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老龄化带动骨科植入耗材行业增长 创伤类国产化率高 集采常态化下市场趋向集中

前言

骨科疾病的发病率与年龄高度相关,在庞大人口基数和与日俱增的老龄化趋势下,近年来国内骨科医疗市场快速增长,骨科植入耗材需求随之加速释放。2019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比达12.60%,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超300亿元。2022年随骨科集采政策在人工关节和创伤领域全面执行,骨科耗材行业开始受到冲击,市场规模缩水。但基于当前国内老龄化趋势明显,骨科医疗需求刚性,预测未来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将平稳增长,至2030年超800亿元。

强生、施乐辉、捷迈邦美、史塞克、美敦力等进口品牌依托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较强的研发和资金实力,在国内骨科植入耗材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国产品牌起步相对较晚,市场竞争力较为薄弱,其中多数品牌市场份额不足5%。骨科植入耗材主要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其中创伤植入类是唯一国产企业占据优势的骨科植入耗材。相较于创伤而言,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对进口依赖度较大,国产替代空间广阔。2021-2024 年国内多次开展涉及关节类、创伤类、脊柱类和运动类的省级、国家级联盟集采。集采常态化推动小型企业出清,骨科植入耗材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

、老龄化趋势明显,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将平稳增长

骨科植入耗材是用于骨科治疗的医疗器械产品。骨科疾病的发病率与年龄高度相关,其中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分别为30.1%、48.7%、62.2%及62%。

骨科植入耗材是用于骨科治疗的医疗器械产品。骨科疾病的发病率与年龄高度相关,其中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分别为30.1%、48.7%、62.2%及6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庞大人口基数和与日俱增的老龄化趋势背景下,近年来国内骨科医疗市场快速增长,骨科植入耗材需求随之加速释放。根据数据,2019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比达12.60%,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超300亿元。2022年随骨科集采政策在人工关节和创伤领域全面执行,骨科耗材行业开始受到冲击,市场规模缩水。与此同时,行业国产化趋势开始,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2023年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达375.23 亿元。基于当前国内老龄化趋势明显,骨科医疗需求刚性,预测未来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将平稳增长,至2030年超800亿元。

在庞大人口基数和与日俱增的老龄化趋势背景下,近年来国内骨科医疗市场快速增长,骨科植入耗材需求随之加速释放。根据数据,2019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比达12.60%,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超300亿元。2022年随骨科集采政策在人工关节和创伤领域全面执行,骨科耗材行业开始受到冲击,市场规模缩水。与此同时,行业国产化趋势开始,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2023年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达375.23 亿元。基于当前国内老龄化趋势明显,骨科医疗需求刚性,预测未来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将平稳增长,至2030年超8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强生进口品牌引领国内骨科植入耗材市场国产品牌竞争力仍待提升

我国骨科植入耗材行业参与者主要分为国产品牌及进口品牌。强生、施乐辉、捷迈邦美、史塞克、美敦力等进口品牌依托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较强的研发和资金实力,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我国骨科植入耗材TOP20品牌中,进口品牌合计占据40%的市场份额。国产品牌起步相对较晚,市场竞争力较为薄弱。国产品牌中仅威高骨科以6.08%的市场份额仅位居第四,其他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均不及5%。

我国骨科植入耗材行业参与者主要分为国产品牌及进口品牌。强生、施乐辉、捷迈邦美、史塞克、美敦力等进口品牌依托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较强的研发和资金实力,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我国骨科植入耗材TOP20品牌中,进口品牌合计占据40%的市场份额。国产品牌起步相对较晚,市场竞争力较为薄弱。国产品牌中仅威高骨科以6.08%的市场份额仅位居第四,其他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均不及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骨科植入耗材中创伤类国产化程度较高,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对进口依赖度较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骨科植入耗材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骨科植入耗材主要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创伤植入类是唯一国产企业占据优势的骨科植入耗材,主要由于创伤细分领域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国内参与者众多。相较于创伤而言,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对设计水平和技术要求较高,在原材料、工艺加工和工具设计制造方面要求也相对较高,而国内生产厂商以中小厂商为主,其研发创新能力有限,很难在短时间内深度参与,导致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骨科植入耗材对进口依赖度较大,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骨科植入耗材主要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创伤植入类是唯一国产企业占据优势的骨科植入耗材,主要由于创伤细分领域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国内参与者众多。相较于创伤而言,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对设计水平和技术要求较高,在原材料、工艺加工和工具设计制造方面要求也相对较高,而国内生产厂商以中小厂商为主,其研发创新能力有限,很难在短时间内深度参与,导致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骨科植入耗材对进口依赖度较大,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集采常态化推动小型企业出清,骨科植入耗材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

