越来越多的化工、石化等下游企业使用DCS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进一步推动了DCS行业的发展。在这些因素驱动下,近年来我国DCS行业稳步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由2019年的68.6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8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08%,预计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2025年上升至118.4亿元,2022-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99%。

数据来源:睿工业、观研天下整理

3.DCS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中控技术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DCS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行业技术壁垒高筑,且早期大量专利均由外资企业所占有。再加上我国DCS技术研发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较晚,其产品技术发展上落后于国外。这些也使得我国DCS市场竞争格局长期由艾默生(美国)、霍尼韦尔(美国)、西门子(德国)等外资企业主导。不过,随着中控技术、和利时等本土企业逐渐崛起,再加上我国基于对产业供应链安全、数据安全考量,持续推动DCS产品自主可控,DCS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至2018年DCS国产化率已达到50.4%,浙江中控、和利时等本土企业开始主导市场。到2021年其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达到55.7%,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DCS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行业技术壁垒高筑,且早期大量专利均由外资企业所占有。再加上我国DCS技术研发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较晚,其产品技术发展上落后于国外。这些也使得我国DCS市场竞争格局长期由艾默生(美国)、霍尼韦尔(美国)、西门子(德国)等外资企业主导。不过,随着中控技术、和利时等本土企业逐渐崛起,再加上我国基于对产业供应链安全、数据安全考量,持续推动DCS产品自主可控,DCS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至2018年DCS国产化率已达到50.4%,浙江中控、和利时等本土企业开始主导市场。到2021年其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达到55.7%,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1年起,中控技术连续十余年蝉联国内DCS行业市场份额第一名,且自2019年起市场份额逐渐提升,2022年达到30.2%。据悉,中控技术2023年DCS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37.8%,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尤其在化工、石化这两大下游市场,中控技术具备更为显著的竞争优势,其中2023年化工领域的市场份额达到54.8%,石化领域的市场份额达到44.8%。和利时则在2022年超过艾默生,市场份额排名国内第二。此外,近年来我国DCS行业集中度也呈现上升态势,CR5由2019年的69.7%上升至2022年的73.7%。

2019-2022年我国DCS行业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企业情况

排名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1 中控技术(19.4%) 中控技术(22.1%) 中控技术(28.1%) 中控技术(30.2%)
2 艾默生(17.5%) 艾默生(14.6%) 艾默生(14%) 和利时(13.8%)
3 和利时(12.1%) 和利时(13.2%) 和利时(13.1%) 艾默生(13.6%)
4 霍尼韦尔(12%) 霍尼韦尔(10.7%) 霍尼韦尔(8.8%) 西门子(7.8%)
5 西门子(8.7%) 西门子(9%) 西门子(8.5%) 霍尼韦尔(6.8%)
CR5 69.7% 69.6% 72.5% 73.7%

数据来源:睿工业等、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AI算力需求爆发下我国服务器电源行业迎发展机遇 产品向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升级

AI算力需求爆发下我国服务器电源行业迎发展机遇 产品向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升级

近两年来伴随电源功耗范围的迅速扩大,半导体材料成为决定电源产品性能的核心影响因素,其材料成本直接决定电源定价。半导体行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已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张。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半导体产业市场规模达到4.69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3%。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工业电源行业应用广、前景大 高性能、数字化、绿色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工业电源行业应用广、前景大 高性能、数字化、绿色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凭借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在劳动力、资源、政策、产业聚集等方面的优势,全球电子制造业产能向中国大陆等亚洲地区进行转移,我国成为了全球PCB产业增长的动力引擎,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PCB制造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大陆PCB产值为377.94亿美元(同比下降13.3%),占全球PCB产值的比例为54.

2025年07月10日
新能源车为漆包线行业注入活力 产品升级下市场由“卡脖子”向“海外突围”跃迁

新能源车为漆包线行业注入活力 产品升级下市场由“卡脖子”向“海外突围”跃迁

至2021年,在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下,我国漆包线市场规模激增,超1000亿元。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漆包线需求占比达35%,已成为漆包线核心增长引擎。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预计2025年我国漆包线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元左右。

2025年07月08日
我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收缩 本土品牌市场份额提升 汇川技术登顶

我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收缩 本土品牌市场份额提升 汇川技术登顶

目前,我国低压变频器下游应用呈现多点开花之势,涵盖化工、冶金、矿业、交通设备、电力等多个领域。自2023年起,我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持续收缩。从产品结构看,通用型低压变频器在我国低压变压器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4年销量占比高达75%以上。

2025年07月08日
新规来袭 我国充电宝行业将告别野蛮生长迈向高质量发展 技术升级与供应链重构并行

新规来袭 我国充电宝行业将告别野蛮生长迈向高质量发展 技术升级与供应链重构并行

目前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充电宝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续航神器”。其中我国充电宝市场凭借庞大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已成为全球产业链的核心力量。有相关资料显示,2024年我国充电宝市场规模达10.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超30%,是全球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国(年产量占全球90%以上)。日本、欧美市场90%以上的充电宝来自中

2025年07月08日
无线麦克风行业:夹式产品将显著增长 市场以低价竞争为主 未来有望高质量发展

无线麦克风行业:夹式产品将显著增长 市场以低价竞争为主 未来有望高质量发展

无线麦克风行业进入门槛低,国内市场上存在大量品牌,以低价竞争为主。随着大疆等头部音频品牌加速布局中高端市场,未来我国无线麦克风行业有望高质量发展。

2025年07月06日
我国电子电路铜箔行业:终端需求持续攀升带来发展机会 高端产品市场开始崛起

我国电子电路铜箔行业:终端需求持续攀升带来发展机会 高端产品市场开始崛起

电子电路铜箔是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而印制电路板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是现代电子信息产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件,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服务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因此,电子电路铜箔的终端应用领域,因此其发展受上述终端应用领域的影响较大。

2025年07月05日
蓝牙音箱行业向智能、立体声升级 中国市场量价齐升 漫步者等本土品牌强势突围

蓝牙音箱行业向智能、立体声升级 中国市场量价齐升 漫步者等本土品牌强势突围

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蓝牙音箱逐渐受到手机平板等用户的广泛关注,其中便携式产品受到市场青睐。在数字化浪潮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蓝牙音箱作为音频设备领域的重要分支,正经历着从单一播放工具向智能音频、立体声音蜕变,其中智能音箱销量增势强劲,增速快于立体声音箱。

2025年07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