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又称栗子、毛栗、瓦栗子树、风栗、家栗等,素有“干果之王、木本粮食”的美誉,是传统坚果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板栗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九成以上;出口额占全球出口额八成以上。其中,河北省是我国板栗产业龙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9.6%。但目前我国板栗行业大而不强,市场仍面临着加工率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等发展问题。在农林生产方式日渐趋向集约化转变的背景下,板栗加工经营也亟需摒弃传统思路,将单一模式的初级林产品加工转变到整体化、高值化利用方向上来。
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板栗生产国,产量占比近3/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板栗生产国,产量占比近3/4。有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板栗产量达213.12万吨。其中中国板栗产量156.27万吨,占全球板栗总产量的73.32%(近3/4)。
数据来源:FAO,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FAO,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板栗品种资源丰富种植广泛,河北、山东、河南是主产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板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板栗原产于中国,是我国五大优势经济林树种之一,品种资源丰富,目前广泛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及山西共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年鉴显示,2022年我国板栗总产量234.31万吨,种植分布在河北、湖北、山东、辽宁、云南和河南等24个省份。河北、山东、河南是我国板栗主产区,这三个省份板栗产量合计在全国板栗总产量比重为37.4%。其中河北板栗产量44.6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9.06%(近1/5),位居全国第一。
数据来源: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整理
从品种来看,我国板栗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大约有300多个优良品种。同时由于我国南北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形成了特征、特性不同的地方品种。但大体来看,目前我国板栗可分为南方板栗和北方板栗。
南方板栗和北方板栗特点及产区对比
品种 | 特点 | 分布地区 |
南方板栗 | 特点是果型大,平均果粒 12g以上,最大可达 25g以上,含糖量低,淀粉和含水量较高,肉质偏粳,多适合作菜票。 | 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南部、甘肃南部、四川北部、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 |
北方板栗 | 特点是果型小,平均10g左右,含糖量高,一般在 20%左右,果肉含淀粉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果皮色泽较深,有光泽,香味浓,涩皮易剥离,适宜制作糖炒票。 | 主要分布在华北各省的燕山及太行山区,河北、北京、山东、江苏北部、河南北部、陕西和甘肃部分地区 |
资料来源:农小峰,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北京板栗良种有燕丰、燕昌、燕红、银丰、怀九、怀黄;河北板栗良种有燕明、替码珍珠、燕奎、早丰(3113)、短枝、大板红、紫铂、遵玉、东陵明珠、遵化短刺、塔丰;山东板栗良种有红光、红栗1号、金丰、海丰、石丰、华光、华丰、郯城3号、烟清、烟泉、泰栗1号、沂蒙短枝、黄蓬、五莲明栗。
我国地方主要板栗良种
地区 | 优良品种 |
北京 | 燕丰、燕昌、燕红、银丰、怀九、怀黄 |
河北 | 燕明、替码珍珠、燕奎、早丰(3113)、短枝、大板红、紫铂、遵玉、东陵明珠、遵化短刺、塔丰 |
山西 | 大油栗、贾路1号、84-1 |
山东 | 红光、红栗1号、金丰、海丰、石丰、华光、华丰、郯城3号、烟清、烟泉、泰栗1号、沂蒙短枝、黄蓬、五莲明栗 |
陕西 | 明楝栗、大板栗、柞板11号、柞板14号、安栗1号、安栗2号、蓝田、红明栗、镇安1号 |
河南 | 罗山 689、光山2号、豫罗红、确红栗、豫栗王 |
江苏 | 九家种、尖顶油栗、处署红、焦札、毛板红 |
浙江 | 魁栗、油毛栗、金庆1号、金庆2号、金庆3号、金庆4号、丽选1号、桐选43号、江山1号、三门4号 |
安徽 | 大红袍、粘底板、蜜蜂球、叶里藏 |
湖北 | 罗田中迟栗、浅刺大板栗、归栗、九月寒、JW3310、JW280 |
湖南 | 它栗、接板栗、大油栗、双季栗、油板栗 |
贵州 | 油栗、大板栗 |
江西 | 田铺双季栗、金坪矮垂栗 |
辽宁 | 辽丹 61、辽丹 58、辽丹15、中日1号、9602 |
广东 | 韶栗18号 |
广西 | 中果红油皮、大乌皮栗、桂林 72-1、阳朔 37 |
福建 | 大毛榛、北榛、长芒仔、圆蒂仔、薄壳仔、黄榛、白露仔、油榛、禾榛、乌壳长芒 |
云南 | 云丰、云腰、云富、云良、云珍 |
资料来源:农小峰,观研天下整理
