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减隔震是指通过隔震器将基础和上部结构隔离(隔震)或通过阻尼器等消能设备(减震)以降低地震作用的技术,狭义的减隔震主要指建筑领域。近年来,为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国家政策态度由“鼓励”转为“强制”,并且减隔震技术经济效益明显。不过,建筑减隔震进入门槛较高,所以多家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进而强化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建筑减隔震行业市场容量快速成长,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50亿元。
1、减隔震技术“以柔克刚”,效果优于传统抗震结构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建筑减隔震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减隔震是指通过隔震器将基础和上部结构隔离(隔震)或通过阻尼器等消能设备(减震)以降低地震作用的技术,狭义的减隔震主要指建筑领域。采用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传导至建筑物的地震能量,比传统抗震技术的直接抵抗优势较大,并且有效减轻建筑本身承受的地震能量,如建筑减震可以降低地震作用的20%-30%,建筑隔震技术可以降低地震作用的50%-80%。消能减震结构和隔震结构属于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主要采取“以柔克刚”的方法改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
建筑减震技术与隔震技术对比
项目 |
建筑减震技术 |
建筑隔震技术 |
抗震立足点 |
立足于“抗” |
立足于“隔” |
应用范围 |
应用范围广,可用于抗地震、抗风震 |
主要用于抗地震 |
抗震效果 |
降低地震作用的20%-30% |
降低地震作用的50%-80% |
设计难易度 |
比较复杂、繁琐比较简单、易操作使用年限多数不少于50年,部分粘滞阻尼器的使用年限为30年 |
不少于60年 |
美观性 |
占据建筑空间,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美观性,增大公摊 |
较好,上部建筑功能发挥更灵活,公摊更小 |
适用性 |
几乎适用于所有结构的建筑,不受制于高宽比 |
一般不适用于高宽比大于4:1的建筑和Ⅳ类场地,且传统建筑功能发挥需要与隔震层构造相协调 |
经济性 |
经济性不明显,有可能增加工程造价 |
减少上部建筑建材用量,安全性更高、公摊更少等优势有望增加楼盘均价 |
检修难易程度 |
减震建筑1/3~1/2的楼层需要布置减震产品,巡检较麻烦 |
只需统一巡检隔震层,检修难度较低 |
安全储备 |
安全储备小,震后仍需修复后才能使用 |
安全储备大,震后建筑物不维修或简单维修即可恢复使用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态度转向,由“鼓励”转为“强制”
为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人民财产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人大常委、住建部、发改委等先后发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推动建筑减隔震行业发展。并且,2021年5月,《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国务院批准通过,并于当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政策态度正式从“鼓励、提倡”转为“强制执行”。《条例》内容主要围绕四个主题:国家将大力扶持减隔震行业发展、减隔震需求大幅扩容、提升行业发展规范性和建立各环节全面追责机制。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主要内容
主题 |
主要内容 |
一、国家将大力扶持减隔震行业发展 |
国家鼓励和支持建设工程抗震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国家鼓励科研教育机构依法设立建设工程抗震技术实验室和人才实训基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对建设工程抗震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用地、融资等给予政策支持。 |
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和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能力提高,支持建设工程抗震相关产业发展和新技术应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工作机制,将相关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
二、减隔震需求大幅扩容 |
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建筑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不丧失建筑功能。国家鼓励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隔震减震技术,提高抗震性能。 |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提高农村建设工程抗震性能。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实施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未达到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的老旧房屋改造计划,并给予政策支持。 |
|
三、提升行业发展规范性 |
国家应当加强隔震减震装置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隔震减震装置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质量信息管理制度,采集、储存隔震减震装置生产、经营、检测等信息,确保隔震减震装置质量信息可追溯。隔震减震装置用于建设工程前,施工单位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进行取样,送建设单位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当对隔震减震装置的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得出具虚假的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建设工程抗震性能、抗震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等进行调查、统计和监测。 |
|
四、建立各环节全面追责机制 |
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申请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擅自施工的,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明示或者暗示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和从业人员违反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抗震性能的,责令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应在初步设计阶段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专篇作为设计文件组成部分。 |
|
施工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及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措施施工质量的管理,确保质量责任可追溯。 |
|
隔震减震装置生产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对隔震减震装置取样送检或者使用不合格隔震减震装置的,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
|
鉴定单位:抗震性能鉴定单位未按照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性能鉴定,或者出具虚假鉴定结果的,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住建部发布与《条例》配套的《建筑隔震设计标准》,在国家层面明确隔震行业的设计标准;住建部与质检总局共同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已发布征求意见稿。可见,建筑减隔震行业在国家层面的立法体系正在日趋完善。
