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海参已成为单一产值最高海产品 产业链逐步完善且行业对外依存度下降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海参行业已经形成包含种苗繁育、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且已发展成为一个千亿级产业,2023年全产业链市场规模达到1326亿元。从养殖规模来看,近年来我国海鲜养殖面积和产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3年同比分别增长15.46%和17.51%。同时我国海参养殖已形成以辽宁省为核心的北部产区、以山东省为核心的中部产区和以福建省为核心的南部产区。其中,2023年辽宁省海参养殖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不过,我国海参行业目前仍面临精深加工程度低、产品种类单一、副产物利用不足等问题,需要不断升级加工工艺,提升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副产物高值化综合利用程度。

此外,我国是海参净进口国,且贸易始终维持逆差状态,存在一定进口替代空间。但在2024年1-11月,我国海参出口总量大幅增长,净进口总量和贸易逆差额也迎来大幅减少……

1.我国海参完整产业链条已形成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海参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海参为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具有较高的营养和食疗价值,富含18种氨基酸、牛磺酸、多种矿物质及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消除疲劳、滋补肝脏、降压、补肾益精、养血润燥等功效。其一直以来被誉为“海上人参”,同人参、燕窝、鱼翅齐名,是我国传统的名贵食材,位列“海八珍”之一。我国海参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海参行业已经形成包含种苗繁育、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具体来看,我国海参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种苗繁育,水产饲料、人工礁石等生产资料;中游为海参养殖与加工;下游为流通环节,包括超市、海鲜市场、电商平台等线下线上渠道;最终通过这些渠道将海参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具体来看,我国海参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种苗繁育,水产饲料、人工礁石等生产资料;中游为海参养殖与加工;下游为流通环节,包括超市、海鲜市场、电商平台等线下线上渠道;最终通过这些渠道将海参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海参养殖规模整体扩大,已形成三大产区

近年来,随着育种技术提高,我国海参苗种数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17年的528亿头增长至2022年的628亿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53%,为海参养殖规模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育种技术提高,我国海参苗种数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17年的528亿头增长至2022年的628亿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53%,为海参养殖规模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在海参苗种数量上升、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以及辽宁省、山东省等地方政府对海参产业大力支持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海参养殖规模整体扩大,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3年分别达到28.91万公顷(约433.59万亩)和29.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46%和17.51%。

近年来,在海参苗种数量上升、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以及辽宁省、山东省等地方政府对海参产业大力支持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海参养殖规模整体扩大,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3年分别达到28.91万公顷(约433.59万亩)和29.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46%和17.51%。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海参养殖已形成三大产区,分别是以辽宁省为核心的北部产区、以山东省为核心的中部产区和以福建省为核心的南部产区。其中,辽宁省养殖面积最大,2023年占全国总养殖面积的65.38%;其次为山东省,占比约为31.11%。从产量看,2023年辽宁省海参产量首次超过山东省,位列全国首位,达到11.36万吨,占比38.90%;其次为山东省,达到10.68万吨,占比36.58%。

目前,我国海参养殖已形成三大产区,分别是以辽宁省为核心的北部产区、以山东省为核心的中部产区和以福建省为核心的南部产区。其中,辽宁省养殖面积最大,2023年占全国总养殖面积的65.38%;其次为山东省,占比约为31.11%。从产量看,2023年辽宁省海参产量首次超过山东省,位列全国首位,达到11.36万吨,占比38.90%;其次为山东省,达到10.68万吨,占比36.58%。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整理

2021-2023我国海参养殖产量排名前四地区情况

排名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1 山东省:10.2万吨 山东省:10.02万吨 辽宁省:11.36万吨
2 辽宁省:7.36万吨 辽宁省:8.61万吨 山东省:10.68万吨
3 福建省:3.33万吨 福建省:4.56万吨 福建省:5.4万吨
4 河北省:1.36万吨 河北省:1.62万吨 河北省:1.72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整理

3.小海参大产业,我国海参全产业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海参加工技术进步、冷链物流和直播电商兴起,我国海参全产业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已突破千亿元;其后继续上升,2023年达到1326亿元,同比增长2.41%。从产值来看,2009年我国海参总产值不足300亿元,2022年上升至1208亿元,已成为我国单一产值最大的海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海参加工技术进步、冷链物流和直播电商兴起,我国海参全产业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已突破千亿元;其后继续上升,2023年达到1326亿元,同比增长2.41%。从产值来看,2009年我国海参总产值不足300亿元,2022年上升至1208亿元,已成为我国单一产值最大的海产品。

数据来源:艾媒、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我国海参行业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目前仍面临精深加工程度低、产品种类单一、副产物利用不足等问题。据悉,我国市场上90%以上的海参都是以冷冻海参和干海参的形式流通,海参胶囊、海参口服液、海参精粉等精深加工产品较少,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低。同时我国海参加工过程中,对海参花、海参内脏等副产物利用度不高,往往将其当作废弃物处理掉,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未来,我国海参行业需要不断升级加工工艺,提升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副产物高值化综合利用程度,以促进海参加工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海参全产业链发展水平。

