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汽车行业现状分析:政策累积效应逐渐显现 各大车企进入淘汰赛

前言:随着政策累积效应逐渐显现,各地及企业促销活动持续发力,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将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1280万辆。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进军汽车领域,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如阿里投资智己汽车、小鹏汽车;百度创立集度汽车,并向威马汽车注入资金……不过,由于汽车产业投入资本高,并与传统自身商业模式的不同,叠加新能源汽车正经历残酷的淘汰赛,导致互联网企业开始收缩阵线,汽车企业或将生存更加困难。因此,多家汽车企业开始积极补救,如哪吒布局海外与冲击IPO,规模化成车企打赢这场战的关键。整体来看,我国汽车行业将进入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

1、政策利好提振,2024年我国汽车行业总销量有望创新高

大力促进汽车行业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大幅提高汽车行业发展。因此,我国陆续发布许多政策,如202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结合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开展再生材料应用升级行动,引导汽车、电器电子产品等生产企业提高再生材料使用比例。

2023-2024年我国汽车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34

国务院

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

培育汽车出口优势。各地方、商协会组织汽车企业与航运企业进行直客对接,引导汽车企业与航运企业签订中长期协议。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

20234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组织推荐第五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的通知

重点支持电子电器、纺织、机械装备、汽车及配件、轻工、医药等行业企业,围绕轻量化、低碳化、循环化、数字化等重点方向加大绿色设计推行力度。

20235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鼓励停车场与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创新技术与管理措施,引导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分区停放,维护良好充电秩序。

20237

国务院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

促进汽车更新消费,鼓励以旧换新,不得对非本地生产的汽车实施歧视性政策。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增加城市停车位供给,改善人员密集场所和景区停车条件,推进车位资源共享利用。

202311

国务院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全面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和机动车排放召回制度,强化对年检机构的监管执法。

202312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

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试点应用及商业化运营,推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和智能网联汽车紧密联接,构建与技术发展适配的安全标准及管理规则,实现无人体系产业协同发展和技术跨界融合。

202312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到2035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总周转量比例达到25%左右。

20241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建设或复用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平台,对试点车辆运行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配合相关管理部门开展交通违法处理、事故调查、责任认定、原因分析等工作。

20242

国务院

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结合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开展再生材料应用升级行动,引导汽车、电器电子产品等生产企业提高再生材料使用比例。

20242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

重点选择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轻工、纺织、机械、汽车、电子等行业和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组织节能诊断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开展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

20243

国务院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流通堵点,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组织开展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促销活动,鼓励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并引导行业有序竞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政策累积效应逐渐显现,各地及企业促销活动持续发力,2024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量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0.3万辆和2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7%,汽车产量增速较1-10月扩大1.1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1个百分点。

随着政策累积效应逐渐显现,各地及企业促销活动持续发力,2024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量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0.3万辆和2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7%,汽车产量增速较1-10月扩大1.1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1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部分车企促销策略

企业名称

促销策略

特斯拉

1125日,特斯拉在华官宣,针对旗下ModelY的后轮驱动版车型和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推出了购车并完成交付尾款立减10000元,还可叠加享受“50息”的促销活动。

理想

1129日,理想宣布,截至年末购买其全系产品,均可享受最低首付金额30息金融方案。

极氪

极氪开启限时“30息”。

腾势

腾势官宣三年免息,最低首付8.99万。

智己

智己针对全新LS6L6开始“50息”,并为增换购用户提供5,000元保险补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2024年8月,商务部、财政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对报废更新相关车辆的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和购买燃油乘用车的补贴标准分别提高至2万元和1.5万元。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9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合计突破500万辆,其中报废更新超过244万辆,置换更新超过259万辆。这些政策措施进一步刺激了汽车市场的需求。中汽协分析认为,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总销量有望创历史新高,达到31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销量有望达到1280万辆。

2、互联网大厂收缩阵线,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淘汰赛

在如此庞大规模吸引下,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进军汽车领域,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这也为其将新能源汽车场景补充进自身生态之中,又能借助造车扩大想象空间、提升股价。例如,阿里与张江高科一起投资上汽集团旗下的新品牌智己汽车,还投资小鹏汽车;百度则携手吉列创立集度汽车,并向威马汽车注入资金;蔚来背后站着京东、腾讯、联想、小米和百度;美团、字节跳动投资了理想;阿里、小米投资了小鹏;哪吒汽车背靠奇虎360和宁德时代……

不过,由于汽车产业周期长、容错率低,需要投入资本较高,并且与传统自身商业模式的不同,也导致入局的互联网企业过去的成功打法和经验逐渐失灵,甚至开始走向聚焦主业、收缩阵线,如阿里对智己的支持热度减少,百度逐渐放弃对极越的投资,腾讯减持蔚来。

目前,新能源车汽车正经历残酷的淘汰赛。根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市场的渗透率首次突破50%,2024年11月达到52.3%,已连续5个月突破50%。

