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生物航煤行业:中国上游废弃油脂资源优势显著 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状态

前言

生物航煤技术路径分为四类,其中HEFA 是目前唯一实现商业化的成熟线,占据市场主体地位;FT和AtJ,PtL分别凭借原料选项丰富和成本优势,有望提升未来市占率。仅考虑目前比较成熟的 HEFA 技术路线,藻类植物、食用油、植物油、动物油脂为生物航煤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其中废弃油脂碳排放量相对较小,有望成为生物航煤生产核心原材料。而国内潜在废弃油脂资源可达 600-800 万吨/年,发展生物航煤行业具备显著优势。

随着生产技术进步,全球生物航煤产能快速扩大,2024年将接近 230万吨。全球生物航煤产能主要由亚太、欧洲和北美三地贡献,总占比超99%。国内公司中镇海炼化、怡斯莱(EcoCeres)和嘉澳环保扩产进展较快。

生物航煤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燃料替代方案和航空业减排途径。据预测,如若不做出额外减排努力,2050 年全球航空业碳排放或将达到 22 亿吨。航空业减排需求迫切,全球生物航煤需求量有望快速增长,预计2050年达3.58亿吨。国内生物航煤应用也稳步推进,但受原材料来源不稳定等因素影响,生物航煤价格高于传统的化石喷气燃料,航空企业对生物航煤的利用积极性不高;且生物航煤相关政策不具有强制性,对生物航煤的使用推动性有限,使得目前国内生物航煤市场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状态。

生物航煤技术路线HEFA实现商业化,占据市场主体地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物航煤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生物航煤是在生物柴油技术的基础上开发而成的,是指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生产的航空煤油。

生物航煤技术路径主要包括酯类和脂肪酸类加氢工艺(HEFA)、费托合成工艺(FT 或 G+FT)、醇喷合成工艺(AtJ)、电转液工艺(PtL)四类。其中,HEFA 是目前唯一实现商业化的成熟线,占据市场主体地位;FT 和 AtJ原料选项(农林废弃物、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废弃等)更丰富,未来有望逐渐走出示范阶段进入商业化运营,市场份额提升;PtL 还处在初期试验阶段,但相对于传统航油,PtL减排潜力显著且几乎不用担心原料问题,未来或实现成本大幅下降,有希望成为远期最主要的技术路线。

生物航煤工艺技术路线

技术工艺 原料 初步加工 关键中间体 发展现状
酯类和脂肪酸类加 氢工艺(HEFA) 藻类植物、食用油、植物油、动物油脂 油脂提取、中和、脂肪提取 脂类 技术成熟度:成熟LCA 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化石燃料减少73%~84%目前最具商业可行性的工艺,预计将在2030年前占据中国 SAF 市场主导地位
醇喷合成工艺 (ATJ) 甘蔗、糖浆、玉米 发酵、气化 异丁醇 LCA 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化石燃料减少85%~94%在美国原料可用性高且价格低廉,而在中国原料成本相对较高
费托合成工艺(FT) 农林废弃物、林业剩余物、能源作物、废弃物 预处理、油脂提取、分离 合成气 技术成熟度:商业化试点LCA 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化石燃料减少85%~94%潜在原料来源众多,挑战在于如何有效获取和加工
电转液工艺(PtL) 空气捕获二氧化碳 与绿氢合成 合成物 技术成熟度:发展中LCA 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化石燃料减少99%采用直接空气碳捕获技术,减排潜力巨大,蕴含的生产潜力 无可限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废弃油脂有望成为生物航煤生产核心原材料,国内资源优势显著

生物航煤上游主要是生物质资源,包括餐饮废油(俗称“地沟油”)、动植物油脂、农林废弃物等可再生资源。仅考虑目前比较成熟的 HEFA 技术路线,藻类植物、食用油、植物油、动物油脂将会是 SAF 生产的核心原材料。但参考历史欧盟针对陆运生物燃料原材料的政策,植物油脂的受青睐程度远不如废弃油脂。因为欧盟政策制定者认为使用植物油脂将存在潜在的 ILUC(Indirect Land Use Change)风险,即原本以森林碳汇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释被放到大气中,大大增加了生物燃料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量。在考虑 ILUC 的情况下,菜籽油基、向日葵基、棕榈油基等植物油基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均会超过传统石化柴油,故欧盟也给予了废弃油脂基生物柴油双倍计算碳积分的优惠政策。废弃油脂(Used Cooking Oil)有望成为生物航煤生产核心原材料。

