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要保障原奶质量安全,草料是关键,而饲喂苜蓿是最优选择。近年国家一直把苜蓿种业作为饲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并出台了一些列政策鼓励支持其发展。而时隔八年再迎利好政策,被誉为“牧草之王”的优质饲草——苜蓿,将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一个千亿级的市场正在蓄势待发。当前我国苜蓿仍存在供给不足的瓶颈,国产替代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本土企业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苜蓿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苜蓿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豆科饲用作物,被誉为“牧草之王”。苜蓿对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蛋白水平有重要作用。资料显示,用苜蓿饲喂奶牛,是植物蛋白转化为牛奶蛋白的最理想的技术途径,不仅蛋白质转化效率高、质量好,而且绝对安全,再加上苜蓿草的优质粗纤维,可以成为奶牛高效的营养物质来源。
按科学标准饲喂苜蓿干草,可完全保证原料奶的乳蛋白率达到3.0%以上,乳脂率达到3.5%以上。实践证明,饲喂优质苜蓿,可以减少奶牛代谢病,使奶牛淘汰率下降5%以上、奶产量提高20%以上。另外科学家提供的数据是,每头吃苜蓿的奶牛,每天可减少3公斤精料食入量,1年相当于节省了1亩耕地的粮食产出。
目前苜蓿除了可以直接青饲外,还可以调制为半干青贮,晒制成干草,加工为草颗粒、草粉等,这类储存时间较长,能为奶牛等草食牲畜提供优质充足的饲草料。
二、时隔八年再迎利好政策,千亿级市场正在蓄势待发
近年国家一直把苜蓿种业作为饲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并出台了一些列政策鼓励支持其发展。2022年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优质苜蓿种植,实施包括苜蓿在内的现代饲草种业工程,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完善适宜不同区域的公益性饲草品种繁育保障体系,在甘肃河西走廊支持建设苜蓿为重点的温带暖温带饲草繁种核心区。
随后2024年11月,农业农村部对全国人大代表关于“提升奶业核心竞争力”、“增加青贮种植面积”等建议做出了积极回应,明确表示将“支持苜蓿种植、收获、运输、加工、储存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提升”。这一政策信号,预示着时隔八年,被誉为“牧草之王”的优质饲草——苜蓿,将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一个千亿级的市场正在蓄势待发。
苜蓿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 相关部门 | 政策文件 | 主要内容 |
2018年6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 | 推进饲草料种植和奶牛养殖配套衔接,就地就近保障饲草料供应,实现农牧循环发展。建设高产优质首蓿示范基地,提升首蓿草产品质量,力争到2020年优质首蓿自给率达到80%。推进饲草料品种专业化、生产规模化、销售市场化,全面提升种植收益、奶牛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 |
2020年9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因地制宜推行粮改饲,提高首蓿、燕麦草等紧缺饲草自给率。推进饲草料专业化生产,加强饲草料加工、流通、配送体系建设。 |
2021年3月 |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 | 《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 | 重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作用,支持提高首等牧草生产机械化水平。目前,中央财政资金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包括播种机、割草机、搂草机、打(压)捆机、圆草捆包膜机、青饲料收获机、抓草机等品目,基本涵盖了首蓿生产所需的主要机具. |
2022年2月 | 农业农村部 | 《“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 | 实施振兴奶业首蓿发展行动,支持内蒙古、甘肃、宁夏建设一批高产优质苜蓿基地,提高国产首蓿品质,推广青贮首饲喂技术,提升国产首蓿自给率。推进农区种养结合,探索完善牧区半舍饲模式,推动农牧交错带种草养畜。推进饲草料种植和奶牛养殖配套衔接,总结推广粗饲料就地就近供应典型技术模式,降低饲草料投入成本。 |
2022年2月 | 农业农村部 | 《“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 | 提出发展优质苜蓿种植,实施包括苜蓿在内的现代饲草种业工程,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完善适宜不同区域的公益性饲草品种繁育保障体系,在甘肃河西走廊支持建设苜蓿为重点的温带暖温带饲草繁种核心区。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也在积极支持饲草良种培育和扩繁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育种创新平台。自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支持甘肃、内蒙古、宁夏等苜蓿主产区建设了一批饲草种质资源库(圃)、区域测试中心、良种繁育和育种创新项目,推动苜蓿育种创新、标准化制(繁)种、新品种推广和科技服务等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我国育成并通过审定的苜蓿品种达59个,还有25个品种正在开展审定前的区域试验,为促进苜蓿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市场需求量大,奶牛规模化养殖带动苜蓿等牧草需求量
要保障原奶质量安全,草料是关键,而饲喂苜蓿是最优选择。目前国内苜蓿草主要是用于奶牛养殖业中。因此其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奶牛养殖业。由于与传统的大豆饲料相比,苜蓿拥有诸多优势,因此进入2008年以来,受到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国内牧场开始给奶牛喂苜蓿。而这也为苜蓿等牧草行业带来了广阔的需求空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近几年来,我国奶牛养殖行业保持稳定发展,奶牛养殖各类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行业养殖规模也呈现持续扩张态势。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奶牛存栏量达1160.1万头,同比增长6.01%,较2020年复合增长5.45%;根据市场发展进行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奶牛存栏量在1200万头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逐渐增大,进一步增加了对苜蓿等牧草的需求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牛存栏量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为76%,比2008年提高了56.5%;奶牛平均单产9.4吨,较上年增加200千克,较2008年几近翻了一番,接近欧美的水平;规模牧场99%以上配备全混合日粮搅拌车,原料奶生产100%实现机械化挤奶。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四、我国苜蓿仍存在供给不足的瓶颈,未来国产替代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近些年,在“振兴奶业苜蓿行动”“粮改饲”等政策的持续推进下,国产苜蓿草种植面积和产量显著增加,质量提升较快,形成了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科尔沁草地、宁夏河套灌区等一批十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优质苜蓿种植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优质苜蓿种植面积超过827万亩,产量500万吨以上,国产优质饲料自给率持续提高。
但是目前我国苜蓿产量仍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就面临着优质饲草料供给不足的瓶颈。而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苜蓿草。2022年我国进口苜蓿草达178.77万吨,进口金额高达92580.6万美元,平均每吨价格超过5000元人民币。其中进口美国苜蓿干草数量达到140万吨,在进口美国农产品里居于第五位,远多于进口美国小麦数量(87.5万吨)。进口美国苜蓿干草单价(每吨541美元),也已经远远超过小麦玉米和粗粮,接近大豆单价(每吨589美元)。这一数据凸显了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迫切性。
虽然2023-2024期间,我国苜蓿进口量额有所下滑,但总体仍在高位。2024年1-10月,我国进口苜蓿94.94万吨,同比增长19.6%;进口金额35451.01万美元,平均到岸价373.41美元/吨。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这种对外依赖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也给我国奶业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因此大力发展苜蓿产业,正是为了破解这一“卡脖子”难题。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国内种植苜蓿,可以逐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保障我国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发展苜蓿产业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与此同时,国家对苜蓿行业的重视,不仅是为了替代进口,更是为了行业升级,打造一个全新的千亿级市场。目前,国内苜蓿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在此背景下,我国苜蓿国产替代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本土企业也将迎来发展机遇。(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