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黑茶行业现状分析:产销双增 进口量激增 但贸易顺差局面仍旧稳固

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也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的后发酵茶,产地主要集中在湖南省、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省、陕西省等地。近年来,我国黑茶产量整体上升,由2017年的28.86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45.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其内销量和内销量也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3年分别同比增长3.73%和11.59%。且自2022年起,我国黑茶内销均价逐渐回升,2023年达到94.9元/千克,同比增长7.61%。此外,自进出口税则号列新增黑茶子目以来,我国黑茶出口规模始终大于进口规模,保持贸易顺差局面,且出口需求持续增加,2023年同比增长21.81%,2024继续上升,1-11月累计达到475.59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增长34%。

1.黑茶产量及占比均提升,但其已从第二大类变为第三大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黑茶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是以一定成熟的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松柴明火干燥等四大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千茶色泽、黑褐油润、滋味醇和、汤色鲜红明亮,略带松烟香的毛茶和以其原料整压成形的紧压茶的总称。其也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的后发酵茶,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历史。我国黑茶产地主要集中在湖南省、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省、陕西省等地。因此按地域分布,黑茶主要分为湖南黑茶(茯茶)、四川藏茶(边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及陕西黑茶(茯茶)等。

近年来,得益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以及湖南、四川等地方政府对黑茶产业的支持,我国黑茶产量整体上升,由2017年的28.86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45.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高于高于绿茶(2.38%)、乌龙茶(3.46%)和茶叶总产量(4.9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但低于红茶(13.74%)、白茶(25.82%)等茶类。

近年来,得益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以及湖南、四川等地方政府对黑茶产业的支持,我国黑茶产量整体上升,由2017年的28.86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45.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高于高于绿茶(2.38%)、乌龙茶(3.46%)和茶叶总产量(4.9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但低于红茶(13.74%)、白茶(25.82%)等茶类。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017-2023年我国六大茶类产量变化情况

茶类 2017年(万吨) 2023年(万吨) 年均复合增长率
绿茶 167.9 193.4 2.38%
黑茶 28.86 45.8 8%
红茶 22.68 49.1 13.74%
乌龙茶 27.13 33.28 3.46%
白茶 2.52 10.0 25.82%
黄茶 0.55 2.3 26.93%
总产量 249.64 333.95 4.97%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020年之前,黑茶为我国产量第二大茶类,但在2020年,其产量略有减产,在总产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而红茶产量稳增。这也使得红茶取代黑茶成为我国第二大量产茶类,而黑茶位居第三;此后自2021年起,黑茶产量在总产量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但仍低于红茶,2023年达到13.7%,继续位居第三。

2020年之前,黑茶为我国产量第二大茶类,但在2020年,其产量略有减产,在总产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而红茶产量稳增。这也使得红茶取代黑茶成为我国第二大量产茶类,而黑茶位居第三;此后自2021年起,黑茶产量在总产量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但仍低于红茶,2023年达到13.7%,继续位居第三。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值来看,自2021年起我国黑茶产值逐年增长,2023年达到310.4万吨,同比增长15.58%,约占茶叶总产值的9.4%左右。

从产值来看,自2021年起我国黑茶产值逐年增长,2023年达到310.4万吨,同比增长15.58%,约占茶叶总产值的9.4%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黑茶量价齐升,内销均价在六大茶类中最低

黑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如茶色素(以茶褐素为主, 其次是茶黄素、茶红素)、茶多酚、多糖、咖啡碱、茶氨酸等, 这些物质的存在使得黑茶具有抗氧化、抗肥胖、软化人体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功效。除了日常饮用外,黑茶还可以用于加工成黑茶冻干粉、黄精黑茶冻干粉、黄精黑茶酒、黑茶牙膏、黑茶面膜等黑茶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以及茶文化的推广,黑茶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黑茶内销量整体上升,由2019年的31.86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37.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37%。其内销额也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由2015年的202.7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58.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33%。尤其在2020年,我国黑茶内销额呈现大幅上升态势。主要原因是因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采茶人工等成本大幅度提升,使得黑茶价格走高,内销额大增。而在2021年随着黑茶价格回落,其内销额也出现下滑。不过,随着黑茶量价齐升,自2022年起其内销额又开始稳定增长。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黑茶内销量整体上升,由2019年的31.86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37.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37%。其内销额也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由2015年的202.7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58.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33%。尤其在2020年,我国黑茶内销额呈现大幅上升态势。主要原因是因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采茶人工等成本大幅度提升,使得黑茶价格走高,内销额大增。而在2021年随着黑茶价格回落,其内销额也出现下滑。不过,随着黑茶量价齐升,自2022年起其内销额又开始稳定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从内销均价来看,在经过2021年下滑后,自2022年起,我国黑茶内销均价逐渐回升,2023年达到94.9元/千克,同比增长7.61%。值得一提的是,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内销均价最为便宜的品类,也是唯一一个内销均价没有突破100元/千克的茶类,价格相对便宜。