4.我国海参出口总量大幅上升,贸易逆差额大幅缩小

我国是海参净进口国,且贸易始终维持逆差状态,存在一定进口替代空间。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海参进口总量(包括冻海参,干、盐腌、盐渍海参等等,下同)始终维持在0.8万吨以上,且在2022年突破1万吨,2023年继续上升至1.2万吨。但到了2024年,其进口量出现下滑,2024年1-11月约为0.81万吨,相较2023年同期同比减少21.29%。出口方面,近年来我国海参出口总量始终很小,不超过500吨。但自2021年起,其出口量不断增长,2024年1-11月更是爆发式增长至437.93吨,已超过2023年全年出口数据,相较2023年同期同比大幅增长87.37%。

我国是海参净进口国,且贸易始终维持逆差状态,存在一定进口替代空间。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海参进口总量(包括冻海参,干、盐腌、盐渍海参等等,下同)始终维持在0.8万吨以上,且在2022年突破1万吨,2023年继续上升至1.2万吨。但到了2024年,其进口量出现下滑,2024年1-11月约为0.81万吨,相较2023年同期同比减少21.29%。出口方面,近年来我国海参出口总量始终很小,不超过500吨。但自2021年起,其出口量不断增长,2024年1-11月更是爆发式增长至437.93吨,已超过2023年全年出口数据,相较2023年同期同比大幅增长87.37%。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在2024年1-11月,我国海参净进口总量和贸易逆差额也大幅减少,分别约为7668.83吨和5.44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1.25%和86.76%。

同时,在2024年1-11月,我国海参净进口总量和贸易逆差额也大幅减少,分别约为7668.83吨和5.44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1.25%和86.76%。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粮食仓储行业:我国“大国粮仓”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

粮食仓储行业:我国“大国粮仓”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

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日益重视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粮食仓储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得到了大力推进。同时,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化仓储在粮食仓储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2023年,我国粮食仓储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45.6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422.

2025年02月05日
我国水产品市场供需与进出口分析:水产养殖仍是主要供应手段 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我国水产品市场供需与进出口分析:水产养殖仍是主要供应手段 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我国是全球渔业大国,水产品总产量、消费以及贸易规模均在全球占据着重要位置。从供给端看,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3年居世界第一,占到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其中水产养殖仍是增加我国水产品供应主要手段,其产量占据81.6%的市场份额。同时随着陆上养殖空间的饱和,我国正积极发展现代海洋牧场与深远海养殖,以提高食物供给能力。

2025年01月23日
我国深远海养殖加速推进 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但相关装备普遍“深而不远”

我国深远海养殖加速推进 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但相关装备普遍“深而不远”

近年来,受益于政策驱动,我国深远海养殖加速推进,深海网箱养殖面积与养殖产量增长快速,养殖设备迭代升级,养殖模式多元发展。但目前,我国使用的深远海养殖装备普遍存在“深而不远”的现象,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产业链的整合度还有待提高。

2025年01月23日
我国成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国 市场正从“量”向“质”转变 深远海养殖将成新热点

我国成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国 市场正从“量”向“质”转变 深远海养殖将成新热点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养捕比例达到82:18。近年来在全球水产行业大环境变化的同时,我国水产养殖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在从追求“量”的快速增长,迈入到更加重视提升“质”的阶段,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趋势。与此同时,深远海养殖业蓬勃发展,成为了新的行业热点。

2025年01月22日
我国食用菌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 出口总量持续上升

我国食用菌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 出口总量持续上升

我国食用菌种类丰富,产区分布广泛,遍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南省的食用菌产业发展领跑全国,产量和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此外,伴随着我国食用菌产品在海外市场获得认可和青睐,其出口总量也在持续上升,2023年同比增长4.37%。

2025年01月21日
我国狗粮行业分析:需求基数持续回增 高营养成分、鲜粮市场潜力较大

我国狗粮行业分析:需求基数持续回增 高营养成分、鲜粮市场潜力较大

此外,近年来,我国宠物主养宠理念升级,营养配比、配料组成、品牌知名度是宠主最为关注的决策因素,占比分别为59.30%、49.20%、29.00%;犬主人对烘焙粮、冻干粮偏好度上升,其中烘焙粮偏好度同比提升4.00个百分点;犬主人对鲜粮偏好度有提升,2024年提升3.70个百分点。

2025年01月13日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鹅养殖生产大国 行业迎来发展小高潮  出栏量回升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鹅养殖生产大国 行业迎来发展小高潮 出栏量回升

在经历了2020年产业低潮后,进入2023年我国鹅养殖行业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发展期,社会资本大量进入,鹅的出栏量出现回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张。预计2024年我国鹅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30.16亿元。目前山东、广东、四川和安徽是我国鹅养殖最集中的省份,这4省养殖量总和占全国的60%左右。

2025年01月10日
政策推动我国远洋渔业行业高质量发展 总产值整体上升 境外出售量持续下滑

政策推动我国远洋渔业行业高质量发展 总产值整体上升 境外出售量持续下滑

从外销来看,自2020年起,我国远洋渔业水产品境外出售量持续下滑,由2020年的74.31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47.78万吨;同时其占远洋渔业产量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2023年约为20.57%。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