目前,新能源车汽车正经历残酷的淘汰赛。根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市场的渗透率首次突破50%,2024年11月达到52.3%,已连续5个月突破5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再加上从2023年开始,汽车市场价格内卷愈发激烈,各车企现金流压力骤增,一方面花钱卷研发、卷技术、卷宣传;一方面盈利困难,还要与同行打价格战。这些都成为互联网巨头们放弃汽车市场的原因,叠加补贴政策退坡,2025年后国内汽车企业或将生存更加困难。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备案文件及相关报道,2023年6月底,腾讯减持4013万股蔚来,2024年5月份,腾讯再次减持蔚来2530万股ADS。经过这两次减持,腾讯持股比例从最初的高于5%降至4.9%,且由于持股比例低于5%。

3、多家汽车企业开始积极补救,规模化成突破困境的关键

当资本失去投资热情之后,车企只剩下“求活”两个字。例如,自从2024年2月停工停产以来,高合多方寻找资金,甚至还尝试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自救”,但当前高合仍在ICU里。

不过,哪吒汽车凭借着全力以赴IPO以及聚焦海外的自救指南,在2024年11月中旬等来南宁产业投资集团的援手,后者为其提供供应链金融支持。2024年12月6日,哪吒汽车以一份全员信的方式,向外界透露更换CEO的消息,和未来规划:张勇不再担任公司CEO,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兼任CEO;公司的发展方向,也将变为国内和海外并重,并立下了“全力以赴IPO,2025年内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整体盈利”的目标。

近两年,哪吒汽车加快布局东南亚市场,并全面启动海外业务,建立当地工厂、搭建销售网络和提供本地化服务等等,2023年在东南亚市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中排名第3,新势力中排名第1位,占东南亚市场份额达到10.5%。

而全力以赴IPO,显示出哪吒发展的决心,这强化资本市场的信心,2024年6月哪吒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当前,我国汽车行业资本退潮,互联网企业接连撤资,对于车企而言,只有拥有强大的“硬实力”,才能融到资,而规模化才是车企打赢这场战的关键。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曾表示,“我们把销售规模看得比毛利转正更重要,主要是我们希望通过规模优势降低整体成本。”

最近,多家头部造车新势力发布2025年销量预测和产品规划,销量翻倍和扩充产品矩阵成共同的目标。在产品矩阵方面,以“蔚小理”车企为例,这三家的定位有明显差异,蔚来塑造高端纯电的品牌形象,小鹏主攻智驾科技路线,理想深耕增程奶爸车。产量规划方面,在“蔚小理”在2025年的新车规划中,蔚来将推出第三品牌,小鹏计划进军增程市场,理想则将推出纯电车型。

4、我国汽车行业将进入最激烈市场竞争阶段

综上所述,我国汽车企将进入更加惨烈的淘汰赛,未来两三年将是汽车行业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只有少数优秀企业能生存下来,就如前期倒闭的极越,成为2025年残酷淘汰赛的提前彩排。

而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当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成为成熟的大规模制造业,高效率与低成本将成为车企的生命线;二是,车企在软件及支撑软件的芯片上的持续创新能力,将成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汽车产业稳中向好 我国汽车外饰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智能外饰体现出更高单车价值

汽车产业稳中向好 我国汽车外饰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智能外饰体现出更高单车价值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发展前景良好。这主要是因为汽车外饰部件需求主要来源于整车配套(占比80%以上)和汽车后市场的维修更换,与汽车的产销量、保有量直接相关。而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稳中向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发展势头,为汽车内饰部件行业带来发展机会。未来随着人均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升级的需求,汽车的年更新需求将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车用压铸铝合金市场受益于汽车轻量化驱动 一体化技术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车用压铸铝合金市场受益于汽车轻量化驱动 一体化技术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通过减重提升能效的需求日益增长下,铝合金材料持续向电车部件渗透,使得车用铝合金使用量快速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车用铝合金分为铝压铸、铝挤压、轧制材、铝锻件,其中压铸工艺可更好地满足汽车制造对于轻量化和高性能的需求,为目前车用铝合金最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分析: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多家科技公司已入局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分析: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多家科技公司已入局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以及监管进一步完善,无人配送车有望在机动车道路以更高时速运行,例如,黄山市极兔快递试运营的无人车最高时速达40km/h,合肥顺丰投运的无人车最高时速达50km/h,青岛市对低速无人功能车要求限速达45km/h。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发展向好 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市场技术、材料及工艺革新势在必行

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发展向好 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市场技术、材料及工艺革新势在必行

近年随着消费的升级,汽车内饰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此外,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也进一步带动汽车内饰及其部件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7-2023年我国汽车内饰部件市场规模从350亿元增长至364亿元。预计到2028年,我国汽车内饰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412亿元。

2025年04月21日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早在2007年,美国就对我国轮胎行业发起双反调查,也是美国对外发起贸易调查最频繁最多的产品之一;在2014年开始对中国的乘用车轮胎进行双反调查,2016开始对中国的卡客车胎进行双反调查。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销量不断攀升,2020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同时,我国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由2020年的2.2%上升至2024年1-11月的28.90%,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行业对“环保、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涡轮增压器在汽车中的渗透率不断上升,显著地推动了涡轮增压器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叠加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等领域节能减排力度提高,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也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主要由博格华纳、盖瑞特、三菱重工和石川岛播磨四大外资企业垄断,202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产业链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装配的完整产业链。其产业链上游为活塞杆、钢管、橡胶及工程塑料、支架类、弹簧盘类等;中游为汽车减震器的制造环节;下游则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维修等。

2025年04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