我国建筑减隔震行业相关政策情况
时间 |
部门 |
文件 |
主要内容 |
2021.09 |
国务院、住建部 |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 |
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
2021.12 |
住建部、质检总局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 |
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的相关规定,补充了抗震等级二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提高了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它各类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下限值。 |
2022.03 |
住建部 |
《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送审稿)》 |
地震时正常使用建筑应保证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烈度的地震时,无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罕遇地震时,经简单或适度修理可继续使用。 |
2022.05 |
四川省住建厅 |
《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建筑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通知》 |
对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因、医院等八类建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
2022.06 |
四川省住建厅 |
《<四川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
属于抗震设防专项审查范畴且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
2022.12 |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规程》 |
减隔震工程设计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1.结构的抗震性能化目标;2.减隔震方案及相关计算分析;3.减隔震装置的规格、型号、性能、使用年限等技术指标;4.减隔震装置检验检测、施工安装和使用维护要求;5.减隔震构造措施要求,包括建筑做法、幕墙、机电及其他非结构构件连接构造、减隔震装置检查、更换的可靠途径等。建筑隔震工程上部结构验收、竣工验收及维护检查时,应对隔离缝和柔性连接进行验收和检查。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减隔震技术经济效益明显
而根据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李庆武等学者的研究,位于抗震设防烈度9度区的高层酒店项目增设屈曲约束支撑(BRB)后能够增强酒店的抗震性能,并减少墙、梁、柱、板使用的混凝土总方量,进而减少造价;同时能够降低酒店型钢造价,使得增设减震设备的建筑结构方案较原方案节省上部结构土建造价约7.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根据兰州理工大学党育等学者的研究,对一般建设于抗震设防高烈度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或框架剪力墙丙类建筑,采用隔震措施比采用传统抗震措施可降低直接建设费用约1%-5%,并且采用隔震措施可以降低震后损失及维修费用约8%-35%。由此可见,采用减震、隔震技术的建筑物的建设费用和震后维修费用相比传统抗震建筑物均有减少,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4、建筑减隔震行业进入门槛较高,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
不过,建筑减隔震行业技术壁垒、综合服务壁垒和品牌壁垒较高。比如,隔震橡胶支座的生产过程包括钢板切割、清洗干燥、涂刷胶黏剂、橡胶塑炼、硫化装配等多个环节,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橡胶垫力学失稳,导致支座失去隔震作用。与此同时,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从隔震产品的设计、生产、质检、安装和维护等多个方面都对隔震行业进行了技术规范。因此,建筑减隔震行业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目前,我国建筑减隔震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也均将研发重点放在对生产工艺的优化上,在保证产品高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进而获得一定竞争优势。
我国主要减隔震企业研发平台及研发重点
企业名称 |
研发平台 |
研发重点 |
震安科技 |
院士工作站—周福霖工作站,苏经宇工作室研发团队、技术工艺成本核算中心 |
公司在橡胶配方、胶黏剂的粘接工艺、硫化工艺、阻尼器生产工艺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和经验,能够保证橡胶的抗变形、抗老化、耐候性,以及橡胶和钢板的紧密粘接、阻尼器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等要求,从而有能力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隔震橡胶支座和阻尼器产品。 |
海德科技 |
公司技术部和研发部、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
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发展,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如超高阻尼隔震支座、防火隔震支座、耐低温隔震支座、摩擦摆式支座、建筑隔震支座无顶升更换、粘滞阻尼器等。 |
时代新材 |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
工业与工程产业主要围绕轨道交通线路减振、桥梁建筑物隔震、系统减振等工业与工程领域,从事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深耕工业工程行业,是工程抗震安全整体方案的技术革命者,可提供全系列的桥梁隧道减隔振产品,是国内悬挂部件的头部企业、铁路桥梁支座产品核心供应商。 |
丰泽股份 |
院士工作站、省减隔震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
不同钢质材料制成的阻尼器的阻尼特性研究;产品功能智能系统研究;桥梁伸缩装置免更换研究;伸缩装置自动焊接研究;加劲钢板自动喷涂技术研究;产品全过程质量可追溯系统研究;高阻尼特性橡胶材料研究;钢质球型支座和盆式橡胶支座结构优化研究;叠层橡胶支座的智能电磁硫化技术研究;产品高品质长寿命的技术研究;叠层橡胶支座硫化自动控制技术及自动修边技术研究;金属支座自动化柔性装配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机器视觉技术及离线编程仿真技术研究。 |
天铁股份 |
大型现代化研发中心(配备各类国内外高端的研发设备);与青岛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以技术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优势互补、共同攻关”的科研合作模式。 |
公司积极研发,从材料模量、内部结构、外形尺寸、参数性能等多个核心层面,完成了对建筑减隔震产品的系列化覆盖,全面满足市场上对建筑减隔震产品的性能需求,极大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品设计方面,公司直径1.4米及直径1.6米支座实现批量供货,其中,直径1.6米支座产品,代表国内较高标准的技术要求。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我国建筑减隔震行业市场容量快速成长,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50亿元
综上所述,在国家政策支持、减隔震技术经济效益明显以及企业研发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减隔震行业市场容量快速成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建筑减隔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元,实现10倍扩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