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学膜行业现状分析:产需稳增但仍存在较大供需缺口 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近年来,随着光学膜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政策持续推动以及LCD产能向国内转移,我国光学膜产量、需求量和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光学膜需求量始终是产量的2倍左右,市场存在较大的产需缺口,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补充,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1.光学膜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学膜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光学膜‌是一种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光学介质材料。它通过在光学元件或独立基板上制镀或涂布一层或多层介电质膜或金属膜,以改变光波的传递特性,包括光的透射、反射、吸收、散射、偏振及相位改变等。‌光学膜具有高透明度、优异的光学性能、耐冲击性、轻量化、易加工成型等多个优点,可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光伏玻璃、相机镜头等方面,应用领域涉及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电脑、手机、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以及光伏、光学仪器、车载显示等领域。根据功能不同,其可以分为反射膜、增透膜(减反射膜)、滤光片、偏光片(偏振光片)、补偿膜(相位差膜)、配向膜、扩散膜、增亮膜(棱镜片)等。

光学膜主要类型、功能、用途及应用领域情况

分类

功能特征

主要用途

应用领域

反射膜

通过增加光学表面的反射率,以降低光源的过程损耗。

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等

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电脑、手机、相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光伏、光学仪器、车载显示等领域

增透膜

可在特定波长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减少光学表面的反射率,膜质材料决定着增透膜的光谱范围及增透效果。

用于光伏玻璃

滤光片

通过向树脂或玻璃材料中加入特种染料,来选择性地透射光谱的一部分。

用于液晶显示、相机镜头

偏光片

由以 PVA(聚乙烯醇)膜和 TAC(三醋酸纤维素)膜为主的多层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光学膜材,可将自然光转变为偏振光。

用于液晶显示等

补偿膜

对各显示模式下液晶在各视角产生的相位差进行修正。

用于液晶显示等

配向膜

引导液晶分子排列整齐一致。

用于液晶显示等

扩散膜

光线在通过扩散层时产生散射,从而达到将点光源或线光源均匀转换成面光源的效果。

用于液晶显示等

增亮膜

通过修正光的方向,使光线正面集中,并将视角外未被利用的光线回收与利用,以达到增亮的效果。

用于液晶显示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利好光学膜行业发展

光学膜是我国战略新材料产业,其发展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为光学膜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扩大特种工程塑料、高端光学膜、电池隔膜等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交通等方面的应用,有利于为光学膜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我国光学膜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6年11月 国务院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加快制定轨道交通装备用齿轮钢、航空航天用碳/碳复合结构材料、高温合金、特种玻璃、宽禁带半导体以及电子信息用化学品、光学功能薄膜、人工晶体材料等标准,完善节能环保用功能性膜材料、海洋防腐材料配套标准,做好增材制造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石墨烯材料标准布局,促进新材料产品品质提升。
2018年11月 国家统计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光学薄膜制造作为新材料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酯基光学薄膜和PET基膜被选为重点产品。
2019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 将将光学级PET基膜、复合膜、扩散膜、偏光片、增亮膜等纳入“先进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目录,适用于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
2022年6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 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新型抗菌塑料、面向5G通信用高端塑料、特种工程塑料、血液净化塑料、高端光学膜等纳入升级创新产品制造工程。
2023年7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 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 扩大特种工程塑料、高端光学膜、电池隔膜等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交通等方面的应用。
2024年7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发展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聚氨酯、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膜、专用化学品、高性能胶黏剂等。提升高端聚烯烃、合成树脂与工程塑料、聚氨酯、氟硅材料及制品、特种橡胶、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高端染颜料、特种涂料、特种胶黏剂、专用助剂和油剂、新型催化剂、高端试剂等领域关键产品供给能力。
2024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 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 重点开展超高纯金属及合金靶材/蒸发料、形状记忆合金、高端聚烯烃、电子气体分离膜材料、电池膜材料、光学膜材料、光伏用膜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特种涂料等关键战略材料标准制修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光学膜产量、需求量、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近年来,随着光学膜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政策持续推动以及LCD产能向国内转移,我国光学膜产量和需求量持续上升,2022年分别达到8.94亿平方米和19.1亿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6.43%和4.37%。同时,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2017年的298.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4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19%。

近年来,随着光学膜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政策持续推动以及LCD产能向国内转移,我国光学膜产量和需求量持续上升,2022年分别达到8.94亿平方米和19.1亿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6.43%和4.37%。同时,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2017年的298.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4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19%。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光学膜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光学膜需求量始终是产量的2倍左右,市场存在较大的产需缺口,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补充。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光学膜产需缺口始终维持在9.5亿平方米以上,2022年有所扩大,达到10.2亿平方米,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光学膜需求量始终是产量的2倍左右,市场存在较大的产需缺口,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补充。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光学膜产需缺口始终维持在9.5亿平方米以上,2022年有所扩大,达到10.2亿平方米,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光学膜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复杂的工艺和精密的技术要求,技术壁垒高;且行业还存在较高的客户、资金和人才等壁垒,整体进入门槛高。再加上我国光学薄膜行业起步较晚,相关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产能建设不足。尤其我国本土企业主要布局中低端光学膜市场,高端市场仍被日、韩、美等国际厂商垄断。不过,以双星新材、激智科技、康得新、航天彩虹、东材科技等为代表的企业在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方面不断提升,在反射膜、扩散膜等光学膜领域已取得优异的进步。如长阳科技反射膜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打破了国外厂商长期以来对该领域的垄断等。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光学膜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复杂的工艺和精密的技术要求,技术壁垒高;且行业还存在较高的客户、资金和人才等壁垒,整体进入门槛高。再加上我国光学薄膜行业起步较晚,相关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产能建设不足。尤其我国本土企业主要布局中低端光学膜市场,高端市场仍被日、韩、美等国际厂商垄断。不过,以双星新材、激智科技、康得新、航天彩虹、东材科技等为代表的企业在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方面不断提升,在反射膜、扩散膜等光学膜领域已取得优异的进步。如长阳科技反射膜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打破了国外厂商长期以来对该领域的垄断等。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