从内销均价来看,在经过2021年下滑后,自2022年起,我国黑茶内销均价逐渐回升,2023年达到94.9元/千克,同比增长7.61%。值得一提的是,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内销均价最为便宜的品类,也是唯一一个内销均价没有突破100元/千克的茶类,价格相对便宜。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3.黑茶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持续上升

我国黑茶以内销为主,海外需求相对较少,出口规模也比较低。且在2021年之前,黑茶一直没有具体对应的进出口税则号列,开拓外销市场十分不便。但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进出口税则号列新增黑茶子目,将原来的普洱茶子目移至黑茶项下,黑茶不用再借红茶或普洱茶的税则号贴牌报关出口,这对于黑茶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品牌国际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

自进出口税则号列新增黑茶子目以来,我国黑茶出口规模便始终大于进口规模,保持贸易顺差局面,且出口需求持续增加。具体来看,自2021年起,我国黑茶进口量虽然呈现上升态势,但始终很小,不超过8吨。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11月,我国黑茶进口量激增,攀升至7.85吨,相较2023年同比更是增长292.01%。进口额方面,在2022年黑茶进口额达到小高峰约45.62万元,随后便下降;到2024年1-11月,受进口量攀升影响进口额又再次创下历史新高约63.54万元,相较2023年同比增长131.14%。

自进出口税则号列新增黑茶子目以来,我国黑茶出口规模便始终大于进口规模,保持贸易顺差局面,且出口需求持续增加。具体来看,自2021年起,我国黑茶进口量虽然呈现上升态势,但始终很小,不超过8吨。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11月,我国黑茶进口量激增,攀升至7.85吨,相较2023年同比更是增长292.01%。进口额方面,在2022年黑茶进口额达到小高峰约45.62万元,随后便下降;到2024年1-11月,受进口量攀升影响进口额又再次创下历史新高约63.54万元,相较2023年同比增长131.14%。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出口方面,自2021年起,我国黑茶出口量不断增长,2023年达到427.29 吨,同比增长21.81%,2024年继续上升,1-11月累计达到475.59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增长34%;出口额则呈现先降后升态势,2021年到2023年黑茶出口额逐年下降,但2024年1-11月出口额则回升至0.22亿元,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增长33.44%。

出口方面,自2021年起,我国黑茶出口量不断增长,2023年达到427.29 吨,同比增长21.81%,2024年继续上升,1-11月累计达到475.59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增长34%;出口额则呈现先降后升态势,2021年到2023年黑茶出口额逐年下降,但2024年1-11月出口额则回升至0.22亿元,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增长33.44%。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进出口差来看,自2021年起,我国黑茶净出口量也在逐年递增,2024年1-11月达到467.74万吨,相较2023年同期同比增长24.64%;贸易顺差额则呈现先降后升态势,2024年1-11月达到0.21亿元,相较2023年同期同比增长23.81%。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异宠”饲养作为一种新兴养宠模式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群尝试饲养“异宠”。截至2024年底,我国有约1707万人饲养“异宠”,市场规模近百亿元。所谓“异宠”,是指有别于猫、狗、观赏鱼等的小众宠物品类,涵盖水族、爬行类、啮齿类、鸟类等。目前来看,我国异宠经济正处于风口之上,机遇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稳步提高,成海洋经济和传统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域辽阔,超300万平方公里,能够提供大量富营养的海洋产品,我国海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随着国内开始设立休渔期、禁渔期制度,启动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措施,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下降,海水养殖面积持续扩大。未来,政策将推动远洋渔业发展,海水养殖发展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21世纪以来,各国加快智慧农业布局,我国智慧农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快速成长,但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我国智慧农业产业链主要由农业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技术等六部分组成,目前数字平台服务和智慧种植为市场主流。智慧农业企业可分为互联网与科技巨头、垂直领域头部企业、农业创新型企业、传统农业企业四类,多维度

2025年03月26日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目前林业商业模式较多,源于该行业公益属性更强,经济性并不明显,当前国内案例中主要有以下代表性商业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资源条件,通过创新和优化管理,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025年03月22日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近年来,我国生活用纸市场规模连年攀升,厕用卫生纸占比超过50%,消费量稳健,但大部分企业价格与利润却未跟上,其主要原因是供给上的“卡脖子”导致纸企成本上涨。因此,越来越多的生活用纸厂商开始纷纷选择竹纤维和秸秆草,尤其是针对主打中低端市场的纸巾原料,大多数为二次回收原材料。此外,作为刚需品有价格优势,作为快消品,各大生活

2025年03月21日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供需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供需规模持续增长

从产量变化来看,全球玉米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年度间可能存在波动。2022/2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115960万吨,同比下降4.65%,USDA预计2023/2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大增,总供应量相较于上一年度增长显著。

2025年03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