国内废弃油脂产出量大,资源优势显著。相较西餐,中餐更重油,因此我国餐厨垃圾中废油含量更高;且我国人口基数大,使得废弃油脂资源供给更为充足。欧美发达国家餐厨垃圾占比约在20-30%,但考虑中餐重油的饮食习惯,我国餐厨垃圾占比可达40%-50%,即对应1.2-1.5亿吨餐厨垃圾,以潜在含油率 5%测算,我国潜在废弃油脂资源可达 600-800 万吨/年。

国内废弃油脂产出量大,资源优势显著。相较西餐,中餐更重油,因此我国餐厨垃圾中废油含量更高;且我国人口基数大,使得废弃油脂资源供给更为充足。欧美发达国家餐厨垃圾占比约在20-30%,但考虑中餐重油的饮食习惯,我国餐厨垃圾占比可达40%-50%,即对应1.2-1.5亿吨餐厨垃圾,以潜在含油率 5%测算,我国潜在废弃油脂资源可达 600-800 万吨/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生物航煤产能集中于亚太、欧洲和北美,国内公司中镇海炼化等进展较快

随着生产技术进步,全球生物航煤产能快速扩大。根据数据, 2024 年全球生物航煤在运产能接近 230 万吨,主要由亚太、欧洲和北美三地区贡献,分别为 166.8 万吨、35.96 万吨和25.9 万吨,分别占比72.5%、15.6%、11.3%,总占比超99%。

随着生产技术进步,全球生物航煤产能快速扩大。根据数据, 2024 年全球生物航煤在运产能接近 230 万吨,主要由亚太、欧洲和北美三地区贡献,分别为 166.8 万吨、35.96 万吨和25.9 万吨,分别占比72.5%、15.6%、11.3%,总占比超9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公司中镇海炼化、怡斯莱(EcoCeres)和嘉澳环保进展较快。截至目前,镇海炼化已经实现了可持续航煤量产,产能为 10 万吨/年,主要使用HEFA 技术处理餐余油脂。港股上市公司香港中华煤气的子公司怡斯莱在张家港建设的10 万吨产能的 HEFA 装置也已经建成,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并且已于2022年第四季度通过中国石油国际事业(伦敦)公司将 2000 余吨可持续航煤出口至欧洲。2024年 11 月 21 日,A 股上市公司嘉澳环保在连云港市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生物航煤项目于近期投料成功,目前已顺利产出符合产品标准的合格产品。

中国生物航煤产能投产/规划情况

状态

厂商

规划产能

技术路线

已投产

镇海炼化

10 万吨

HEFA

易高-怡斯莱

10 万吨

HEFA

金尚环保+霍尼韦尔

30 万吨

HEFA

东华能源+霍尼韦尔

100 万吨

HEFA

尚未投产/规划阶段

嘉澳环保+霍尼韦尔

100 万吨

HEFA

国家电投+国泰航空

20-40 万吨

合成燃料

山东海科化工

50 万吨

HEFA

四川天舟

50 万吨

HEFA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生物航煤需求量持续增长,中国市场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状态

生物航煤与石油基航煤的组成与结构相似、性能接近,满足航空器动力性能和安全要求,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最高可减排85%以上,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燃料替代方案和航空业减排途径。

2019 年,全球航空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整体排放的1.8%(约10.6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虽然全球航空市场受疫情影响在2020-2021年出现大幅下滑,但在未来数十年,业务量整体上预计将持续增长,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占比预计也将不断增大。据预测,如若不做出额外减排努力,2050 年全球航空业碳排放或将达到 22 亿吨。

2019 年,全球航空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整体排放的1.8%(约10.6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虽然全球航空市场受疫情影响在2020-2021年出现大幅下滑,但在未来数十年,业务量整体上预计将持续增长,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占比预计也将不断增大。据预测,如若不做出额外减排努力,2050 年全球航空业碳排放或将达到 22 亿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航空业减排需求迫切,全球生物航煤需求量有望快速增长。2020 年全球生物航煤需求量达5万吨,预计2030年全球生物航煤需求量达1835万吨,2050年全球生物航煤需求量达35800万吨。

航空业减排需求迫切,全球生物航煤需求量有望快速增长。2020 年全球生物航煤需求量达5万吨,预计2030年全球生物航煤需求量达1835万吨,2050年全球生物航煤需求量达35800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国内市场看,2013年4月24日,东航A320首次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空燃油进行验证飞行。试飞组按照标准流程测试了混合生物燃油的加注比例、巡航阶段温度、飞行高度影响以及航前和航后的发动机检查,同时处理了特殊情况。该飞机在85分钟后成功降落在虹桥机场,标志着中国首次自主生产生物航空燃料试飞成功。2013年4月,中国成功将地沟油、农林废弃物和油藻转化为生物航煤,试飞中使用的部分航煤由地沟油和棕榈油转化而来。2022年12月,中国首个商业货运航班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完成首飞,该航班使用的生物航煤由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生产。