三、我国板栗进出口贸易常年呈现净出口格局,贸易顺差呈现波动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我国也是世界第一大板栗出口国,其2022年出口额占全球出口额八成以上。进出口量方面:近年来我国板栗进出口贸易常年呈现净出口格局,且净出口量呈现波动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板栗出口量从4.87万吨波动增长至6.53万吨;进口量从0.8万吨减少至0.52万吨;净出口量从4.07万吨波动增长6.01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进出口额方面:近年我国板栗进出口金额贸易保持与进出口贸易量相适应的态势,常年呈贸易顺差态势。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板栗出口金额从1.28亿美元增长至1.48亿美元;而进口金额在0.09-0.2亿美元之间波动,整体呈下降趋势,对贸易顺差的变化影响偏向正面;贸易顺差从0.27亿美元增长到1.35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进出口单价方面:进口单价上涨,出口单价下跌,且2023年进口单价首次高于出口单价。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板栗出口单价从2.63美元/公斤波动下跌至2.26美元/公斤,下跌了14.09%;我国板栗进口单价从2.5美元/公斤波动上涨至2.51美元/公斤,上涨了0.45%。这一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板栗国际竞争力不足,缺少高附加值产品。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四、加工率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我国板栗产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还只是板栗生产大国,还不是板栗产业强国。从板栗生产大国到板栗产业强国转变,我们还有很长路要走。当下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红线底线的要求下,板栗种植规模未来增长的空间并不大,依靠规模增长带动效益提升并不现实,因此提升板栗种植经营、生产加工科技水平,推动板栗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但目前我国板栗产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精深加工不足、产品种类单一,导致板栗产业难以形成市场规模。虽然近年随着板栗加工产品不断增多,例如秦皇岛市百峰食品有限公司聚焦“青龙板栗”等特色产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开发出熟栗仁、冰板栗等系列产品。栗粉、栗子仁、栗子酱、栗子糖、栗子罐头等这些加工产品不仅丰富了板栗的食用方式,还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但目前我国板栗的加工率仍相对较低,不足20%,且附加值不高,市场产品以生鲜板栗或板栗仁等初加工产品为主,经济效益有限。另外精深加工企业及研发团队的缺失,是板栗“贱卖”的重要原因。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另一方面人工、农资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板栗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面临人工、农资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板栗产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收购价格20年未变,制约了板栗产业内生动力,也阻碍了板栗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板栗的种植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基础成本,也可称为固定成本,由土地承包费、整地费、种苗费和栽植费构成,有的也包含前期参观学习费、培训费等;二是管理成本,亦称为变动成本,随着树体的扩大,变动成本也在逐步提高,其中包括浇水施肥费用、修剪费用、防病除虫费用和收获、贮藏、运输费用,其中人工占比板栗种植较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在市场充分竞争下,受限于掌握的信息有限、销售的渠道单一等原因,收购商贩经常“半天一价”“一村一价”,栗农只能被动接受,缺少议价能力。同时,随着板栗行业走向成熟,一批品牌企业不断涌现,也带来了板栗价格话语权的绝对压制。另外当前还存在栗农传统新鲜板栗销售收入单一微薄且波动大的问题。
最后,区域品牌众多、“有品牌没特色”也是制约精品板栗市场销售的瓶颈。例如燕山地区三市五县板栗主产区均热衷于打造自己的区域公用品牌,包括“迁西板栗”“遵化板栗”“兴隆板栗”“宽城板栗”“青龙板栗”,以及省级的“京东板栗”,数量众多、标识繁杂的背后是品牌建设的粗放发展,进一步削弱了燕山地区板栗金字塔尖的品质价值和头部品牌的溢价能力。
综上来看,在农林生产方式日渐趋向集约化转变的背景下,板栗加工经营也必须摒弃传统思路,将单一模式的初级林产品加工转变到整体化、高值化利用方向上来。同时借助科学技术、市场营销、政策保障等多领域的合力作用,打破现阶段小规模产业集群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具有一定长度的板栗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使板栗产业成为真正助力乡村振兴的绿色富农产业。(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