2021-2024 年国内多次开展涉及关节类、创伤类、脊柱类和运动类的省级、国家级联盟集采。经过近 3 年时间的集采,目前关节类、脊柱类国家集采和覆盖 28 个省市的创伤大范围联盟集采已经开展,骨科的三大核心领域耗材集采均已落地。

目前骨科耗材终端价格已经较低,预期未来出现更大幅度降价的可能性较低,整体来看,骨科行业集采风险基本出清,随着我国本土企业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全面推行集中带量采购的趋势下,预计国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集中度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进口替代明显加速,同时技术落后、缺乏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小企业将逐步被淘汰,骨科行业市场集中度将持续提高。

骨科集采文件汇总

类别

项目

执行周期

集采报量

入选企业

平均降幅

关节

全国首次集采

2022-2024

53.8

44

82%

全国集采续期

2024-2027

58.16

54

首次集采再降 6%

创伤

河南牵头 12 省集采

2021-2022

97

71

88.65%

京津冀“3+N”17 省联盟

2022-2023

10867

89

83.48%

28 省集采

即将落地,执行周期 2

141.1

91

-

脊柱

全国集采

2023-2026

120 万套

152

84%

运动医学

全国集采

2024-2027

-

126

74%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P-CAB抑制剂行业分析:多款研发药物相继上市 市场空间有望超百亿

我国P-CAB抑制剂行业分析:多款研发药物相继上市 市场空间有望超百亿

针对与酸相关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抑酸,所以抑酸药物被推向历史舞台,目前最新一代的药物是P-CAB抑制剂,正在快速发展。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类药物(P-CAB)抑制酸分泌的作用机制为竞争性结合壁细胞内H+/K+-ATP酶(质子泵)的钾离子结合部位。与质子泵抑制剂(PPI)不同,P-CAB可直接抑制H+/K+-ATP酶,而无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中成药产量、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下滑 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中成药产量、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下滑 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中成药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自2018年起,在医保控费、DRG/DIP付费改革、重点监控合理用药、“限输令”等因素推动下,我国中成药行业进入调整期,产量逐渐下滑。同时在2024年,我国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纷纷下滑。在政策层面,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多项政策,聚焦中成药产品质量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大 集采量多致市场降价幅度较大

我国质子泵抑制剂(PPI)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大 集采量多致市场降价幅度较大

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根据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研究成果,我国18至64岁成年人中,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感染率分别约为10.5%、5.4%、2.5%、4.5%和41.5%。另外,我国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高达58.6%和61.1%。

2025年04月01日
过敏季来袭!我国过敏药行业需求空间不断释放 生物药新玩家入场

过敏季来袭!我国过敏药行业需求空间不断释放 生物药新玩家入场

我国过敏性疾病种类繁多,2023年国内大约有2.5亿人饱受过敏性鼻炎的摧残,其中重症患者有8千万到1亿人。在此背景下,近几年,我国多款产品市场销售表现出色,如氯雷他定近5年在全国零售市场上的氯雷他定销售总额已突破76亿元,这也吸引多家企业也纷纷入场,其中国内首次批准一款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IL-4Rα生物药上市,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GLP-1行业产业链竞争分析:上下游企业可供应链绑定 创新药市场处蓝海

我国GLP-1行业产业链竞争分析:上下游企业可供应链绑定 创新药市场处蓝海

我国庞大的糖尿病和肥胖人群对于安全、有效的降血糖和减肥药物有着迫切的需求,这为国内GLP-1药物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空间。数据显示,2022年其市场规模已上升至60.5亿元,同比增长95.79%,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未来随着GLP-1药物陆续获批,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2025年03月27日
医疗资源缺口推动AI医学影像行业发展 投融资市场火热 竞争呈多元化特征

医疗资源缺口推动AI医学影像行业发展 投融资市场火热 竞争呈多元化特征

我国医疗资源缺口大,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AI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渗透速度加快,目前已覆盖全链条。AI医学影像获新政策支持,行业前景广阔,投融资市场火热。AI医学影像的落地应用需多方参与,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特征。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中药行业有望迎来多重因素共振 看好拥有配方、原材料、品牌优势龙头企业

我国中药行业有望迎来多重因素共振 看好拥有配方、原材料、品牌优势龙头企业

数据显示,2024年我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25298.5亿元,与2023年一致,无变化;营业成本为14729.6亿元,比2023年增长2.0%;利润为3420.7亿元,比2023年下降1.1%。不过,虽然2024年我医药制造业企业利润仍处下降区间,但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及时出台后,行业效益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中药贴膏市场超百亿 骨科止痛药需求最大 奇正集团拿下“一哥”宝座

我国中药贴膏市场超百亿 骨科止痛药需求最大 奇正集团拿下“一哥”宝座

中药贴膏是膏药行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超百亿。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速、慢病年轻化以及消费升级驱动,我国中药贴膏剂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有数据显示,2023年在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中成药贴膏剂销售额超过130亿元,同比增长6.5%。

2025年03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