国内生物航煤应用也稳步推进,但受原材料来源不稳定以及生产工艺成熟度、设备成本、转化效率等因素影响,生物航煤价格高于传统的化石喷气燃料,航空企业对生物航煤的利用积极性不高;且生物航煤相关政策不具有强制性,对生物航煤的使用推动性有限,使得目前国内生物航煤市场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状态。

国内生物航煤应用也稳步推进,但受原材料来源不稳定以及生产工艺成熟度、设备成本、转化效率等因素影响,生物航煤价格高于传统的化石喷气燃料,航空企业对生物航煤的利用积极性不高;且生物航煤相关政策不具有强制性,对生物航煤的使用推动性有限,使得目前国内生物航煤市场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状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生物航煤行业:中国上游废弃油脂资源优势显著 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状态

全球生物航煤行业:中国上游废弃油脂资源优势显著 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状态

随着生产技术进步,全球生物航煤产能快速扩大,2024年将接近 230万吨。全球生物航煤产能主要由亚太、欧洲和北美三地贡献,总占比超99%。国内公司中镇海炼化、怡斯莱(EcoCeres)和嘉澳环保扩产进展较快。

2024年12月14日
我国锌锰电池行业现状分析:碱性化率逐年提高 出口规模有所收窄

我国锌锰电池行业现状分析:碱性化率逐年提高 出口规模有所收窄

目前,我国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支持碱性锌锰电池行业持续发展,对碱性电池免征4%的消费税。再叠加消费升级,我国锌锰电池的碱性化率逐年提高,约在60%左右。同时,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锌锰电池出口国,但近几年出口量呈下降趋势,2023年降幅有所收窄,出口量为270.5亿支,同比增长0.8%。

2024年12月13日
政策为超硬材料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产值呈增长态势 培育钻石增长潜力大

政策为超硬材料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产值呈增长态势 培育钻石增长潜力大

随着制造业的迭代升级和下游产业需求的增长,超硬材料作为关键原材料,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超硬材料总产值达147.8亿元,预计2024年、2025年我国超硬材料总产值分别达163.2亿元、171.5亿元。

2024年12月12日
我国叠栅光伏电池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持续上升 技术有望加速成熟

我国叠栅光伏电池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持续上升 技术有望加速成熟

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装机规模持续上升,消纳问题也随之日益严重,而叠栅技术作为一种泛半导体金属化技术和电池组串技术,融合电池和组件两个工段的多个技术,有望推动光伏产业大幅降本增效,叠栅光伏电池行业需求空间较大。同时,通威股份与时创能源、晶盛机电进行叠栅光伏电池技术合作,有望加速行业技术成熟。

2024年12月11日
我国可持续性航空燃料(SAF)行业分析:多家航司使用量增加 需求空间已被打开

我国可持续性航空燃料(SAF)行业分析:多家航司使用量增加 需求空间已被打开

全球首批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商包括World Energy、Neste、Gevo以及Total。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球SAF产能达212.36万吨/年。从航司签署的采购协议来看,2022年宣布的承购量为21.7亿升,近年来数量急剧增加,预计增长将持续。

2024年12月09日
我国金刚石行业分析:河南省提供超八成供应量 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金刚石行业分析:河南省提供超八成供应量 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金刚石作为超硬材料最主要细分市场之一,是河南省28条重点发展的产业链之一。近年来,河南省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从不同角度明确了推动超硬材料产业发展、力图构建千亿级超硬材料产业链。同时,河南十八个地市先后有郑州、商丘、南阳、许昌、济源、开封、漯河等七个地市出台做优做强本地超硬材料产业或发展本地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

2024年12月09日
我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分析:高压快充车带来庞大需求 新型硅碳前景可期

我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分析:高压快充车带来庞大需求 新型硅碳前景可期

负极材料最主流的是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大类,与天然石墨比较,人造石墨在循环、倍率、高温等方面性能更优。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仍占据市场主流地位,市场份额高达82.5%。硅基材料作为锂电负极的新一代材料,市场份额占比较小仅为3.4%(以石墨和硅碳混掺后计算)。

2024年11月29日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渗透率低但发展空间大 行业参与者较少 头部厂商主导市场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渗透率低但发展空间大 行业参与者较少 头部厂商主导市场

全钒液流电池成本结构主要包括电堆、电解质以及周边设备三个部分,其主要组成部件包括离子交换膜、电极材料、双极板材料、集流体、活性电解液及电解液缸、催化剂等。其中电解液直接影响能量单元的性能与成本,是钒电池系统中的核心材料之一,占比达43%。

2024年11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